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夷陵之戰的時候,曹魏集團在幹嘛?

文明愛國請勿犬吠


導讀:夷陵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戰,說起來也挺有意思。在這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中起到關鍵作用的都是一把大火。劉備在稱帝三個月後就迫不及待的率領大軍征伐東吳,攻城略地威猛至極。東吳非常的被動,一面向曹魏稱臣一面打算向劉備割地請降。那麼好容易看到對手孫劉兩家窩裡反,曹魏在幹什麼,為什麼沒有趁機和蜀漢夾擊伐吳?是曹魏無人看出這麼明顯的良機嗎?非也,是曹丕的格局不夠。結果坐失良機,統一大業延誤了幾十年。


夷陵之戰爆發的歷史背景

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10月,也就是劉備出兵伐吳的前一年曹丕受禪代漢自立建立魏國。改元黃初,國號魏。曹丕在三國之中搶先登基,第一個稱帝。公元221年4月漢中王劉備假惺惺的在群臣勸進下稱帝,改元章武國號漢。同年七月,劉備不顧群臣反對率領大軍出征。東征吳國劉備雖然打的是為二弟關羽復仇的旗號,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劉備意在荊州。

關羽兵敗身死荊州丟失後,曹丕的謀臣關內侯劉曄已經成功預測到劉備一定會在近期出兵伐吳。所以劉曄建議曹丕早做準備,在這場孫劉兩家翻臉的時刻謀取利益最大化。可以說如果曹丕按照劉曄的推測認真準備的話,也許三國並立的局面在一開始就會被曹魏打破。

《三國志》記載: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果然劉備稱帝后出兵伐吳,打算復奪荊州。 所謂哀兵必勝,蜀軍進展迅速出三峽攻取大片吳國領土。吳國大驚,一方面向劉備提出割地求和;另一方面向曹魏稱臣並提出派兒子孫登為質子前往洛陽。孫權上表稱臣在魏國掀起軒然大波,關內侯劉曄堅持認為孫權稱藩不過是權宜之計不可相信。

劉曄對戰局有著驚人的預測和掌控力,他認為應該聯蜀滅吳。當曹魏眾臣表示伐吳可能會引起孫劉再次聯手的疑慮時,劉燁表示:“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也就是說根據劉曄的推測,劉備不會因為曹魏的介入而改變攻伐吳國的初衷。

一直以來都是孫劉兩家聯合抗曹,這次難得孫劉窩裡反對曹魏來說簡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從後來曹丕伐吳的實際效果看,曹魏絕對有滅吳的實力(如果不是軍中瘟疫,早就攻破江陵)。所以劉曄建議從東部出兵切入東吳的腹心之地,讓吳國在東西兩線首尾不能相顧。

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

面對孫吳象徵,曹丕的選擇

可以說這次劉備伐吳是三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機會,因為除此之外都是曹魏在東西兩線共同對抗蜀吳兩國。如果此次曹魏出兵一戰滅吳(哪怕是和劉備分享吳國),那麼註定曹魏會統一天下也說不定。因為曹魏一旦滅吳長江天險控制在手中,就單憑龐大的國力慢慢耗也會耗死蜀漢。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如22年前的官渡之戰。當時曹操和袁紹對峙,田豐建議袁紹在曹操攻擊徐州劉備的時候從背後出兵伐曹。曹操勢必首尾不能相顧,再加上南方的劉表、東吳的配合曹操肯定會元氣大傷。如果袁紹和劉表、江東孫吳共同滅了曹操,則袁紹可以一統北方。絕對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可惜袁紹沒有聽。不但沒聽,當曹操滅掉劉備再無後顧之憂的時候袁紹反而要興兵伐曹。


而此次劉曄建議曹丕在孫劉兩家激戰之時,從吳國背後下手既無風險利益又大。可以說和20多年前田豐的建議如出一轍,可惜曹丕如同當年的豬隊友袁紹一樣拒絕了聯蜀伐吳的建議。果然夷陵之戰後,孫權翻臉再也不提質子的事情。這下曹丕才興兵伐吳,已然措施了最佳機會不了了之。


曹丕沒有再夷陵之戰時出兵東吳措施統一良機,讓三國對峙局面延續了40多年

很多觀點認為曹丕此次不出兵是因為他剛剛篡漢著急平定內部,其實這個大可不必。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來,天下已經漸漸習慣了政出曹門。忠誠漢朝的勢力不是沒有,但是由於沒有兵權也不可能翻出什麼大的浪花。江山是曹操打下的,文臣武將都是忠於曹家的既得利益者。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朝中已經沒有了強大的反對派。雖然曹丕年輕沒有曹操的威望,但是曹丕通過稱帝建國讓關東世家大族和沛譙勳貴集團都得到了利益。統治基礎穩定,所以曹丕此時出兵並不存在什麼問題。

