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最近,《奇葩說 第六季》終於開播了

開播後的第三期就來了一個扎心的辯題

“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如果你問什麼是“精緻窮”??其實就是:

你賺的錢不多,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

即使窮的叮噹響,也覺得自己是活得精緻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精緻窮”帶給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其實這個辯題可以理解為為了精緻的生活而使得自己變窮,也可以理解為,雖然我現在窮但是我向往著精緻的生活。每個人心中的定義都不同,如果說非要讓讓小i選擇一方的話,那麼正方詹青雲的論點就真的說出了真實的當代95後的消費觀...

  • 精緻是商家定義的慾望陷阱

詹青雲在開場拋出的論點就是“精緻窮”的“精緻”是虛幻的,是過度的,是一種消費主義陷阱,是商家的謊言,我們應該拆穿謊言,理性看待精緻。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在這消費主義盛行的年代,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網紅,流量,種草拔草,以及消費模式支付方式的變化,讓我們消費更大膽。

為什麼同樣的兩家奶茶店,有一家就是網紅?為什麼同樣難吃的兩款蛋糕,有一款就是爆款?為什麼有的去某個湖上發呆就叫做發呆,而去另一個湖上就是浪漫?


是因為有一個聲音不停地用流量和網紅在告訴我們說,這就叫精緻!

我們常能看到某家網紅奶茶店黃牛代購價比原價貴了數倍,一件優衣庫合作款短袖價格到了黃牛那兒也是翻了幾番...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圖片來源網絡,顧客奔跑搶購優衣庫的短袖)

在這些精緻生活指南的指引下,我們都囤積了很多挪作他用的東西:

我們家裡都有一個用來蓋泡麵時的kindle,都有一個用來躺著玩手機的瑜伽墊,都有一個擺在鞋櫃最高處,但是一般輕易不穿的網紅跑鞋

正因為如此很多分期貸款項目興起、透支的信用卡、時不時增額的花唄、借唄等提前消費方式滿足了衝動的消費、麻痺的神經。

當期的嘉賓楊超越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反方,並拿自己舉了最能說明問題例子:月薪800元,花了700元買條心儀的裙子,但當主持人追問之後,她也直說,700塊的裙子也就這樣吧。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 95後消費觀:為自己的興趣買單

如今的95後,為自己高昂的興趣買單的不在少數,女生的盲盒、男生的潮鞋,當擁有它們的那可以,男/女孩兒們都認為自己是”精緻“的...

盲盒:

為了抽中自己的心頭好或者隱藏款,不少人會選擇持續性地購入盲盒,直到抽中想要的款式為止。(以下是玩家狂奔入場搶購的畫面)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其實一個盲盒的價格一般只有39元到69元之間,這並不是一個高到讓人無法接受的價格,然而當你的想法從“抽著玩玩”到完全無法自拔時,你所花的錢真的就是數不盡了!

天貓就曾統計了有近20萬消費者一年花費2萬元來收集盲盒,最讓人感嘆的是,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在盲盒上花費了百萬元。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更有閒魚發佈的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7月,已經有30萬的盲盒玩家在閒魚上進行過交易,每月盲盒的發佈量較前一年增長320%。其中有一款盲盒的隱藏款更是溢價39倍,價格高達2350元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潮鞋:

球鞋對於男生來說相當於一切花銷的計量單位!

一個月工資=2~3雙AJ,而且某些“鞋毒”重症患者還總是穿一雙,收藏一雙。要知道,一雙AJ普遍都得四位數起步,有些甚至被炒到了上萬元

最近圈內傳出各種傳奇故事“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大學生炒鞋年入50萬”、“炒鞋賺首付”……更有20歲華裔小年輕 Allen Kuo 靠炒鞋年入百萬。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2017年9月,Nike 旗下一款名為 OFF—WHITE•Air Jordan 1 的球鞋,每雙售價1,499元,在官方發售後瞬間就被炒到 12,000 元。之後這雙白黑紅配色的 AJ1,短短兩年價格飆到 70,000 元漲幅超過 4,500%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我們無法否認,每個人的內心都想要過著精緻生活,選擇“精緻窮”的活法當然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權利,別人也無法對這種選擇有任何指摘。但我們或許更要知道你

可以選擇”精緻窮“但不要選擇過度消費

留學生回國月薪多少才有安全感?

