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和蜀漢到底誰是正統?

靳源春


南宋前,曹魏是正統。

漢獻帝禪讓曹丕

接受漢獻帝禪讓的,不是劉備,也不是劉禪,而是曹丕。

朕羨而慕焉,今其追踵堯典,禪位於魏王。

這是漢獻帝的原話,所以曹魏才是正統,蜀漢之所以叫蜀漢,是因為只有劉備他們自己稱呼自己是漢。

史書上有區分

我們看前四史之一的《三國志》。《三國志》分為魏書、蜀書和吳書,分明是把魏書放在了最前面,蜀書排在第二。

要知道,陳壽寫《三國志》的時候,蜀國已經滅亡,連魏國都滅亡了,統一天下的是司馬家建立的晉朝。答案很簡單,曹魏是正統,所以陳壽把魏書放在最前面。

不僅如此,北宋的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同樣也是把曹魏當成正統。司馬光寫了魏紀十篇,前面是漢紀,後面是晉紀,從頭到尾找不到蜀紀,連三國紀都省略了。

南宋開始,蜀漢是正統。

蜀漢開始是正統

南宋開始,為什麼把蜀漢當成了正統,因為現實需要。

我們知道,南宋偏安一隅,北宋之前被南下的金兵毀於一旦,俘虜了徽欽二宗,侵佔了中原大片國土。所以當時的南宋文人士大夫們,是夢想著朝廷發兵打回去,把失去的國土要回來。

且看陸游的詩作: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給蜀漢正統打下一記實錘的,莫過於小說《三國演義》了。羅貫中尊劉貶曹,以劉關張和諸葛亮等蜀漢名人為主角,曹操和孫權等淪為了配角。其實按照歷史大勢來考量,曹操絕對是三國第一人,能文能武,隻身統一北方。曹操在自己寫的《讓縣自明本志令》,有這樣一句話: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這話說得非常中肯,而且直接,非英雄說不出口。


李杜文


曹魏和蜀漢到底誰是正統,爭了一千多年。一般來說,西晉、隋唐、北宋的觀點是以曹魏為正統。東晉、南宋、元、明、清的主流觀點是以蜀漢為正統。造成這種爭論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也是法統和道統之爭。

曹魏受漢帝禪讓,享法律授予之統治權,是為法統。而且西晉受魏禪讓,隋受北周禪讓,北宋受後周禪讓,否定曹魏政權的合法性,就是否定自己的合法性。

蜀漢以興漢室為夙願,天下道義之所繫,“正名分、反僭亂、明紀綱”是為道統。所以到東晉時,中原陸沉,定都建康,偏安一隅,而且權臣恆溫大權在握,企圖稱帝,已經威脅到東晉政權時,習鑿齒作《漢晉春秋》,記三國史事,以蜀漢為正統,認為曹魏雖然禪讓於晉,但晉朝應該是繼承漢祚,不應繼魏。否則,晉朝國統不正,不能昭示後世。用來挾制桓溫的野心。同時也開啟了蜀漢曹魏千年的正統之爭。

南宋時,政治形勢更是嚴峻,中原之地落入金人之手,最可怕的是向金人納貢稱臣,在各方面都處於被動狀態。為了給南宋王朝尋求正統性的法理依據,避免讓金國奪走正統性,理學大師朱熹作《資治通鑑綱目》 ,拋棄了司馬光的 《資治通鑑》 承襲陳壽的帝魏偽蜀的正統觀,改尊蜀漢為正統,以蜀漢紀年,認為蜀漢是“正統之餘,漢朝之延續"。此後 , 宋人蕭常作 《續後漢書》,進一步承認了蜀漢的正統地位。之後元明清尊崇提倡程朱理學,朱熹在思想界的地位如日中天,他的正統觀自然也佔據統治地位。元朝的姚隧說:“至《綱目》書出,始日漢中王即皇帝位,統斯正矣。 ”名儒郝經在《續後漢書》中,也以蜀漢為正統。

