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專題」啟示錄:大蕭條時期的美國農業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因不少國家支付戰爭債務,金錢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美國的黃金貯藏量在1913年至1924年間從19.24億美元增加到44.99億美元,高達世界黃金總貯藏量的一半。在1919至1929的這十年,美國經濟繁榮,中產階級和工薪階級家庭富裕,被稱為“ 咆哮的二十年代 ”

在這咆哮的時代,美國的工業生產指數從1921的 67到1929年6月時則上升到126,工業產能的急劇擴張不僅創造了就業,還引領美國股市行情一路高漲。總統胡佛在演講中說道“我們正在取得對貧困戰爭決定性的前夜,貧民窟將從美國消失”。1929年9月,美國財政部長向公眾保證:“現在,沒有擔心的理由,這一繁榮的高潮將會繼續下去。” 實體業、金融業、經濟學家、國家領導人都表示美國的未來充滿希望。

泡沫之下,被漠視的底層農民和工人卻沒有那麼光鮮亮麗。事實上,戰後各國的經濟都非常糟糕,不得不減少了從美國進口的商品,衝擊了美國的農業和製造業。從內部看,二十年代工業產能急速擴大,源源不斷的錢投資到新工廠、新設備上,使得建築業、機床製造業以及鋼鐵工業等有關部門僱用了大批工人。從1920年到1929年,美國工廠的生產率提高了55%!而與之不匹配的是,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上升了2%。

比工人收入更低的是農民:由於農產品價格的不斷下跌、租稅和生活費用的日益上升,農民實際收入不斷減少。1910年,農民的收入還不到工人收入的40%,而到1930年時,這一比例已低於30%。農村貧窮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而當時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隨著戰後外部需的減少,美國國內消費需求在城鎮化到達一定程度之時也接近於飽和,從而很多製造業的產能嚴重過剩,危機,已經悄悄埋下了種子。

大廈崩塌 始於股市

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市發生大崩盤,金融界大地震,股價從巔峰驟降12.8%,然而這只是開始。

29號,星期二,似乎所有人都醒悟過來了,暴跌引發的踩踏,導致道指一天下跌22%。黑色星期二是美國股票交易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成千上萬的美國人,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一生的積蓄在一天之中消失。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經濟危機拉開序幕,隨之而來的長達10年的大蕭條。

「建投专题」启示录: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农业

(圖:紐約交易所門前聚集的人群)

經濟大蕭條產生了極快的連鎖反應:銀行倒閉、工廠關門、工人失業、貧困來臨、內戰爆發的邊緣。城市裡人缺吃少穿,許多人沒有食物,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燬“過剩”的產品,用小麥和玉米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使這條河變成“銀河”。

據1932年9月的《財富》雜誌估計,當時美國有3400萬成年男女和兒童沒有任何收入,此數接近人口總數的28%。而且這個研究報告一如其他報告,那正在另一種地獄裡受難的1100萬戶農村人口是不包括在內的—農業人口依然被漠視。

“千百萬人只因像畜生那樣生活,才免於死亡。”

--威廉·曼徹斯特《光榮與夢想》

當時,中西部的農民生活極其慘淡。大片的小麥丟在田地中無人收割。因為農產品收購的價格太低了,幾乎無法支付收割小麥的費用,大量農場主破產。賓夕法尼亞州的鄉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羅蘭葉、野蔥、勿忘我草、野萵苣以及一向專給牲口吃的野草。

城市裡的人們在垃圾堆中撿食物,而在波特蘭市的養殖戶不得不在秋天殺了3000只羊,把它們拋進了山谷裡。因為用船運一隻羊要支付1.1美元,而他賣一隻羊還不到1美元,他根本養不起這些羊了,又不能讓它們捱餓,只好將它們殺了拋進峽谷裡。

農業革命與債務危機

回顧歷史,幾乎每一次經濟衰退都離不開債務危機,而大蕭條的債務問題,卻和農業有關。

60年代開始,美國工業化進程拉開了序幕,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於此同時,美國農業也經歷了一場革命。

1860-1910年的農業革命使美國農業實現了機械化,區域化和市場化,完成了農業現代化的轉變,不僅使美國成為了真正的農業大國,還為美國的工業化和經濟起飛奠定了基礎。

改良的種子、更好的肥料、更高效的耕作方法,以及廣泛的機械化設備,這一切使得人力不再重要,高效率的生產同時意味著農民的就業和生計被摧毀。

農產品產量上來了,價格自然大幅下跌,農民收入迅速下降。與此同時,當時的農民還需要依靠大量的借貸維持生活水平和生產需要。

農民和銀行都沒有預料到價格會出現斷崖式下滑,因此很快出現信貸危機,農民根本無法償還貸款,金融業陷入了農業收入下滑的漩渦中。

隨著農民收入下降,農民購買的工業產品越來越少。危機蔓延到城市,工業品需求下降,工業擴張減速,工廠被迫裁員,這反過來又進一步減少了對農產品的需求,打壓農產品的價格,最終形成一種農業-工業的惡性循環。

