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亮 文春生:生死与共的两位中共桃江区委委员


胡国亮 文春生:生死与共的两位中共桃江区委委员


胡国亮 文春生:生死与共的两位中共桃江区委委员


益阳地执委秘书、县农协组织干事胡泽柄写给文春生烈士家属的信

1927年春,是桃江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开展之时,胡国亮在当地带头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行动起来摧毁封建势力。“马日事变”后,胡国亮没有被国民党的屠杀所吓倒,仍然坚持地下斗争。

同年下半年,文春生因不满国民党的腐败与反动,从北伐军退役回到家乡黄泥田。此时正值农民运动的低潮,但读过几年私塾,又忧国忧民的文春生毅然决然加入了农民协会,并很快成为当地的农运骨干。

1927年9月,潜伏在县城进行情报工作的原中共益阳地方执委会秘书、县农民协会组织干事胡泽柄,受中共益阳特委派遣回桃江整顿地下党组织,恢复中共桃江区委。胡泽柄一方面在浮邱山、高桥、黄泥田等地恢复了曾圣泉、唐碧林、谢海涛、廖诗白、周书生、胡季苏、曾超等18人的党籍。另一方面,在原农会骨干分子中吸收了蒋连生、姜既明、胡国亮、文春生、胡连舫、江书林等10多人入党。是年冬,中共桃江区委正式恢复,下辖浮邱山、高桥、黄泥田三个支部。胡国亮任黄泥田支部书记,文春生也被编入黄泥田支部,从此开启了他们的革命生涯。之后,胡国亮、文春生与其他党员一起,秘密组织召开农会骨干会,宣传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后的形势和实行土地革命的必要与政策,发动农民同当地的土豪作斗争,进行抗租、租粜等革命活动。1928年9月,因叛徒告密,中共桃江区委再次遭到破坏后,胡泽柄等区委领导被迫转移,胡国亮、文春生等未暴露的党员按照指示就地隐蔽,并坚持地下斗争。

1930年春,胡泽柄受上级指派,回到桃江组建益宁游击队,并负责再次整顿桃江地下党组织,第二次重建中共桃江区委。胡国亮、文春生等积极参加游击队,并随游击队参加了袭击沙头厘金局的斗争。9月,经过胡泽柄、汪俊明、胡国亮、文春生等人的共同努力,中共桃江区委第二次重建,由汪俊明任书记、胡国亮任组织委员、文春生任军事委员。同时,重建了高桥支部、石安田支部和黄剑山支部,胡国亮兼任黄剑山支部书记。同年秋,益阳挨户团把高桥、横马塘作为“重匪区”,进行重点“清乡”,大肆搜捕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凡参加过农会活动的人,都被作为“清乡”对象,“严查”“严办”。

1930年11月初,石安田支部书记和高桥支部书记被捕后变节脱党。25日,胡国亮、文春生因叛徒出卖落入敌网。27日晨,两人被敌人杀害于桃江镇七星桥河坪。

【人物简介】

胡国亮,1898年生,今桃花江镇金花桥村人。年轻时在当地从事小学教育。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桃江区委第一次重新组建时,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发展党员,并建立了黄泥田支部。曾任黄泥田支部书记、第二次重建的中共桃江区委委员(负责组织)兼黄剑山支部书记。

文春生, 1906年2月生,今石牛江镇田庄湾人。1924年,参加湘军。1926年,随军北伐。1927年,离开北伐军回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益宁游击队队员、第二次重建的中共桃江区委委员(负责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