通過上面,可以發現歷史就是個小姑娘,根據不同的政治需要,任人打扮裝飾。










老王亂燉


不用講的肯定是曹魏是正統。

首先從勢力範圍來講,天下九州魏佔六州,吳有二,蜀只有一州。雖然三分天下但魏國其實佔了三分之二,吳蜀之佔三分之一。從人口上說魏國有人口千萬左右,軍隊維持在四五十萬,而蜀國只有九十萬人口卻養著十萬軍隊。從地理上來講,北方是中原,曹魏佔據中原,自古一般佔據中原的是正統。從法統上說,曹魏是東漢禪讓來的,劉備卻是自己稱帝的。從後世影響來看也是曹魏是正統,曹魏政治文化對後世影響最大,吳蜀較小。最後史書記載也是曹魏是正統,陳壽稱呼劉備孫權為先主,吳主。而稱曹魏為帝。





諱莫如深1112


在東漢末年,有魏蜀吳三個國家,對原本的大漢王朝進行了分裂,他們的目的自然都是一統天下,其中以曹操為首的魏國一直被人們稱為汗賊,而吳國則是一直偏安一隅,一直宣稱自己的漢朝的臣子,而以劉備為首的蜀國是最能洗腦的,不管說什麼事都要帶句中興漢室,久而久之也就被認為認為真的是中興漢室了。但是,這其實只是在《三國演義》中罷了,而在《三國志》中,卻並非如此。在《三國志》中魏國才是正統,至於為什麼魏國是正統,我想大家或多或少也都瞭解一些。《三國志》是陳壽寫的,而陳壽編寫的這本書的時候,天下基本上已經是司馬家族的了,也就是是西晉的了。而西晉皇帝則是從曹魏那裡禪讓過來了,實際上就是司馬懿和他兩個兒子搶過來的,所以陳壽就必須說魏國是正統,不然書還沒有寫完呢,腦袋先掉了,這豈不是很虧?所以可見《三國志》也不是特別正的正史。





吳九傾談世界


都是亂世互相爭奪天下,沒有漢朝的後人,都是披著漢朝的外衣打著漢朝的旗幟自立為王在騙老百姓。。


用戶113199433044


這個問題歷史已有定論,這個時期叫三國,但是以魏為正統,魏晉南北朝這個提法就是證據,再從其他方面分析,魏的國家機構是東漢延續過來的,篡漢,漢是正統,但篡走了,從範圍上說,魏繼承了漢的核心部分——中原地區!再看蜀漢,劉備離皇族太遠了,劉秀也不算太近,區別在於劉秀完成一統,而劉備未完成,最後一點,蜀漢最後還是亡於魏的。綜上,魏為正統是符合歷史定位的!


見血一針


曹魏和蜀漢誰是正統,如果按照後來《三國志》,《資治通鑑》這樣的嚴肅歷史鉅著來說,都是以曹魏為正統。

但是,歷史總有例外,尤其是注重史學的宋朝來說,三國誰為正統可以分兩個階段。一個是北宋,因為北宋就是通過政變,得到的政權。所以更偏向於曹魏為正統。雖然後來也三國時期蜀漢的人物進行了一些神話和封位,但司馬光作為嚴瑾的史學家,依然以曹魏作為正統紀年。否則公元220年,將如何記載就無法定論了。

而到了南宋,由於“靖康之變”帶來的效應,為了表現政權的合法性,又將蜀漢政權定為正統。至於後來的《三國演義》,完全是為尊劉貶曹,定位蜀漢為正統,所以說正統之說都不一樣。但是歷史就是歷史,以現在的規律看,司馬光的記載更符合歷史。


方生方峰曉


按東漢劉姓皇室的正統性而言,蜀漢劉備本為漢室皇族血脈,當為漢朝的正枝正脈,曹魏曹丕逼宮禪讓篡位,不忠不義,只能稱作為竊取而來,曹魏政權不可做為正統而論。[祈禱][祈禱][祈禱]


盛唐氣象


正統非魏國莫屬,曹丕稱帝是漢獻帝禪讓,劉備是假傳漢獻帝被害,繼漢位,以恢復漢室,孫權更是採用算命先生方式竊取,無名份,因此稱帝最晚。


時光讓人成長


正統是魏國,那時候曹操還沒稱帝,還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孫權都只是一方諸侯。

歷史以勝者為王。歷史三分天下魏蜀吳。史書上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