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旧楼加装电梯 广州各区纷纷推出“新政”

推动旧楼加装电梯 广州各区纷纷推出“新政”

加装电梯前

推动旧楼加装电梯 广州各区纷纷推出“新政”

加装电梯后 ■广州市海珠区聚德西社区旧楼加装电梯前后对比图。 受访者供图

■关注旧楼加装电梯新探索1

旧楼加装电梯常遇阻力,广州一些街道为此尝试新做法

海珠区聚德西社区设调解“两会”制度 为“装梯”提速

■统筹: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邓毅富 李应华 谢源源

继2018年新加装旧楼宇电梯150宗后,2019年3月,广州市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继续开展旧楼宇加装电梯,试点老旧小区成片加装电梯工作。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加装电梯是好事,但也困难重重。对此,广州市一些街道努力寻求破解之道。海珠区江海街聚德西社区就专门设立加装电梯调解工作“两会”制度,有效破解加装电梯难题,社区50多栋旧楼过半实现了电梯梦。

案例:业主为加装电梯拟租低层物业

近日,海珠区素社街道雅墩街 3-15 号大院一些居民向新快报记者讲了他们的心愿,为旧楼加装电梯,他们几经周折仍然无果,希望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实现电梯梦。

居民黎先生说,雅墩街3-15号大院有3、5、7、11、13、15等6梯住户要求加装电梯,并已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业主赞成并签名同意加装电梯。今年5月至8 月,他们与电梯安装公司及设计院进行实地勘测,认为相关加装电梯方案对楼宇结构并无影响。经过实地测量,7号梯采用外挂式仅需占地6平方米。而3号剪刀梯加建电梯需要使用一楼和二楼的部分地方,两层合计需要使用一楼业主广州市联星桥东经济合作社的物业13.71平方米。

2018年8月28日,申请加装电梯的业主向联星桥东经济合作社提交了《关于雅墩街小区申请加装电梯的请示函》,表达了加装电梯的愿望,并说明了加装的做法,希望有偿使用部分地方,长期租赁或按市场价购买均可,希望合作社大力支持。但是,合作社表示,空地属于集体所有。按照规定,如需占用,必须经全体社员讨论通过方可办理。至今年4月,加装电梯的居民代表与合作社沟通无果。

日前,新快报记者参加了海珠区素社街道城管科召集的雅墩街小区加装电梯沟通会。加装电梯居民志愿者小组代表明确表示,希望向合作社租赁或购买首二层部分物业。对此,合作社有关负责人表示,雅墩街小区1-2层是生产社集体的物业,3-9层出售给个人。首二层有3000多平方米出租,承租方用租来的物业经营公寓、仓库、餐饮店和商店。部分业主拟加装电梯的方案此前在社内的大会上沟通过,加装电梯的事没有通过,主要原因是影响采光的三四楼住户反对、影响楼宇的结构、影响村民分红的利益等6个问题未能解决。

在沟通会上,街道城管科负责人表示,消防问题、结构安全问题和安装电梯方案等交由政府部门去审核。“加装电梯是好事,除了经济补偿,还有一些非经济补偿,对于这些事宜(合作社)可以再沟通”。

随后,新快报记者跟随城管科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实地了解雅墩街3-15号大院的情况,发现3、5、7、11、13、15梯拟加装电梯使用现有楼梯位置,需要占用一二楼的物业用地,同时也会对靠近楼梯单元的采光有一定影响,三四楼为甚。对此,街道城管科负责人指出,这几个楼梯加装电梯要征得一二楼业主同意租用用地外,还要解决较低楼层单元的采光影响,这两点是难点。

近日,为加装电梯奔走的居民吕女士高兴地告诉新快报记者,旧楼加装电梯有了新进展。原来,经过再一次修改方案后,7号梯加装电梯不用占用车位了,也得到了更多业主的支持。

某小区:业主需求不同导致加装困难

海珠区素社街道雅墩街3-15号大院加装电梯受阻一事并非孤例。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旧楼加装电梯遇到的困难,除因客观原因较难满足相关建筑退缩和消防要求外,更多的是低层业主认为加装电梯使低层房屋贬值,影响通风、采光等,因此强烈反对加装电梯,业主之间矛盾协调机制尚未完善,严重影响旧楼加装电梯进度。记者走访了解到,在广州,不少住宅小区的业主有加装电梯的愿望,但推进加装电梯事宜时都遇到阻力。

