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跳來跳去的女人》:跳不出的人間煙火

1

尼采曾說,審慎的人只爭取擺脫痛苦而不爭取歡樂。

在他看來,人的目標不應當指向生活中的歡樂和愉悅,而是指向儘可能避免那無數惡事。

如果按照尼采的智慧對照現實生活,奧爾迦·伊凡諾芙娜就是身在幸福中而不自知,手裡明明抓了一把好牌,結局卻潰敗得一塌糊塗。

俄國現實主義作家契訶夫在1892年創作了短篇小說《跳來跳去的女人》,講述女主人公—奧爾迦·伊凡諾芙娜,一個文藝女青年是如何一步步墮入無邊深淵:婚後出軌畫家,不久被情人拋棄,最終永失丈夫的悲慘遭遇。

契訶夫《跳來跳去的女人》:跳不出的人間煙火

俄國現實主義作家契訶夫

2

伊凡諾芙娜的丈夫是名醫生,一輩子投身於自然科學與醫學研究之中,有著嚴謹而周密的頭腦,他大抵認為婚姻就是平平淡淡過日子,擁有伊凡諾夫娜令他足夠幸福,他日夜兼程地輾轉於兩家醫院行醫治病,只是薪水依然微薄。

伊凡諾芙娜是個標準的文藝女青年,她熱愛藝術,熱衷社交,但她的社交門檻極高,只有那些名望極高的璀璨明星才能入她的眼。比如畫家、作家、演員之類的人物。在伊凡諾芙娜眼中,他們這些人就是時代裡的英雄。

每週三,她總會在家中舉行晚會,將這些名人邀來進行各種藝術消遣,大家盡興時都會讚美伊凡諾芙娜是多麼美麗和富有才氣,畫家說她只要努努力就將來就能有所成就;音樂家對她說,只要她不犯懶,一定會成為出色的歌唱家......

伊凡諾芙娜陶醉在這些讚美之中便漸漸憧憬,在未來會有一切“成功啦、榮耀啦、人們的愛戴啦都在等著她”。

契訶夫《跳來跳去的女人》:跳不出的人間煙火

短篇小說《跳來跳去的女人》

這種時刻,戴莫夫由透明變得更為透明,他偶爾出現時也是帶著溫和的笑容問大家“要不要吃些什麼?”

這時眾人才會注意到他,知道他是伊凡諾夫娜的丈夫,不過也僅限於此,一忽兒便又回到他們藝術和繪畫的討論。

這對年輕夫妻的“幸福”持續了幾個月就被一次旅行終結,正是在這次旅行中伊凡諾夫娜與名流中的一位畫家——里亞包甫斯基“相愛”了。七月,畫家們一同去伏爾加流域旅行寫生,伊凡諾芙娜一同前往。面對伏爾加河平靜的夜,里亞包甫斯基發出一番藝術感嘆:

“水面上的黑影不是陰影,而是夢;那迷人的河水以及那離奇的光輝,深不可測的天空和憂鬱而沉思的河岸,都在述說我們生活的空虛......”

他在甲板對伊凡諾芙娜表白,“我發瘋地愛您“,並懇求道,“您愛我吧,愛我吧......”

陰影、夢、離奇的光輝,光是他說話的方式和炫目的詞章已令她心醉,此時的表白更讓她顫抖。

她不是沒想過戴莫夫,只是當畫家說出“月光、伏爾加、美麗、我的愛”的時候,她覺得一切往事,她的婚姻、她的戴莫夫都渺小瑣碎起來,它們的存在顯得那麼不必要。

契訶夫《跳來跳去的女人》:跳不出的人間煙火

就這樣,伊凡諾芙娜在伏爾加河流的小屋與畫家過起陽春白雪般地生活。

然而生活真是一副美好的風景油畫嗎?現實很快給了她答案。

幾個月後,伏爾加河進入深秋,它不再光彩照人,大自然的盛裝隨著季節交替而褪散,雨水、泥濘、村裡的農婦、擾人的蠅蟲……

這裡的一切令她感到厭倦,從前她嚮往的“藝術”的潔淨與美好都統統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比同戴莫夫的婚姻更為瑣碎的瑣碎,她低頭,只見蟑螂在地上爬來爬去。