原因就在於曹丕畢竟還年輕,過於詳細孫權的投誠。可惜他對孫權這種翻臉不認人的嘴臉是後來才認識到的。夷陵之戰徹底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劉備大敗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輔佐劉禪徹底在益州休養生息準備北伐;東吳拿回了戰略要地荊州,依託長江天險北拒曹操;曹魏失去了滅吳的機會。

等到北方軍隊再次越過長江滅吳已經是五十多年後了,當時已經是司馬氏篡位建立的西晉了。曹魏末年司馬昭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但是依然不敢篡位。為什麼呢?就是威望不足,所以司馬昭為提高軍功和威望才發動了滅蜀之戰。滅蜀後,司馬氏才憑藉滅國大功篡奪曹魏政權建立西晉。所以追本溯源曹魏滅亡的誘因就在曹丕這裡呢。

如果曹丕聽從劉曄的建議加入夷陵之戰,吳國必滅。有滅國之功,曹魏的勢力必然大漲。民心、軍心的忠誠度肯定會大幅上升,一旦滅吳蜀漢還會存在多久?即使曹魏和蜀漢分割東吳的話,至少曹魏佔據大半領土。這樣曹魏對蜀漢就會形成以全局對一隅的局面,類似歷史上宋滅蜀、大明王朝消滅四川明升夏政權一樣可以取得全國的統一。以全國之力攻伐蜀漢,再易守難攻也不行。這樣推測的話我們不敢說司馬氏沒有篡位的機會,至少篡位沒有那麼容易。如下圖所示:大明王朝以全國之力平定盤踞在四川的明夏政權還不是一鼓而下。


小結:

綜上所述,曹丕沒有聽從劉曄的建議趁孫劉兩家夷陵之戰時伐吳。不但錯失了滅吳的大好機會,而且為曹魏的覆亡埋下了伏筆。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當蜀、吳決戰於夷陵時,北方的曹魏都是坐山觀虎鬥。當時劉備傾全國之力進攻東吳,對曹魏來說,這是滅掉東吳的絕佳機會,為什麼魏文帝曹丕會白白浪費掉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被孫權給忽悠了。

第一,夷陵大戰之前,孫權向曹丕稱臣

孫權殺關羽、奪荊州後,劉備為了復仇,以傾國之兵進攻東吳。一時間,東吳的局勢非常緊張。

孫權所擔心的,不止是劉備。一旦蜀、吳交戰,魏國乘機大舉南下,他就面臨腹背受敵的不利局面。無論是蜀漢還是曹魏,都不是省油的燈,兩線作戰,孫權吃不消。大丈夫能屈能伸,劉備已是鐵了心要報仇,和解是不可能了,那麼孫權必須倒向曹丕,這是惟一的選擇。

很快,孫權的使者抵達洛陽,正式向曹丕稱臣。此時曹丕剛剛篡漢稱帝,孫權前來稱臣,可不戰而屈東吳,這不是兵法中傳說的善之善者麼?諸大臣也紛紛上表慶賀,彷彿一統中國的日子已不遠。

第二,劉曄提出伐吳的主張

不過,有一個人顯然並不那麼樂觀,此人便是劉曄。

劉曄是魏國著名謀士,孫權前來獻上降書,群臣稱賀,劉曄卻不以為然,他對魏文帝曹丕說:“孫權無緣無故前來歸降,必定是內部出了緊急之事。以前孫權襲殺關羽,劉備必定興師討伐。外有強敵,眾心不安,又擔心我們發動突然進攻,孫權這才前來求降。一來可防止我們出兵,二來可藉助於我們的力量,這樣可以虛張聲勢,嚇唬敵人。如今天下三分,我們已經據有百分八十,吳、蜀僅不過擁有一州之罷了。如果他們依託山河,憑險恃要,有危難時互相救援,倒不失為保全之策。如今兩國卻反目為敵,互相攻伐,真是天助我也,我們應該大舉出兵,渡江奔襲孫權。這麼一來,蜀、魏兩路夾擊,吳國不出十天便滅亡,吳國滅亡了,蜀國也就孤立了,難以長存生存。”

第三,曹丕否決劉曄的攻吳提議

對劉曄的主張,魏文帝曹丕不以為然:“人家大老遠跑來歸降稱臣,我們卻出兵討伐,這不是令天下想歸降的人懷疑我們的誠意嗎?不如接受東吳投降,出兵征討蜀國。”

劉曄答道:“吳國近而蜀國遠,要是蜀國得知我們要進剿,勢必會回師與我們決戰,到時戰爭就沒完沒了。如今劉備怒而興兵攻吳,若聽說我們進攻東吳,就知道東吳必亡,他一定樂意進兵與我們瓜分東吳,決不會改變主意去拯救東吳的。”

