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慶教授:腦出血治療進展

“腦出血的治療仍處在困境之中,目前我們還在不斷地探索,沿著這條路去往下走,就會發現新亮點。”宋海慶教授表示,中國非常關注腦出血,對臨床醫生而言,未來非常有希望有前景。

腦出血的治療曾受到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四行學說-Four Humors”的影響,為糾正四行體液,放血、促瀉和催吐成為千年來的治療手段。二十世紀加拿大神內William Osler仍認為希波克拉底錯誤的放血療法似乎對腦出血有間接緩解作用,因為放血可能會降低血壓。

【此處為視頻部分,可在我的視頻內進行觀看分享學習】

英國神外先驅William Macewen 1883年在歷史上第一次成功做了腦出血後開顱血腫清除術以降低顱內壓。隨後多人反覆重複並改良了腦血腫清除術,但臨床效果仍不確定。於是人們逐漸放棄了研究腦出血。

“直到2000年之前,腦缺血的研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腦出血研究被打入冷宮。現今進行的各種腦出血會議正是為了糾正這一概念偏差。”

宋海慶教授:腦出血治療進展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大圖

研究表明,卒中對全球神經系統疾病殘疾調整壽命影響最大,約佔2016年的42.2%。在中國,腦出血(ICH)年發病率為(27.1-77.1)/10萬,佔所有卒中的17%-54%,高於西方發達國家。

ICH的預後遠差於急性缺血性卒中(AIS)。ICH一個月內死亡率約為40%,是AIS的4倍,遠期預後同樣不理想,其1年生存率僅為46%,75%的患者死亡或重度殘疾。

宋海慶教授:腦出血治療進展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大圖

在過去10年裡,ICH的發病率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逐漸上升,由於發病後尚無能顯著改善預後的措施,死亡率居高不下。

巴基斯坦裔美國神內Adnan Qureshi總結了二十一世紀的腦出血現狀。腦出血發病率未變,其中因抗凝治療而“凝血障礙-Coagulopathy”造成的腦出血增加,住院病人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中、重度殘疾率上升。

影響腦出血預後的因素

宋海慶教授認為,腦出血的一些根本問題尚未解釋清楚,導致臨床醫生在治療時認為該怎麼做就先這樣做。

實際上,腦出血後血腫增長具有普遍性,血腫增長是腦出血患者死、殘風險因素。

薈萃分析表明:72.9%的患者表現為不同程度血腫增長

宋海慶教授:腦出血治療進展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大圖

INTERACTI研究表明:血腫增加1ml,腦出血患者死亡或致殘風險增加5%;血腫增加5ml,死亡或致殘更有臨床意義。

24小時血腫體積絕對和相對增加對90天臨床結果(死或慘、死和殘)的影響


宋海慶教授:腦出血治療進展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大圖

超過24小時血腫體積和相對增加對90天死亡或殘疾(修訂Rankin評分)的影響


宋海慶教授:腦出血治療進展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大圖

“腦出血不是一次成型的,不是所有的增長都會引起症狀變化。”宋海慶教授指出,影響腦出血治療的主要因素有初始血腫體積、腦室擴大、神經功能缺失、幕下位置、年齡、凝血和血腫增長,其中血腫增長是主要治療關注焦點,因為它是多數腦出血患者唯一可以處理的因素。

血腫擴大影像徵象

影像學方面,國際上承認的血腫擴大預測因素為點狀徵(Spot Sign)是CTA/CT增強上的一種徵象,表現為CTA原始圖像血腫裡小的增強點。

李琦島徵(Island Sign)是重慶醫科大學李琦教授及其團隊在2017年發現CT平掃預測早期血腫擴大的一種徵象。

宋海慶教授:腦出血治療進展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大圖

其影像學表現為CT顯示血腫周圍存在≥3個分散的圓形或橢圓形小血腫(島徵,形狀似分離的小島),這些小血腫全部與主要血腫分離;或存在≥4個小血腫,部分或全部與主要血腫相連。

