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未開打孫權為何就趕緊求和退還土地?劉備為何還不答應?

宋曉培


這個問題就顯而易見了,兩個問句,咱們一一解答。

首先所謂三國,很明顯魏蜀吳是三國制衡的局面,蜀漢和東吳互咬很可能便宜了一旁虎視眈眈又無比強大的曹魏。這點道理不光孫權知道,劉備也知道,但是劉備是被逼紅了眼了,荊州對於蜀國來說太重要了。

雖然雙方都知道求和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劉備和孫權當時根本就沒有談攏,孫權根本就不可能把剛剛拿回來的荊州,再原原本本地送回去,因為當時蜀吳邊界已經到了巫山附近了,早就超了荊州一大塊了,我估計孫權頂多也就是把多出來的這塊還回去。

劉備不可能答應,這點蠅頭小利填不飽他的肚子,劉備起勢晚,早年過著被曹操、呂布追殺的日子,猶如喪家之犬,狼狽不堪,好不容易自己坐擁荊、益二州,漢中之戰又打敗實力強大的曹操,蜀國之力空前強盛,說白了劉備已經不把孫權放在眼裡了。

如今,關羽被呂蒙所斬,張飛被叛軍所害,荊州三郡盡失,所有的衰事全和孫吳有關係,上一秒還在天上的劉備,這一秒瞬間如墜冰窟,適逢曹魏政權交替,曹丕篡漢,內部反叛不止,其實趁此機會蜀吳兩國採取行動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必能形成裡應外合之勢,但是劉備選擇利用魏國自亂的機會,討伐東吳,劉備也自知此策為下下籤,可這口氣劉備咽不下去,即便再多人反對,也動搖不了劉備的復仇之心。

要說事情演變成這個局面,的確是孫權集團目光短淺造成的,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而孫權差點沒把劉備給掐死,把蜀國中流砥柱關羽給宰了,又把蜀國兩臂之一荊州給斷了,打破了三國對峙的政治局面,劉備如果不挽回損失,基本上就可以退出角逐天下的舞臺了。

話說到這咱們不如再往下分析分析,其實孫權拿下荊州大部分地區以後,佔據了很大的優勢,奈何孫權真的是隻會守不會打,處在建業的孫權為了看住荊州著實有點拙膝見肘,因為武昌北面是魏軍控制的襄樊,那個時候部隊支援和運輸的線路比較單一,長江沿線經常被魏軍截斷,荊州的將領士兵只能守城抵禦和建業大本營取不到聯繫,孫權為了解決這種現狀也曾嘗試把都城遷過去,但是一來此地處於風口浪尖,兵家必爭之地太危險,二來孫權內部對此爭論的很厲害,反對的聲音很大,導致孫權也徘徊不定,再加上合肥之爭孫權三番五次吃癟,慢慢的孫權自己主動進攻的想法就被消磨沒了。

其實孫權的版圖往北擴展比往西擴展要好很多,雖說長江天險其實只能被動防守,所謂天險也是和曹魏一人一半,也沒佔到多大的便宜,劉曹兩家爭奪荊州是為了進攻,而孫權爭奪荊州是為了防守,可惜孫權一輩子都沒打下合肥,要是從武昌逆流而上進攻更白扯,所以荊州在孫權手裡遠遠沒有在劉備手裡對曹魏的威脅大。

最後咱們回到問題,孫權求和就是怕兩國消耗過甚,釀成亡國的大錯。劉備不答應,就是因為他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不打還好,一打還打輸了。夷陵之戰後蜀國國力再難和曹魏匹敵,而孫權作為三家裡的最大受益者,守著如今的疆域等到死也沒有再前進一步。

當然,對於劉備來講,這一仗又不得不打,丟了荊州,註定會滅亡,等於慢死,而舉全國之力爭一下,還有勝的希望。

而曹丕也被孫權給迷惑了,本來這是他一舉統一天下的機會,結果孫權撲通一下跪下稱臣了。俗話說不打笑臉人,曹丕也就放棄了進攻東吳,可是聯合東吳進攻劉備也不行,畢竟此時劉備風頭正盛,與其消耗自己的兵力,不如坐山觀虎鬥,留著體力收拾殘局。

只可惜,夷陵之戰剛剛結束,吳國和蜀國就和好啦,曹丕也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機會。

而更慘的是劉備,戰爭之前沒有答應孫權的求和,戰爭之後,實力大減,再求和也就已經處於下風,毫無議價能力了。


楊角風發作


三國正式鼎立,是從夷陵之戰開始的。在夷陵之戰前,魏蜀吳三方都在積極佈勢,其中精彩之處,自是三國魅力所在。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曹操北走,令曹仁據守南郡、襄陽。周瑜統大軍圍攻南郡經年,損失無算。劉備乘機攻取南四郡,並佔有了江夏郡的公安和油江口。然後北上攻打南郡,與周瑜平分南郡。

這樣一來,荊州7郡,劉備獨得南四郡和江夏郡、南郡各一部,而周瑜辛辛苦苦打了兩年,只得了江夏郡、南郡各一部。戰後盤點,東吳群情鼎沸,與蜀漢開戰之議不絕於耳。幸虧魯肅從中斡旋,孫劉兩家暫時承認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劉備讓出了半個江夏郡,孫權也讓出了半個南郡,自此兩家相安。

(赤壁之戰)

曹操在許昌本指望孫劉兩家因為分贓不均大打出手,從而漁翁得利,聽聞孫劉兩家妥善處理了內部分歧後,認為江南有人,短期不可遽圖。因此曹操轉而屯兵河東、關中,進軍漢中、涼州,兵鋒直指馬超、張魯,要徹底奠定北方基礎後,再尋機南征。