言下之意,攻蜀是沒有勝算的,當年以曹操之智慧,尚且丟了漢中,何況他人呢?相反,攻吳則吳國必滅,到時天下只剩下魏、蜀兩強,魏強蜀弱,優勢明顯。

曹丕不聽,接受孫權的請降。

第四,為表誠意,孫權釋放于禁等人

為了表示誠意,孫權把先前被關羽俘虜的于禁送還魏國。此外,還有兩名于禁的部將,一個是護軍浩周,另一個是軍司馬東里袞。

浩周得以擺脫囚徒生涯,便在曹丕面前極力說孫權的好話。曹丕問說:“孫權臣服這個事是不是可信呢?”浩周拍著胸脯,信心滿滿地說:“孫權定會臣服。”他解釋說,孫權言辭極為謙卑恭敬,態度非常誠懇,歸降之心,就像嗷嗷待哺的小孩翹首以盼父母一般。浩周甚至用全家人的性命為孫權打保票,認為他一定會真心實意歸降。

浩周的一番話,讓曹丕相信孫權投降的誠意,並封孫權為“吳王”,並加“九錫”。

憑著忽悠之術,孫權換得了喘息之機,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危險,可以集中力量對付劉備的入侵。

後來,在夷陵之戰中,曹魏果然沒有落井下石,發動對東吳的進攻。東吳在挫敗劉備的進後,就翻臉不認人,拒絕投降了。因此,曹丕最終落得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君山話史


夷陵之戰,這是曹丕最希望看到的結果。當然,這麼大的事,曹魏集團也不會閒著。

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為奪回荊州,替關羽報仇,親自率大軍攻打東吳。

孫權聞知劉備將要討伐,遣使求和,劉備不許。

吳南郡太守諸葛瑾給劉備寫來了一封信,說:“

"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

諸葛瑾的信令劉備非常反感,這事就不必說了,是人都不會感覺好的。

但有意思的是,諸葛瑾的身份此時是南郡太守。

當年,周瑜赤壁之戰擊敗了曹操,被任命為南郡太守,此時南郡還在曹操手裡,曹操北撤,留曹仁把守南郡。孫權意圖很明確,你周瑜只有徹底把南郡收回來,你才可以去上任,否則,你就打游擊吧。

呂蒙偷襲了荊州,斬殺關羽,就被拜為南郡太守。既然是你奪回來的,那就交給你打理吧。但呂蒙不久就病逝了,諸葛瑾出任了南郡太守。

孫權意圖很明顯,就是想借助諸葛亮的關係,勸說劉備別討伐孫吳。諸葛瑾也勸說劉備,咱們的共同敵人是曹魏。

這是諸葛瑾不要臉,既然知道曹魏是共同的敵人,那你們斬殺關羽、搶奪荊州幹嘛呢?

這時候,諸葛亮比較尷尬,說啥子好呢?啥也不說最好。

為這件事,蜀吳在鬥智鬥勇,可曹魏也不會閒著,也在琢磨這檔子事。

黃初二年(221年),孫權害怕斬殺關羽,搶奪荊州會導致劉備報復,首尾難顧,就主動假意與曹丕修好,孫權派遣使者奉章,並把于禁等遣還。

曹丕派遣太常刑貞持節拜孫權為大將軍,加封吳王,加九錫。孫權假意稱臣。

黃初三年(222年),劉備討伐孫吳,孫權上書曹丕,誓言要抗擊劉備。曹丕作《報吳王孫權書》,鼓勵孫權殺敵。

當初,曹丕詢問朝臣,究竟劉備會不會為關羽報仇,出兵襲取荊州。大多數人都認為劉備力量薄弱,名將只有關羽。關羽死後,國內憂慮,根本不會再發動戰爭。

但侍中劉曄卻認為,劉備一定會借出兵而重振聲威,而且認為劉備與關羽感情深厚,一定會替關羽報仇。劉備果然發動了夷陵之戰。

孫權舉全國之力抗拒劉備,並向曹丕稱臣,朝臣紛紛慶賀。但劉曄卻認為,孫權並沒有臣服之心,只是不得已而為之。劉曄建議,乘虛攻滅東吳,以絕後患。

但曹丕並不同意。

東吳在夷陵之戰取勝之後,果然漸露不臣之心,曹丕打算討伐孫吳。但劉曄認為孫吳剛剛大勝蜀漢,上下一心,而且有長江天險,不能倉促進攻。曹丕又不聽。

不管劉曄的建議,曹丕聽與不聽,起碼說明了一點,那就是曹丕集團此時絕沒有閒著。動與不動,要動動誰,那僅僅是策略的問題,絕不是無動於衷。

劉曄的建議看似很有道理,其實並不可取,這是曹丕沒有采納的主要原因。

如果曹丕與孫權聯手攻擊劉備,劉備一定會立馬龜縮回去,就不會有夷陵戰敗了,劉備再失去理性,說啥也不敢與魏吳同時開戰。那麼,曹丕期望的吳蜀兩敗俱傷的結局,就不會出現。

如果曹丕趁機攻擊孫吳,不僅失去了道義,因為孫吳已經稱臣,更可能的結果是,孫吳懼怕覆國的命運,就此與劉備妥協。寧可讓出荊州,也不會讓曹丕把他滅掉。這與當年湘水劃界,劉備主動把長沙、桂陽讓給孫權一樣。

