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卖瓜的故事告诉你: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太透彻了

“蒸发”的财富都去哪了?先来看一个“卖西瓜”的故事

假设A村只生产西瓜,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村民们把家家户户种的西瓜拿去卖,假设每月产出1000斤,2元一斤,整个村的西瓜产值就是2000块。一转眼夏天快到了,集市上买西瓜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西瓜供不应求。

这时有一位老板小白瞅准了商机,以2.5元的价格收购了A村的1000斤西瓜,再在集市上倒卖。此时,A村的西瓜产值就达到了2500块。但是天气越来越热,有一家饮料公司看中了A村的西瓜,以3元的价格收购,把西瓜制成饮料。村民当然不傻,有更高的收购价,肯定都把西瓜往饮料公司送了。这时,A村的西瓜产值就达到了3000块。

你看,A村还是A村,西瓜还是1000斤,产值却从2000变成了3000。咱们继续。

这时天气转凉,但为了能满足饮料公司的高价收购,村民依然在大量的种西瓜。可未曾想到,饮料公司效益不好,西瓜饮料滞销,由原来每月收购1000斤骤降至200斤。这下急坏了村民了,那剩下的800斤咋办呢?自己又吃不完,送人别人又不要,只能自己拿去集市上卖。但是天气转凉,买西瓜的人很少,无奈只能降价,夏天卖2块一斤的西瓜,现在卖1.5元勉强清仓。

不料,饮料公司采购员在一次偶然逛集市的时候发现竟然还有1.5元一斤的西瓜,于是立刻停止采购,并讨价还价:人家市场上西瓜都1.5块了,你们A村的3块收购价,太贵了。看在咱们长期合作的基础上,我也不压价,我以1.4元/斤的价格继续收购,怎么样?

村民听了很无奈,知道好日子到头了,可是想到虽然少赚1毛,但不用自己挑着扁担累死累活赶集市,也就算了,接受了这个价。于是,原来3块一斤的西瓜,一下子变成了1.4块,产值(按1000斤计算)也从3000元掉到了1400元。

但更惨的还在后面。从3块到1.4块,有人心里落差很大,感觉不划算,决定不种瓜了,出去打工算了。这时A村的西瓜产量开始减少,由原先的1000斤减至500斤,再到100斤。此时天气已经很凉了,西瓜基本没人买了,供应的减少并没有给西瓜涨价的理由。而这时100斤的产量远不能满足饮料公司的采购量,产值也跌至140元。最终,饮料公司终止了与A村的采购协议,剩下的西瓜都烂在地里,别说140块,一分钱都不值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财富(产值)都是虚拟的,是由价格表现出来的。有人愿意以2块的价格买,那么你的资产(西瓜)就值2块,没人愿意买,那就分文不值。同理,买股票都是买预期,股价也是反映未来市场表现的晴雨表。当一家公司或一个市场未来的基本面并不被看好时,它的股票或资产就会遭到抛售,当达到临界点产生羊群效应,形成恐慌性抛售时,便引发了金融危机,而市场的财富也像“蒸发”了一样,凭空消失了。

一个卖瓜的故事告诉你: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太透彻了

同理,股市的市值是怎样增加的?就是股市有了赚钱效应后,社会各路资金都纷纷入市炒股,甚至还有外资QFII、RQFII等对冲基金入市,而大量外围资金入市买股票,从而把股票的价格给推高了,当股票价格被推高后,再乘以总股本,就是个股的市值了。而A股的总市值就是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的数量乘以当前的股票价格得出来的数据。

而当股价或股市将要下跌之时,往往是散户进场,机构投资者离场。于是,散户们把资金投进股市买股票,但同时,必然会有另外一方把手中的股票买给你,他就把钱给提走了,散户投进去的钱当然不会消失,只是被其他人带离了股市,而散户进场后持有原先上家的股票,恰巧遇到股市大跌,散户手中的股票的价值也就这样缩水了。

买股票的投资者的钱主要流向以下几个地方:第一,大股东减持。上市公司大股东往往非常清楚自己股票的实际估值,当他发现股价涨得有点离谱了,市场出现亢奋情况,大股东很可能在二级市场上减持手中股票。要知道大股东持股的成本很低,往往只有一二元钱,他们在二级市场上几十元钱的抛售,自然由散户们接盘。如果随后股市下跌,那蒸发的市值就是大股东减持筹码,兑换成现金的钱。

