西安公交線路新開調整162條“縮改並撤”接駁地鐵方便出行

  上班,回家……因為出行靠公交,曾經是每個工作日都讓張先生頭疼不已的事情。如今,隨著136線路的開通,這一煩惱也隨風而去。

  張先生住陝西師範大學雁塔校區,工作單位在南二環人才市場附近。他告訴記者,今年8月份,631路公交縮線,線路北段仍保留631線路,南段新開136路。“原來去單位上班必須乘坐631路,而631路從南三環外的金乎沱到城西客運站,線路很長,遇到早晚高峰期或是擁堵,總是等不上車。”

  與張師傅的情況一樣,還有很多市民向記者表示,一段時間以來西安公交密集開通和調整了許多公交線路,出行比以往更加通暢了。

  昨日,西安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公交管理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結合我市地鐵開通、斷頭路打通、公交場站建設以及市民出行特點,按照“縮線、改線、併線、撤線”的公交線網調整方式,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公交線網調整力度。2018年,新開路線24條,調整44條;2019年截止到11月,新開40條公交線路,調整54條公交線路。數據顯示, 2018年以來,西安公交新開和調整公交線路多達162條,填補了許多區域的公交空白,隨著地鐵建設、道路情況、公交設施的完善等因素影響,未來公交的一個主要職能是為接駁地鐵服務,公交將逐步成為連接小區、辦公區、醫院、學校到地鐵站的靜脈,公交+地鐵的出行方式將大大提高市民出行效率。

  長距離出行靠地鐵

  公交接駁功能越來越強

  隨著我市地鐵線路的不斷建成、投入運營,地鐵將逐步成為城市公共出行的主要力量,公交與地鐵接駁,將進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沒開通地鐵時,公交是市民主要的公共出行方式之一,我市平均公交線路長度在20公里以上,由於線路過長,早晚高峰期間,容易遇到擁堵,造成公交車輛間距大、等車時間長、線路運行效率不高,市民抱怨‘等車難’。”西安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公交管理科工作人員表示,隨著我市地鐵的逐步發展,未來將成為我市公共出行的主導力量,而公交將成為連接地鐵、樞紐站、疏散區域客流的重要力量。根據交通部有關專家意見,最優公交線路長度應控制在10公里到15公里,便於市民換乘地鐵,因此公交線路由長變短、公交不斷加強與地鐵接駁,才能最大程度提高運行效率、方便市民出行,這也是目前線網調整主要方向。

  形象地說,公交就像身體裡的毛細血管一樣為主動脈的地鐵輸送客源,將各個居民小區、學校、醫院等連成一體,讓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活力四射。

  西安的公共交通格局已由過去單一的地面交通向立體化交通轉變,公交線網調整思路已經發生變化,未來要形成“以軌道交通(地鐵)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慢行交通(公共自行車)為延伸”的立體化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未來的公共交通發展趨勢是短線靠公交、長線靠地鐵,這也是全國大中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趨勢,公交的功能逐步退化為接駁地鐵,不再承擔大運量、長運距的出行。”西安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公交管理科工作人員介紹道。

  根據《2018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在全國城市規模較大、地鐵相對發達的城市,西安的公共出行指數最高達到165,排名第一。目前我市的323條公交線路中,與地鐵站點銜接的線路超過280條,已經佔公交線路的90%以上,公交與全市投入運營地鐵站的銜接比例達到了96.8%。

  公交站點密集

  依然會保留部分長線公交

  縮線、分段運營等方式確實提高了公交運行效率,但對於一些市民來說,長線改短線無形中提高了出行成本,他們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以前我們從金乎沱到土門乘坐631路刷卡僅需要1元,現在631路縮線,不得不在中途倒一輛公交車才能到達目的地,現在需要2元才能到,比以前貴”!家住三環外、金乎沱附近的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631路對當地人來說相當親切,但隨著631路等很多線路的調整,大家出行的成本更高了,還不如原來長線好,她更擔心長線的公交將來會消失。

  對此,西安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公交管理科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對途經市區主幹道與地鐵長距離複線的231路、241路、321路、302路、405路、508路等10多條公交線路走向進行了科學調整,有效緩解了城市主幹道交通壓力,未來會根據專業化要求和客流的實際情況來做安排。

  “地鐵作為我市公共交通的動脈非常重要,但不會因此就把長線公交全部撤掉,會根據乘客的實際需要作出平衡。”西安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公交管理科工作人員解釋,一方面,最優線路長度10公里到15公里是一項重要的參考指標,有助於提高運營效率,但公交比地鐵站點密集,對於一些偏遠地區的市民來說可能公交站點就在家門口一兩百米,雖然花費時間較長,卻更方便、更經濟。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地下交通出現突發狀況的準備,即使地鐵出了問題,地面上公交也要承擔得起輸送主幹道客流的重任,就比如地鐵二號線地面部分至今也保留著一部分長的公交線路。

  未來進一步完善接駁

  提高公交車運行效率

記者瞭解到,今年4月份,《西安市推進公共交通三個一千目標暨公交都市建設方案》出臺,力爭三年實現“三個一千”目標,“三個一千”即公交、出租、地鐵、自行車等公共交通日客運量1000萬人次,公交專用道長度1000公里,常規公交、通勤、定製線路等城市客運線路1000條。

對此,西安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公交管理科工作人員表示,未來西安公交將首先按照“三個一千”的要求,認真佈局公交線網,加大對體制機制改革,解決全市公共交通、道路建設、規劃分離的問題。第二,積極新開、調整公交線路,進一步加強常規公交與地鐵、公交樞紐場站、長途客運站以及常規公交主幹線路與次支線路之間的換乘接駁,完善公交與高鐵的接駁。第三,調整票價優惠政策。借鑑成都、杭州等城市公交限時免費政策,在高峰期實行公交2小時免費換乘政策,或調整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政策(發放交通補貼或高峰期間實行不免費政策),以減少高峰期市民公共出行擁堵,確保公共交通有序高效。第四,加快公交場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公交場站規劃建設力度,解決公交線路開闢調整難、駕駛員休息、就餐、如廁難。在重要客流集散地、軌道交通站周邊建設公交換乘站,方便接駁換乘;大力建設公交專用道逐年增設一定數量的公交專用道、公交港灣,強化交通秩序執法,保障公共交通路權優先,提高公交車運行速度和運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