劉備不費一兵一卒,就重新得到了荊州,自然就此罷休,也就不再追究替關羽報仇一事。這也是劉備一意孤行,要與孫吳決戰的原因所在。劉備賭得就是這一把,這是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唯一的理由。

如果出現這一結果,局面重新回到了關羽襄樊之戰前的局勢。對劉備來說是最好的結果,對孫權來說也可以接受,本來取得荊州就跟白撿的一樣,但對曹丕來說可就大不一樣了。

在此情況下,坐山觀虎鬥,是最好的策略。曹丕按兵不動,的確非常高明,非劉曄這種智慧可比。

但令曹丕沒想到的是,劉備迅速就被擊敗。如果形成對峙戰,那就再理想不過了。可是,劉備太菜了,戰術運用失當,被陸遜迅速擊垮。但結果還是令曹丕非常滿意。

戰後,劉備徹底失去了存在感,曹丕已經把他從地圖上抹去,不再考慮他的存在。

曹丕迅速組織兵力,以討伐孫權不臣之心為由,發動了對孫吳的戰爭,這就名正言順啦。曹丕下達《伐吳詔》鼓勵將士出征,同時表示堅決消滅孫權之意。

曹丕自許都御駕親征,諸軍並進,曹真、張郃、曹休等各路大軍接連大捷,擊敗孫盛、大破呂範、火燒諸葛瑾,幾乎要攻下江陵。孫權臨江據守,幾條戰線或潰或敗,只有朱然一路獲勝。

曹丕勝利在望,卻不料遇到了疫疾,孫權趁機納貢請降,雙方言和,曹丕退軍。

遇到這個意外情況,也算是天意,曹丕也無可奈何。孫權逃過一劫,蜀漢也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但在豹眼看來,曹丕的確是明主,決策相當給力。遇到一些偶然因素,只能說是無奈。

豹眼也很以為太遺憾,無奈不是無能,這是很悲催的事,最傷感情,最打擊人的情緒。但這就是現實,非人力可為。

瞭解這個橋段,就會感知,在三國英雄輩出的時代,那些梟雄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但冥冥之中有神靈,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很多時候非人力可為。

這就是“不以成敗論英雄”,最好的註腳。


豹眼看歷史


夷陵之戰時,魏國的曹丕已登基當了皇帝,他當時的態度是坐山觀虎鬥。因為孫權看到劉備帶領大軍聲勢浩大,找他給關羽復仇,心裡有些害怕了,就想拉個同盟軍,於是低頭向曹丕稱臣,企圖讓曹丕站在他這邊。

曹丕的大臣看出孫權不是真心歸順,而是在劉備威脅他時的無奈之舉,就對曹丕建議一起攻打孫權,把東吳滅了吧。但曹丕擺出了大國皇帝的架子,說這時候去打東吳有點不地道吧。曹丕決定接納孫權,並封孫權為吳王,沒有趁火打劫。

從道義上說,曹丕做得沒錯。但在戰略上看,魏國失去了一次極好的滅吳機會。因為東吳有長江天險,魏國的水軍不佔優勢,要打東吳很困難,曹操的時候就大敗在赤壁之戰。如果在劉備大舉進攻東吳時,魏國也發兵的話,那麼東吳肯定顧此失彼,離滅亡不遠了。可惜的是,曹丕沒有做這樣的選擇。他的選擇是讓蜀吳兩家先鬥個你死我活,然後他再漁翁得利。稍後,曹丕派出了人馬進駐魏國和東吳的邊境,等待著時機。

然後,戰爭的走勢讓曹丕失望了。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都督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而歸。曹丕這時下令向東吳進攻,但陸遜帶領得勝之師很快掉頭,又把魏軍打了回去。那以後,魏國和東吳就翻了臉。曹丕幾次南征,但都無功而返,最佳時機被他錯過了。


瀾石記


剛剛完成篡漢大業的曹丕輕易接受孫權紙面歸降,沒有把握住這大一統的天賜良機。此時南征兩個割據政權,完成一箭雙鵰輕而易舉。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持續長達數月的夷陵之戰期間,曹魏大軍並沒有參戰。

更令人驚訝的是直到在陸伯言火攻KO劉皇叔後,勝負已定,吳國士氣往上衝到一個極點,曹丕才匆匆忙忙下令大規模伐吳。

試想劉備大軍從西面殺來,與此同時魏國再大規模南征,東吳就算不滅,荊州也得丟。再運氣好一點,吳蜀兩國只要滅其一,剩下一國獨木難支,最多撐個十年。何為三足鼎立?斷其一足,豈能長久乎?