黄埔区某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告诉新快报记者,该小区有十多幢7层、楼龄18年的旧楼,其业主都有加装电梯的需求,但申请加装的楼栋都没有成功。前后有3栋楼的业主想加装,其中两栋成立了筹备小组,发动过三次,均失败。

这名业委会主任分析,该小区加装电梯遇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业主需求不同,很难协调。毕竟出钱加装电梯的是业主,只要他们认为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不会加装,或者干脆反对加装。

这名业委会主任认为,政府可以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宣传,二是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引导业主,最好像广州白云区那样成立电梯加装中心,加强业主的协调。

探索:咨询会和协调会减少意见分歧

如何破解旧楼加装电梯遇阻的难题?对此,广州市各区都在探索新的做法。

海珠区江海街有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旧楼、老龄化是江海辖区民生领域的新短板,该街道老年人口占户籍总数17%,老旧小区80%以上楼龄超过25年,加装电梯诉求集中、意愿强烈。但加装电梯涉及居民的切身利益矛盾比较集中,政府很难协调。

“加装电梯矛盾的关键点在于居民意见不集中。”该负责人介绍,聚德西社区以社区党委为平台,不断发动社区党员和热心群众参与,专门设立加装电梯调解工作“两会”制度,一个是加装电梯咨询会,收到居民楼宇代表发起的安装电梯动议后,社区党委吹哨召集街道城管科、区住建部门、规划部门等,以会议形式为群众提供政策解答;一个是加装电梯协调会,社区党委发动热心党员总结加装电梯的工作经验和问题清单,制作加装电梯工作指导手册,注意前期收集涉诉求的居民意见,发动社区党员和热心群众上门做居民的调解工作,比政府工作人员上门效果好。

针对矛盾焦点问题,社区党组织会及时组织街道城管科、综治办、司法所等科室与居民代表召开问题协调会,有力推动小区加装电梯。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聚德西社区辖内的58栋楼宇,除了两栋电梯楼外,已有6栋楼梯楼启用电梯,9栋正在施工,6栋正在公示文件,13栋正在筹备中。通过推广居民群策群力,合力解决自己家门口问题的共治共享经验,目前,江海街也有17台加装电梯投入使用,另有12台进行施工,37台正在筹备中。

建议

连片加装电梯容易凝聚业主共识

据统计,2012年7月1日实施《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试行)》以来,海珠区共审批加装电梯许可637宗、678幢,与2022年完成2522栋旧楼宇改造并加建电梯还有较大差距。

今年,民盟海珠区基层委员会海珠区政协政法组在《关于促进海珠区老旧社区微改造的建议》提案中建议,对整个小区进行统筹,完善市政设施、绿化,加建电梯方案整齐划一,社区居住环境得到整体的提升,低层业主从中获益,从而减少矛盾,加快旧楼加装电梯步伐。

对此,广东省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周活宁认为,连片加装电梯的战略很好,可以以面带点。他认为,连片加装电梯还有助于推动小区成立业委会,因为加装电梯涉及到全体业主的利益,如果诉求相同,就容易凝聚共识,降低了成立业委会的难度。

推动旧楼加装电梯 广州各区纷纷推出“新政”

■一位老伯正在使用加装的电梯。

■关注旧楼加装电梯新探索2

推动旧楼加装电梯 广州各区纷纷推出“新政”

提供平台帮助居民减少矛盾,精准补助特困人员加装电梯……

一个大院11栋旧楼宇,现已成功加装7台电梯,还有3栋楼宇正在推进加装电梯。这一幕发生在越秀区梅花路3-21号大院。越秀区充分利用“社区论坛”“居民议事厅”等社区活动提供线下交流平台和线上议事平台,推动加装电梯一事;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服务中心,对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户籍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特困人员实施一次性精准财政补助……今年以来,白云区不断出招推动加装电梯提速,解决群众下楼难的问题。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推动旧楼加装电梯这项民心工程,广州市多个区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越秀区 加装电梯数量全市排第一

越秀区是广州的老城区,7层至9层的多层旧楼房存量大,其中未加装电梯的旧楼多达4500多栋,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无电梯住宅中居住老年人的数量持续增加,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成为高层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的迫切需求。自2012年广州市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至今,越秀区累计规划审批1562宗,累计已完成加梯943台,数量位于全市第一。

