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古代“服妖”文化: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导读:现代人身穿“奇装异服”,已经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特别是一个平时爱穿千层底布鞋的人,如果哪天突然换上

皮衣、墨镜和脏辫,可能更容易迎来喝彩声。

但如果这事发生在古代,轻则会被施以冷眼,重则还会受到惩罚。

古人专门发明了一个名词,用来专指人们的奇装异服行为,谓之曰“服妖”。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在古代,怎样样才算“服妖”,以及产生它的原因是什么。

简析古代“服妖”文化: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古代服饰


一、怎样才算“服妖”?

在《辞海》中,对“服妖”二字的解释是“服妖,谓服饰奇异。”

《汉书》中这样解释:“风俗狂慢, 变节易度, 则为剽轻奇怪之服, 故有服妖。”

笼统的理解,穿着一些有违礼制和风俗时尚的“奇怪之服”,就叫作“服妖”。

而实际上,在古代“服”的意思不光指穿衣,还包括了配饰、妆饰等方面。那么,具体来说,怎样才算是“服妖”呢?

简析古代“服妖”文化: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古代服饰

1、颜色没穿对

在现代,人们穿衣可以自由选择五颜六色,毫无禁忌。在公共场合,只要不穿类似“大红配大绿”这种极富违和感的颜色组合,基本不会惹人非议。

然而,在中国古代,颜色却被赋予了许多特殊的等级含义。比如,有一些颜色,只有皇家才能够使用。

拿黄色来说,在隋朝,它就成为皇帝的御用颜色,官吏和百姓是不能随意使用的。

《旧唐书》记载:“因隋旧制天子燕服,亦名常服,唯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赤黄为衣服杂饰。”

而之后的历朝历代也都把黄色作为皇家的专用颜色,比如唐朝也有规定,“总章元年始,一切不许着黄。”(《旧唐书》)

简析古代“服妖”文化: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龙袍

因此,如果哪个人在唐朝穿一身大黄上街,不但会遭到周围异样的眼光,而且还会被抓起来。

再比如,在古代还有一种颜色具有象征意义,那就是白色。因为丧服的颜色为白色,所以,如果有人穿着白色服饰上街,也会被认为是“服妖”。

《晋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事情:
“魏武帝以天下凶荒, 资财乏匮, 始拟古皮弁, 裁缣帛为白帢, 以易旧服。”东晋史学家干宝认为:“缟素,凶丧之象也;帢,毁辱之言也。盖革代之后, 攻杀之妖也。”

这里说的是,魏武帝曹操时,因为物质非常匮乏,于是就命人用白帛做成了一种帽子(名为“帢”),结果,因为其外观和色彩都非常像丧服,触犯了封建礼制,所以,干宝才痛斥之为“服妖”。

简析古代“服妖”文化: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曹操

南宋时期,官员们有穿着白色衣服出门会友的习惯,于是当时一位名叫王酽的官员就批评说:“窃见近日士大夫皆服凉衫交际......纯素可憎, 有似凶服......于是禁白服。”(《宋史》)

2、款式不合规

从西周时代开始,古人对平时所穿服装的款式、长短就有非常具体详实的要求了。

所以,如果有人身穿违背这些要求和当时审美标准的衣服,就会被认为是服妖。

《晋书》里面记载了故事。有一天,“魏明帝着绣帽, 披缥纨半袖衫(短袖衫)以见直臣杨阜, 阜谏曰:‘此于礼何法服邪?’ 帝默然。近服妖也。”

皇帝穿的衣服款式不对,大臣甚至可以直接提出批评,而皇帝对此还没话说。可见,当时“服妖”确实是让人无法反驳的罪状,连皇帝都不行。

在宋代,因为与契丹、党项等外族战争不断,宋代皇帝认为“胡风”不利于统治,因此也把穿胡人的衣服作为“服妖”的一种。

简析古代“服妖”文化: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胡服

比如宋徽宗曾下诏说:“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钓塾之类者,以违御笔论。钓塾,今亦谓之袜裤,妇人之服也。”(《宋史》)

而在南宋,都城临安戏曲中曾流行胡舞、胡乐,也被南宋皇帝为是国土即将“胡化”的征兆,于是便将其严令禁止。

宋朝打不过辽国、金国,就将他们的衣服视为“服妖”,这是意识形态决定穿衣打扮的极端案例。

3、配饰不合“礼”

除了颜色和款式,服装上的配饰不合礼制,也会被认为是“服妖”。比较常见的,就是服饰上的纹样“服妖”。

比较典型的例子,发生在东汉时期:

《后汉书》记载,“延熹中, 京都长者皆着木屐, 妇女始嫁至作漆画, 五采为系, 此服妖也。”

