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男生是胖墩,3000萬青少年情緒障礙:父母最迫切需要做什麼

15%男生是胖墩,3000萬青少年情緒障礙:父母最迫切需要做什麼

今天是第66個世界兒童日。

世界兒童日(11月20日)是1954年由聯合國發起的紀念日,其目的是為促進兒童保護、福利和教育等事業的發展。旨在就兒童問題促進國際共識,提高全世界兒童的權利意識,改善兒童福祉。

15%男生是胖墩,3000萬青少年情緒障礙:父母最迫切需要做什麼

從時間的角度上來看每個人都會老去,誰也抵不過時間的流淌,所以說兒童是人類的未來。

但是最近針對兒童的一系列調查數據卻讓人沮喪:

“首屆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論壇”顯示:全國青少年肥胖率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視的比例,初中生接近六成,高中生為七成六。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研:

在我國13歲以下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並且呈逐年上升趨勢。中、小學生精神障礙,突出表現為人際關係、情緒穩定性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據估計,有30%會發展為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癮、吸毒。反社會性人格障礙率是普通人群的5至10倍。

15%男生是胖墩,3000萬青少年情緒障礙:父母最迫切需要做什麼

孩子是人類最純潔天真的花朵,是人類最珍貴的天然資源,而這一系列的數據讓我們心驚膽戰。

孩子無辜且弱小,一個社會對待孩子的態度,是衡量現代社會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

每個成年人都是一個孩子的依仗,那麼我們該如何去呵護幼小孱弱的生命,使其健康成長,承載起家庭社會的囑託呢?

01 強健的體魄

最近,浙江杭州一所中學一名體育老師蘇芷嫣,主動要求當了班主任,對於這件事在家長群中掀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15%男生是胖墩,3000萬青少年情緒障礙:父母最迫切需要做什麼

家長們很多覺得:體育老師當了班主任,語數英怎麼開展輔導?

委婉點的家長當面感嘆:“沒想到班主任這麼年輕,還是體育老師……”

直爽點的家長還會追問:“你是要帶我們三年嗎?”

在人們的傳統認知裡,班主任應該由語數英三門“主科”老師來擔任,其實深層次的原因是家長們的固化思維,以及功利的實用主義思想在作祟,唯成績是論,其他的都是次要問題。

繁重的課業,壓抑了孩子對體育興趣的追求,但是幾乎所有的體育項目,都要求參與者有勇敢、堅持、自制、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友愛、愉快、同情等多樣的感情,運動的過程會推動孩子整體心理素質的發展。

人有言: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苟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

重視體育,在漫漫的人生征途中,讓孩子有強健的體魄對抗未來的風雨。

02 獨立自由的精神

15%男生是胖墩,3000萬青少年情緒障礙:父母最迫切需要做什麼

《瓦爾登湖》中有一句:“我不強求別人採取我的生活方式,但我盼望每個人都能非常清醒地去發現和追求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模仿他的父親、母親或者鄰居。”

獨立自由的創造精神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鼓勵孩子勇敢地走自己喜歡的路,最終成為他自己。

日本藝術家蜷川實花的父親當年曾給她這樣的硬核家訓:

1.經濟和精神上都要獨立;

2.如果覺得自己是對的無論如何勇往直前;

3.嫉妒別人不如去被嫉妒;

4.活得刺激點。

蜷川實花說,小時候,有一次父親帶她到新宿車站,右邊的路有很多人走,而左邊的路基本沒人走,父親對她說:如果想走左邊那就去走吧,哪怕有你一個人,重要的是你要想清楚,有自己的意願,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活。

如今蜷川實花在日本是國寶級的藝術家,她的作品不管是攝影還是電影都充滿強烈濃郁的個人色彩。千嬌百媚卻又有一種不敗的霸氣與狠絕,即使低到泥土裡,也要燃盡所有來怒放。

發現自己,做自己是我們永恆的追求。我們不要成為父母的複製品,也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為我們的複印件。