曹操猥瑣發育,劉備自然也不敢疏忽怠慢。按照《隆中對》的既定方針,自得南郡第二年,即公元211年兵發益州,讓關羽鎮守荊州。

劉備在四川作戰三年,平定川中勢力,與荊州關羽部首尾相連,遙相呼應。孫權以劉備連佔兩州,勢力頗為強大,心不自安,算起了3年前的舊賬,派兵襲擊關羽。劉備從四川發兵援助關羽,與孫權對峙。

然而此時曹操勢大,張魯以漢中之地降曹,曹操得隴望蜀,劉備面臨兩線壓力,因此與孫權在公元215年湘水劃界,平分荊州。 隨後劉備仍命關羽鎮守荊州三郡,劉備回軍整軍經武,與曹操在葭萌關對峙,並於公元217年主動發起了漢中之戰。這是劉備第一次主動向曹操這個北方霸主發起的挑戰,傾舉國之力,以致於男子當戰、女子當運,最終陣斬夏侯淵,奪佔漢中之地,時在公元219年。

(漢中之戰:劉備化繭成蝶)

此時劉備權勢熏天,達到鼎盛,為漢末第一諸侯,進位漢中王。 同年8月,關羽率領荊州本部兵馬兩萬餘人北伐曹魏,攻打襄陽、樊城。襄、樊守將曹仁無力擊退關羽軍,只得堅守待援。隨後曹操派遣于禁帶兵3萬往援,卻被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此時劉備集團發展至鼎盛:內有天府之國,糧草無憂;外有荊州,水陸交便;上有漢中,緩衝魏壓;國主劉備老當益壯,丞相諸葛,年富力強;關羽張飛,百戰成精。

如果關羽再北伐成功,那麼東吳將何以自處? 在關羽的輝煌戰績面前,東吳意識到劉備不再是當年四處求人的流浪漢,如今比當年的曹操還生猛。

東吳和魏國有長江為界,蜀漢與東吳卻是陸上接壤。在對曹魏取得全面壓制之後,蜀漢集團下一步謄出手來打東吳怎麼辦?如果東吳依靠水軍還能跟曹魏一較長短,那麼佔據水陸要衝,舟楫之便的蜀漢,從上游順流而下,東吳將勢若累卵。東吳要想自保,只有全面據有荊州,藉助於三峽的複雜地勢,壓制蜀漢的力量發展。

所以在東吳孫權的眼中,之前的盟友正在成長為危險的敵人,孫權背盟幾乎箭在弦上了。關羽是蜀漢陣營中的靈魂人物,關羽如果北伐成功,荊州南北連成一片,荊州將永遠不可能再奪回來了:必須要有所動作了。

(呂蒙白衣渡江)

關羽傾巢而出,荊州南郡後方空虛。孫權秘密和曹操書信來往,想要乘機攻打荊州後方,為曹操解圍。曹操希望關羽回軍與孫權廝殺,自己好從中漁利,就讓部將徐晃將孫權書信射往關羽軍中。關羽得信後心裡猶豫不決,進退不定。結果孫權派呂蒙以白衣計乘機偷襲荊州南郡,劉備小舅子糜芳因不滿關羽傲慢竟然甘願投降東吳。

關羽根據已失,軍心潰散,最終兵敗身亡,荊州也被孫權奪佔。

劉備一方荊州失陷,關羽被殺,強勁發展的勢頭頓挫。荊州太重要了,從關羽北伐幾乎成功,就足以證明以荊州作為跳板進取中原的戰略正確性。

關羽是劉備的結拜兄弟,還是蜀漢軍魂,如今竟然被盟友東吳設計害死,不管是劉備以“仁義”之名,還是照應軍中的慷慨之情,伐吳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荊州之地的歸屬,事關蜀漢、東吳兩國的國運,雙方都志在必得。

劉備因為剛剛經歷過漢中大戰,還在恢復經濟和消化新佔領的地盤,因此按捺住復仇的衝動,一直到公元221年7月,劉備登基後3個月,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由此揭開了夷陵之戰的序幕。

(劉備登基後第一件事伐吳)

小說《三國演義》從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張飛遇害,雪弟恨先主興兵”到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陣圖”,用了將近四回的篇幅繪聲繪色地描述了這一重大戰役。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其中有一些是史實,還有很多是小說家言。

“(先主)遂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虎威將軍趙雲為後應,兼督糧草;黃權、程畿為參謀;馬良、陳震掌理文書;黃忠為前部先鋒;馮習、張南為副將;傅彤、張翼為中軍護尉;趙融、廖淳為合後。川將數百員,並五溪番將等,共兵七十五萬,擇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師。”

劉備的安排是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三國志》中沒有明確提到這一點,但是,諸葛亮與當時的太子劉禪都沒有隨軍出征,而且從後來劉備病重白帝城時,他們才從川中趕來,也能夠看出這一點。

劉備為什麼會選擇御駕親征呢?這與劉備集團的內部組成勢力有關。劉備集團裡有幾波人,分別是以關、張為代表的老班底、荊州士族、益州本地士族。這樣一看幾乎是一目瞭然,必須劉備親征。

因為益州勢力親劉的一向不多,劉備為了打下成都曾放縱士兵們大肆搶劫過這些士族,他們因此大多親曹,而荊州勢力和東吳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帶他們去打荊州,劉備擔心會變生肘腋。所以,劉備只好帶自己多年心腹們,在鬚髮斑白時再走上戰場。

諸葛亮必須坐鎮成都,節制益州勢力,鞏固消化新得的漢中地區。為策萬全,劉備還派馬良去湘西以漢帝名義,用絲帛財物誘使少數民族出兵助戰。如此得兵5萬多人,氣勢洶洶,殺奔東向。

