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歷史上比江西弱的湖南,為什麼會在近代完成反超

說起“江西”,湖南人大概有兩種感覺。

一是親切,因為很多湖南人是祖上是從江西移民而來,“江西老表”的稱呼據說也是由此而來。

二是略帶一點同情,江西作為革命老區,近現代一直有點發展不順。連京廣線最終都選擇了湖南。

可要是從歷史時間軸上來看,江西可比湖南大部分時間要強

大多數時候,是人家同情我們......

從古至今,歷史上比江西弱的湖南,為什麼會在近代完成反超

青銅時代,江西孤篇橫絕,改寫江南文明史

大概從青銅時代的商晚期開始,江西就已經很厲害了。

有人會說,我們有寧鄉青銅器王國啊!

請先不要激動好嗎?

上世紀的1989年,江西吉安新幹大洋洲一個河堤上發現了一座商晚期的古墓(也有人說是祭祀坑,反正不知道墓主人是誰)

裡面居然出土了480多件青銅器!現存已知最大青銅器“甗(yǎn)王”就在那裡出土。這直接改寫了江南文明史。

我們現在去吉安博物館,還能看見這些精美絕倫的......複製件。原件正在北京首博展出呢。

江西青銅器可謂是“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江西瑞昌銅嶺商代銅礦遺址的發掘,是我國和世界上最早的礦冶遺蹟。

江西在我國古代青銅文化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相比之下,寧鄉青銅器雖然也很優秀,但在數量和體量上就相對弱多了。

從古至今,歷史上比江西弱的湖南,為什麼會在近代完成反超

(伏鳥雙尾銅臥虎複製件,原件出土于吉安新幹大洋洲)

唐宋時期,江西依然保有絕對優勢

到了封建社會早期,湖南與江西發展基本同步,差別並不明顯,然而唐宋時期,因為北方移民地大量湧入,加之交通地理上的便利,江西再度崛起。

制瓷行業出現了 “洪洲窯”、“吉州窯”、“景德鎮窯”,工藝水平飛速提高。

單就人才而言,江西在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人才輩出,學風濃厚。而湖南,則是剛剛起步萌芽的狀態。以廬陵文化的中心吉安為例,明朝之前的數次歷史南北大移民,為這裡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移民,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它江西建制最早的古郡,人文燦爛的“狀元之鄉”,號稱“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節義寫春秋”的江南望郡。

這個時期,湖南也有北方移民,但相對江西為少。

書院,是一個有文化代表性的產物。我們在吉安贛江邊的洲上,拜訪了洲上的白鷺洲書院。這座書院正是在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修建,由當時的吉州知軍江萬里創建,它和廬山的白鹿洞書院、鉛山的鵝湖書院、南昌的豫章書院齊名,合稱為古代江西四大書院。

從古至今,歷史上比江西弱的湖南,為什麼會在近代完成反超

(白鷺洲書院前的文天祥雕像)

寶祐四年,文天祥高中狀元,同榜中39名進士均為吉安人,一時朝野震驚。著名愛國詩人劉辰翁、鄧光薦也出自這裡。吉安在唐宋時期,人才爆發式增長,歐陽修、楊萬里、謝縉、胡銓都出自這片土地.....而他們的祖上,幾乎全是移民。

湖南的文化教育在唐宋之際也開始發展,嶽麓書院開始顯現它的光芒,但比起江西來,湖南還只能算是剛起步。

從古至今,歷史上比江西弱的湖南,為什麼會在近代完成反超

(江西吉安文天祥墓)

如果列一下江西籍古今名人,恐怕感覺上會更受刺激。

他們是:

徐稚、陶淵明、綦毋潛、來鵠、林士弘、王安石、歐陽修、晏殊、晏幾道、曾鞏、黃庭堅、姜夔、楊萬里、朱熹、陸九淵、京鏜、石孝友、文天祥、虞集、揭傒斯、解縉、汪大淵、宋應星、魏良輔、湯顯祖、朱耷、王猷定、彭元瑞、蔣士銓、魏禧、詹天佑、陳寅恪、傅抱石、胡先驌、梅汝璈、程懋筠、羅隆基、黃秋園、歐陽竟無、古龍、袁隆平、李安、劉頒、劉敞等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科學家......