当时,洛阳流行一种木屐,许多士大夫皆爱穿。这种时尚后来蔓延到了妇女身上,她们出嫁时往往也爱穿着绘制了五彩的木屐。

简析古代“服妖”文化: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古代木屐

结果,后来发生“党锢之祸”,二百多名士大夫受到牵连,家中九族皆被拘系,他们家中的妇女当然也在其中。于是,《后汉书》便认为这二者冥冥之中有某种联系,就说穿这种木屐“服妖”。

妇女们因为穿与士大夫同款的木屐,成为了“党锢之祸”的“背锅侠”。

4、妆饰有“歧义”

在古代,女性身上的一些新奇妆饰,也会被认为是“服妖”。

五代末期,后蜀国的妇女们流行起一种高高的发髻,被称为是“朝天髻”。结果,后来后蜀皇帝向北宋臣服,入朝京师。

有人把“朝天髻”和“入朝京师”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就把留这种发型称之为“服妖”。

简析古代“服妖”文化: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朝天髻

南宋年间,有妇女用“琉璃”作为首饰。而“琉璃”与“颠沛流离”的“琉璃”同音。

当时,南宋与金、蒙古进行了多年的战争,百姓流离失所,因此,许多人也把佩戴“琉璃”视为一种“服妖”。

由此来看,因为人为的“强行解释”,使得身上穿戴妆饰之物甚至是发型,都可以与当时的一些灾厄能产生横向联系,这样也会产生“服妖”。


二、“服妖”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客观来说,奇装异服本来就是一种主观上的认识,是人为产生的。只要见怪不怪,也就没有所谓的奇装异服了。

而王朝统治者们之所以要将许多服饰、妆饰视为“服妖”,也是出于下面这些目的。

1、维护礼制

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自西汉以来的统治思想,与其讲究“礼”不无关系。“礼”既是王朝统治的工具,也是区别人与人之间贵贱关系的指标。

简析古代“服妖”文化: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古代的“礼”

在古代,常常可以用一个人的穿衣打扮去衡量他的身份地位,“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如果有人穿衣打扮不符合社会规定的款式标准,敢于与正统服装相对立,那就会影响以穿衣“明贵贱、辨尊卑”,就是另类的“服妖”。

2、维护统治

我们前文提到的“胡服”就是维护统治的例子。“胡服”是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从它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服妖”与否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胡服”在宋代不受待见,穿“胡服”被称为是“服妖”,在南宋甚至连演奏胡乐、跳胡舞也不行。但是,在其他一些历史时期,“胡服”却是被推崇的。

简析古代“服妖”文化: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胡服

比如,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武灵王首先引进了“胡服”。尽管这在当时他也受到了极大的非议,但因为是国君推动,所以“胡服”很快在赵国推广开来,促进了赵国军事力量的强盛。这也是历史上“奇装异服”少有的胜利故事。

“胡服”再一个辉煌时期,就是在唐朝。李唐王朝是个外向型的王朝,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不仅李唐皇帝爱穿“胡服”,甚至唐朝的女人也爱穿。

到了宋代,因为北方游牧民族强大的武力威胁,两宋都非常惧怕“胡风”的浸透和蔓延,所以才会千方百计抵制,将其纳入“服妖”之列。

但从根本上说,无论是赵武灵王推广“胡服”,还是两宋抵制“胡服”,都是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

简析古代“服妖”文化: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胡服


三、“服妖”现象产生的个人原因

在古代,“服妖”现象之所以产生,也与一些“奇装异服”爱好者们不无关系。

他们可能是一朝天子,也可能只是平头百姓,而产生这些行为的心理也是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他们有的是个性使然,有的是审美观念扭曲,有的是不甘礼制约束,而有的则纯粹是为了彰显高贵和奢华。比如:

1、上文提到的魏明帝曹睿,除了穿短袖衫开会,还“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晋书》);

简析古代“服妖”文化: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古代女装

2、同样在三国时期,魏国尚书何晏有个奇怪的嗜好:“好服妇人之服”(《晋书》),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位女装大佬。

3、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放浪形骸,常常袒胸露腹,换种角度看,“不穿”也是一种“服妖”。

简析古代“服妖”文化: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魏晋名士

4、被许多人称之为唐代最美公主的安乐公主,曾做“百鸟裙”,由许多种鸟类的羽毛精心缝制而成,不仅创意独特,而且是极尽奢华之能事。


结语:在古代,“服妖”虽然能一时展现个性,但其后果也相当严重,比如《礼记》中有记载“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将身穿奇装异服列入到了死罪。

而清军入关时,为推行“剃发易服”更是喊出了“不遵本朝制度杀无赦”的骇人口号。所以说,现在喜欢奇装异服的朋友,真要感谢这个开放文明的时代。

参考资料:《礼记》、《汉书》、《后汉书》、《晋书》、《宋史》、《旧唐书》、《中国服饰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