據《三國演義》,在孫權得知劉備大舉出兵進犯的消息之後,大會群臣,商議對策,而此時,諸葛瑾主動請求為使,去說先主罷兵。諸葛瑾親往白帝城,向劉備卑辭厚禮。

“孫夫人一向思歸。今吳侯令臣為使,願送歸夫人,縛還降將,並將荊州仍舊交還,永結盟好,共滅曹丕,以正篡逆之罪。”

不僅說要送還孫夫人,還要把荊州一併交還,並將鬥爭矛頭指向了曹魏。 可是《三國志.吳書.諸葛瑾傳》卻不是這麼說的。諸葛瑾沒有親自前往白帝城,只是“與備箋”,寫了一封信。信中沒有任何歸還荊州的話語,其原文如下:

“奄聞旗鼓來至白帝,或恐議臣以吳王侵取此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試為陛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損忿,暫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復諮之於群后也。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

諸葛瑾的意思是,劉備既自認正統,放著國仇家恨不報,就只在意區區一個荊州,氣量未免太小了。這哪兒是求和?簡直是下戰書。

荊州於孫權之利害甚大,失去荊州,長江上游無險可守,孫權費盡心機,不顧孫劉聯盟破裂,不顧世人非議才奪取的荊州怎可能如此輕易交回?

(孫權把都城遷到前線以守國門)

雖然劉備勢大,但是此時的孫吳勢力也頗為強盛,據有了交州、揚州、荊州之地,比起蜀漢的益州之地要大的多。孫權自襲殺了關羽後,早已料到劉備會來尋仇,早早地做好了預備工作。首先是大軍盡皆西調,調集重兵鎮守荊州。同時,孫權在鄂州修築了城池,並在221年果斷遷都鄂州,改為武昌。把首都放在一線,有利於政治和軍事的雙重部署。事實也證明了孫權的戰略眼光。劉備果然大規模發兵伐吳,荊州再次成為主戰場。

為防止腹背受敵,轉而派遣趙諮向曹魏求和。羅貫中詳細記錄了趙諮使魏及孫權接受曹丕冊封為吳王的過程,與《三國志》的記載相差不大。《三國演義》第八十二回,

“丕覽表畢,遂問諮曰:‘吳侯乃何如主也?’諮曰:‘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也。’丕笑曰:‘卿褒獎毋乃太甚?’諮曰:‘臣非過譽也。吳侯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江虎視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論之,豈不為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乎?’”

孫權雄略如此,而且此時也到了40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東吳的大都督都已經換了三個了,孫權還在穩穩地執掌著江東。到了221年的11月,曹丕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

此時,距離赤壁之戰已經13年,三國鼎立的三方,都在馬不停蹄地跑馬圈地,整軍經武,終於來到了三國鼎立的關鍵節點:夷陵之戰。

“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陸遜傳》)

所以,如果說劉備剛一興兵,孫權就派人求和是真,但是要把荊州還回去,那是絕無可能的,孫權為此緊鑼密鼓地籌備了2年。孫權與陸遜的策對,他們都認為荊州不可能還給劉備,利用荊州遏制蜀漢以後的發展。陸遜在獲得孫權的任命之前,肯定是與孫權達成了一致:積極防禦,適當時間主動出擊,最終爭取獨霸荊州。

劉備伐吳時,蜀漢與東吳的國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長江三峽成為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張南率領約三萬人為先頭部隊,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在巫地(今湖北巴東)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佔領秭歸。 為了防範曹魏乘機襲擊,劉備派鎮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又派侍中馬良到武陵活動,爭取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同蜀漢大軍作戰。

陸遜則為避漢軍鋒芒,一退300公里,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線。然後在那裡停止退卻,轉入防禦,遏制蜀軍的繼續進兵,並集中兵力,準備相機決戰。

這樣,吳軍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嶺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留給了蜀軍。在吳軍扼守要地、堅不出戰的情況下,蜀軍不得已乃在巫峽、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地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

曹魏的細作早就把戰場的情況發到了洛陽。曹丕正在上朝,接報後,對群臣說:

“備不曉兵機,豈有七百里營可以距敵乎?包原隰阻險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法所忌。孫權上事今至矣!”

過了7天,孫權擊破劉備的戰報就送到了。



(吃瓜群眾曹丕)

曹丕所說的“包原隰阻險”是什麼意思呢?

包、原、隰、險、阻是指五種地勢,這五種地勢不適合大軍安營紮寨,這是軍事常識。

包,通“苞”,草木茂盛的地方。這裡紮營視野很不開闊,並且容易遭到火攻;

原,廣闊平坦的地方。這裡紮營目標明顯,容易被人發現。並且無險可守,無依無託,敵軍可能從各個方面攻來,增加防守壓力。

隰,窪地沼澤,很潮溼的地方。這裡紮營行進不變,不利於機動。並且潮溼地勢易於細菌繁殖,瘟疫容易在軍中傳播。

阻,行動受阻礙的地方。狡兔三窟,在限制行動的地方,大軍不容易展開,容易被困。

險,險要之地。

(夷陵之戰後蜀漢已瀕於亡國邊緣)

劉備屯兵結營700裡,明顯犯了兵家之大忌,最終夷陵之戰大敗虧輸,蜀漢在失去荊州之後又一次實力大損,成為三國中勢力最為弱小的一方。孫權的如意算盤達到了,然而也只是延緩了東吳衰亡的時間。東吳的世家大族滿足於保境安民,荊州在東吳的手中,完全沒有發揮出《隆中對》的“大軍出宛、洛而圖中原”的戰略作用,蜀漢只能在漢中一帶與曹魏艱難對峙。

