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劉永好的「永好法則」

本期內容選自馮叔音頻節目《馮侖商業私房話》

01

我跟永好認識二十多年了,他給過我很多幫助。同時,我也從他身上學習到了一些特別優秀的品質。不論是企業管理,還是生活方面,他的言行都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且給我很大的啟發。

永好做事有一個特點,叫「未算勝先算敗」。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來說,我們一起合作過一個房地產項目。在開會討論一些具體的事情做還是不做的時候,我發現,我們兩個人考慮問題的方法很不同。

我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人,看事情總是先往樂觀的方面看。這樣看待事情,當然容易冒進。因為,有些時候,有些事,那種樂觀的情緒、樂觀的預期都是有條件的,一些假定前提存在的時候,這些東西才能出現,實際當中,它又充滿了不確定。所以,大部分的樂觀都要基於一些特定的條件,比如說,政策會放鬆,環境會優化,等等。

而永好呢,總是提醒大家要從另一方面去考慮問題。他都是先算成本,而且還把成本算得特別保守。他就是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每一個事做還是不做。

也就是說,他先把最壞的情況全都放到桌面上,把可能的最嚴酷的環境和現實都算進來,把可能的最壞的結局也擺進來,然後假設在這樣的條件下,一個項目能不能做。如果說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做,那就做;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做,那就堅決不做。這就叫「未算勝先算敗」。就按這種方式,他否定了好幾個項目。

馮侖:劉永好的「永好法則」

劉永好

我們這種討論,有時候會持續一段時間。最後證明,他這樣的思維方法,這樣的算賬方法,是有道理的,而且成功率比較高。在房地產行業,用這樣一種謹慎的算賬方法,可以避免很多風險。

我知道,房地產行業裡,還有一個高人,跟永好算賬的邏輯是一樣的。這個高人做房地產,通常是堅持「成本底線」的原則,而不是「收益預期」的原則。

什麼是「成本底線」原則呢?就是拿地,他要按照市價的七折來拿,高於七折他就會猶豫,或者不拿。拿到地以後,要算這個房子的銷售收益時,也要按市場的七折來計算,以此為前提來核算成本。這樣一來,七七四十九,他拿到一個項目時,在成本上,和別人相比就已經有了一半的優勢。我們通常把這個叫做「兩個 70%」的原則。也就是說,他拿到任何一個項目,在市場不好的時候,他打對摺賣,也能保證不虧錢。他始終從成本方面去把握風險,從而保證資金和企業的安全。

如果說,我這個樂觀的算賬方法叫「收入預期」的原則,也就是根據預期收益來做決策,那麼永好算賬的方法也是「成本底線」的原則。

在市場競爭當中,「成本底線」的原則看起來是個笨辦法,保守的辦法,但確實是一個致勝之道,是個長久之道,也是一個安全防禦之法。

在市場往上走的時候,我們對市場的預期往往容易過於樂觀,然後不考慮最大的風險,不進行嚴格的風險控制,不從成本出發去控制風險,不算最保守的賬,而是從預期方面去激勵自己,總是樂觀預期,按預期收益來決定項目做還是不做。

久而久之,比如說遇到市場沒那麼景氣的時候,我們就會吃一些苦頭。這個時候,回過頭來,就會漸漸地相信永好的這個「成本底線」的決策方法是穩妥的,是有道理的,而且很靠譜。

和我們這個行業常常出現的「過於樂觀,用預期收益的方法來做決策」相比,永好的這個方法,更安全、更可靠,當然也更不容易做到。雖然更不容易做到,但是必須要堅持。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在溫州做過一個項目。為了算成本,有一次算到後半夜兩點多,算來算去,最後算不下去,永好就提議休息,喝點水。然後我們兩單獨留下來,再交流,再溝通。他仍然非常堅定,成本高於某個地方,就寧願不做,也不讓步。

正因為他的堅持,後來這個項目在遇到市場相對困難,出現其它負擔的時候,項目抵禦了風險,趟過了這些困難,後來還是能夠順利地完成。

馮侖:劉永好的「永好法則」

馮侖與劉永好

做了這件事情之後,我就想,為什麼我會「未算敗先算勝」,永好卻「未算勝先算敗」呢?我們兩個人的算賬方法為什麼會如此不一樣呢?