孫權自知惹下大禍,稱臣曹丕

論軍事和外交謀略,曹丕自然是沒法和老爹曹操比。

孫權和曹操當初聯手幹掉關羽,可謂攜手共贏。東吳得到荊州沃野千里的南郡、武陵、零陵西三郡土地、人口,曹魏拔掉了關雲長這個心腹大患,畢竟蜀國從荊州平原北伐要比從漢中容易的多,輕而易舉逼近曹魏統治中心——許昌、洛陽腹心之地。

曹丕即魏王位的同年,便踢開漢獻帝自己上了位,孫權很清楚劉備不會善罷干休,迅速派使者稱藩表忠。更表誠意的是,把被關羽俘虜關在江陵許久的于禁等人隆重送還魏國,于禁這個投降廢柴,猜想曹丕內心是嫌棄的,不過吳國方面誠心十足。曹丕剛登帝位,顧及最重要的是堂堂天子威儀,當即接受歸降,詔封孫權為吳王。

合縱連橫孫權玩的不錯,就怕劉備報仇打過來。

曹丕在乎天子聲望,坐觀成敗

夷陵之戰,劉備在陸遜統率的吳軍堅守不戰的情況下,迫於炎熱夏日及後勤運輸壓力,乾脆駐紮在荊州不走了,拖到吳國人出來決戰。

但是兵法的要義利在速戰速決,皇叔連營七百里對峙吳軍,這是傻了吧唧給吳國人創造機會啊,明擺著敵軍堅壁清野戰機渺茫,就應該及時撤退保全實力,逮到機會再來也不是問題。

人曹丕跟隨父親曹操征戰多年,最起碼的軍事經驗肯定積累不少,兵法古書更是不用提,哨騎來報劉備如此紮營打持久戰,曹丕聽聞就斷定劉備必敗。

劉備:莫非朕不知兵?

曹丕: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

夷陵之戰的結果完全符合曹丕的預期,皇叔敗的慘不忍睹,蜀軍將士們屍橫江面,在殘兵敗將們的拼死掩護下,皇叔勉強撿了一條命,狼狽逃奔白帝城。

令人疑惑的是,在吳蜀交戰期間,魏國並沒有進行任何軍事行動,完全是坐山觀虎鬥,既然曹丕清楚劉備要敗,也沒有拿出相應的軍事預案。

曹丕意識到自己被耍了,匆忙動手教訓

蜀國報銷掉數萬精銳老兵,皇叔當初在成都自信慢慢,不顧趙雲等大臣極力勸阻,這下敗這麼慘,皇叔是不回成都了而選擇待在白帝。

魏國方面如果戰略上伐蜀,除非借道吳國佔據的荊州南郡西征川蜀,也就是走諸葛亮、趙雲、張飛一夥帶兵援川的老路,但是誰知道對曹魏表面認慫吳國人會不會斷掉後路來個大包抄。

不然只能選擇正面進入漢中,大軍由隴西、長安出征,漢中雖險峻,蜀國打頂派駐魏延統率的兩三萬左右的守備部隊,當時的蜀國遭遇新敗,軍民上下慌亂,岌岌可危。

曹丕沒有選擇伐蜀,反而選擇更高難度的伐吳,顯然長江天險的地利可比區區漢中難打多了。

以孫權無誠心歸附,不肯把長子孫登送到洛陽當人質為理由。身為帝王,曹丕這個地步在醒悟孫權是個大忽悠?顯然曹丕腦子不怎麼行。

大好戰機已失,但是要面子的曹丕硬著頭皮也要繼續打,不顧蔣濟等人的勸阻,親自從洛陽南下宛城都督各軍,魏國老將名將盡出,傾舉國之力,數十萬軍隊兵分三路氣勢洶洶討伐吳猴。

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

曹仁出濡須。

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

折騰半年之久,孫權倚靠波濤洶湧的萬里長江,東吳水軍壓倒性優勢,任憑你魏國怎麼推,也推不過長江。魏吳雙方互有勝負,吳國方面起碼陣亡萬餘精兵。

戰場前線,魏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另外春季將至,意味著江水暴漲,軍中瘟疫流行,北方將士頗有不適,曹丕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結束南征,三路先後回師撤軍。


譜寫歷史長歌


謝謝,夷陵之戰的時候,曹魏集團在坐山觀虎鬥,企圖“坐收漁利”,結果因為自己腦殘錯過了最好的機會。

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之後,三國之間出現劇烈動盪。劉備為了報219年末東吳偷襲荊州、殺死關羽的一箭之仇,親率大軍向東吳發動了猛攻。而以當時的國力而論,大致是魏國>吳國>蜀國。老三猛攻老二,老大如何處置呢?