假如沒有孫權背盟,劉備是否能成就高祖一樣的偉業,再次中興漢朝?劉備功虧一簣,其諡號昭烈帝,猶言其英雄氣短,大志難伸。士人都以孫權背盟而不齒,然而三國亂世,人人皆有爭心,孫權為何不能為孫氏一族的安危榮辱奮力一搏?孫權以寒門起家而崛起江東,亦不失為一世豪傑。

隨著時間的流逝,曹魏勢力越發強大,最終三家歸晉,天下重歸一統。此時,距離夷陵之戰,又過一甲子矣!當年的風流人物,俱已老去。可能是三國輩出的群英耗盡了中原的靈氣,隨後的兩晉南朝闇弱,中原罹難,只是可嘆中原士民,百不存一。


而知而行的歷史


劉備純粹地被仇恨衝昏了頭腦而已。

劉備有兩個仇恨,驅使他一定要對東吳孫權用兵。

一、赤壁之戰孫劉聯合打敗曹操,劉備認為,按功勞他應該得到荊州的南四郡,結果孫權不但奪走南三郡和江夏郡,還在關羽北伐襄樊的時候,偷襲了荊州南郡,從此蜀漢東進的道路被堵死,劉備咽不下這口氣。

赤壁之戰之前,荊州原是劉表的地盤,劉備那時候也投靠著劉表,結果劉表死後二子不合,劉表幼子劉琮在舅舅蔡瑁的支持下,奪權成功,最後劉琮將荊州獻給了曹操。

劉表的長子劉琦害怕被蔡瑁殺害,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跑到江夏,劉備由於支持劉琦,也跑到了江夏,江夏於是成為劉備新的根據地。

然後劉備以江夏為根基,發兵佔領了荊州南四郡武陵、長沙、零陵和桂陽郡。劉琦去世後,這些地盤都成了劉備的了。

由於劉備又佔領著西邊的荊州南郡,包括江陵和公安等城池,實際上劉備幾乎擁有整個荊州,劉表在時,荊州號稱雄兵十萬,因此,劉備才有實力跟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

但是呢,東吳的孫權當時實力遠遠強於劉備,他有足夠的能力去奪取荊州,特別是南邊的荊州四郡,因此之故,劉備擔心孫權真的來奪取他的地盤,於是他跑去跟孫權說,暫時把荊州借給他,組成聯盟,一起抵抗曹操,如果沒有他這個同盟,孫權未必抵得過曹操,因此孫權在屬下魯肅的建議下,同意了。

《吳書·魯肅傳》:“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

誰知道,“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原來在赤壁之戰打敗孫權之後,劉備自以為有功勞,又覺得荊州本來就是他的地盤,是他從劉琦那裡繼承來的,所以不把“借”當作借了,而覺得這是自己應得的。

孫權可不這麼認為,當初說好的借,你現在出爾反爾,孫權也咽不下這口氣,所以一直耿耿於懷,要奪取荊州的地盤。

赤壁之戰後的第二年,劉備藉著荊州的勢力,往西打下了益州,擴大了地盤,孫權覺得,你以前無處安身,沒有自己的地盤,我把荊州借給你,現在你有了益州,可以把荊州還了吧。劉備說,偏不!

於是孫權就派魯肅去爭奪,孫權覺得,當年是你建議我把荊州借給劉備的,現在倒好,他不還了,你去給我要回來。劉備也派了關羽在荊州,魯肅就跟關羽對峙,這段時間還發生了有名的“單刀赴會”,魯肅邀請關羽,討荊州三郡。結果關羽給拒絕了。

“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

正在這個時候,曹操也沒閒著,他帶領大軍佔領了益州北邊的漢中,威脅到了劉備,劉備一看,不能兩面用兵,於是就先跟孫權和解了,把荊州一分為二,江夏、長沙、桂陽屬吳;南郡零陵、武陵屬蜀,以湘水為界,雙方罷兵。

如果劉備不這麼做,孫權發大軍攻打荊州,劉備將腹背受敵,連他的大本營益州都危險了,劉備這個決定還是很明智的。

等到劉備打敗曹操,奪取漢中,此時荊州發生了一件事,鎮守荊州的關羽開始北伐襄樊,也就是襄陽和樊城,這兩個城池在曹操的手裡,鎮守的大將是曹仁。

關羽圍了襄陽,又去圍困樊城,然而,曹仁退守樊城,關羽一時拿不下來,這時候曹操派了于禁和龐德帶領七軍前來救援曹仁和樊城,駐紮在樊城北邊,正趕上天降大雨,漢水發洪水,把樊城淹了,關羽乘勢打敗了曹操的援軍,囚于禁,殺龐德,但是仍然沒拿下樊城。接著,曹操又派徐晃率領大軍來救。

這時候,曹操派人告訴孫權,讓孫權派兵去攻打關羽的後路,結果關羽趕緊回援,可是已經遲了,呂蒙已經拿下了荊州南郡的江陵和公安,關羽一看自己的老窩被佔領了,於是退到麥城,最後兵敗麥城被殺。

這樣,孫權徹底奪取了荊州,而且把長江上重要的城市全都佔領了,史稱“全據長江”。

而劉備呢,丟失了一大塊地盤,損失了一員大將,無數兵馬不說,蜀漢東出的路線也全被孫權給堵死了。

所以,大耳兒對碧眼兒充滿了仇恨,一直咽不下這口氣,而且,荊州還是他東出的門戶,戰略要地,劉備一定要重新奪回。

劉備第二個仇恨就是關羽的死和張飛的死。

關羽的死,前面大體已經涉及到了,關羽兵敗麥城以後,突出重圍,沒想到又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住,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

關羽被孫權殺害以後,孫權沒有把關羽的屍首送給劉備,反而把關羽頭顱送給了曹操,劉備豈能忍得下這口氣。

正史上,關羽雖然不像《三國演義》裡跟劉備結拜為兄弟,可是他跟劉備張飛志趣相投,情頭手足,而且關羽還是劉備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將,損失了關羽,等於損失了左膀右臂,劉備能不痛恨孫權和東吳嗎?