我從 1991 年開始做房地產。房地產這個行業,在過去一直是走上坡路的。行業走上坡路的時候,企業的發展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有運氣的成分。所以,這個行業裡,有很多企業是靠運氣掙了錢,最後又憑本事把錢賠了進去。換句話說,就是把運氣當成了本事,把偶爾的成功當成了自己的能力,然後不斷放大這種正循環,也就永遠都有樂觀預期,所以的話不斷冒風險,而且越冒越大。

假定一切都是往上走的,你拿地再貴,但是房價在漲,就把地價的上漲給消化了,這樣的話,似乎你永遠做的決策都是對的。由於整個行業一直在走上坡路,導致了房地產行業裡相當多的企業都是這樣的一種思維模式,「未算敗先算勝」,按預期收益來決策。

而永好大哥呢,他是從養鵪鶉開始創業的。因為售價很難改變,所以敏感的地方永遠是成本,包括後來他做農業,這些生意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售價沒有太大的提升空間,甚至是往下的,有些農副產品的價格常常是往下走,於是,提高利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成本。甚至可以說,唯一能夠控制利潤的,不是漲價,而是控制成本、節約成本。

這跟房地產行業不一樣,房地產行業不能說對成本不敏感,但是更敏感的是房價在不斷地上漲。於是,房地產行業裡,大家總是在調整對售價的預期,通過調高預期來克服成本的變化。

這樣兩種路徑依賴,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方法。結果就是,永好做房地產,反而比地產行業多數企業做得更穩妥,盈利水平更高,而且更可持續。所以,這方面,我一直在向永好大哥學習。現在,我也在成本方面給予更大的關注。

永好關注成本,不只是關注總的成本,他連每一個戶型,每一個細節,都很認真地研究,而且極其敏感。有一次我們在北京開會,一起討論一個西安的項目,包括戶型的規劃。永好聽完彙報,就說,「這個戶型肯定不賺錢」。

當時我非常驚訝,我說,「我們做這麼長時間,都沒看出這個問題,你怎麼一下子就看到了這個問題?」於是,他一五一十地開始算這個戶型結構的成本怎麼樣,而面對這樣的成本,這個結構,在西安肯定是不賺錢的。

我就覺得,他這樣一種「未算勝先算敗」的思考問題方法,絕對控制好預算,把成本控制到最合理的程度,對保證企業安全,實現持續成長,真的是至關重要的。

02

我要說的關於劉永好的第二件事,是永好是一個有大情懷、特別厚道的老大哥。他的情懷,集中體現在他對農業、對農民、對農村,持續地抱有非常真誠的關注和熱情。辦企業這三十多年來,他的事業能夠始終紮根農村。

每次他跟我們一起,包括他向其他人介紹其它事情的時候,可能會讓人覺得,他話不多。但是當說到農業、農村、農民、農事的時候,說到豬、說到鴨、說到雞的時候,說到全世界那些著名的農業企業是怎麼發展起來的,信息化是怎麼做的,我們的農業應該怎麼來學習、對標,怎麼發展這些事的時候,他就會突然一下子很興奮,說得滔滔不絕,而且能夠特別在點上。

特別是他已經六十七八歲了,仍然在為農村的事業不停地在學習,不停地改變自己。他提出了四新的原則,要做到「四新企業」,也就是新機制、新起點、新科技、新賽道。然後把公司從上到下,包括管理團隊、管理方法、管理體制,進行了一個幾乎是脫胎換骨的改變。讓新希望,不僅有希望,而且有新的希望、新的生命、新的前景。

如果不是對農村有十分的熱愛,不是投入那樣一個真誠的感情,是不可能來花這麼大的力量,在將近七十歲的時候,再一次完成對公司的變革,讓他自己的事業,圍繞著農業的發展,圍繞著農民的生計,圍繞著農村的進步,來繼續推動著企業的變革。他對農村的熱愛和真誠,就是這樣一種變革和發展的巨大的推動力。

