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點》啟示錄

圍城裡的人想出去,圍城外的人想出來。

創業,就是一個圍城,不過這個圍城進去容易,出來難。2006年,央視有一檔真人秀節目非常火爆,收視率排在當年第一名。可能你還記得,它就是《贏在中國》。這檔節目的主題就是創業,點評嘉賓陣容十分豪華,比如像柳傳志,馬雲,史玉柱,俞敏洪等商界大佬。這檔節目的製作人在十三年後,拍攝了一同樣以創業為主題的紀錄片《燃點》。如果想了解創業者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他們為何創業,或者你也想加入到創業的隊伍中去,這部電影值得你去看。

《燃點》啟示錄

燃點

01 創業者是一群馬拉松長跑選手

如果你恨他,就讓他創業。如果你愛他,就讓他去創業

前段時間,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被列入老賴。這個事實相當於,宣告他的這次手機項目創業失敗。而《燃點》記錄片開頭,正是他站在手機發佈會臺上,滿頭大汗準備。2012年,羅永浩創辦了以手機為主要產品的錘子科技,在這之前,他曾在新東方培訓機構做過英語老師,辭職創辦了屬於自己的英語培訓機構。相當於這是他的第二次創業,這對於絕大多數創業者來,其實是非常少的。

與羅永浩一樣被法院作出限制消費的,還有同為《燃點》主角的ofo共享單車創始人戴威。儘管現在ofo還沒有正式宣告破產,但在這個創業項目上,很難有翻盤的機會。這可能對於戴維來,又意味著創業失敗,這已經是他第四次創業。

《燃點》啟示錄

創業,就是一場不停歇的馬拉松長跑賽跑

創業,就是一場不停歇的馬拉松長跑賽跑。創業者,就是一群馬拉松長跑選手。在這個賽道上,有人跌倒,然後重新站起來,再跑,又跌倒又繼續站起來跑下去。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還能繼續跑下去。對於他們來說,跌倒了就再起不來了。比如健力寶,科龍等曾經鼎鼎有名的企業,現在已經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當然,總會有人在這場比賽中勝出。比如這部記錄片裡的金星,還有已經成功上岸,轉為投資人的徐小平。有數據表明,93%的創業公司會在三年內失敗,但還有7%的創業公司留下來。創業需要理由嗎?需要。如果你想創業,你的理由是什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群人走上創業之路。

02創業,是擺脫對匱乏的恐懼

河森堡用一本書的篇幅闡述了一個主題:匱乏。他認為,匱乏是塑造人類和整個華夏文明的重要推手。在《燃點》這部紀錄片裡,我也看到了匱乏的影子。他們影響著每一位創業者,他們所匱乏的也正是各自的創業原因。

這部紀錄片最為成功的一點在於主角的選擇上,很具有代表性。一方面,他們處於不同的創業階段,除去兩位投資人,餘下的12為創業者。有的處於生存期,比如羅永浩,安傳東。有的處於發展期,比如金星,馬薇薇。有處於二次創業,比如像傅盛。另一方面,你更能看清楚他們所匱乏的不同事物,這也造就他們不同的創業動機。

對安全感的匱乏

人是確定性動物,而這個世界是不確定的。

因此,安全感變成了一種剛需。當然,不同的人,安全感的閾值不同。有人的只要擁有一份較為穩定的工作,他就覺得很安全。但有的人,認為只有創業才能給他帶來安全感。《燃點》中的馬薇薇就是如此,他在片中這樣說到,大致意思是這樣的:我是哪種有錢就花的人,沒在北京買房子,沒想過結婚。但以後我會生病,父母會老去。因此需要錢,雖然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能解決很多問題。

《燃點》啟示錄

對於二次創業的傅盛,也是如此。看似與馬薇薇不同,前者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後者是對事業的延續。但本質上,他們都是對安全感的追逐,希望戰勝對未知不確定性的恐懼。在紀錄片裡,傅盛屢次提到方向這個詞。在他的眼神裡,明顯看得到一種安全感的匱乏。

對成就感的匱乏

沒有人願意甘於平庸,區別在於行動與否。

片中的安傳東,錘子科技的羅永浩就是如此,但兩者又有區別。先來說安全東,相比其他創業者倆說,他的起點最低,資源也最少,知名度也不高。如果不是這部紀錄片,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很可能不知道這位創業者。事實上,我們身邊很多的創業者就是一群這樣的人。這類創業者,似乎把過程當成了目的,他們不在乎創業的項目是什麼,只要獲得大家的尊重和認可。

羅永浩可能對這種來自外界認可帶來的成就感,已經不需要了。被戲稱為“相聲表演藝術家”他,想要的是另一種成就感: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成。只不過,結果沒有走向他的預期。

這部紀錄片沒並不是所有的創業者群像圖,他只是集中在互聯網領域的創業者。相比這下,他們的起點都比較高。不管從物質上,還是知識的儲備上。但在現實生活裡,還有一群物質比他們差,教育程度沒他們高的創業者。他們的創業,動機很簡單,生存下去,然後過上好日子。這一類創業者,其實也是一種對匱乏的擺脫。

03這部電影給創業者的三點啟示

啟示一、創業不是一場賭博。

所謂的賭博,就是看運氣,但創業不是。雷軍曾有過一句經典的話: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很多人聽了之後,拼命的去找風口。但事實上是,風口很快就會過去,等你找到後,可能已經錯過。或者是你找到了,但能力,或者資源不夠,或者你找到的根本就不是風口,而是黑洞。

這些年共享的概念很火,《燃點》就講述了兩個做共享項目的人,一個是做共享自行車的戴威,一個是做共享餐廳的安傳東。前者追到了風口,但資源不夠。後者找到的根本不是風口。在紀錄片裡, 某投資人說到:不要把所有的東西都丟進去,要留有餘地。這樣才有機會東山再起,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啟示二、創業是一條孤獨之路

所謂的孤獨,指的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你。即便是你的親人,朋友,包括投資人。他們只能作為一種旁觀者,看著你。最好是能理解你,給你支持。但這些不是創業成功必備條件,最終能不能成,還得靠自己。

《燃點》啟示錄

啟示三、創業是一場持久戰

所謂的持久戰,指的是剩者為王。是的,不是勝利的勝,是剩下的剩。在2010年到2010年一年左右的時間,我國團購網站數量達到了5000家。最終能夠活下的只有少數,他們成為真正的贏家。《燃點》的導演在記者的採訪說到:先活下來是一切的王道。

最後我想說,創業只是萬千種職業中的一種,你無須仰視,也無需貶低。想創就去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