曹魏的部分官員以劉曄為代表,提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正好趁著劉備進攻孫權,兩家關係惡化的關頭,同時出兵夾攻孫權。這樣,一舉把孫權滅掉,使得原本的三足鼎立成為兩方對立,然後魏國就可以憑藉絕對優勢慢慢收拾僅存的蜀國了。

(三國志.劉曄傳)曄曰:“吳絕在江、漢之表,無內臣之心久矣。陛下雖齊德有虞,然醜虜之性,未有所感。因難求臣,必難信也。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夫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不可不察也。”

(傅子)曄對曰:“……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

顯然,劉曄的建議是正確的。自從赤壁之戰後,實力最強的曹魏集團無法統一天下,根本就在於孫劉同盟。現在孫劉同盟破裂且內訌到達極致,當然是曹魏最佳的各個擊破機會。而吳蜀兩國之間,蜀漢和曹魏隔著秦嶺,難以迅速入侵;東吳則與曹魏有長達千里的長江間隔,且吳軍正遭到蜀軍進攻。魏軍趁機夾擊,確實是最大利用當前格局的手段。

只是曹丕卻拒絕了:

(傅子)帝曰:“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對曰:“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

曹丕給出來的原因,是孫權已經投降,自己再討伐他違背道義。但孫權對曹魏稱降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從200年官渡之戰就開始,後面不妨礙照樣打赤壁之戰,照樣幾次進攻合肥。所以這種所謂道義確實是沒啥意思的,明眼人都知道孫權向曹魏稱藩只是權宜之計,等熬過這一關必然會翻臉。曹丕應該也不至於不知道,那麼只能理解為曹丕當時還沒有完全安定內部,沒有足夠的把握進攻東吳,或者指望劉備能和孫權多消耗一陣,等雙方實力都進一步削弱,自己才出兵,可以得到更大利益。

結果,到222年夏天,陸遜一把火就把劉備燒得大敗。孫吳方面實力受損挺小。這小曹丕才急了,趕緊派兵進攻東吳,卻被東吳擊退,反過來導致了吳蜀同盟的再次建立。

至此,曹魏初期最有希望統一的機會被錯失了。此舉既使得曹丕的歷史定位有所降低,也讓孫權襲擊荊州的戰略昏招反而逃過一劫,成為吳粉們吹噓的資本。


巴山夜雨涮鍋


在看戲,錯失了統一良機。當時關羽被呂蒙偷襲而死後,曹魏軍團就在討論蜀漢會不會報仇,劉曄就說蜀國一定會出兵,因為劉備和關羽“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等劉備率大軍順水而下,攻打吳國時,孫權為了防止曹魏趁火打劫,特意卑躬屈膝,稱臣送禮。劉曄又指出,這個時候如果趁著蜀國攻打吳國的局面,我們從背後捅一刀,那麼吳國就掛了。吳國掛了以後,蜀國就勢單力孤,那麼它的滅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資治通鑑》:“蜀攻其外,我 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 割吳之半以與蜀,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 我得其內乎。”

不過曹丕拒絕了,他覺得孫權已經答應稱臣了,他要表示天朝帝國的風度,怎麼能去攻打自己的臣子呢,所以要再看看再等等。然後夷陵之戰結束了,曹丕發現自己上當了。


詩詞細讀


從漢中之戰結束後,曹魏一方的勢力退出漢中,劉備和曹魏就隔著秦嶺對峙。在漢中方向,因為道路崎嶇,補給困難,形勢險要,所以,只要劉備方面留下人鎮守,總的來說,是能夠應付曹魏的主動進攻的。

在漢中之戰結束後,劉備率軍返回成都時,在漢中方向的安排是,魏延為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是第一道防線。然後是張飛鎮守閬中,是為第二道防線。在漢中方向受到威脅時,張飛在閬中的守軍可以隨時馳援漢中。

到劉備出兵伐吳之前,漢中方向仍然是防禦態勢,只要不主動進攻,曹魏方向要打進來也是很難的。而且,在伐吳的時候,諸葛亮並沒有隨軍出征,而是在成都留守,當然也是留有部隊的。一方面時安定人心,一方面也是居中調度,萬一哪裡出現情況,諸葛亮都可以做出快速反應。

趙雲也沒有隨軍出征,而是在劉備的後方,作為預備隊。劉備自己率領出三峽伐吳的,實際上只有四五萬人,顯然不是蜀軍全部,甚至不是全部精銳部隊,應該是臨時拼湊的一支部隊。

這時候,因為荊州已被孫權奪取,所以,在荊州方向面臨兩線作戰壓力的,首先是孫權,而不是劉備。但劉備仍然預先做了準備,而且是分了他率領的軍隊的幾乎一半給黃權,在江北防禦曹魏可能的進攻。

劉備出兵伐吳是經過了比較長時間的,十月份出兵,冬天不利於作戰,又退回秭歸。第二年四月,才又重新開始從秭歸出發,發動進攻。到六月份,被陸遜擊敗。這前後有十個月的時間,曹丕方面確實也是有動作的。

早在偷襲荊州之前,孫權就已經向曹操納表稱臣,曹丕繼位後,孫權擔心劉備出兵報復,仍然保持著對曹魏稱臣。黃初三年正月,孫權上書給曹丕,通報劉備率兵四萬,要來奪荊州,他將會迎擊劉備。

《三國志·文帝紀》注引魏書:

魏書曰:癸亥,孫權上書,說:“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帝報曰:“昔隗囂之弊,禍發栒邑,子陽之禽,變起扞關,將軍其亢厲威武,勉蹈奇功,以稱吾意。”

因為孫權迎擊劉備的主要戰場將會在荊州地區,這是三方勢力交會的地區,吳軍在這個地區大規模調動和集結,自然會引起曹魏方向的警覺。孫權給曹丕上書的意思,並不是指望曹丕會前來支援,而是告訴曹丕,他調動軍隊的目的不是要北伐曹魏,而是要迎擊劉備,是為了讓曹丕安心。

即便如此,曹丕也還是在孫權上書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劉備要發兵伐吳的消息,荊州地區的任何動靜對三方都會非常敏感。所以,這年正月,曹丕就已經從都城洛陽前往許都,並開始調動軍隊,做南征的準備。因為吳軍在這裡有大規模的調動和集結,無論孫權是迎擊孫權還是北伐,曹丕都必須事先預做準備,以防吳軍突然轉兵北上。

五月,曹丕還封孫權為荊州牧,表示對孫權的信任。而且,曹丕在聽說了劉備聯營七百里之後,預料到劉備將會兵敗。不久後,劉備兵敗的消息傳來了。

黃權所率軍隊本來是為了預防魏軍夾擊,這時候因為劉備兵敗後倉促退回白帝城,黃權部的歸路被吳軍截斷,於是乾脆率軍投降了曹魏。對曹丕來說,這當然是撿了個便宜。

到九月份,孫權認為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就拒絕了曹丕派遣質子的要求,並且撤回了追擊劉備的部隊。曹丕不滿,命令魏軍出動,進攻吳軍,曹丕也從許昌出發,前進到宛城,也就是對吳軍的第二線。

雙方隔江對峙,在一些地區進行了交戰,互有勝負,誰都沒佔到什麼便宜。

《三國志·吳主傳》:

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硃桓以濡須督拒仁。

到第二年三月,魏軍也沒什麼大的進展,又即將進入汛期,魏軍就主動撤退了。曹丕才從宛城出發,返回洛陽,曹丕繼位後的第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也就是南征孫權,沒有取得什麼成績。

也是因為吳軍在夷陵之戰後就遭到了曹魏的進攻,所以,孫權不得不低頭認慫,主動遣使請和,和劉備再次結盟,共抗曹魏。當然,前提是劉備放棄馬上奪回荊州的意圖。這麼做,當然是為了預防劉備和曹魏串通,兩邊一起進攻東吳。

可以說,這也是吳軍最為閃光的一段時期,在較短時間內先後挫敗了蜀漢劉備和曹魏的兩個方向的進攻。也是在此之後,孫權的下屬開始請他進位稱帝,但他仍然沒有急於稱帝,而是又等了一段時間,到曹丕去世後,他才稱帝。


我們的三國


關羽魂歸荊州之後,劉備舉兵十餘萬揮師伐吳。

老謀深算的孫權害怕的並不是來勢洶洶的劉備,而是坐山觀虎鬥的曹丕。 赤壁之戰結束後,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勢,魏國的實力最強、國力最盛。東吳次之,蜀國最末。

(由於劉備攻打東吳時,孫權投降了魏國,所以文章中不稱呼東吳為吳國)

雖然蜀國的實力最差,但是蜀國依託自帶防禦機制的益州穩坐釣魚臺,只要蜀國的門戶漢中不丟,魏國和東吳便打不進蜀中。

相較蜀國而言,東吳的地理位置則十分兇險,蜀國可以沿江而下,由夷陵公安一線打回老家。曹魏則更厲害,其可以由襄樊出,直擊東吳;也可以由淮南進,威脅東吳老巢。

倘若劉備和曹丕聯手,陷入兩線作戰的東吳將必敗無疑。

渣權為了避免劉備和曹丕聯手,而向剛剛稱帝不久的曹丕投降,孫權派出東吳使者前往洛陽覲見曹丕。

傻里傻氣的曹丕接到孫權的降書之後,開心的像個五歲的孩子一樣。

曹丕認為當年曹操率幾十萬大軍都拿不下的東吳,自己竟然不費一兵一卒就收服了,這筆買賣簡直太划算了。

當然,孫權也不是傻子,投降的前提是曹丕不能幫助劉備伐吳,天真爛漫的曹丕一口答應了孫權的條件。

就在曹丕沉浸在收服東吳的喜悅之中時,曹操留下來的謀臣劉曄對曹丕的決定提出了反對。

當時曹丕手下的劉曄認為,孫權投降的動機十分可疑。

第一、東吳雖然投降了魏國,但是孫權依然是東吳的掌事人,魏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統治東吳。

第二、孫權並不是誠心誠意的投降魏國,而是害怕魏國與蜀國聯手對付東吳,待劉備伐吳的風波平息,孫權一定會過河拆橋背叛魏國。

與其接受孫權的投降,不如暗中和劉備聯手消滅東吳政權,到時候魏、蜀兩家平分東吳,豈不更加穩妥?

