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尋77年,桓臺籍烈士終“回家”

近日,桓臺籍烈士徐文華終於找到了他的家人。苦尋77年,終“回家”!

苦尋77年,桓臺籍烈士終“回家”

因為墓碑材質原因,很多地方風化脫落,有些字跡不好辨認,淄博市鄉村振興服務隊博山3隊的隊員根據現有的一些痕跡,儘量還原墓碑上的字跡。

苦尋77年,桓臺籍烈士終“回家”

下莊烈士祠內的烈士牌位

  “徐文華烈士,是我父親的二哥。每到大年三十、清明節給逝去親人上墳的日子,我父親都會向著南邊說一聲‘魯南二哥’。因為家裡人唯一知道的,就是他犧牲在桓臺南邊的博山。”烈士徐文華的侄子徐學波稱,自從得知徐文華犧牲的消息後,徐家整整尋找了77年,也沒有找到他的下落。

“魯南二哥”參加八路軍 犧牲77年後“找到”家人

  “徐文華烈士原籍桓臺四區大龍子莊(現為桓臺縣果裡鎮龍南村),他是我的二伯父。我父親在世時,每到大年三十、清明節給逝去親人上墳的日子,都會向著南邊說一聲‘魯南二哥’。我就跟著喊‘魯南二大爺’。”說完這些話,徐學波情緒有些激動,“非常感謝淄博市鄉村振興服務隊博山3隊的工作人員,我一定當面去致謝。”

  11月12日,徐學波稱:那時候,爺爺不幸去世時,三兒子徐文吉(徐學波之父)才7歲,奶奶一個人拉扯三個兒子成人。1938年前後,徐文華約著同村兩個姓孟的好友,跟家裡人說要去參加八路軍。“當時,我奶奶聽說後,一直攆到了村口,也沒見到我二伯父。二伯父從此再也沒有回到家鄉,再也沒有見到我奶奶,這一別就是80多年。”

  “我二伯父犧牲時只有24歲,他沒有留下子嗣。準確地說,徐港書是他的侄孫,徐港書的祖父是徐文華的大哥,也就是我的大伯父。”徐學波說,“我的父親和大伯在世時,多次尋找過徐文華的墓地,一直未能如願,留下了終生遺憾。”

  “父親後來聽說,二伯父在博山犧牲了,但具體在什麼地方犧牲,就不清楚了。”徐學波說,徐文華犧牲後,跟著徐文華打仗的衛生員曾經來到村裡,徐文華將犧牲的消息告訴了我的家人。“我二伯父三年時間就能擔任連長,除了作戰勇敢,也說明當時戰爭非常殘酷,八路軍傷亡很大,很多戰士剛剛入伍不久就犧牲了。”

  “服務隊做的這件事情,非常有意義。我的父親沒有找到‘魯南二哥’,這是他一輩子的遺憾。現在,通過媒體找到了我的二伯父,對父親在天之靈也是一個安慰。”徐學波說。

希望更多的人積極參與

共同幫助烈士“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