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打好“四張牌” 助力脫貧鞏固提升

  海西新聞網訊(青海日報記者劉法營)著眼鞏固全域脫貧清零成果,同時為力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集聚能量,今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解決各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打好“低保兜底、臨時救助、醫療救助、分類施保”四張牌,為整體脫貧“扶上馬再送一程”。

  “低保兜底牌”把脫貧推上新高度。相繼出臺《海西州低保兜底脫貧攻堅計劃》、《海西州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實施辦法》等,進一步提高農村低保標準,持續提升救助水平。今年,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4000元提高到4300元。近期,保障農村低保對象1834戶4538人。目前累計發放補助資金1100餘萬元,低保補助在脫貧成果鞏固提升中發揮了兜底作用。

  “臨時救助牌”切實幫助群眾解決“燃眉之急”。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有效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困難。將縣級民政部門臨時救助金審批權限以原來的2千元至1萬元,調整為5千元至城市低保年標準的5倍,鄉鎮政府臨時救助金審批權限從2千元提高到5千元。今年以來累計救助城鄉困難群眾1121人次,支出救助資金400餘萬元。

  “醫療救助牌”為貧困戶撐起醫療“保護傘”。把農村低保、特困人員等貧困人員全部納入到醫療救助重點範圍,重點救助對象在定點醫院住院發生的費用,經政策減免、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報銷後,不設起付線,將低保和低收入救助人員重大疾病起付線從3萬元降到1萬元。切實解決貧困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難題。

  “分類施保牌”切實幫助困難群眾消貧解困。在對農村低保對象中重度殘疾、60歲以上老人和未成年人在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基礎上,每人每年增發645元的分類施保資金。目前全州累計發放農村分類施保金110餘萬元,為分類施保人員解除了後顧之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