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是得天下最容易的開國帝王嗎?為什麼?

ELF12


有付出才會有成功,有耕耘才會有收穫,天上從來不會掉下餡餅。

有人問,誰是古來得天下最為容易的君王?我覺得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容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人覺得漢高祖劉邦四十多歲起兵,依靠張良、韓信、蕭何等人的幫助,最終取得了天下,是比較容易的一個;有人認為唐高祖李淵在兒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等人的幫助下進駐長安,成為了唐朝的開國之君,也是比較容易的一個。

還有人覺得隋文帝楊堅是一位很輕易就奪取天下的君主。楊堅外戚出身,逐漸把持大權,又逐漸消滅了北周的貴族和守舊勢力,在沒有太多殺戮和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實現了北周政權相對溫和的過渡,最終,他從自己名義上外孫的手中取得了整個北方。

那麼,楊堅為什麼那麼輕易就奪得了宇文家的天下?其中的核心原因是什麼呢?

西魏大統七年(541年),楊堅出生於弘農郡華陰縣(今天陝西省渭南市的華陰市一帶)。楊堅是名門之後,其先祖據說是有著“關西孔子”之稱的東漢太尉楊震。這一支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弘農楊氏”,到了楊堅的父親楊忠時,他已經官至柱國、大司空,爵至隨國公。

歷史總認為大人物往往會有不同常人的地方。據《隋書》記載,楊堅“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這正是所謂的吉人天相。十五歲時,楊堅因父親的功績而“授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封成紀縣公。”十六歲時,又“遷驃騎大將軍,加開府”。對楊堅這個新秀,主持朝政的宇文泰甚至誇讚他:“此兒風骨,不似代間人。”的確,楊堅屬於贏在起跑線上的人物了。當官,他恭敬勤勉;為子,他孝順備至。很快,他贏得了很高的人氣指數,成為朝野中的紅人。

宇文泰去世後,侄子宇文護把持朝政。他逼迫西魏恭帝禪讓,並先後扶持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宇文毓和宇文邕為帝,最終被不願做傀儡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所殺。

一個好漢三個幫。繼位之初,宇文邕為了與宇文護相抗衡,便招攬其他朝臣。這時候,楊堅走進了宇文邕身邊——他的女兒當了皇太子妃。楊堅和宇文邕成為利益共同體,也因此而“父憑女貴”,在朝中地位不斷升高。

樹大招風。對於勢力日盛的楊堅,朝中慢慢出現了反對的聲音。齊王宇文憲勸諫宇文邕,楊堅相貌非常,讓朝臣們很不舒服。他不是一個甘居人下之人,請趁早除掉。”還有以為大臣提議,“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楊堅)貌有反相。”

儘管有人認為楊堅有不臣之心,而宇文邕卻相信天命,認為楊堅無法撼動北周的統治。宇文邕去世後,太子宇文贇繼位,楊堅之女成了皇后。身為國丈的楊堅被封為柱國大將軍、大司馬。加上宇文贇對楊堅高度信任,每次他外出,都會留楊堅來主持政務,治理天下。楊堅權勢滔天,紅得發紫。

沒有誰能夠永遠站在頂峰,宇文贇對楊堅起了防備之心,並試圖將其除掉。優柔寡斷往往會貽誤時機,沒來得及下手,宇文贇病重,朝政完全落入楊堅手中。

走到人生終點的宇文贇已經沒有任何力氣駕馭局面,楊堅親信偽造詔書——楊堅輔佐新君,他站在了北周權力的制高點。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宇文贇病逝,年僅七歲的太子宇文闡繼位,楊堅則被任命為大丞相。

楊堅篡逆之心早已有之,但擔心被封在外的諸多北周藩王。怎麼辦?楊堅以皇帝之名將他們召到長安,以謀反之罪把他們處死。隨後,他清洗了不滿他擅政專權而反抗的尉遲迥等人。在一手打的同時,楊堅又一手拉,籠絡支持他的鮮卑貴族。很快,楊堅的地位穩固起來。

大定元年(581),楊堅由隨國公變為隨王。北周靜帝宇文闡不得不把位置拱手相讓,楊堅正式登基稱帝,並將“隨”改為“隋”。

楊堅奪取政權,成為隋朝的開國之君。看起來還真的是相對輕鬆。

從外因來看,楊堅出身不凡、憑藉父親的功勳而官運亨通,在後期更是成為了國丈,身份的特殊和運勢的順暢,成為成功的最大機遇。

從內因看,楊堅歷事五帝,始終保持低調,猶如一頭沉靜蟄伏的猛虎,始終尋找戰機。到靜帝時,他才一躍而起。

楊堅的身份、運氣、性格、能力,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都不可或缺。但終究還是綜合實力成為他稱帝的根本原因。


文蹤旅跡


在漫長的中國古代史當中,權臣篡位的現象並不鮮見,但就難度係數而論,隋文帝楊堅堪稱史上篡位最容易的權臣,前後僅用了7個月時間而已。那麼,楊堅的篡位之路為何如此輕鬆?