可惜的是,禍不單行。

在劉備稱帝以後,他興兵討伐東吳,給張飛送消息,讓張飛一起出兵,結果張飛又被兩個小兵給殺害了,這兩個小兵殺害張飛以後,逃到了東吳,這又加深了一層劉備對東吳的仇恨。

所以,即便“夷陵之戰”開始前,東吳孫權就派人求和,可是由於劉備心中鬱積的這兩大仇恨,他咽不下這口氣,被仇恨衝昏了頭腦,沒有同意議和,一定要去打東吳。

蜀漢大部分人,包括諸葛亮趙雲都不主張劉備攻打東吳,劉備一意孤行。

曹丕廢漢獻帝稱帝以後,劉備在諸葛亮等人擁戴下,也稱帝了。

當時,劉備聽說漢獻帝被廢,又聽說漢獻帝被曹丕給害了,於是帶領蜀國群臣披麻戴孝,大哭三天,哭完,劉備就要去攻打東吳。

這時候,首先站出來反對的是趙雲。

趙雲認為,現在更應該討伐的是謀簒漢朝的曹魏,而不是東吳,如果趁著舉國悲痛的心情,去攻打曹魏,則名正言順,天下人也會響應。如果蜀國打敗曹魏,則吳國自會臣服。

可是劉備不聽。

諸葛亮也反對攻打東吳,因為這跟他“聯吳抗曹”的方針不符合,只是諸葛亮剛剛被劉備封為蜀漢的丞相,他不好帶頭直接牴觸劉備。

既然諸葛亮不敢硬頂,其他人都限制不了劉備,所以劉備一意孤行,眾人也是無奈。

當時有個廣漢處士秦宓,犯顏敢諫,反對劉備,劉備差點把他殺了,此後,再也沒人敢反對劉備了。

因此,即便孫權提出議和,劉備一意孤行,直接給拒絕了。

事後諸葛亮還感嘆:

使法孝直(正)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孫權提出議和時,諸葛瑾駐守在荊州公安,他也給劉備寫信,勸劉備不要被仇恨衝昏了頭腦,因小失大,關羽張飛的仇雖然重要,可是沒有吳蜀兩國的同盟重要。吳蜀兩國交戰,只會使曹魏漁翁得利。

諸葛瑾勸劉備分清輕重。劉備一概不聽。

可見,劉備確乎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


西堤君


孫權想息事寧人,劉備想乘機吞併,曹丕想黃雀在後。

三國時代中期,魏、蜀、吳三國鼎立最為穩固的時候,孫吳政權的大都督呂蒙偷襲了蜀國大將關羽鎮守的荊州,不但奪取了劉備起家的地盤,還把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給殺了。

事情鬧得有點大,主要是荊州這個地方太過重要,一直以來就是三國時期的戰略重地,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區,河流眾多,土地肥沃,向北可攻曹魏,向東可伐孫吳,向西可徵西蜀。荊州這塊肥肉誰都想得到

三國初期,曹操率領八十萬大軍遠征孫權,其主要目的其實就是奔著劉表的荊州而來的,曹操佔領荊州太過輕鬆,於是才想著順帶把孫權也滅了,沒有想到的是,赤壁之戰,孫、劉第一次聯盟共抗曹操,曹操不但沒有滅了孫權,反而把到嘴的肥肉給吐出來了,荊州被劉備給佔了

劉備佔了荊州之地,才有了自己的安身立命的地盤,才算得上一個真正的諸侯了,劉備以荊州為基地,西進奪取了益州,佔領了西川之地,天府之國,建立了穩定的蜀國政權,此時三國鼎立的局面才算正式成立。

吳、蜀兩國的政治聯盟共抗曹操其實是有效的,曹魏對誰都不好下手,三家都這麼耗著,真正的轉折點就出現在孫吳偷襲了關羽鎮守的荊州

呂蒙偷襲荊州在戰術上來說是完美的,用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大的戰果,但是卻缺乏政治遠見,它打破了當時的三國鼎立的政治平衡,孫權集團的短視給吳、蜀雙方都帶來了危機,其真正的獲利方其實是曹魏集團。

關羽丟了荊州後,劉備已經在成都稱帝,對於孫吳的這種背信棄義極度惱火,但劉備也看到了危機中爆發出來的機會——趁勢討伐孫吳

關羽的死對劉備來說其實已經是次要的了,此時的蜀國實力已經超過了孫吳政權,而曹操也已經死了,曹魏正處於曹丕繼位,逼漢獻帝禪位,篡漢立魏的不穩定時期,劉備集團如果此時借為關羽復仇,重新奪回荊州,並順勢滅掉孫吳,那麼天下的政治格局就會變為魏、蜀兩國分立,這將大大的增強劉備匡扶漢室成功的幾率,劉備佔據了西蜀和江南一帶,就有了一統天下的基礎。

劉備的算盤打得很響亮,立刻率領70萬大軍順江而下,直奔荊州而來,而比他先到戰場的卻是孫權的使者——為求和而來。

孫權此時醒悟過來,偷襲荊州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不但單方面破壞了吳、蜀的政治聯盟,引來了劉備的討伐大軍,更重要的是剛剛登基稱帝的曹丕也派了三路大軍南下攻吳。孫吳政權無論如何是承受不住魏、蜀兩國的攻擊的。