第二,先知先觉的投资者或大户,早在股市低位提前布局,现在股市涨到顶部区域,他们觉得后市上升空间已经不大,风险却在悄悄来临,他们就要及时兑现账面上的浮盈,当然在兑现浮盈之前不能算是赚钱,而是把筹码抛给下家之后,这类先知先觉的投资者算是落袋为安。而股市的市值蒸发,主要也是被这部分群体带走的。

第三,机构投资者他们之前不断进行逼空式上涨,把自己手中的券商股、大金融股、白酒股、科技股等都拉至高位,而散户投资者悉数进入接盘,机构投资者就可以高价出货,降低仓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讲,A股若是下跌,市值都被主力机构高位出货后变成现钞,放入囊中的钱。

第四,股市大跌蒸发的市值,还流向了券商的交易所佣金,印花税。券商、交易所、税务局都在股市中赚取巨大的佣金和税收收入。对于这些部门来讲,并不喜欢长线投资者,因为比较呆滞,一年也没几笔交易量,而比较喜欢高位接盘者,或者频繁交易做差价的投资者。

股市在大跌时蒸发的钱都去哪儿了?这主要是中小投资者高位接盘,拿出现金,换取持有股票的权利。所以,对于机构投资者、先知先觉投资者、上市公司大股东等来讲,散户拿资金买了自己的股票,而自己又拿了抛售股票的资金,离开股市。随着而股市大跌,散户被套住了,而提前抛售筹码,将资金落袋为安的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才是股市市值大蒸发后的最大赢家。

一个卖瓜的故事告诉你: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太透彻了

两种在股市中容易赚钱的投资者

第一种容易赚钱的人:趋势交易者,也是真正的长线投资者。在这里,我不想说什么价值投资,太老套。我们品的是心理,读的是人性。

趋势交易者(这里我指的是真正的趋势交易者,而不是自诩为趋势交易者的人)为什么能赚到钱?不是因为他们顺势而为,而是他们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做。在这里,请允许我先小小地吐槽“顺势而为”这句话。

其实,我认为,顺势而为是一句不折不扣的废话。我知道很多人不认同,但是请耐心听我说完。第一,谁都知道应该顺势而为,但是真想做到却难上加难。因为当你“看见”趋势明朗的时候,趋势往往就快结束了。第二,就算你知道,未必能做到。知道而做不到的事情,和不知道又有什么分别?所以,顺势而为在很多投资者那里被封为真理,但是更多人手中却没有丝毫真实的用途。

那么真正的趋势交易者(长线投资者)是怎么赚到钱的呢?简单的说:第一,用时间去等待大熊市的尾声;第二,用时间去等待牛市的结束。这种人是真正的高手,论耐心,论境界,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比的。在大部分眼里,今天买入的股票,为什么10天了还没有涨?这是一件非常烦心的事情。但是在那些长线高手眼里,一只股票的趋势可以跨越1年、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总结一句话:没有超过常人的耐心,赚不到这种钱。

第二种容易赚钱的人:不着急赚钱的中、短线交易者。

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想把所有机会揽入怀中,想把所有钱都赚到,都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就算你是开公司的,也要对自己的企业有一个精准的定位,你只能瞄准一块市场,而这块市场也不全都是你的,你只能在这一块市场中拼尽全力去分一杯羹。炒股也是这个道理,你必须对自己有一个精确的定位。

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投资者又想赚小钱,又想赚大钱。已经得到了小钱还不满足,还想再等等要更大的收益,往往会坐过山车。等到跌下来了,利润回吐得差不多了,也受不了了,离场了,个股又再次上涨,这一下心态就崩了。其实很多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见好就收,只做自己预期的收益,虽然你会错过很多很多的机会,但是你做好了你自己,这样就在无形中规避了很多风险因素,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值得的。

更加重要的是,按这种方式去思考,你的内心会变得平静。你交易的次数明显减少,成功率会大幅增加(不要盲目理解这句话,这是建立在你会炒股、能够看清股票走势的前提之下,但是目前大部分股票投资者并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他们是能够在股票市场中稳定盈利的人。

两种在股市中容易亏损的投资者

第一种,内心浮躁的投资者。

我知道有很多人想跳过这一段,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知道浮躁一次的含义。但是你并没有意识到。你想跳过这“没用”的一段,这本身就是浮躁的表现!那么浮躁的表现还有哪些呢?伯然给大家列举一下哈:

1、这股票没买太可惜了,你看它今天涨得多好?昨天我真想买的,但就是因为XXXXX,我才没用买。唉!!错过了一个绝佳的赚钱时机!