窮的精緻,精緻的窮,萬事都離不開錢,都說”金錢“才是最能讓人有安全感的東西。在11月11日,《2019年Q4單身人群調查報告》發佈,調查顯示,超過5成單身男女認為月收入10000元左右才能有安全感,另有2成認為月入15000元才有安全感。社交、旅行、外賣是新單身青年的主要花銷。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數據來源珍愛網)

那麼究竟各國海歸真實薪資能否滿足這樣的安全感呢?

  • 英國
  • 十八線,英碩,工作一年半稅前8K,另外想說工資不能限於月薪,畢竟單位不同薪資結構不同,有些單位的年終獎非常誘人,而我....
  • 英國碩士,畢業工作三年,工程單位,月薪2.5W,年底績效好的話一年40W+
  • 世界前20學校研究生畢業,英國留學,本科金融,研究生business,座標浙江,月薪3K……CFA 1 Passed
  • 國內本英國碩,回國在四大的二線所趴著,
    當時起薪7K多,每年漲30%,就這樣吧
  • 朋友英國研究生學材料的,回國去特斯拉管培了,一年不到一點稅前保底8、9K,最高加班和獎金有2W
  • 美國
  • 美碩,成都,食品,5K。上海最好的外企也不過10K。這個專業不行,早日脫離這個行業吧
  • 廣州,高中初中香港國際學校美高那種,大學美國本科top50,月薪11K
  • 我沒畢業,我嬸嬸,美國碩士歸來,考了個什麼國際分析師(好像這個名字)的證後,在深圳,屬於啥特殊人才,月薪50K起吧,不算獎金,這是我的別人家的孩子
  • 美國4年,回國兩年,
    座標北京某知名互聯網公司,稅後6K不到
  • 美國四年回國一年,座標瀋陽。我回來之後找了小半年工作才找了個7.5K的
  • 日本
  • 日本碩士海龜,帝都國企,到手5K
  • 美本日碩,拿了上海和香港的Offer。上海稅前月20K香港30K。都拒了…還是喜歡東京
  • 日本碩士海龜,二線城市,剛畢業,央企5K,之前在日本金融街拿到Offer至少每月20K…
  • 我搭檔日本留學六年回來,現在一個月2K。我就想看看有沒有更低的,好安慰一下他……
  • 美本日碩,之前在北京科研機構事業編,到手6K-7K+浮動,現在深圳高校到手7K-8K

雖然,留學生收入兩極分化相當嚴重。我們看下大數據統計,根據智聯招聘與全球化智庫(CCG)發佈的《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海歸中收入在6000元及以下群體佔比最高,為33%。緊接的是6000—8000元這個區間。薪資在4W5以上的佔比非常少。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哪些行業最容易實現安全感

  • AI 人才平均月薪2.58萬

過去3年中,AI 相關崗位平均招聘薪資正以每年近 8% 的速度增長。僅2017年,人工智能崗位平均招聘薪資已達2.58萬元/月,遠高於一般技術類崗位。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2018年,AI 領域應屆博士生年薪直接從去年的50萬漲到80萬,並且行情仍在上漲。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目前全球 AI 領域人才約30萬,而市場需求在百萬量級。AI 人才在北美供求比例接近1:3;在國內更是接近1:10,缺口超500萬!很多AI人才還未出校門,就已經被企業“搶購”一空。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 金融人平均年薪超50萬

我們都知道,2018年對金融人而言,可謂是非常難熬的一年了。但依然有6家券商的平均薪酬超過了50萬。

  • 其中作為頭部券商的中信證券、海通證券的員工薪酬最高,平均薪酬均超過了60萬元;
  • 而華泰證券、動畫證券、國泰君安、國金證券紛紛緊隨其後,平均薪酬也超過了50萬元。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而19年對券商來說,也是終於迎來了真正的春天。

  • 按季度來看,2019年1-3月券商營收由187億增長到296億,淨利潤從66億增長到147億,淨利潤相比1月份,漲幅超100%
  • 按單月來看,3月份實現營收296億,同比增長51.79%;實現淨利潤147億,同比增長56.38%

19年一季度券商營收和淨利潤節節攀升,對比2018年的數據可更直觀發現這份成績單有多亮眼。

  • 營收:695億,相當於2018年的38.27%
  • 淨利潤:311億,相當於2018年的65.86%,等於一個季度賺到了18年全年2/3的利潤
我,哥大海歸,22歲,正被“精緻窮”拖垮

學校一般,缺乏技術與經驗的海歸,想再靠海歸光環拿到高薪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處於人才金字塔塔尖的海歸必定是名校加持,擁有多份相關實習經歷,技能過硬的人才。許多海歸回國後才發現,對國內求職流程和大環境非常陌生,最終淹沒於求職的人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