楊堅出身高貴,其父楊忠是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的心腹,位列“西魏八柱國”當中。作為楊忠的長子,楊堅自幼便以父蔭入仕,並且憑藉著出色的才能,深受宇文泰和周武帝的器重。等到宣帝宇文贇登基後,身為國丈的楊堅接連獲得晉升(楊堅的長女楊麗華嫁給周宣帝為皇后),擔任大前疑(四位最高輔臣之一)。



周宣帝生性殘忍暴虐,上臺後濫施刑罰,並監視大臣的言行,只要發現有人敢於當面指責或背後議論他,必然會將其誅殺。為了顯示自己的威權,宇文贇還下令處死人望極高的叔父宇文憲(齊王),一時間令宗室寒心、百官悚然。


與此同時,宇文贇還沉溺於酒色之中,大量地蒐羅絕色美女入宮並濫封徽號,以至於出現五位皇后並立爭寵的局面(天元大皇后楊麗華、天大皇后朱滿月,天右大皇后元樂尚、天左大皇后陳月儀、天中大皇后尉遲熾繁),如此“盛況”,在歷史上僅次於漢趙皇帝劉聰(後者同時立13人為皇后)。



宇文贇為了追究極樂生活,在龍椅上僅坐了8個月時間,便讓位給年僅6歲的長子宇文闡(周靜帝,朱滿月所生),然後以天元皇帝的身份退居後宮,時在大象元年(579年)二月。作為皇帝,宇文贇不僅荒淫殘暴,而且極不負責任,難免會引起朝中重臣們的不滿,而作為國丈的楊堅,尤其對他充滿怨恨。


原來,楊麗華雖然是正牌皇后,但由於為人端莊嚴肅,不喜歡以柔媚來討好周宣帝,由是遭到他的厭棄。周宣帝因為不喜歡楊麗華,便經常無緣無故的責備她,一度還想將其賜死,幸虧楊麗華的母親獨孤伽羅冒死求情才作罷。經此一事,楊堅對宇文贇恨入骨髓,加上看到皇帝極不得人心,難免會滋生出取而代之的想法。



就當時的形勢而論,楊堅篡位有很多便利條件。首先,他身為國丈、功高位尊,無論在民間還是軍界,威望都非常高;其次,除皇族宇文氏之外,楊堅得到關隴貴族們的集體支持,有能量和資本問鼎帝位;第三,周宣帝的胡亂作為激起朝野內外的憤慨,驅使原本持中立態度的山東豪族(原北齊的統治階層),也開始倒向楊堅。


正因如此,在宇文贇病危之際,楊堅便利用侍疾的機會,授意親信御正下大夫劉昉、內史下大夫鄭譯捏造遺詔,宣佈任命自己為攝政,以輔佐幼主宇文闡處理朝政。等到宇文贇駕崩後,楊堅便依據遺詔出任大丞相,將軍國大政全部攬入自己手中,時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


在執掌北周朝政的7個月時間裡,楊堅在頒佈各種法令收買民心的同時,還大肆屠殺宗室和忠臣,將人望超高的六個王爺(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畢王宇文賢)全部殺死,然後派重兵鎮壓反抗他的相州總管尉遲迥、鄖州總管司馬消難、益州總管王謙,直殺得人頭滾滾、內外噤聲為止。



等到朝野內外再無人敢於反對他時,楊堅便逼迫靜帝宇文闡“禪位”,隨即建立起隋朝,史稱隋文帝,時在開皇元年(581年)二月。從捏造遺詔以獲得執政權,到正式建國稱帝,楊堅僅用了7個月時間便篡位成功,堪稱篡位最容易的權臣(僅次於他的是梁武帝蕭衍,用了1年零5個月時間篡奪南齊帝位)。