馮侖:劉永好的「永好法則」

劉永好

前一陣,我們一些企業家發起了一個公益慈善基金,用來支持在延安大學創辦一個鄉村發展研究院。作為一個事關鄉村發展的人才培訓和研究智庫,這是非常重要的。

之後,我就跟永好大哥去請教,也請他支持。沒想到我跟他說的時候,他不僅馬上一口答應,而且還希望作為一個發起人,參加這個公益基金會,甚至還點撥了很多具體事項,怎麼做怎麼做,說了有一個多小時,這些都對基金會和研究院的發展是很大的幫助。

過了幾天,他又打電話給我,說要成立一個鄉村發展聯盟,希望鄉村發展研究院能夠參與,一起來做。

他的興奮,非常感染我。在電話這頭,我都能感受到他在電話那頭表達出來的內心的高興,和能夠為農村做一點事的這樣一種成就感。其它事我沒見過他這麼興奮過。

如果不是特別熱愛農村、農民、農業,不可能有這樣一種感情的流露,所以他讓我特別感動,也受到極大的鼓舞。

作為企業家,做一個不怎麼容易賺錢,並且是一個犄角旮旯的,與農村、農業的發展相關的事業,已經堅持三十七年。我覺得,這些都體現了他對農村深沉的關懷、關切,對農業發展的熱愛。

我們國家是個農業大國,農業現代化過程當中,需要有一批像永好大哥這樣的人士,懷著真誠的熱愛,持續地去推動這個事業的發展。所以,永好大哥做的事,讓我感嘆,他是一個非常有責任感的人。

03

關於永好,還有一件事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那就是,永好是一個不裝的人,是一個生活非常簡樸,而且嚴格要求自己,極度自律,極度真實的人。我沒見過他有任何的豪車。一般的企業家,坐的車都比他的好。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去成都,他告訴我,有時候,一個汽車廠商會給他一個試駕的車,他也坐。他不講究什麼牌子,認為車就是一個交通工具,沒有什麼可講究的。

在上海、北京,我們也經常見面,有時也坐他的車,我發現,平易、簡樸、務實的生活態度,是他生活當中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對公司治理的一個態度。

另外,他在吃上也不講究。我們一塊吃飯,無論吃什麼,他都很高興。有一次我們一塊出去吃飯,在街邊吃了回鍋肉,他還能分辨出這大概是什麼豬做的。然後給我們講各種豬肉,怎麼做回鍋肉好吃。那也是我覺得跟他吃得很高興的一頓飯。

我就發現,他在生活中,從不抱怨。對生活當中的一些事,包括去吃飯,也不會提出一些奇怪的要求,不會提出任何不滿意,更不會羨慕別人有什麼樣的一種特別的牛的狀態,有所謂的「生活的品質、生活的格調」,他專注在一種實用、實際,而且實實在在的生活方式上。

此外,大家一塊做企業,有時候會遇到一些應酬,永好也是從來不喝酒;不僅不喝酒,有時候的應酬,大家要唱個歌,娛樂一下,永好也從不參加。

所以,他對生活,我覺得是特別的簡樸、實在、不裝,特別真實。實實在在地做事,踏實地生活,這些,都時常地讓我感覺到他身上有一種非常震撼的影響力。

有時候,跟一些人交流,我都會想起張愛玲的那句話,「華麗的錦袍下,爬滿了蝨子」,或者讓人想到我們普通人內心有些骯髒的地方。但是和永好相處,我覺得,永好內心完全是敞亮的、透亮的,而且是實在的。見其所在,看見的就是真實的、實在的,而實在的東西他表達出來的就是你看見的。他的世界就是這樣一個裡外透明、完整如一的世界。

我時常想,他曾經做過中國的首富,而且在企業界備受推崇,在農村、農業方面堅持近四十年,持續發展。如果說能總結一下劉永好的企業為什麼能夠持續發展、屹立不倒,我覺得與他身上的這些品質有關,我稱之為「永好法則」。

內容選自音頻節目《馮侖商業私房話》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