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殘瓷不值錢?你未必買得起

  近年來,有中國元素的拍品,尤其是頂尖藝術品,屢屢創下拍賣“天價”,可以說不斷地刺激著國人神經。

  即使是那些不太完整的中國瓷器或者說瓷片。

  一個不起眼的瓷片,也許轉身就會成為各大拍行的寵兒,成為身價千萬甚至上億的“天價”藏品。

  ▽▽▽

  就好比前段時間在比利時一個小拍賣行的拍賣會上,一件青花殘器依舊拍出235萬歐元,摺合人民幣180萬!

  

馬未都:殘瓷不值錢?你未必買得起

  這是一件元代青花釉裡紅開光鏤空牡丹紋蓋罐,單聽名字,這就已經足夠刺激到一眾藏家了。

  但如果是一件殘器,你是不是覺得會大打折扣?

 

  這件蓋罐不僅被“砍頭”,又沒蓋,身體部分也是碎拼,但這卻沒有影響它拍出高價!

  

馬未都:殘瓷不值錢?你未必買得起

  ▽▽▽

  “要收就收完整的”,“瓷器起毛,不值分毫”,“瓷器毛了邊,不值半分錢”。

  這些是大多數收藏家的傳統理念。

  

馬未都:殘瓷不值錢?你未必買得起

  ▲青花海水龍紋大盤 明

  中國傳統收藏觀念裡非常注重器物的完整美,收藏者一般以器物完整無缺為準,對於傷殘器向來不屑一顧。

  但殊不知,傷殘器同樣具有獨特的收藏意義與價值,也曾在拍賣場上拍出了不少高價。

  

馬未都:殘瓷不值錢?你未必買得起

  ▲鬥彩蓮池鴛鴦紋盤 明宣德

  ▽▽▽

  ◆最出名的要屬在2011年5月春季拍買專場上,中漢春拍猶珍專場上拍的宣德青花雲花龍紋大盤瓷片。

  

  當時競價之激烈,參與之活躍,令在場的人和後來獲悉消息的玩家咂舌。

  一個40多公分的宣德雲龍紋大盤的盤心瓷片,最後在層層激烈競爭下拍出了36.8萬元人民幣!

  

  此宣德雲花龍紋瓷片,胎質細膩潔白、釉層晶瑩肥厚、青花色澤濃豔而透亮,是典型的進口上等蘇青料特徵。

  

馬未都:殘瓷不值錢?你未必買得起

  那麼,這件殘片為何能拍出如此天價呢?

  主要在於宣德青花龍紋瓷儘管傳言和歷史資料披露很多,但在現實中和博物館收藏相對較少。

  

  ▲青花礬紅彩海水龍紋盤 明宣德

  所以這類宣德龍紋大盤,無論是整器或者殘器瓷片,都是宣德時期珍品中的珍品。

  

  ▲青花龍紋僧帽壺 明宣德

  ▽▽▽

  除了殘片,殘器也曾在拍賣場上大放光彩。

  ◆在2012年的倫敦蘇富比春拍中,一件明宣德雲龍紋大盤殘器就以15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馬未都:殘瓷不值錢?你未必買得起

  ◆2016年3月“嘉德四季”拍賣中,一件清雍正青花礬紅穿花龍紋玉壺春瓶殘器約540萬元人民幣成交!

  業內一位專家表示,這件於清代鼎盛時期燒造的官窯瓷器,工藝複雜,品相尚佳,加之存量少。

  儘管是一件傷殘器,賣出高價也屬正常。

  

  ◆2014年9月,一件肩部有道裂紋的清乾隆釉彩大瓶,因系市場僅見的一件各種釉彩瓶,引起中國買家的極大關注,紛紛競拍。

  最後2472.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2億元)成交,是當年的三件億元瓷器之一。

  

馬未都:殘瓷不值錢?你未必買得起

  ◆據悉在2010年,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名為“猶珍”的特殊拍賣會,158件或殘或缺的古瓷斬獲688萬元佳績。

  

  可見,對於一些珍稀精美的殘器,包括重要窯口的瓷片(宋代汝哥官鈞定五大名窯)、元青花、成化瓷等這些,即使是瓷片或殘器也是備受追捧的。

  這些殘器能在拍場上仍舊綻放光彩,不僅在於真正懂得收藏和審美的人會欣賞完整的美,更懂得感受那種攝人心魄的殘缺之美。

  當然,更重要得是在於它們的歷史、文物、藝術、研究和經濟價值不容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