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汝州 临汝县私营卷烟厂考略

厚重汝州     临汝县私营卷烟厂考略

临汝县私营卷烟厂考略

谭国强/文

临汝县的卷烟生产诞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原始生产以手工为主。随着机械化发展和卷烟销售市场日益的扩大。一些烟厂即开始引进人力手摇式和畜力拉动的卷烟机械。截止一九五四年全县有私营卷烟存15家。其分布于临汝县城九家、半扎村四家、滕店村一家,无厂址的一家。成规模的卷烟有:

厚重汝州     临汝县私营卷烟厂考略

一 协记烟厂,1933年半扎人有个叫樊诩新的,因参于了许昌烟行的工作,掌握一定烟叶经营的经验。当看到许昌人开办烟厂生意红火,遂于1934年回半扎村开办烟厂。此事引起了戴湾村戴伸的注意,即与兄戴智仁商议与樊合作办烟厂之事。戴智仁为时国民党45师副师长,有经济条件,遂出资500块大洋,与樊翊新合办了协记卷烟厂,厂址选在半扎村小南门路北民宅。购进卷烟机两部,切丝机两部,聘请机械师贾喜,职工50多人,产品牌号:条子烟“救国"牌,大包烟(每包50只)有“美人"、“飞机”、“交通”,日产三大箱。经营一年后,因质量低次,销路不畅,亏损严重,厂里资金溃减,工人开支困难,生产处于半停产状态,只开动一部卷烟机,一部切丝机,工人大半回家,产量降至日产半箱,1936年秋,樊、戴两家分开,另起炉灶。

厚重汝州     临汝县私营卷烟厂考略

二、义记烟厂。戴伸从协记烟厂分出后,在戴湾村本家住宅(戴湾老学校)开办义记烟厂。1936年开始生产,开动卷烟机、切丝机各一部,工友12人,机师仍是贾喜,人力推动机器生产,日产卷烟一大箱(每盒20支,每条25盒,每箱100条;大包烟每包50支,每箱500包),牌号有“救国”、“飞机”、“大胜利”等。面对销路不畅,资金难以周转厂情,戴智仁虽又投50块大洋,但仍无扭转亏损局面,时员工锐减,仅剩6人,五天才产一箱烟。

为了扭转亏损局面,戴伸下决心从质量抓起,先后到许昌、武汉等大型卷烟厂参观取经,回厂后他一面培养工人技能,一面改进烟丝的配料比例。头等卷烟有“美人”、“八卦图”,配料用康普林、香精、鱼肝油、米壳、酒精、蜂糖等,此烟清香可口,气味纯正,烟丝油润,适宜烟瘾大者吸食。二等卷烟有“飞机"、“大胜利”牌号,配料用鱼肝油、蜂糖、薄荷霜、香精等,其味清凉爽口,甘津、无烟瘾者最爱吸食。三等卷烟有大包“金塔”牌,配料有米壳、酒精、鱼肝油、糖糕,此烟劲壮,价格低廉,备受农民欢迎。改进工艺后的卷烟销路逐渐打开,由附近村庄逐步扩展到县城,不久有较大烟贩来厂订货,资金逐渐增加,生产昼夜不停,不到一年即招来西安客商,他一次订购百箱。因厂生产能力低,即使昼夜不停,也需一个月才能完成。见此情况的客商姜某回到西安约了五家客商作为股东,所需资金由他们全部投入。

1937年,义记烟厂为扩大厂房,将厂址迁往半扎,典当民宅四节,厂房20余间,新增卷烟机、切丝机各一部,职工增值50余人。设总务、机务、配料、储存、交易、零售、伙食、保卫八大处。日产卷烟增值五大箱,仍然满足不了西安客商的需求,他们提货不定量,产多少要多少。为了扩大再生产,在西安客商资金的支持下,厂方从朝川煤矿(现蜈昭窝煤矿),购回蒸汽锅炉一台,带动卷烟机、切丝机各两部,石磨一盘,还利用蒸汽蒸烟丝,产量超过人力生产的两倍多,1938年,义记烟厂的资金已发展到相当于现在人民币的200多万元。全厂员工增加到200余人,其中总务处、零售处30多人,机务工10多人,抽烟筋工50多人,厂印处5人,裁纸处3人,刷纸处5人,保为处10人,伙食处12人,购置卡车1辆,在临汝、襄城、宝丰、鲁山、许昌,叶县、洛阳、登封、嵩县、西安等地均设有销售处。每天都有周围县区及陕西等地大小客商住厂要货,这些客商均吃住在厂,每天就餐人数达500多人。车拉肩挑,热闹非凡。1944年因临汝沦陷停业。