孫吳給遠道而來的劉備送達了求和的信息,不但歸還部分荊州郡縣,而且還很有誠意的送還了殺害張飛的兇手,目的只有一個——重新建立吳、蜀聯盟,共抗曹魏。

此一時彼一時,此時的劉備不在是赤壁之戰那個連落腳點都沒有了破落皇叔了,劉備認為憑藉自己的70萬大軍的絕對優勢,加上孫吳又面臨北面曹魏的大軍壓境,可以在這場已經打破平衡的局勢中撈上一把,至少可以把荊州完整的奪來,甚至有可能在曹魏大軍的幫助下伺機滅了孫吳。

劉備決定賭上一把,他自信能賭贏,因為此時孫權得知劉備拒絕求和後派出的兵力只有區區的五萬人,領兵大將軍是名不見經傳的陸遜。後來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夷陵之戰,劉備慘敗,就算是慘敗後,孫權依然求和於劉備,只是條件變了而已。

綜上來看,夷陵之戰以前孫權的求和是因為認清了當時的局勢於孫吳非常不利,而劉備在戰前拒絕孫權的求和,想得更多的是在此次出征中得到更大的利益,只是結局往往事與願違。

<strong>


沉墨I方之城



答:夷陵之戰開打之前,孫權有向劉備求和了嗎?

查《三國志•吳志•吳主傳》,並沒有提到。

《三國志•蜀書•先帝傳》裡面倒是有講了,說,劉備惱怒孫權偷襲關羽,準備興師東征,於章武元年秋七月,親自統兵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

《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也有提到,可作為印證。說諸葛瑾跟隨呂蒙征討關羽建功,封宣城侯,以綏南將軍的職位代替呂蒙領南郡太守,鎮守在公安。“劉備東伐吳,吳王求和”,吳王孫權的求和信就是由諸葛瑾執筆寫的,信中大意是說:關羽與先帝(漢獻帝)相比,您覺得誰更重要?荊州與天下相比,您覺得哪個更重要?當務之急是先替先帝報仇呢還是先替關羽報仇?當務之要是放眼於天下呢還是著眼於荊州?分清其中的輕重緩急,事情就好辦了。信寫得大義凜然、不卑不亢。

劉備對諸葛瑾這封信置若罔聞,根本不聽。

不管如何,戰前孫權向劉備求和之事是有的,但壓根兒沒提到退還土地!

所謂“孫權退還土地求和”之說是從哪兒來的呢?

在《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的記載中,諸葛瑾只是奉孫權之命給劉備寫了封求和信,沒有親見劉備。

《三國演義》為使情節富於戲劇化,寫諸葛瑾專程出使蜀漢,拜見了劉備,和顏悅色,口中頌稱:“今吳侯令臣為使,願送歸夫人,縛還降將,並將荊州仍舊交還,永結盟好。”劉備斷然拒絕,惡聲惡氣說:“殺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罷兵,除死方休!不看丞相之面,先斬汝首!”

不難看出,《三國演義》是在《三國志》的基礎上誇大了孫權為求和而讓出的利益,目的是襯托劉備與關羽桃園結義的手足之情。

但這不是事實。

我覺得,孫權如果真肯交還荊州,劉備很可能是會接受求和的。

但想想看,孫權處心積慮,終於佔有荊州,絕對是百分之一千一萬是不肯再吐出來給劉備的——真心不想和您劉備打仗,但您堅持要打,也可以奉陪。

所以,查《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壓根就沒有孫權在戰前向劉備求和的記載,我們看到的只有他安排陸遜部將軍宋謙等先攻蜀五屯,然後隨輕重以兵應拒,再接著是“大破之”,臨陣所斬殺及俘獲的蜀兵有數萬人,劉備倉皇奔走,僅以身免。

有意思的是戰後。

《三國志•蜀書•先帝傳》裡記:孫權聽說劉備狼狽不堪地逃到了白帝城,“甚懼,遣使請和”,這次,劉備答應了,“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這次也有記載相與呼應:“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

但比較一下二傳的異同:《三國志•蜀書•先帝傳》是說孫權對駐軍在白帝城的劉備非常害怕,主動遣使求和,顯得卑躬屈膝;《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只是說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為使者去白帝城拜見劉備,恢復雙方之間的來往,不卑不亢。但在這兒,裴松之注引西晉人虞溥所著的《江表傳》作了補充: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為使者,到白帝城中面見劉備,當時孫權稱,近日得到了劉備的書信,信中劉備檢討了自己的錯誤,因此東吳與蜀漢就此重歸於好。即孫權肯派出使者和劉備通好,是因為劉備先寫了檢討書認錯。

那麼,問題來了。

夷陵之戰後,到底是孫權先提出的講,還是劉備先提出的講和?

我覺得是後者比較合理。

實際上,裴松之注引晉人張勃所撰《吳錄》也有提到:劉備夷陵戰敗後,聽聞曹魏大舉興兵,就修書恐嚇陸遜,說魏軍已到江陵,自己將再次興兵伐吳。陸遜的回答簡潔有力:只怕你劉備有命來攻,沒命逃回。另外,鄭泉出使蜀漢時,劉備曾小心翼翼地詢問鄭泉,問孫權為何不給自己回信?是否是認為自己得名不正?鄭泉沒有好聲氣地答,你劉備作為漢室宗親,應該發兵攻打篡漢自立的曹魏,而不是討伐東吳。面對鄭泉拋出來的軟釘子,劉備沒有半點脾氣,還是和和氣氣地同意了兩家修復聯盟關係。

可見,戰前“孫權退和土地求和”之舉是不存在的;戰後求和,也是劉備低下身子先提出來的,別太過相信《三國演義》裡寫的東西。


覃仕勇說史


孫權求和是真,退還土地是瞎說。如果真的退還土地,我想劉備大概也會退兵。劉備與孫權的戰爭,說白了,就是爭奪土地的戰爭。

第一,劉備為什麼要以傾國之師攻東吳?