「建投专题」启示录: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农业

(圖:農民傾倒牛奶)

居民收入下滑,區域經濟蕭條,信貸危機之下,城市化進程也被迫放緩。

正如2008年時伯南克所說:大蕭條始於股票市場崩盤,但拖垮經濟的是信用的崩潰,信用一旦崩潰,一切都不存在。

邁出泥潭:時也,運也

後來的事情我們從歷史課本上都知道了,1933年初,富蘭克林·羅斯福取代了焦頭爛額的胡佛,當選為美國第32屆總統。他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

羅斯福先從金融入手,通過一系列措施和法案使得停業的銀行重新運轉。

收拾銀行殘局的同時,他促使議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全國工業復興法》,

《農業調整法》通過調控減產提高農產品價格,一度程度上緩解了“穀賤傷農”的情況,解決供需矛盾。

《全國工業復興法》通過給工人訂立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限制了壟斷,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階級矛盾。

兩大法案同時實施,配合救濟法案以工代賑,失業人口重新找到工作崗位,農業危機-工業危機的惡性循環被打破,成為美國邁出大蕭條泥潭的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後來二戰的鉅額支出刺激,才使得美國經濟真正重新提振。

「建投专题」启示录: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农业

(圖: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戰爭支出在城市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使大量勞動人口從農業轉向製造業,農產品生產和需求再次達到平衡,農產品價格開始上漲,新的城市移民接受了城市生活和工廠技能培訓,曾被困在農場的勞動力得到了“解放”。最後,還是戰爭幫助美國經濟完成了必要的結構轉型,

外部矛盾解決了內部矛盾,美國投入二次大戰後快速崛起,這也許這是美國的時運。而下一個經濟衰退,如果沒有全球戰爭的背景,美國還有這樣的機會嗎?

輪迴·啟示

2020年初,一種全新的病毒迅速席捲全球。當我國付出巨大代價終於基本將疫情控制住時,西方國家的戰役才剛剛拉開序幕。

石油爭端疊加新冠疫情,美股四次熔斷,像一盤冷水澆滅了美國十年牛市的火焰。

本輪疫情全球擴散以來,美股的下跌幅度與烈度,超越了12年歐債危機、08年次貸危機、2000年互聯網泡沫危機,有研究員將本輪美股下調的走勢與大蕭條初期做了一個對比,兩者竟非常地相似。

「建投专题」启示录: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农业

(圖:1929年與2020年美股下調趨勢對比)

而此時高度依賴深加工的美國農業,不僅面臨著石油下跌的壓力,還面臨著貿易戰的傷害和疫情下全球需求下降的威脅,供需失調的矛盾近在眼前。(可參考我們的文章《當原油撕開石油農業的畫皮,揭開農產品過剩的困局》)

另一方面,在過去十年美聯儲低利率環境中,美國企業、居民和政府的資產負債表擴張下所積累的脆弱性風險的集中爆發,以能源等為代表的行業所進行的高收益債券融資規模龐大且現金流覆蓋不足,可能演變成新的債務危機。

這一切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大蕭條初期。也讓我們更加確信:本輪美股下跌,疫情背後的長期結構性因素才是深層原因。

截止發稿,美國日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出現爆發式增長,單日新增直追意大利—而這還是在檢測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

大量醫學專家對全球疫情發展表達了悲觀看法,美國底層人民面臨著失業威脅,經濟蕭條和金融危機已成為華爾街最關心的話題,或者說,我們已經開始經歷。

《美國近代農業革命淺析》 張禮萍

《光榮與夢想》 威廉·曼徹斯特

《美國資產負債表的“三重坍塌”如何演繹——本輪危機與1929大蕭條比較》徐馳,張文宇

《1929年的大蕭條是如何發生的?是否會重來?》 射手座惡魔

《美國大蕭條原因是農業革命 這一幕正在重演》 Joseph E. Stiglitz, Linda J. Bilmes

我們團隊是一個由眾多有趣、好奇、專注的腦細胞鏈接的思維網絡,只是碰巧遇到了農產品和金融衍生品的範疇,希望能長期站在少數人的立場,還你一個經得起推敲的真相。量化只是我們的一個側影,我們更多地活躍在田間地頭、機械車間、論文知網和觀點的杯盞觥籌。加入我們,許諾隨時與您來一場頭腦風暴……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可獲得資料,中信建投期貨力求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據此投資,責任自負。本報告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客戶應考慮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