(看到没,潜台词是:所有机会都是我的,我看到的机会就必须让我赚到钱,没赚到就算亏,没捡到钱包就算丢)

2、我不应该卖的,你看我卖完之后这顿涨啊。以后一定要坚定持股,做趋势投资者,顺势而为。

(潜台词是:我赚少了,我不开心,我卖完之后股票就应该跌,我买完之后股票才可以上涨。但是在这里伯然想提醒这部分投资者朋友,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不买,然后好顿下跌,请问那时你又作何感想?)

3、大盘连续涨这么多天,你推荐的股票(我选的股票)一直都不涨,这也不行啊……

(潜台词是:大盘涨我的股票应该涨,甚至涨更多;大盘跌,我的股票应该横盘抗跌,甚至逆势上涨。)

对于内心浮躁的人来说,心态崩掉是早晚的事情。无论个股还是大盘的短期走势,都有很多恒定不变的规律(股票博弈交易法中有详尽的讲述)。其中第一条便是把内心浮躁之人彻底击溃!所以,只要内心是浮躁的,基本上和稳定盈利就没有缘分了。

第二种容易亏损的投资者:为了不认输而没有原则的人。

本来说好了要做短线,由于跌了,那就做中长线吧。这种心理是很多投资者都有的。跌了不可怕,只要这种跌势是你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理论上就是你看走眼了,你就是应该先出来。当然了,这一点见仁见智,很多人不赞同,这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任意一笔被套30%的交易,都是先被套10%然后不卖,然后被套20%,最后才到30%的(严谨起见,暴雷股除外)

总结一下:

第一,一定要学会看懂股票走势,觉得好看就买入,觉得难看就卖出,这样操作谁都会,这样操作的结果就是和大家一样亏损。

第二,只要发现自己心态崩了,立刻离场。有些人亏20%,心态还能稳住,有些人亏10%就有点崩,因人而异。亏损之后急着回本,往往是大亏特亏的开端。

第三,错过机会就错过了,踏空就踏空。这都不是问题,但是如果你因为踏空了前面的行情,就要把握后面的行情的话,往往是买在高点的。


9张思维导图告诉你中国股市的本质

1、股市导图总纲

一个卖瓜的故事告诉你: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太透彻了

2、k线基础

一个卖瓜的故事告诉你: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太透彻了

3、均线基础

一个卖瓜的故事告诉你: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太透彻了

4、切线基础

一个卖瓜的故事告诉你: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太透彻了

5、指标分析

一个卖瓜的故事告诉你: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太透彻了

6、统计分析

一个卖瓜的故事告诉你: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太透彻了

7、选股方法

一个卖瓜的故事告诉你: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太透彻了

8、板块轮动

一个卖瓜的故事告诉你: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太透彻了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一个卖瓜的故事告诉你: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太透彻了

(注意:导图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这里会被压缩了)


散户高手对买卖股票的几点看法

1.生存比赚钱更重要

只有长久稳定的盈利才能笑到最后,追求暴利而不顾风险终究会因为一次的暴亏而被迫退出市场。各位朋友,你们在炒作股票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其实也是一只“股票”,如果不加强自身的学习,经验的积累,那你这个股票有没有内在的价值?而你赚的钱就好像是你这只股票的价格,如果内在价值没有提高,那外在的价格即使一时涨得很高,那它也会回归价值的。

2.止损的重要性

股市有风险,那如何来规避风险呢?比如你今天买了股票,明天亏损了,你认为要不要出来?或许你会想,我卖出后,后天涨了怎么办?说的好,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明天跌了怎么办?既然涨跌后天都无法预知,那今天亏损了就必须出来,因为你已经错了,错了就要认,就要改正。如果你错了不改正反而把希望寄托在未知的事情上,那请你毫不犹豫离开股市,股市不适合你。当然也不能说亏了1分就出来,那交易成本累加起来也是一件麻烦事,凡事都要有个度,比如说3%止损,在3%之内的亏损都是正常的,可以耐心持有。在这里在加上一个时间成本,如果止损为3%,那第二天止损为2%,第三天为1%,第四天为0%,每天增加1%,以此类推。

3.止盈的重要性

买入一只股票后,第二天涨了,既高兴又担心,我卖出后明天涨了怎么办?如果我不卖,明天跌了怎么办?那设立一个止盈就可以让你安心了。短线个人认为是7%,在股票盈利7%后抛出,落袋为安,即使再涨那也是别人赚的,和自己无关,因为我已经赚到了,再说股票又不是一只,在这只股票赚了钱,又可以去寻找下一只股票了。