主要兩個原因:第一,重新奪回荊州;第二,為關羽復仇。

劉備選擇與孫權為敵,當然是咽不下這口氣。但是攻吳這個決定是很草率的,因為對於蜀國來說,魏才是主要敵人,而不是東吳。因此, 很多人反對。趙雲說:“國之奸賊乃曹操而不是孫權,若先把魏國給滅了,孫權不戰自降。現在曹操死了,他的兒子曹丕篡奪皇位,我們當抓住機會,順應民心,發兵奪取關中,佔據黃河、渭河上流,討伐凶逆,關東義師必然要紛紛響應。如今陛下置曹魏於不顧,先與孫權開戰,戰爭一起,短時間內是不能結束的,這不是上策。”

第二,孫權仍寄希望於和平解決

荊州是孫、劉兩家的歷史遺留問題,本來是可以和平解決,只是劉備一直使詐,關羽又太囂張,最終孫權趁關羽北伐時,把荊州奪了,又殺了關羽。

孫權並不想與劉備全面開戰。在鼎立的三股勢力中,孫權最為低調,曹丕、劉備都稱帝了,他並沒有迅速跟進。三方勢力中以曹魏勢力最強,倘若蜀、吳交戰,只會削弱各自的力量,最終得益的只有曹魏。當然,孫權知道自己殺了關羽,收容殺害張飛的兇手,劉備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但他仍抱著一絲希望,派諸葛瑾與蜀漢交涉。

第三,孫權沒有提土地問題,和談根本不可能

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哥哥,兄弟倆卻是分屬不同的陣營。他給劉備寫了一封信:“陛下與關羽的感情,比之陛下與先帝(漢獻帝)的感情如何?荊州的大小,比之海內如何?若要復仇,應該先找誰呢?想明白了這些事,就知道應該怎麼做了。”沒錯,孫權是殺了關羽,但與曹丕顛覆漢室皇帝相比不值一提;孫權是奪了荊州,但與曹丕竊取天下相比也只能算小菜一碟。誰是劉備的頭號敵人,當然是曹丕了,你不打曹魏,卻攻我東吳,這是找錯對象了。

應該說,孫權想議和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光動嘴皮子,沒有實際行動。你殺了關羽,奪了荊州,沒有任何讓步就要讓劉備放棄復仇,這怎麼可能呢?劉備可是稱了帝,什麼好處都沒撈到就退兵,這面子能掛得住嗎?

我覺得這場戰爭,對劉備來說是不可避免的。好不容易登基稱帝,就被一個沒稱帝的軍閥奪了地盤,殺了兄弟,如果不打,就是縮頭烏龜。你一縮頭烏龜,誰會認你是皇帝呢?


君山話史


我認為孫權求和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內部原因是,當時的東吳內部缺少能鎮得住的主將。自從孫策把江東交給孫權後,孫權周圍一直有一名作戰的主將。在赤壁之戰的時候,周瑜是主將。在周瑜之後,魯肅為孫權排憂解難。魯肅之後有呂蒙鎮守東吳。但是呂蒙之後卻出現的短暫的空缺。

孫權用他毒辣的眼光在這個時候選中了陸遜,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率領五萬人西上力戰劉備。雖然任命了,但是陸遜在戰爭之初還是鎮不住的。

想當初赤壁之戰的時候,老將程普就依仗自己是元老,不買周瑜的賬。

現在,我們來看陸遜率領的這些人——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還有孫桓。這些人不是宗親就是元老名宿。他們怎麼會買陸遜的賬?

反過來我們往前在看一看,呂蒙偷襲荊州的時候,為什麼要派陸遜接替自己,不就是因為陸遜是個不出名的小將,呂蒙借陸遜來麻痺關羽嗎?

當然,歷史證明孫權的任命是正確的,陸遜也是一名合格的將領,但是這是夷陵之戰之後證實的,在這場戰爭之前,陸遜並沒有太大的名氣,也沒有證明自己的能力。

外部原因就是,孫權擔心自己和劉備鷸蚌相爭,曹魏這個漁翁得利。在戰爭開始之前,曹魏確實開過會議商討孫權和劉備開戰之後,曹魏的應對方式。結果沒有商量出統一的結果。最後決定,先觀戰一段時間,在孫權和劉備兩家打到兩敗俱傷時再出擊。結果沒想到劉備敗的太快,夷陵之戰,一戰就把劉備打趴下了。緊接著,東吳就趕緊收縮兵力,防備北方的曹魏偷襲,曹魏失去了先機。劉備的益州是一個眾所周知的易守難攻的地方,雖然劉備被大敗,但是想迅速打下益州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曹魏是很可惜的失去了一次非常好的統一天下的機會。

劉備之所以不答應:

一是因為他要替自己的兄弟關羽報仇。史書上記載,劉備與關羽、張飛的關係已經超越了兄弟的界限,猶如父子,反正他們的關係非常鐵。自己的兄弟被別人設計殺害了,劉備怎麼能無動於衷呢?

