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日照嵐山區大美鄉鎮——黃墩鎮

黃墩鎮地處日照市嵐山區西北部山區,轄9個社區,54個村,5.6萬人。總面積1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1萬畝、山場河灘7.6萬畝。先後獲得國家生態鎮、省級文明鎮、全市鎮域經濟先進鄉鎮、市級文明鄉鎮、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省級菸葉生產先進鄉鎮、國家級綠色食品板栗標準化示範區等榮譽稱號。2015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1669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2.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4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00元。

黃墩鎮歷史悠久。據考,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年)初始建村,因村北有古狼煙墩,土呈黃色,慣稱黃墩。解放前稱蘆山區,解放後改稱十六區、黃墩區、黃墩鄉。因著名的甲子山戰役,1958年更名為甲子山人民公社,1963年後先後幾次改稱黃墩區、黃墩公社等,所轄區域有所變化。1985年正式改稱黃墩鎮,2004年9月黃墩鎮正式劃歸日照市嵐山區。黃墩鎮自然風光秀麗。鎮內有大小山頭220多座,其中的甲子山海拔480米,山峰陡峭、怪石嶙峋,一年四季鬱郁鬱蔥蔥,滿山遍野奼紫嫣紅。山上有孫臏洞、情人石、定山石等景觀。甲子山是著名的甲子山戰役紀念地。1942年8月、1942年10月、1942年11月,由羅榮桓、羅炳輝、張仁初、舒同等指揮八路軍在此組織了三次反頑戰役,歷時116天,打死打傷頑匪1000餘人,摧毀國民黨三次盤踞圍剿,為沂蒙山區和濱海著名戰役之一,現在此處尚存有部分戰爭遺蹟。另外,鎮內還有浮蓬山古銀杏樹等五處縣級文物保護點,現仍保存完好。  

黃墩鎮文化底蘊豐厚。鎮內的草澗村是清朝名相劉統勳、劉墉的祖居地。據該村現存《劉氏族譜》及民國十三年碑刻記載:草澗村原名喜鵲窩。明洪武三年,劉氏始祖劉思源由江南徐州府碭山縣(今屬安徽)大劉莊遷住此地,繁衍生息,先後生下福、祿、壽、禧、詩、書、忠、厚八子,後因家庭變故,除四子劉禧留守故里外,其餘七子紛紛遷往外地。其中長子劉福和三子劉恆遷居逄戈莊後,經幾代人創業,家境逐年變好,其後代有多人在朝廷為官,其中第十代劉墉官至東閣大學士。劉墉外嫻經史、內通掌故、博通經史,其勵精圖治、正直清廉的故事廣為傳誦。劉墉後人出資在草澗村修建了劉氏祠堂,並供奉於半朝鸞駕等貢品。祠堂於文革期間被毀,但該村尚存有許多相關文物。

黃墩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捷。北靠335省道,東依222省道,西鄰龍坪連接線,613省道貫穿東西,距日東高速公路10公里,距日照飛機場15公里,距日照港40公里,境內瀝青路總里程22公里,鋪設水泥硬化路128公里,全部行政村實現了道路村村通。近年新修成的百里環山路總里程100餘里,把全鎮九大流域、5.2萬畝經濟園林串成串,連成線,搭起了綠色長廊。

黃墩鎮生態環境優良,氣候條件宜人。地處北緯35.4度,東經119度,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鎮森林覆蓋率達45%,被全國綠化委命名為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鄉鎮,被省政府命名為生態示範鄉鎮,被省環境保護局命名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黃墩鎮雖地處沿海,但海拔地勢較高,屬黃淮水系,系淮河源頭,鎮內河流均自東向西流淌,自成一體。鎮內有大小水庫、塘壩320多座,水質良好,有效灌溉面積5.2萬多畝,鎮內大氣質量常年保持一級。境內群山連綿,山峰如列,綠草綠陰,溪水潺漣,三季花香,萬壑鳥鳴,是名副其實的生態鎮。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綜合嵐山區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