4.纪律的重要性

有了止损止盈的概念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铁的纪律去执行。你买入一只股票,亏损达到了你预设的点位,刚好大盘涨了,你要不要卖出?我的答案是卖,因为涨跌都是有原因的,你买的股票跌了,就有你不知道的原因,那就要去规避你不知道的风险,用有限的损失去规避无限的风险,犹豫和侥幸是你赚钱的死敌。你买入一只股票,盈利达到了你预设的点位,这个时候突然有利好出来或者大盘还在涨,你要不要卖出?我的答案是卖。人都是贪婪的,如果一味的想赚更多没有原则,那何时是个头啊,迟早你会被你的贪婪害死,把你的盈余抹去不说,还可能让你亏损,贪婪是你赚钱的拦路虎。

5.不做创历史新低的股票

股票创历史新低,肯定出了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而导致的,说明其中的风险很大,既然风险很大,那就有可能亏钱,何必去赌博呢?可能你一时从中赚了很多,但是是长久之计吗?你来市场是要稳定的收入还是短期的暴利和暴亏?

6.不参与无量的股票

无量的股票,说明关心的人很少,价值还有待人去发掘,你不想做垫脚石,那就别去买卖它了。

7.不依赖指标

有些人会根据一两个指标来决定自己的买卖,认为其发出的超买超卖来决定买入还是卖出,为什么总是被套住和被洗盘?难道仅仅是因为超买之后还有超卖?超卖之后还有超买?不不,是主力抓住了你的弱点来反向操作,你上了别人的圈套还不知道,还在埋怨指标失灵。指标你有主力庄家熟悉吗?那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优点比,那不是以卵击石吗?

8.不依赖别人

有人炒股每天向别人打听个股,希望别人推荐给他一只黑马,他好短期内赚钱。这样和你瞎抓了一只涨停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总有一天,你要靠自己,到那时你什么都不会,你还想在股市生存吗?不注重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迟早被股市淘汰,到那时你就自认倒霉吧。

中国股市价值低,股价高,这是共识。但是你有没有想到,买卖中国股票的股民的内在“价值”也很低,但是其所希望自己的外在价格很高,股票要价值回归和国际接轨,中国的股民也要价值回归和国际接轨。

9.不频繁操作

每次买卖股票后都要留些时间让自己去总结和为下一次操作做好准备,不打无准备的仗。切忌急躁,因为急躁的结果是让你犯错误,尤其是在一次重大的亏损之后,尤其不能急躁,不要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买卖股票,甚至异想天开赌一把,这是相当危险的,应该离开股市一段时间,平静下来,分析自己的错误和相对应的措施。

10.长线买入,短线抛出

在买入之前,不妨以长线的目光精选几个个股,选择那些有量能支撑并且走上升通道的股票,在调整到位后及时介入,在急速拉升时抛出。调整不一定是下跌,一个小平台甚至是微幅上涨都是调整。

11.坚决抛弃在历史高位平台整理放量振幅很大的股票

此类股票非常危险,可能从中博取短差,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在庄家全身而退前抛出,那极有可能成为该股历史上最高价的套牢者。

12.不参与平台整理

方向未明,可上可下,风险太大,回避。

13.胜负常有,平常心难得

每次赚亏,都能笑对。赚了就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亏了就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自己,你就能在股市笑傲江湖。

一个卖瓜的故事告诉你: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太透彻了

鉴于现实的原因,因为大多数投资者是在别人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投身股市的。他们往往是靠盲目冲动及朴素的攀比感性买股票的。投资者决策的唯一依据是看或听报道、电台等证券媒体分析行情动态,全无自己判断走势的主张。操作上并不重视甚至根本不进行个股质地、前景、价量关系变化的分析与研究,而是通过道听途说捕捉所谓黑马,稍有风吹草动就追涨杀跌,此类投资者最易失败。

当投资者很难决定投资行为时,其情绪和动机将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论以潜意识的概念,阐明了潜在的非理性情绪和动机对行为的影响。在股票投资中最主要的是决策:买什么,卖什么,何时买,何时卖,什么价位。