二是因為劉備想要按照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給自己制定的策略來統一天下。那麼劉備就必須奪回荊州,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制定的策略就是兩路出兵,一路兵從益州出發,一路兵就是從荊州出發。

三,我認為,劉備不想再過憋屈的生活。周所周知,劉備在自己的前半生中顛沛流離,多次寄人籬下。現在好不容易有了地盤,而且在漢中與曹操的對決中取得了勝利,這使得劉備的自信心爆棚,當時沒有把東吳放在眼裡,自己好不容易反身做了地主,難道還要被一個東吳欺負?

所以,在孫權求和的時候,劉備沒有答應。劉備認為憑藉自己的軍事能力,以及從益州帶來的兵力足可以消滅東吳。一來可以報自己的兄弟之仇,二來可以為奪取天下打下堅實的基礎;三來,自己已經反身把歌唱,沒有人可以在欺辱自己,自己再也不會過那種憋屈的日子。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


馬尚追夢


劉備已經六十有餘,餘生不多,一統天下的時間不多了,孫劉雖聯盟,但是孫吳一直處於中立想坐收漁利,劉備攻魏實力不夠,如若僥勝東吳也必偷襲,得不償失。故而還不能攻魏,時機來了,三國此刻最弱的東吳把二弟關羽給殺害了,於是劉備名正言順高舉報仇旗號去滅東吳,只有這樣可以加快他一統天下的夢,除去東吳這個後顧之慮,可以全心伐魏。此刻曹魏以稱帝,劉備也稱帝,此刻曹魏攻蜀漢是兩國的戰爭,是侵犯,便是出師無名,天下必會響應,而劉備伐吳是報仇是平定諸侯,出師有名。此刻劉備這樣盤算著,不顧諸葛亮等人的反對,執意伐吳。劉備要的是錦繡江南之地而非區區荊州。再者劉備以仁義信立世,桃園結義天下人皆知,關羽張飛皆不在,桃園之約啟可違背,不然何以取信於天下人。於公於私伐吳勢在必行,也是劉備唯一任意妄為的一次。





福之富也


夷陵之戰是三國演義三大戰役之一。

為什麼孫權會示弱?孫權是三國時代最務實的君主。只要有利可圖,不管底線。什麼賠了夫人又折兵,什麼折節降曹,什麼牆頭草兩面刀。他忘不了哥哥孫策給他的評語,保境安民,我不如卿。他進取不足,力爭自保,一生踐行。

很明顯,劉備夾雜國仇家恨,席捲而來,不可力敵。否則兩敗俱傷,曹丕都要笑死了。而且不論輸贏,孫吳沒有能力,去打下四川,新的的荊州還沒來得及理順,孫權需要時間,曹魏也不允許孫吳在擴張勢力。而戰爭的最好結局是保住現在的勢力範圍,但是劉備氣勢正盛,很難。而且要付出血的代價。所以孫權想要兵不血刃,以退為進就是最好的選擇。所以孫權才是最好的謀略家,不感情用事。

劉備為啥不答應孫權的求和呢?

不能答應。關張都因孫吳而死,蜀兵哀兵出山,不能戰而勝,接受議和,必定士氣大降。

二是孫權反覆小人,交還荊州,不會沒有條件。更不能保證不是圈套。如果劉備也被套路了,那麼蜀漢真的窮途末路了。

三,劉備怒氣衝衝,一是為弟報仇,搶回荊州,然鵝並不是沒有鯨吞蠶食東吳的野心。可以說蜀漢集團,從劉備關羽起,沒有多少人開的起東吳的,如果不是早期劉備的家底太薄,他們不會跟東吳結盟。這麼多年因為有曹操,又借了荊州,不好對朋友下手。這次機會難得,我覺得劉備有讓孫權連本帶利的吐出荊州的打算。所以他的胃口很大,他要的是勢如破竹的勝利,不是溫吞的議和。而且年深日久的議和,讓孫權理順了荊州,還和個屁啊。所以劉備不能答應議和。必須一戰。

再看劉備出川的將領配備,可都是蜀漢新一代的人物,劉備是帶領他們來攢經驗升級來的。如果僥倖取勝。我估計大漢又要中興了。

可惜了,夷陵之戰,可惜了,昭烈皇帝……



坎坎且伐檀


當聽到劉備親自帶兵來進攻的消息,孫權確實想要跟劉備講和,不過並沒有割地。而說到孫權為什麼要講和,一方面是出於維護孫劉聯盟的考慮,另一方面按《三國志·先主傳》的說法,是孫權感到畏懼。劉備於公元221年四月稱帝,七月就伐吳。誰知道他是不是想吞併吳國呢?

也可能是由於己方先違背了孫劉聯盟,襲取了荊州,殺掉了關羽。己方不佔理。要知道魯肅在時,孫權是很認同魯肅的聯劉抗曹的戰略的,荊州也是由於魯肅的主張孫權才借給劉備的。當曹操聽到這個消息時吃飯的筷子都掉到地上了!雖然後來由於呂蒙堅決要襲取荊州,並說服了孫權,不過孫權並不是一下就同意,是儀、全琮都曾勸說過孫權荊州是可以襲取的。孫權才下定襲取荊州的決心。

再來說說劉備為什麼不許孫權的請和。《三國志·先主傳》說是因為憤怒,憤怒孫權襲取了荊州,殺掉了關羽,並且張飛也被部下殺死並割掉首級送給了孫權。所以劉備這次出兵是有為兩位兄弟報仇的原因的。

不過主要的還是為了進一步的奪取更多地盤。劉備當時是不是想滅亡吳國,現在不得而知。不過奪回荊州劉備心裡應該是有這個想法的。

劉備稱帝才三個月就啟動這麼一場戰爭,應該是有一些膨脹的心理的,結果就遭到了慘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