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一只蝉从产卵、幼虫、破土而出再羽化成虫,需要15年的时间。

培养孩子也是这样,在长大的这个过程中,爸爸不管是缺席了哪个环节都是永远无法再回头了。

导语

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自己养了6年的孩子,突然被告知,并不是亲生的,而是当初因为护士恶意掉包后换成了别人的孩子,如果是您遇上这种事情,会如何选择呢?

《如父如子》讲的就是这样一个融合了血缘、亲情以及爸爸的故事。

故事其实很简单,第一位爸爸叫做良多,是一个大型建筑公司的高管,年轻的他身居高位。而且他不光是在工作上很成功,家庭也是让人羡慕不已。妻子绿善良温柔,儿子庆多乖巧懂事。

第二位爸爸叫做雄大,同样的有一个善良的妻子由佳里,有一个可爱的儿子琉晴。不过和良多比起来他们就逊色多了,只是很普通的一个家庭,不过虽然没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但是一家人经常在一起,互相陪伴生活过得也是很幸福。

就是这两个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家庭,某一天,被一通来自孩子出生医院的电话,紧紧的交织在了一起。原来,良多和绿的亲生儿子并不是庆多,而是当初和他们在一个医院出生的琉晴。这个电话在良多的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庆多与自己的差异现在有了更好的解释,比如长得不像自己,而且也没有和自己差不多的音乐天赋等等,甚至良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庆多说话都有了陌生的含义。摆在良多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6年的感情重要,还是血脉的亲情重要?

故事的最后关于血缘其实已经混淆了,分不清谁是谁的亲生儿子,也分不清谁是谁的亲生父亲了。整部电影用这种大团圆的方式来向我们传递了一种观念:不管是血缘还是感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实陪伴最重要。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照顾孩子妈妈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大家都在强调妈妈对孩子成长的帮助,却有意识无意识的忽略了爸爸的重要性。

据说电影导演是枝裕和以前有过工作了一个半月没回家,回家后却发现小女儿和自己无比的生疏,甚至会在他出门的时候说出一句“下次再来啊”的经历。当时是枝裕和就说,即使是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女儿,如果缺席了她的成长,也会像个陌生人一样。

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如果给爸爸这个职业打个分,您能够得几分呢?

“我对他像对待员工一样,他很努力成绩也很好,但是他却一点都不快乐”

这句话,是后来良多反省自己的时候说的。

良多虽然说是一个社会成功人士,有了不错的地位以及不错的收入,但是他的童年一点都不愉快,而且原生家庭给他的影响一直都存在着。他的爸爸非常严厉,继母虽然对他百般照顾,但是已经长大了的良多心中,还是把继母当成了外人,一心想要逃离这个家。

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这种童年的阴影,让良多做了爸爸之后也不知不觉的成为了自己爸爸那样的人。

一方面他的工作很忙碌,很少有时间能够和儿子庆多相处,就连庆多的升学面试这么重要的场合,也是勉强抽出了个空才过去的;另外一方面,他也像是自己爸爸一样,对庆多非常严厉,有着很多的要求。虽然说他每天都加班很晚才回家,但是回家后第一句话就是儿子有没有努力的练钢琴。

在爸爸良多的身上,开心爸爸几乎看到了很多中国爸爸的影子:

他们很忙,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好脾气给了公司给了工作,回到家里面已经是很累了;和孩子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就算是想聊点什么的时候,说出口的也是那句万年不变的“你作业做完了吗?”他们一直都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规划出来的路线成长,就像是自己一样。

这样的爸爸合格吗?

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应该是合格的,他们努力工作拼命赚钱,只是为了给家人给孩子一个不错的生活条件,让孩子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但是他们又是不合格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爸爸的影子,爸爸能够传递给孩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以及坚持不懈的奋斗动力在很多孩子身上都看不到。更重要的是,孩子欠缺的这些东西,很有可能一生都弥补不回来。就像是良多说的一样,孩子很努力成绩也很好,但是却一点都不快乐。

爸爸的陪伴对孩子很重要

很多心理学研究表明,爸爸的陪伴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智力发育都有着很明显的影响。而且很多爸爸的教育方式与妈妈的大相径庭,更多的是一些大幅度的肢体互动,在一些活动中,能够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在心理上爸爸对孩子的影响作用也是很大的。一方面,爸爸身体力行的榜样,会传递给男孩子关于坚强,关于自信,关于毅力等等内容,让男孩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坚强有毅力而且自信的人;另外一方面呢,爸爸和女孩的陪伴,会给女孩对于异性的基本印象,这会影响到她们日后的婚恋观。

其实陪伴孩子并不需要多么大段大段的时间,有的时候一点时间也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比如在等待晚饭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个小手工;在吃完晚饭的那段时间,可以陪孩子一起做个角色扮演的小游戏;在睡前洗漱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聊聊“大人”间的话题,了解一下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睡前还可以给孩子读一本绘本,和孩子一起说说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孩子们也知道爸爸很忙,爸爸要为了养家而努力工作,他们对爸爸的要求也没有那么的高,不用整天的陪着他们,只需要抽出一点时间,把闲暇玩手机的时间挤出来,陪陪他们就好了。

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他那么努力的想当好你的儿子,而你却要轻易的放弃他”

