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的三种境界

学校管理的三种境界

  有管无理:大部分学校的现状。为管理而管理,学校管理流于形式,只管住了人的身,没有管住人的心,学校内部资源(人、财、物等)没有有效利用,学校管理效率低,管理效果差。

  有管有理:少数优质学校能做到。为理而管,因管而理,学校管住了人身,也管住了人心,学校内部的资源也基本做到了有效利用,但学校是学校,教师是教师,教师只是在工作,或者为自己的事业(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一致时)而努力,并没有投入全部或者是大部分的精力,只把工作当成一种任务和职责,在有管的情况下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能有理进行,如果没有了管理,就极有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学校必须时时注重管理、加强管理,才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这种状态下的学校管理目标虽然能够实现,但成本较高。

  无管有理:学校管理的至高境界,极少学校能做到。处在此种状态的学校,管理制度完善,教师热爱学校,校园里人人是主人,人人是管理者,教师自觉性极高,自律性极强,教师的主人公意识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展示,教师的高度自我管理基本上取代了学校管理。学校管理部门的职能重点由管转向理和通,即主要起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学校的管理成本也因此降低到了最低水平。这也是世界上所有学校和管理者不断追求的管理目标和境界。


  要达到这种境界,学校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制度: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来自一流的制度,管理制度、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创新制度、激励制度等等,不仅健全,还要高效并不断完善和改进。有了科学高效的制度,学校管理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教师才能明确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

  二、管理:任何一个一流的学校都不止有一个前瞻的领导者。这些优秀的学校领导者及其追随者是学校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改进者,他们不是成就自己,成为丰碑,而是在成就学校:做开拓者,做踏脚石,他们勇于忍受孤独,敢于承担风险,所有这些,没有魄力和奉献精神是做不到的。IBM、摩托罗拉、飞利浦、索尼、东芝、大宇、三星等企业名扬世界,而他们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却在默默无闻,甘于成就企业、奉献自我,这些大企业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伟大的领导者,才能永葆青春、不断前进。学校也是如此。


  三、教师:教师是学校管理的客体同时也是管理的主体,能否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学校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让教师视校为家,做学校真正的主人,还是把教师当作应试和招揽生源的工具,这和学校的目标、制度及管理者的个人风格有关。学校是全体教师的学校还是仅仅是管理者的学校,学校的管理目标直接决定了教职员工的身份,是主人翁还是打工仔。学校目标同时也决定了教师的工作态度:为学校就是为自己,还是为学校先要为自己。两种不同的出发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效率的高低。

  另外,学校规模、历史和发展前景对学校管理向更高境界进步也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有些东西是需要积累的,学校规模越大、历史越长、前景越好,就对教师越有吸引力,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就距学校的管理目标越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越高,主人翁意识就越强,自我管理水平就越高,学校资源配置就越合理,利用就越充分,学校的管理效率和社会信誉度也就越好。好的信誉度反过来又能增强教师对学校的信心,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二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推动学校这艘大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