應用點狀徵、漩渦徵、黑洞徵、混雜徵和李琦島徵等影像學特有的徵象來預測患者血腫擴大的發生情況,可望為提高腦出血的治療效果不斷提供有效的幫助。

宋海慶教授:腦出血治療進展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大圖

該研究為國際、多中心、隨機、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共12個國家124家醫院參與。

納入的患者為發病8h內的成人腦出血患者,主要排除標準包括:繼發性腦出血,如抗凝、溶栓、創傷或已知結構異常者。

納入的患者隨機按照1:1的比例靜脈給予1g氨甲環酸推注,隨後8h輸注1g氨甲環酸,或模擬安慰劑;主要終點為90天功能狀態(改良Rankin量表評分)。

宋海慶教授:腦出血治療進展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大圖


宋海慶教授:腦出血治療進展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大圖


輸注氨甲環酸和安慰劑組腦出血患者的90天功能狀態沒有顯著性差異,儘管氨甲環酸降低了血腫擴大、早期死亡和嚴重不良事件。

沒有安全問題。

需要進一步臨床試驗。

腦出血入院及預後的“週末效應”

如果有經驗的醫生週末都不在醫院,而是在各地開會,那麼會不會對腦出血患者預後造成影響?

來看一組研究數據:

Background:週末入院與不同疾病患者的預後相關。

Objective:評估腦出血(ICH)患者的週末效果。

Study design:對ICH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週末入院時間定義為從週五下午6點01分到週一上午7點59分的時間段;ICH評分用於評估入院時的嚴重程度。

Results:在2008年至2009年的研究顯示,納入313例ICH患者,其中30%(95/313)在週末入院。ICH患者在工作日和週末均等分佈(P=0.7123);ICH患者的住院死亡率(P=0.315)和功能預後(P=0.128)在統計學上無顯著差異,然而,ICH評分與死亡率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OR=6.189,95% CI:4.323-10.757;P=0.009)。


宋海慶教授:腦出血治療進展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大圖

研究結果表明,與工作日入院的ICH患者相比,週末入院患者短期死亡率的增加及功能預後差異無顯著相關性。

腦出血臨床研究重點

宋海慶教授表示,腦出血就像天花板和地板,我們被框在中間,難以突圍,未來更需要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緊密結合。“如果道理上能講清楚,我們結合實踐去驗證,這是非常合理的過程。”他認為,腦出血的臨床研究重點主要表現為:

1)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脫節

2)急性期:抑制或控制出血

3)使血腫的佔位效應最小化、減少對血管的毒性作用、降解產物

4)處理ICH的主要及次要效應:如腦水腫形成、顱內高壓、腦疝、腦積水

5)功能鍛鍊及恢復

腦出血的未來研究

“腦出血的治療仍處在困境之中,目前我們還在不斷地探索,沿著這路去往下走,就會發現新亮點。”宋海慶教授說,我們要回到腦出血的基本病理生理變化,阻止健康和正常的腦細胞的死亡,這樣才有可能讓病人在度過急性期以後,還能有比較好的功能恢復。他認為,未來腦出血的研究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抑制血腫擴張

2)排出血腫

3)加快血腫吸收

4)抑制血腫產生的神經毒性

5)抑制細胞對神經毒性物質的攝取

6)阻止誘導細胞死亡

宋海慶教授:腦出血治療進展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大圖

宋海慶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神經病學博士,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第四屆委員會腦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腦卒中質量控制與改進中心副主任、互聯網醫療診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康復醫學會腦功能檢測與調控康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康復學組委員、《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編委。主要從事腦血管病和認知障礙的機制、干預及流行病學研究,同時關注信息化手段在醫學領域的應用;發現A2M啟動子區基因多態性與AD的關係與遺傳機制;奠定了基於基因型選擇AD高危人群進行觀察研究的理論基礎;主持/參與3項國家級、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SCI收錄文章20餘篇獲省部級獎勵1項。

看完記得關注,點贊,評論,每天為你提供更多幹貨分享,專家經驗交流分享,學術會議乾貨內容分享,每天我在這裡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