这句话是良多的妻子绿说的。

很多孩子家庭的孩子,都被迫习惯了爸爸不在的日子,但是习惯了并不代表不在意。事实上,在他们的心中,爸爸一直都很重要,甚至爸爸说过的一句句话都被孩子深深地记在心里。

比如庆多,其实他并没有钢琴的天赋,练起来真的是事倍功半,比起良多来差远了。但是在绿告诉他说,如果不想继续练钢琴的话,可以不用勉强自己。这时候6岁的庆多拒绝了,他说“只有我把钢琴练好了,爸爸才会更喜欢我”。

类似的场景在电影中其实很多。

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比如良多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要把相机作为礼物送给庆多,但是庆多坚决不接受。直到有一天他自己拿出相机随手翻看,发现了相机里面有很多自己睡着后的照片,也有一些和庆多在一起的照片。虽然很少,但是庆多都想一点点的记录下来,每一个和爸爸在一起的瞬间他都想保存下来。

不管爸爸对自己是什么态度,孩子的爱都是很简单都是无条件的,他们都是会一如既往爱着爸爸的。偶尔的温柔,他们会记在心中;就算是吼了他们,在孩子心中留下的依旧是爸爸的好。

但是很多爸爸做的就差多了。

电影中的爸爸良多,在一次钢琴演奏会上,看到庆多没发挥好不是在那里反省自己的失误,而是夸奖别的小朋友时,勃然大怒。良多觉得庆多一点都不努力,一点都不上进,一点都不像自己,甚至是坚定了要换回自己亲生儿子的决心。

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开心爸爸也是这样。每天晚上写文章的时候总是对开心要求很高,什么不要和我说话,什么不要弄出太大的声响,什么不要进来打扰我,什么你乖乖的在那里看书就好了......昨天写文章思路不顺畅的时候,开心走了进来。开心爸爸没好气的吼了一句“不是告诉你自己玩了吗,进来干什么?”

结果开心什么话都没说,走到书桌前面轻轻地放下了一个橙子,然后悄悄的走开了。瞬间开心爸爸就后悔了,自己刚才做了些什么?自己没有思路的怨气为什么要对着一个爱着自己的孩子发泄?而开心尽管被开心爸爸吼了,还是害怕自己爸爸没有水果吃,还是坚持着送过来一个橙子。

我们都说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没有条件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绝大多数的爸爸妈妈就算是再爱孩子,也很难不把他们和别的孩子比较,一旦有所欠缺就会觉的孩子不是那么完美。这一点在疏于管教孩子的爸爸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他们会更在意孩子的成绩以及其他一些外在的东西。

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但是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啊,他们为了实现爸爸妈妈的期望也在努力啊,就像是庆多一样,他其实并没有钢琴的天赋,但是为了爸爸的期望,为了爸爸能够高兴,才6岁的他就懂的了努力;就像是开心一样,尽管知道开心爸爸会吼他,还是会义无反顾的把水果送过来。

其实,相比较爸爸妈妈而言,孩子的爱更加无私。

没有很多钱,但是他却生活的很幸福

与庆多相比较,琉晴生活的更加幸福一些。

他们虽然是一个普通的人家,爸爸也不是个多么成功的人,妈妈也仅仅是在便利店打工,家里面没有很好的经济条件,生活的并不富裕,但是他们的生活很明显更加的快乐,琉晴的感觉会更加幸福。

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琉晴的爸爸雄大,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家人身上,至于工作的话,就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绝不今天做”。而且,在孩子面前,雄大也不像是良多一样,始终是一副严格要求的样子,而是把孩子当成一个互相信任的朋友,甚至和琉晴无话不谈。

这种教育下的琉晴,很明显比庆多要幸福的多。

他有着很多笑得无比灿烂的照片,而庆多只有一张做的整整齐齐的证件照;他性格开朗,见谁都能很自然的打招呼问声好,而庆多则是小心翼翼的腼腆;虽然只有6岁但是他很多事情都能够自己去做了,而庆多就连出个门都会被妈妈千叮咛万嘱咐......

其实很多的爸爸都和良多差不多,他们在孩子面前要努力的维护自己的权威以及尊严,而达成这个目的的方式就是严厉的教育,毫不留情的批评以及更高更难以实现的目标......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往往是更多的反作用,比如伤害到父子关系,让孩子产生畏惧的情绪,甚至让孩子在心理上逐渐的与自己疏远......

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就像是电影中表现出来的一样,看上去是“人生赢家”的良多,在爸爸这个岗位的“较量”上,输给了很普通,甚至还有些窝囊的雄大。

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幸福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幸福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幸福是能够给亲人最好的东西。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爸爸妈妈能够陪着自己,愿意陪着自己,这就足够了。可惜这个最简单的答案,很多爸爸妈妈至今都不知道。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好爸爸,90%的人都不知道

其实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开心爸爸几度热泪盈眶,几度泣不成声。

看上去好像是在说良多做的不好,其实作为爸爸他犯的那些错,开心爸爸也犯过。我们总以为我们的努力是为了孩子好,可是谁又知道,在工作和陪孩子这件事情的选择上,我们就像那个进了玉米地的熊一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陪伴、理解、与孩子做朋友,希望每个爸爸都能够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不要等孩子长大了才如梦初醒,到那时候是真的晚了。

养了6年的孩子发现抱错了?陪伴还是血缘,很多爸爸都选择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