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三線,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是一個陌生的歷史名詞。“三線建設”曾經是一個神秘的字眼,如今也變得鮮為人所知。對外,每個三線廠都有個神秘的數字代號。當時為了保密,所有當時涉及軍工的廠都沒有名字,只有一個郵箱號和一個抽象的數字簡稱。

“三線建設”是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於20世紀60年代初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中國經濟建設史上的空前壯舉。1964至1978年,中國中西部的十三個省、自治區進行了一場以“備戰”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建設,稱為“三線建設”,它前前後後經歷了三代人,千里迢迢,離開家鄉,來到交通閉塞的山區,在這些大山之中,他們奉獻了自己的熱血和青春,為新中國的軍工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三線”是時代產物,記錄了國家發展的歷程。

這段歷史細節不為外人所知,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離這段歷史越來越遠,日趨淡忘。然而,作為一個特殊時代的產物,它是一段不該忘卻的歷史。對於經歷過“三線”建設的人來說,這段特殊的歷史,灑下了他們的青春和激情,三線廠的情結像盤根錯節的血管,頑固地盤踞在內心深處,不可分割。他們曾經在不為人知的深山老林,度過艱苦而又激情的歲月。

原來以為三線都在大西南,未曾想到海南也有三線,且有“四廠二庫”之說。海南島的三線工廠主要分佈在中部山區,隨著三線企業的關停並轉搬遷,使得這一帶周邊的大山裡,留下了為數眾多的工業遺址,成為瓊州大地上最具時代烙印的人文景觀。2017年8月13日走讀海南團隊一行來到了鸚哥嶺山腳下,去探尋海南曾經的“三線”工廠遺址。

“走近神秘的14號信箱遺址”

說起14號信箱,似乎總是讓人隔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如果不是經歷者,往往難於理解它所代表的含義。當時它是軍工企業的標識,是一個代號,是三線工廠的代號地址。14號信箱地處鸚哥嶺下的深山峽谷之中,對外它還有個名稱:國營光華修配廠,以製造子彈為主,即所謂的兵工廠。

8月13日上午,我們進入14號信箱遺址的核心區,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曾經的汽修廠廠房和醫院遺址。醫院雖然顯得冷清和落寞,但房屋的結構看起來還很牢固結實。看到有人提水上樓,我們也跟著走上樓去看看。很多房間現在成了養蠶室,房間裡的架子上爬動著無數的白蠶。村民說這些樓房用來養蠶很好,結實、耐用,又遮風避雨。站在二樓頂的平臺上舉目望去,周圍的建築一目瞭然。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光華廠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撤遷後,當時很好的一些樓房因長期無人居住,經過30年歲月的磨礪,已顯得荒蕪和蒼涼,樓房角落亂草叢生,曾經的家屬樓房、醫院、幼兒園、辦公屋舍和廢棄的廠房,靜靜地豎立在原處,只有樓前的樹梢在輕風中沙沙作響,似在回憶著往日的情景,又像在訴說著歲月的無奈。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工廠撤遷後,附近村寨的群眾搬過來這裡居住,還利用兵工廠的歷史,搞特色村寨建設,建民宿,以此促進村民增收。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室內養起了蠶寶寶)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雜草叢生的二樓層樓禮堂,外側牆上方的標語“把我廠辦成毛澤東思想大學校”幾個大字依然清晰。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禮堂主體部分已被拆除,同伴介紹說,“這是棟外觀很漂亮,也很神秘的樓,大人們開會在這裡面,小孩是不準進去的”。如今,從它裸露的牆體、紅磚就可看出是蘇式建築,那個時代的特點。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掩隱在樹叢中的辦公樓,雖人去樓空,破敗不堪,但還是可以看出當年的輝煌。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曾經的幼兒園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住宿區通往廣場會議樓橋的兩側宣傳欄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光華廠的重要車間建在山洞(坑道)裡。我們沿著雜草叢生、荒寂無人的小道向背面尋找,在一座山腳下看到了一個坑道口。坑道洞口外壁左右的牆上還遺留那個逝去時代的特色文字,左邊的文字被農作物遮擋住了。右邊的文字是:“我們強調自力更生,我們能夠依靠自己組織的力量,打敗一切中外反動派”。我們試圖看清洞口左側外壁上的文字,無奈被番薯和豆角架遮擋,無法辨認。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洞裡有積水,水淹沒到了膝蓋,無法往深處進入,洞裡黑乎乎的。居住在光一村的王進明老師給我們介紹說,他曾經進過洞裡,越往裡走地勢越高,坑道很長,另一端有出口。也有同伴說經過洞口往裡走幾十米,後面是一片大洞天,曾經是光華廠的掩蔽生產車間。洞內到底有什麼似乎是個謎.....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走進已破敗的廠房,已經斑駁的牆上還有時代特色的標語。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遙想當年這裡沸騰的生產車間,如今成了養羊的地方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這是光華廠的糧倉,是收糧和賣糧的地方。房屋還保持著原來的模樣,門板、窗戶都還是原來的。

“一座三線人難忘的橋”

建設三線工廠時,可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這座在昌化江上游、看似普通的橋,卻是進入三線廠的必經之途,是三線人一段歷史的生動記載。為了隱蔽,橋建得比較矮,大概橋面離水面只有二米,橋墩很堅實,颱風時節,山洪暴發,從四面八方衝來的洪水淹沒橋面,人車進出都不方便,人們只能寄望于山洪快點退去。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一座橋、一段回憶,說不完的故事。橋的一頭連著外面的世界,另一頭牽動的是三線人默默守候的廠房和家園。車輛進進出出,人員來來往往,它承載了三線人的希望和夢想。在橋墩下游泳,在水裡遊狗爬,給童年生活帶來多少樂趣,也給很多人的成長留下深刻印記。

同伴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那時候,新分配來的一個物理老師,人長得很帥,一天騎單車從坡上衝下來,好端端的不往橋中間騎,偏偏要往橋兩側的邊上溜車,結果不小心一頭扎進了河裡,還好,人無大恙,被及時救了上來。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如今這座通往三線廠的橋已沒有了往日的喧譁,任憑風吹雨打,默默地守候在老地方,偶爾看到有農用車、拖拉機以及牛羊從橋身上走過。四十多年過去了,它始終堅守在河面,默默地見證著三線廠的變遷和記錄著三線人的一抹濃濃的鄉愁。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走讀隊員中有兩姊妹,曾跟著父母在光華廠生活,是三線廠子弟。她倆生於斯長於斯,對這裡有著特殊的感情,不論這裡曾經多麼輝煌,也不管它如今顯得多麼落寞,那青青的山巒,那一座走過不知多少遍的橋,還有那一棟棟再也熟悉不過的廠房,一切都顯得那麼親切,這裡曾經留下她們美好的童年記憶和幸福溫暖的家。

在內心深處,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蘊藏著許許多多珍貴的回憶和故事,是心中難於忘懷的地方。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這次重訪舊地,走上熟悉的小路,沿著樓道階梯走進曾經的樓房,觸摸著屋牆舊欄,不禁觸景生情,到處都是滿滿的回憶。“那時候的光華廠,有很多苦楝樹、大榕樹和椰子樹,還有朱瑾、飛機草、蕨類植物,各家院子裡種有菠蘿蜜、芒果、石榴、龍眼等各種果木。現在我們看到許多的棕櫚樹,細細高高的,應是後來才有的。”她倆沉浸在童年的回憶中。

戳鏈接進入原帖

閱讀剩餘內容

↓↓

《海南三線,一個時代的記憶》

揭秘海南“三線”工廠遺址 走進一個時代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