隋文帝楊堅在位23年,不僅完成消滅南陳、統一南北的偉業,還大力發展經濟、開設科舉,並創設三省六部制,所有這一切,都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正是在隋文帝的治下,中國迎來各項事業大發展的“黃金時代”,僅人口數量一項,便達到盛唐之前歷史的巔峰。就歷史成就和對帝國的持續、健康發展而言,隋文帝絕對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稱號。



仁壽四年(604年),隋文帝在仁壽宮大寶殿駕崩,終年64歲。隋文帝死後,留給繼任者隋煬帝一個無比強盛的大帝國。但讓他沒想到的是,由於兒子的窮兵黷武和大興土木等政策,盛極一時的隋帝國,竟然在短短14年時間裡走向混亂、分裂和滅亡,實在是令人無比唏噓。


史料來源:《周書》、《隋書》、《北史》、《資治通鑑》


文史磚家


很多人認為,楊堅奪得天下非常容易。其實,這是沒有看明白楊堅,他只不過是在恰當的時候做了恰當的事情。而這一點,並不是每個人就能辦到的。

(楊堅劇照)

楊堅在什麼恰當的時期做了什麼恰當的事情呢?

第一,把女兒嫁給太子宇文贇,成為太子妃。楊堅當時繼承了他父親楊忠的爵位,襲封隨國公。接著他把自己的長女嫁給當時的皇帝周武帝宇文邕的太子宇文贇,就這樣,楊堅不僅是功臣,同時擁有了外戚的身份。我們不能說那時候楊堅就在考慮篡位的事情,畢竟那時候在皇帝位上的是雄才大略的宇文邕。但是他嫁女給皇太子這件事,確實為他將來進一步靠近權力中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韜光養晦,避免被周武帝宇文邕懷疑。楊堅是一個從小就非同一般的人物。楊堅剛出生時就“紫氣充庭”。小孩子的時候就有尼姑說他不能當一般孩子那樣養。讀太學的時候,因為“深沉少言”,就在班上不怒而威。後來南征北戰,建立了不小戰功,連當時的權臣宇文泰都對他讚不絕口。後來另一個權臣宇文護上臺後,忌憚楊堅,多次想謀害他。等周武帝宇文邕繼位,不只是和楊堅結成兒女親家,而且對他很信任。當時有不少人在宇文邕面前多次提到楊堅“不會久居人下”。因此,可以說楊堅一定也是深受宇文邕猜忌的。不過,楊堅在宇文邕手下的時候,一直韜光養晦,從不出頭。打仗也再也沒有表現得像以前那樣能征善戰了。這樣一來,宇文邕也就不懷疑他了。當別人說楊堅會造反的時候,宇文邕反而為他辯解說:“此止可為將耳!”也就是他只不過能當一員將領而已。

(年輕的宇文邕,劇照)

第三,逆來順受,避免被周宣帝宇文贇殺。宇文邕通過南征北戰及銳意改革,創建的大好江山,都敗在他的兒子宇文贇身上。宇文贇上臺後,十分貪圖享樂,又殘暴不仁,行事荒唐。本來楊堅的女兒楊麗華是他的皇后,後來他又連立了四個皇后(總共五個皇后),接著他當一年皇帝又把皇位傳給了兒子。楊麗華稍微勸諫,他就揚言:“必族滅爾家!”並且把楊堅騙進宮來,準備殺掉。楊堅雖然明白危險,但進宮後,始終做到逆來順受,面色平和。因此,宇文贇找不到殺他藉口。

第四,以退為進,及時出藩保全性命。楊堅在中央,面對喜怒無常的宇文贇,隨時都有被殺的危險。因為,他通過內史向宇文贇表達了想到藩地去的意思。去外地藩鎮,那是貶謫,一般人都不願意。但是楊堅通過這樣做,以退為進,卻很好地保全了自己的性命,留待將來。

第五,等待時機,絕不輕易動手。宇文贇已經搞得天怒人怨,而楊堅手握重兵,又得到大家的擁護,照理說,他想造反起事,大家都會支持他。而且也有不少人勸他這麼幹。可是楊堅卻不想這樣硬來。他多次表示時機不成熟。而這一點,也是他非常成熟的地方。

第六,矯詔輔政,掌控權力。宇文贇因為耽於酒色,拖垮了身子,很快病危。這時候,楊堅利用自己在朝中良好的關係,御正下大夫劉昉、內史上大夫鄭譯幫他偽造詔書,讓他輔政。這樣,他重新回到朝廷,掌控了權力。

