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日照岚山区大美乡镇——黄墩镇

黄墩镇地处日照市岚山区西北部山区,辖9个社区,54个村,5.6万人。总面积1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1万亩、山场河滩7.6万亩。先后获得国家生态镇、省级文明镇、全市镇域经济先进乡镇、市级文明乡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烟叶生产先进乡镇、国家级绿色食品板栗标准化示范区等荣誉称号。2015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66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00元。

黄墩镇历史悠久。据考,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初始建村,因村北有古狼烟墩,土呈黄色,惯称黄墩。解放前称芦山区,解放后改称十六区、黄墩区、黄墩乡。因著名的甲子山战役,1958年更名为甲子山人民公社,1963年后先后几次改称黄墩区、黄墩公社等,所辖区域有所变化。1985年正式改称黄墩镇,2004年9月黄墩镇正式划归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自然风光秀丽。镇内有大小山头220多座,其中的甲子山海拔480米,山峰陡峭、怪石嶙峋,一年四季郁郁郁葱葱,满山遍野姹紫嫣红。山上有孙膑洞、情人石、定山石等景观。甲子山是著名的甲子山战役纪念地。1942年8月、1942年10月、1942年11月,由罗荣桓、罗炳辉、张仁初、舒同等指挥八路军在此组织了三次反顽战役,历时116天,打死打伤顽匪1000余人,摧毁国民党三次盘踞围剿,为沂蒙山区和滨海著名战役之一,现在此处尚存有部分战争遗迹。另外,镇内还有浮蓬山古银杏树等五处县级文物保护点,现仍保存完好。  

黄墩镇文化底蕴丰厚。镇内的草涧村是清朝名相刘统勋、刘墉的祖居地。据该村现存《刘氏族谱》及民国十三年碑刻记载:草涧村原名喜鹊窝。明洪武三年,刘氏始祖刘思源由江南徐州府砀山县(今属安徽)大刘庄迁住此地,繁衍生息,先后生下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八子,后因家庭变故,除四子刘禧留守故里外,其余七子纷纷迁往外地。其中长子刘福和三子刘恒迁居逄戈庄后,经几代人创业,家境逐年变好,其后代有多人在朝廷为官,其中第十代刘墉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外娴经史、内通掌故、博通经史,其励精图治、正直清廉的故事广为传诵。刘墉后人出资在草涧村修建了刘氏祠堂,并供奉于半朝鸾驾等贡品。祠堂于文革期间被毁,但该村尚存有许多相关文物。

黄墩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北靠335省道,东依222省道,西邻龙坪连接线,613省道贯穿东西,距日东高速公路10公里,距日照飞机场15公里,距日照港40公里,境内沥青路总里程22公里,铺设水泥硬化路128公里,全部行政村实现了道路村村通。近年新修成的百里环山路总里程100余里,把全镇九大流域、5.2万亩经济园林串成串,连成线,搭起了绿色长廊。

黄墩镇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宜人。地处北纬35.4度,东经119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5%,被全国绿化委命名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被省政府命名为生态示范乡镇,被省环境保护局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黄墩镇虽地处沿海,但海拔地势较高,属黄淮水系,系淮河源头,镇内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成一体。镇内有大小水库、塘坝320多座,水质良好,有效灌溉面积5.2万多亩,镇内大气质量常年保持一级。境内群山连绵,山峰如列,绿草绿阴,溪水潺涟,三季花香,万壑鸟鸣,是名副其实的生态镇。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综合岚山区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