以上五个问题如都能有正确的决策,一定会成为股市大赢家。但在股票市场中,平时很理智的人,也可以变得令人费解。这是由于当面对困难的选择时,内心会产生冲突。

“贪就是贫”,赌徒般的孤注一掷,贪得无厌,看不清股市行情的潜在威胁,最终会一贫如洗。贪心的心理冲突,会使投资者无端感到苦恼,不仅会让人变穷,还让人内心疲惫不堪。

贪婪会阻碍人对情况的了解。贪婪使人充满对财富的幻想。由于情绪反应过度,会使人整体无法判断,进而无法产生正确的决策。特别是一大笔意外财富燃起的欲火,使投资者忘记潜在的风险。

具有贪得无厌心理的投资者一味追求最大的收益,而股市行情风云变幻,其收益程度只可能是相对的,难以确定什么是最大收益。过大的欲望,其结果常常会落空而痛失获利良机。比如股价上升,给股民带来10%的收益时,他希望20%的收益;当达到20%的收益时,他又希望着40%的收益……

结果总是不出手股票。等股价回落,他更不甘心,总想等股价反弹,赚得更多再出手直至收益甚而本钱都折了人的贪得无厌是最可怕的,即使是凭着超人的胆识持股到达了股价的顶部,若不及时卖出,那就意味着股价开始下跌。在充满着投机利益的股市,人心思涨,人心思利,人心思贪,人心钦慕更大的辉煌,这是相当普遍的心理。具体有四种表现:

第一是当股指或某股上扬时,贪婪的投资者抱有相当高的期望,认为定能涨到多少点、多少元,笃信股评中讲的第一目标位、第二目标位、第三目标位,非见到第三目标位不卖,迟迟不肯获利了结。结果股价往往没有到达第二或第三目标就见顶而下,煮熟的鸭子又飞了,甚至还被套牢。有的人直至反弹后仍记住原来的期望价,以致机会稍纵即逝,留下遗憾。

第二是先前在股指和某股上升一段后,抱着平常心果断获利了结。但股市却还一个劲地在涨,贪婪之心顿起,投资者后悔不已,便选择另一只股票加倍追涨,急于赢回来。但该股只涨了几毛就量增价滞,又不肯及时停损,以致被放量下跌而深度套牢,连同先前的赢利也起赔进,望着盘面只能沮丧。

第三是以高价买进甚至在顶部加码买进强庄股,以求暴富,谁知庄家突然跳水,再透支补仓,结果越套越深,束手待毙。

第四是遇股市下跌,抛掉了手中获利盘甚至割肉盘后,不是从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供求面、成交量、主力动向、股指和个股所处的形态和技术指标上认真加以分析,而是一个心眼盼继续下跌,指望跌到多少点、多少元时才买进,低了还想低,以致明明有较大的差价也迟迟不肯买回来。结果大盘因市场利好传言而被主力急速拉高,低位补仓的希望落空,却又沉不住气,不顾一切地去追涨而再度被套牢,“吃了正反两记耳光”。

在股市中,贪婪看起来是掌握不好买点(抄底)和卖点(逃顶),尤其是掌握不好卖点所致。其实,深层次的问题仍在于贪婪之心。譬如,抛早了只要是赚了,何必懊悔!又如,追涨后只出现小涨,就地派发获微利就是了。再如,割肉后又跌了一段,应该庆幸,果断买进,就算是在高位套牢后没抛过,这样就不致于踏空。市场中很多人以为,多头倾向重的人被套牢是贪婪。其实,这话是只讲对了一半,空头倾向重的人踏空也同样是因为贪婪。

股市经常会表现出“提前”与“过头”的现象,这种“提前”与“过头”的现象常使手脚不够敏捷的股票投资者措手不及,常使期望过大的投资者大失所望。

股价走势处于上升阶段时,原来要涨到某一价位的却常常在未涨于那个价位之前,就提前回头整理了,于是,期望过大的投资者见行情未达到其预期目标,心里就更不情愿卖出自己的股票。股价趋势往下走低时,本来在某一价可以止住,却常常跌过头,使得原已补回的卖方,见到行情似乎有再继续跌落的“潜力”,但顺势再推它一把,等到推不动时,忽见行情往上加快回升,手脚较快的人可以买回来一些,手脚不够快的只好望着劲升的行情不知所措。同理,涨势的行情也可能存在“过头”的现象,跌势的行情也可能有“提前”的现象。对于行情“提前”或“过头”现象的对应之策,只有“不贪”二字,投资者只要谨守“不贪”的原则,便不致于错失良机或手忙脚乱。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操盘技巧,笔者的微信公众号:翁伯然(idn566),探讨交易系统、分享盈利模式,追击热点龙头,干货不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