“吳悉國應之,而遣使稱藩。朝臣皆賀,獨曄曰:“吳絕在江、漢之表,無內臣之心久矣。陛下雖齊德有虞,然醜虜之性,未有所感。因難求臣,必難信也。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夫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不可不察也。”

曹丕並沒有採納劉曄的建議,曹丕認為拒絕孫權的投降有失大國的風度,歷史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欺辱“降兵”的無能之君。

腦子進水的曹丕不僅接受了孫權的投降,並且封孫權為吳王,同時向全天下宣佈劉備是亂臣賊子,朝廷不會幫助劉備對付吳王。

劉備和孫權開戰之時,曹丕一直在遠處隔岸觀火,曹丕還曾批評過劉備不會用兵。

其實換個角度講,曹丕的想法也沒錯,畢竟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如此坐山觀虎鬥,其實能得到利益最大化。只是他沒料到,劉備輸得這麼快,這麼慘。等到夷陵之戰結束,黃花菜都涼了。

打蜀國吧,漢中一時半會兒進不去;打東吳吧,人家實力尚可。

蜀吳戰爭結束之後,孫權對曹丕的態度從之前的阿諛奉承,轉變為冷言冷語。

劉備過世之後,諸葛亮主張和東吳建立聯盟共同對抗魏國,隨著蜀國和東吳的關係逐漸回暖,曹丕的心中感到了一絲不安。

曹丕要求孫權將長子送往洛陽作為人質,但是孫權毫不客氣的拒絕了曹丕的要求,憤怒的曹丕決定攻打東吳……

而這時候孫權已經做好了準備,淮南一線嚴正以待,同時還幾次派遣使者去找劉備求和。況且當時東吳大勝,上下一氣,又有長江天塹,曹丕只能是無功而返。值得一提的是,又是劉曄站出來,告訴曹丕打不得,可曹丕不聽,非要去,結果丟了面子。


備軍敗退,吳禮敬轉廢,帝欲興眾伐之,曄以為“彼新得志,上下齊心,而阻帶江湖,必難倉卒。”帝不聽。

孫權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在劉備舉兵進攻東吳時假意投降曹丕,利用政治手段牽制住曹丕手中的兵馬,以至於在劉備攻打東吳時,明明有機可乘的曹丕始終無動於衷,導致魏國失去了一舉消滅東吳的大好機會。


白話歷史君


此時的曹魏集團正在隔岸觀火坐山觀虎鬥,準備坐收漁翁之利。

司馬懿給他的建議

正當雙方交戰之時,孫權派使者出使魏國,向曹丕俯首稱臣,並請求曹丕出兵漢中,好解除他的荊州之危。但是曹丕表面答應了孫權的請求,但實際上並不沒有出兵,是因為此時雙方勝敗態勢還不明朗,曹丕還在觀望。司馬懿給他的建議是按兵不動坐觀成敗,然後伺機而動。


曹丕是想如果吳軍敗了他就進攻荊州,如果蜀軍敗了,他就出兵漢中。所以說此時曹丕似乎成竹在胸,因為夷陵大戰的爆發,使得孫劉聯盟已經破裂,曹丕在也不擔心他們會共同對付自己了。他就可以瞄準時機各個擊破就行了。

蜀軍早有防範

但是看似曹丕將會成為最後的贏家,但是他卻沒有抓住時機,然而讓他更沒想到的是,夷陵大戰結束後,雖然蜀軍敗了,但是他此時也還是沒有膽量進攻漢中,因為劉備在世的時候,派大將魏延在此鎮守漢中,然而要想從長安或者洛陽進攻漢中就得翻走蜀道越秦嶺,行軍異常艱險,然而作為鎮守漢中的魏延,也一定在何處險要處佈置了重兵,所以魏軍想趁這個時候進攻漢中,也不太容易,也就是時機不成熟。此時諸葛亮坐鎮成都,也一定會在這個時候叮囑魏延要加強防範。


孫權也有應敵之策

實際上在我看來吳蜀交戰之際,曹丕最有勝算的就是去攻打東吳,因為這時東吳正在全力對付劉備,如果此時曹丕再對東吳出兵,那麼他們一定會面臨滅頂之災。然而孫權也還是夠聰明,為了全力以赴對付劉備,所以只能先屈尊向曹丕稱臣。孫權都這樣做了,那曹丕再向東吳出兵,那不顯得太不仁義了嗎,我想曹丕這時也不想揹負一個不仁不義的罵名吧。

然而讓曹丕沒想到的時,夷陵大戰後東吳雖然勝了,但是東吳大都督沒有繼續對蜀軍展開追擊,而是馬上把主要防禦任務,部署到了荊州的防務上,所以此時曹丕再想進攻荊州,似乎也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說無論此時曹丕是進攻東吳還進攻蜀漢,都沒有太大的勝算,其實雙方都有應敵之策。所以他才選擇以靜制動坐觀成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