厚重汝州     临汝县私营卷烟厂考略

三、新记烟厂。1936年,樊翊新改字号为新记烟厂,乘机扩大烟厂规模。因樊家产丰裕,资金雄厚,很快生产规模扩大一倍,机器有一套发展为两套,并到西安联系了几家客户,生产形势日见兴旺,工人增加到40多人,全厂上下情绪高涨,有工人张华欣者精心钻研学习,很快熟练掌握了各种机器的技能,成了厂里出类拔萃的烟师。加之他忠诚可靠,任劳任怨,与工友团结互助,生产形势蒸蒸日上,质量不断提高。所产卷烟深受客户欢迎,产量与义记烟厂齐肩,日产五箱卷烟亦供不应求。卷烟牌号有“救国”、“胜利”、“飞机”、“美人”、“交通”等。1944年,因临汝沦陷停业。

四、 仁记烟厂。以戴智仁、樊道柱、赵成功、张玉华、为掌柜,1941年开业的仁记烟厂,厂址设半扎,初期有卷烟机,切丝机各一部,后发展为各两部,产品有“大喜宾”、“飞机”、“大胜利”、“大道”等牌号,日产20万支,销路除附近县区外,还远销河北、陕西等地。1947年,临汝解放后,在保护工商业政策鼓舞下,仁记烟厂更名为复兴烟厂生产。因设备陈旧,管理不善,产品低次,加上外地卷烟的冲击,产、销日趋萧条,1948年自行停业。

厚重汝州     临汝县私营卷烟厂考略

五、豫华烟厂。1934年开办,以郭宣卿、郭继钢、牛善明、韩少义为掌柜,史延山(济源人)领办,厂址在蟒川乡腾店村西头。厂房系典当民宅,共计三处院落,房屋20余间(現旧房、院落尚存),占地约十亩。从汉口购进卷烟机械3部,全厂员工80余人。产品牌号有“哈德门”、“西湖"、“民安”、“全球”等,兴盛时期日产达到20大箱,产品销售除附近县区外,还远销四川、陕西等地。。1948年因形势变化停业。

六、祥茂烟厂。原名华中烟厂,后改名祥茂烟厂。原厂址在中大街南门口西路南(原检察院对门,医药门市部)。1942年有县城商人孙绍权、韩年等六人合资60万元(法币),开办。先从许昌购进木制卷烟机一部,由木工仿效自制卷烟机具,1944年5月,临汝县沦陷被拍停业,亏损40万元。1945年日本投降,原厂股东韩年重新发起办厂倡议,多方组织入股成员,扩大投资规模,重新办起了烟厂,商号改为祥茂烟厂。时有职工20多人,设备有卷烟机、切丝机、压梗机等。卷烟牌号有“双凤、“明星”、“金狮"、“双鹿”、“便利”等。开业后着重产品质量,不断改进工艺和配料方法,所出产品色泽纯正,清香适口,备受欢迎。日产8大箱,畅销临汝、登封、汝阳、嵩县、鲁山等地。1954年6月,在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该厂列为不合格企业而停办。

厚重汝州     临汝县私营卷烟厂考略

次一点的卷烟厂有:

七、孙绍权(临汝商人),除1945年至1954年与韩年开办祥茂烟厂外,从1934年到1950年,先后在县城的东大街、开设卷烟作坊,雇用员工10人,有木匣式手推机四部,日产白包卷烟1万丈。又在中大街钟楼东开设德华烟厂,投入资金300万元,有员工8人,卷烟机2部,生产“曙光”、“仙岛”两种香烟,每天1箱。1942年至1944年,又在县城中大街,南门口西路南,与他人合資60万元(法币)开办华中烟厂,使用员工不祥,卷烟机1部,手推木匣机多部,使用“双凤”、“金狮”、“双鹿”三个香烟商标品牌,日产香烟数量没有记录。1944年5月临汝沦陷后,亏损40万元(法币)被迫停业。华中烟厂、德华烟厂和卷烟作坊三个烟厂,销售渠道均在临汝。

八、陈林,从1934年至1941年在临汝的南后街,开设宏大卷烟作坊,雇用35名员工,手推卷烟机20部,日产5万支白包香烟,主要销售渠道在临汝。

九、刘俊卿。1948年至1950年,在县城衙门口南开设俊大烟厂,他有多少个员工,多少台机器,日产量多少均无记录,只记载“福尔康”、“金鹤"、“白天乐”三种香烟在临汝有销售。

十、刘玉华 1948年至1951年,在县城十字街东,开设农民烟厂,有30名员工,2台卷烟机,日产6箱“民安”等品牌香烟在临汝销售。

十一、 周恒业,投资中州币一万元,1949年在县城黉门堂开办胜利烟厂,有22名员工,卷烟机2台,使用“进步”、“努力”、“赛跑”、“复兴”、“交通”等5个香烟品牌,日产6箱销售临汝,1953年停业。

十二、陈青山, 1946年在县城十字街东路北,开办光大烟厂,有员工8名,卷烟机1台,使用“民安”、“全球”两个香烟品牌,因产品低次,在临汝销售几个月后停业。

十三、王宗信, 1945年开办大同烟厂,地址不详,有8名员工,卷烟机1台,日产手刨烟丝“飞机”(仿)牌号香烟两厢在临汝销售,1947年停业。

厚重汝州     临汝县私营卷烟厂考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