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失误,都是源于认知,比尔·盖茨也不例外

计算机的王者无疑是wintel联盟,intel的cpu加上microsoft的windows,一硬一软把持了整个pc行业。

绝大多数失误,都是源于认知,比尔·盖茨也不例外

微软的比尔盖茨可谓计算机领域的传奇人物,比尔·盖茨13岁开始编程,18岁考入哈佛大学,一年后从哈佛退学,1975年与好友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比尔盖茨担任微软公司董事长、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就这样,比尔·盖茨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第一富豪,他在短短20年内创造财富达139亿美元。

绝大多数失误,都是源于认知,比尔·盖茨也不例外

然而,当移动互联网兴起之时,微软却因为判断错误,错过了手机操作系统,从而错过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

绝大多数失误,都是源于认知,比尔·盖茨也不例外

直至今天,比尔·盖茨反思此事时,还是认为微软是因为反垄断案干扰,否则就能打败安卓。

绝大多数失误,都是源于认知,比尔·盖茨也不例外

盖茨声称:“毫无疑问,反垄断诉讼对微软不利,我们本该更专注于开发手机操作系统,这样的话今天你使用的将是Windows Mobile而不是Android。”

他认为微软从Windows Mobile到Windows Phone的混乱迁移让Android得以蓬勃发展,当时微软在移动领域拥有最大机会,但却放弃了。盖茨还透露,微软也错过了在关键的摩托罗拉手机上推出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机会。

比尔·盖茨的意思是反垄断案让他分心,不然微软定能打败安卓。

事实上,旁观者能看清楚的是,比尔·盖茨所说的这些虽然是事实,但只能说是事情的细枝末节,而微软在移动互联网到来的前夜的战略犹豫,才是造成被动的关键,而这种犹豫就是源于比尔·盖茨甚至是整个微软高层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不足。

事情往往是在结束的时候,才能够看清楚来龙去脉,移动互联网需要的是开放,资源从集中走向分散,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也从集中走向分布。这就要求操作系统适应这种变化,而脱胎于linux的android天生适应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可以说android的胜利是开源的胜利。

而比尔盖茨直到今天,还是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也难怪微软错过了手机操作系统。

windows和ios不同,它是一个半开放系统,在固网时代,每一个计算机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计算和存储节点,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终端却难以保证独立性,越来越多的计算和存储在云端完成,这就要求手机操作系统更加灵活、轻巧。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盈利方式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这种新的盈利模式要求手机操作系统更加开放,方便手机厂商定制。

而当google的android开始实施免费策略时,windows mobile还在对手机厂家收授权费,面对这两个操作系统,手机厂家无疑会选择android。表面上,这是微软自己设置的,迈向移动互联网的障碍,实际上反映了微软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不足。免费只是表象,开源才是实质。

对于一个世界顶级科技公司,由于认知不够造成战略失误,似乎匪夷所思,但事实确实如此,不仅微软,当年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哪一个不是如此。

独立思考,边行边写的行者啊,专注于科技、汽摩、教育,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