为推进加装电梯,越秀区制定实施《越秀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财政补助经费管理规定》,对7层及以上旧楼成功加装电梯给予每台10万元补助,对民政部门认定的低保、低收入等困难家庭业主分摊费用给予最高5万元补助,避免盲目分配、粗放补贴。将加装电梯告知备案材料从12项调减为7项,对规划立案实行“一窗受理、协同办理”。在区房管局成立加装电梯服务中心,在区政务中心开设电梯预审专窗,在18个街道开设电梯咨询专窗,引进电梯企业、设计施工单位和党员义工,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咨询服务,实现全区电梯增设窗口服务“全覆盖”。

针对加装电梯的难题,越秀区坚持居民自治,充分利用“社区论坛”“居民议事厅”等社区活动提供线下交流平台和线上议事平台,引导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议,大家的事情共同议”。通过补偿首层住户、低层住户无需分摊免费使用、个别高层住户不分摊不使用等方式,促使各利益诉求方共同达成“最大公约数”。

为破解老城区电梯维养难的问题,越秀开展“电梯托管管家”项目,由专业公司提供安全员负责电梯维保和检修,居民只花费650元一个月,就能安心使用电梯。目前已办理58宗托管服务。此外,针对电梯资金筹集难、监管难的问题,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免担保月供装电梯、电梯资金联名使用”的金融服务,有效缓解群众加装电梯的资金压力。

推动旧楼加装电梯 广州各区纷纷推出“新政”

■广州市白云区景泰街云苑南社区多栋旧楼成功加装电梯,方便了居民上下楼。 受访者供图

白云区 成立加装电梯服务中心

据统计,近年来白云区推进旧楼加装电梯不断加速,从2016年核发25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到2017年的71宗、2018年的105宗。今年,白云区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出台补贴政策、优化审批服务、探索党建引领等有效举措,协调不同意见,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加快了全区旧楼加装电梯的步伐。截至10月底,白云区共受理加装电梯类案件479宗,已核发加装电梯工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15宗,解决3700多户群众下楼难问题。

为摸清底数,白云区于去年底开展老旧小区和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现状摸查工作。初步摸查数据显示,全区加装电梯需求约3700台,主要分布在景泰街、三元里街、同德街、棠景街等,涉及约7万户、24.5万人。

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有什么流程?邻居有不同意见怎么协商?这些街坊们在加装电梯时关心的问题,如今有人来解答。今年4月,白云区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服务中心正式揭牌。

白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梯服务中心搭建起政府、企业、群众之间沟通衔接的桥梁,为市民提供加装电梯筹备方法、技术要求、申报程序、维护保养等“全链条”信息,并为群众展示加装电梯的优秀案例和成功经验。

今年,白云区还出台了《白云区老旧住宅加装电梯财政补助实施方案》。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白云区财政补贴政策凸显精准补助的特点,对特定时间内进行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户籍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特困人员,实施一次性精准财政补助,确保需求人群、困难群众装得了电梯、用得上电梯。

增城区 率先推行连片加装电梯

2018年底,增城区率先在广州推行既有住宅集中连片式加装电梯。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统筹并由财政出资委托设计单位对全区14个典型小区942个梯口逐个勘查,并将审批流程简化至三步即可完成,由被动等待审批转变为主动服务,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申请,统一批复”的审批模式。

同时,增城区也出台了财政资金扶持政策,申请人在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并向所在镇街提出申请后,即可获得每台10万元的政府补贴,破解了“资金难”问题。目前,增城区根据试点社区居委申请已批复新塘镇水电二局社区、新世界社区、新康社区、荔城街荔城碧桂园社区、石滩镇碧桂园豪苑社区5个连片加装电梯试点、共计441个梯口,较往年该区加装电梯审批数、建成量均大幅增长。

新塘镇水电二局社区是连片加装电梯试点之一,该社区住宅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6至8层楼梯房对于加装电梯需求很大。居民黄伯表示,他所居住的楼宇通过连片加装电梯模式,从申请到施工只花了两个月时间。“集中连片加装电梯省事又省时,一次性解决了手续流程问题。”

目前,增城各镇街和社区居委共设立了35个加装电梯咨询点,提供咨询、协调和指导服务。同时,相关部门联合定期深入社区开展加装电梯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和协调服务等活动,积极解决加装电梯疑点难点问题。

说到旧楼加装电梯补助,不得不提到荔湾区。2017年8月,荔湾区在全市率先实施“百梯万人”旧楼宇加装电梯行动,对符合条件的每台加装电梯给予10万元财政补助。近日,新快报记者从荔湾区住建局了解到,2019年1月至9月,荔湾区发旧楼宇电梯加装建设许可证259件,2019年1-9月荔湾区核发旧楼宇加装电梯使用许可证201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