里亞包甫斯基在吃飯時竟然把大手指頭浸到湯裡,這簡直令她難以忍受,她開始想念戴莫夫。此時,畫家對她也已厭倦,態度也逐漸惡劣,獵到新歡後更是拒絕再同她見面。

契訶夫《跳來跳去的女人》:跳不出的人間煙火

伊凡諾芙娜甚是傷感,她想念丈夫,也懷念曾經平靜如水的幸福,她突然意識到丈夫幾乎包容了她的所有,她幾乎能感覺到戴莫夫早發現了她隱秘的感情,但他仍然靜默地愛著她保護著她。

同時她也迷戀畫家,她認為這段“藝術性”的關係有益於畫家創作,也有益於她自己。因為她太崇尚一種形而上的純粹生活了。

然而,現實並沒給她選擇的餘地,而是給她以懲罰。

她再次回到家裡時,戴莫夫染上了疾病不治而亡。當她得知丈夫是為了挽救一名患白喉的男孩而不幸感染而死時,伊凡諾芙娜悔不當初,她呼喊道,他是一個偉大的人,她會一生一世崇拜他。

有什麼用呢,錯過了的不會再回來。

3

契訶夫創作《跳來跳去的女人》以諷刺那些愛慕虛榮、蔑視科學勞動和那些欺世盜名的登徒子。

伊凡諾芙娜一生都在尋找可以崇拜的英雄,醉心於藝術世界,卻沒有發現自己丈夫的美好,他亦是獻身科學的英雄。

有句話說,有一種女人,不論嫁給誰都能過得精彩,因為她們善於經營。

這樣的說法放在伊凡諾夫娜身上則是,無論有沒有戴莫夫都無法避免她婚姻的悲劇。她的文藝和她編織出來的幻夢成為了她婚姻的原罪。

契訶夫《跳來跳去的女人》:跳不出的人間煙火

她是追求藝術追求高尚,然而藝術和高尚又從何而來呢?

對於“現實生活”的貶低使她無法認識“藝術源於生活”的理論。

她的問題在於,她斷然拒絕平庸,而她所謂的不平庸實際上只是些空洞的、被華麗的詞語包裹著的事物,當她嘗試揭開那層朦朧的面紗後會發現,浪漫的外觀下還是平庸。

實際上,又有誰能永遠活在騰空的夢幻之中呢?文藝的外表下如果沒有腳踩大地的生活過又如何去支撐那份美好呢?

李子柒的視頻火了之後,許多人開始嚮往劈柴、餵馬、面朝大海的鄉村生活,但我相信那種嚮往只是對展現在屏幕上的那種歲月靜好的嚮往。

如果看到靜好背後的艱辛和仍然是充斥著生活瑣碎、髒亂的環境、雜草叢生,不似城市的衛生條件後,真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能選擇堅守。

契訶夫《跳來跳去的女人》:跳不出的人間煙火

伊凡諾芙娜也是如此,她只看到藝術作品表明上的美好,卻無法透視它是怎樣用努力和平庸的汗水積累而成,由此可見,她的文藝只能算是“偽文藝”。

但在伊凡諾芙娜短暫的婚姻中,戴莫夫是理性的,他曾試圖像妻子解釋,儘管他不懂藝術,但他認為各人有各人的本行,他曾說:

“我不瞭解風景畫和格局,不過我這樣想:如果有一半聰明的人為它們獻出畢生的經歷,另外又有一批聰明人為它們花大筆的錢,那它們一定有用處。”

我不瞭解他們,可是不瞭解並不等於否定。這就是戴莫夫堅持的信念。可惜的是,伊凡諾芙娜不以為然,她在婚姻裡是有恃無恐的一方,因而忘記了尊重。

契訶夫《跳來跳去的女人》:跳不出的人間煙火

有人認為,他們婚姻的悲劇在於沒有共同的愛好。但為什麼共同生活的兩人一定要使彼此的愛好有所交集?換言之,即使有了共同的愛好就能為愛保駕護航嗎?

也不盡然。里亞包甫斯基是藝術家,伊凡諾芙娜同他一定是有共同愛好的,然而藝術家是個渣男,現實就是魔鬼。

比起共同的這種東西,尊重才是更可貴的吧。

畢竟,婚姻不是學術大討論,也不是找工作需要專業對口,婚姻就是相愛的兩個人為了相愛而常常不得不作出妥協,尊重彼此的領域,活在這人間煙火中總能發現對方的璀璨才能談情說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