唐宋時期,江西的人才就遠比湖南多。然而,宋之後的各種戰亂,讓大量的江西人開始往湖南移動。

江西成敗,皆源於移民。歷史的天平開始傾斜了。

從古至今,歷史上比江西弱的湖南,為什麼會在近代完成反超

(江西瓦屑壩移民先祖遺址)

明清時期,力量對比開始發生緩慢傾斜

到明清時期,湖南人開始逐步走上歷史舞臺。

元末明初,朱元璋與陳友諒在江西持續長時間作戰,江西成為戰爭重災區。

大量移民被迫前往各地,湖南因此受益。湖南的移民,延續數代,歷史上的數次移民,為湖南提供了一個歷史發展的新機遇。唐宋時期,已有大量移民從各地遷往湖南,極大促進了湖南整體文化水平的提高。

這個時期的江西,依然保持著極為強悍的戰鬥力,湖南雖弱,但也在努力前行。

在二十四史中有籍可考的5783位歷史人物中,湖南只有57人,僅佔全國的0.98%;而江西達378人,佔全國6.54%。從明代科甲人物看,湖南有進士427人,佔全國的1.9%,而江西有進士2724人,佔全國的11.9%;鼎甲(狀元、榜眼、探花的總稱)人物,江西有55人,佔全國的21%,為全國之冠。在明代89個狀元中,江西有17人,湖南只1人。

曾國藩的先祖就是在這個時期由江西遷入湖南,明清時期,移民再次大規模向湖南遷徙,成為湖南遷入人口最多的歷史時期,這些移民,帶著文化與財富,助推湖南再度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湖廣熟,天下足”,湖南的糧食與人才,都逐步進入一個豐產期。

從古至今,歷史上比江西弱的湖南,為什麼會在近代完成反超

(江西移民湖南路線圖)

近代,此起彼伏,江西發展減速,湖南終於崛起

近代以來,殖民主義者的入侵,讓文化上傳統保守的江西顯得無所適從,江西似乎更能夠適應傳統社會的發展模式,而湖南,則對這種新形勢做出了極為恰當的反應,雖然湖南也有極為頑固的保守勢力,但對於新思潮,同樣有著極強的包容性,無論保守,還是求新,湖南人總能做到極致,這似乎是移民所具有的一種天然精神,一時間,新風浩蕩,湖南人一躍而上近代史的舞臺,酣暢淋漓地演繹出一部精彩的大戲,而江西,似乎從此開始變得沉默起來,再也沒有重複歷史上的輝煌。

湖南人譚嗣同曾評價說:“江西習俗守舊,愚如土番,上無開民智之官,下無通民情之學會,一睹俗人婦孺意計中所不能有之雄圖霸業,勢必群然奔駭,不恤出死力以相沮撓,則憂而敗。”

譚嗣同的話說得相當“毒舌”,但也反應出當時江西的風氣。當時的江西人,依然沉浸在“讀書做官”的美好理想中無法自拔。清末江西籍京官胡思敬在《國乘備聞》中所說,“江西人嫁女,必與秀才。”應該就是這種心態的反應。

從古至今,歷史上比江西弱的湖南,為什麼會在近代完成反超

(江西吉安陂下古村)

我們找兩個從江西移民到湖南的姓氏,在其中便可發現江西移民為湖南帶來的發展。

湖南的羅氏與曾氏兩支,在近代湖南的舞臺上,可謂“風流人物”。羅氏家族的羅典,為鼓磉洲羅氏第十三世,豫章羅氏珠公六十三世孫,他出任嶽麓書院山長,並且五次連任,主持嶽麓書院長達27年。嶽麓書院在他主持下,發展達到了最高峰。陶澍、賀長齡、賀熙齡、魏源、湯鵬、唐鑑、鄧顯鶴、彭浚、嚴如煜、羅修源、曾國藩(歐陽厚均弟子)、胡林翼、羅澤南、左宗棠、郭嵩燾、李元度、羅汝懷、何紹基、吳南屏……都出自他的門下或,史志留名顯通學子達近千人。所謂“中興將相十九湖湘,湖湘英傑十九嶽麓”可以說,沒有羅典主持嶽麓書院的輝煌,便沒有後續湖南人才的整體爆發,他是功不可沒的奠基者。

曾氏後人中則有晚清名臣曾國藩組建湘軍,成為挽救晚清危亡的中興之臣,在浩浩蕩蕩的湘軍將領陣營裡,祖籍江西者,佔了大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