蜷川實花經常會想起父親帶她去新宿汽車站的那個下午,不管別人怎麼說,她都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要去哪裡,那漫天遍地的濃色,就是一份勇氣的宣言。終究,她還是做了那個選擇了少數人走的左邊路的酷女人……

15%男生是胖墩,3000萬青少年情緒障礙:父母最迫切需要做什麼

蜷川實花

要塑造一個人完美的精神氣質,為人父母要允許孩子的每一個好奇心,給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足夠的成長空間。

童年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孩子是一顆種子,也是一朵花,是朦朦朧朧的希望,只要每位父母用心照顧總有一天會結出燦爛輝煌的果實。

03 允許孩子慢慢成長

作家張文亮在他的一篇文章《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最近在網上瘋傳一個4歲孩子曦曦的視頻,大家看完之後的第一表情就是驚歎:快看,神童!

視頻中的曦曦,坐在一個大教室的講臺上,臺下全是大人,爭先恐後地向他拋出各種問題:

外面競爭那麼激烈,我們該怎麼辦呢?

外面世界這麼動盪,風雨這麼暴亂,我怎麼找到寧靜?

我每天工作都覺得好累,為什麼你這麼有活力?

全是充滿哲理和思辨的問題,相信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回答出來,但曦曦卻能不假思索地給出一個個滴水不漏的答案:

物競天擇,是自然法則。沒有追趕,你不會奔跑,沒有競爭,你不會成長。

寧靜就在風雨之中。

為錢做事,容易累,為理想做事,能夠耐風寒,為興趣做事,則永不倦怠。

4歲孩子是怎樣一步步修煉成眾人眼裡的神童呢?後來網上曝出另一則視頻似乎可以來註解這次神童事件:

視頻中有兩個場景,但素材是同一套,很明顯,所有的“對答如流”,都經過“事先演練”。

再後來瞭解到曦曦的爸爸,經營著一家培訓機構,主要講“成功學”,而“神童”曦曦,儼然已經成了該機構的“形象代言人”。

4歲的曦曦,不過是一個被大人強行背誦,灌輸了不屬於自己的語言,繼而成為父母牟利工具的可憐孩子。

瞭解到背後的真相後,知名博主桌子先生說:你努力扮演大人的樣子,真讓人心酸。是啊,幾年以後曦曦可不要變成王安石筆下的那個“泯然眾人矣”的方仲永。

天下有多少像曦曦的父母一樣的父母,為了讓孩子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焦急地尋找可以成才的捷徑:

量子波動速讀培訓班一分鐘閱讀10萬字;

右腦開發培訓班一天學費1萬;

15%男生是胖墩,3000萬青少年情緒障礙:父母最迫切需要做什麼

矇眼識物“神童班”10天收費2萬……

15%男生是胖墩,3000萬青少年情緒障礙:父母最迫切需要做什麼

這種明顯違背科學常識的火爆培訓班背後是一群過度焦慮的父母。茨威格說過:“她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不經過積澱的橫空出世。

一個急功近利的父母,即便一開始收穫了鮮花與掌聲,最後贈送給孩子的也會是一份最糟糕的成人禮。

孩子們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也許走得很慢,可無時無刻不在進步,但我們卻焦慮為什麼不能快一點,再快一點......

直到孩子傷痕累累,依然不管不顧地橫衝直撞,以至於還沒抵達終點,孩子就已經精疲力盡。

允許孩子慢慢成長,這恐怕是當前中國家長所面臨的最著急,也最不能慢慢來的事。

15%男生是胖墩,3000萬青少年情緒障礙:父母最迫切需要做什麼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是一場馬拉松,要跑完全程,不僅需要有健康的身體素質,也需要時快時慢的奔跑的智慧,最後請記住馬拉松從來沒人搶跑,因為人生漫長,我們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關愛兒童,就是關愛人類命運共同體。

孩子是未來,是希望,每個家庭對希望和未來賦予更多更恰當的努力,我們所要做的是造就孩子一副強健的體魄,使他擁有強大的獨立自主的精神,遵循孩子的自然生長規律,靜待花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