(宇文贇劇照)

第七,結交朝臣,清洗異己。楊堅雖名為輔政,其實是主政。他利用主政的機會,極力拉攏朝臣,同時嚴厲打擊那些不滿他的宇文家族的藩王們,鎮壓了他們的反叛,清理了通往皇位道路上的所有障礙。

當楊堅終於做到水到渠成的時候,他才在周靜帝(同時也是他外孫)的三次禪讓之後,登基當了皇帝。


張生全精彩歷史


星火辰想通過講講故事,與朋友探討楊堅開國到底容易不容易,歡迎朋友們討論:

一、楊堅的少年生活,從小青燈苦修,神情淡漠

隋高祖文皇帝楊堅,出生在公元541年,他出生的時候,正當西魏(後來的北周)與東魏(後來的北齊)交戰最烈的時期,雙方劍拔弩張,而西魏關中的情勢也不太安寧。其父為西魏大將軍楊忠(楊堅稱帝后追尊隋太祖,這就是楊堅為什麼不是太祖的原因),楊堅是楊忠與呂苦桃的長子。他的母親是確定的山東女人,而楊忠到底是哪裡人(自稱弘農人,常年生活在武川鎮)其實有疑問。陳寅恪先生認為他是山東楊氏,星火辰覺著他是河南、河北(廣義上的大河南北)都有可能,否則史書上就不會說他“客遊山東”了。從楊堅後來對他的民族認同感來分析,楊家肯定是漢人,而不是鮮卑人。

但楊堅卻有一個有點異族化的小名,叫做那羅延,就是金剛不破的意思。其實看看這個“堅”字,和那羅延有同樣的含義。可以說,楊堅在少年或年輕時代就長期被人叫做那羅延,直到他掌握大權後。這絲毫不奇怪,北方當時已經被北魏統治了上百年,在其統治下的許多漢人都有這樣類似的鮮卑名字。

楊堅出生時,他的父親戎馬倥傯,根本無力照顧他,為了他的安全,將他交給一位河東來的女尼照看(史書上說因為楊堅生而奇異,所以女尼說他不可在凡間養之,星火辰認為主要原因不在這裡)。楊堅便在馮翊的寺廟中一直長到十二歲,可以說他比後來的朱元璋所受的佛教文化薰陶要深得得多,因此當皇帝后大推佛法。

等他回頭長安時,已經是北周開創者宇文泰的晚年,宇文泰和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的地位在關中已經比較穩固,而西魏趁著南方梁朝的侯景之亂,開始向外擴張,拿下西蜀。憑藉其父楊忠的戰功,楊堅初回長安就享受了很高的官爵。他被送入太學學習,因為常年在寺廟裡的修行,他養成神情冷漠、寡言少語的態度,讓人望而生畏,雖然是至親之人也和他開不得玩笑(這也是他為何與幾個弟弟關係不睦的原因之一)。

二、楊堅的成長,看盡人情冷暖,一改當日態度

楊堅很小的時候,已經當了幾個在我們現在看來很重要的官的。十四歲(恐怕還是虛歲),當了京兆尹的功曹(長安市的官員功績考核官),十六歲已經是驃騎大將軍,加開府(開府是什麼?開府相當於可以獨掌一軍的人物)。大約在這個時期,或者稍晚,楊堅迎娶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獨孤伽羅。那時候的獨孤不過十三四歲。

這個女人對楊堅的巨大影響,不光是他稱帝之後,是從這個時候就開始了的。據星火辰分析,獨孤伽羅雖然面容姣好,可性格卻頗為強硬,有男兒家的氣概。她可以容忍別人恨他詛咒他,但卻不能容忍別人將他只是作為一介女流看待。楊堅對她,更多的是喜歡、迷戀,處處忍讓,乃至於言聽計從。很難想象像楊堅這樣一個神情冷漠的人,面對獨孤伽羅卻屢屢笑得像花兒一樣燦爛,但他們真實的夫妻相處,恐怕就是這樣。當他們夫妻獨處時,楊堅才是更嫵媚的那個人。

公元557年,權臣宇文護廢掉西魏皇帝,扶其堂弟宇文覺登上皇位,建國號為周,史稱北周。很可能,楊堅夫妻就是在這一年成的婚,若是稍晚,那就更可見楊堅對獨孤伽羅的深情,以及其父楊忠對其老夥伴獨孤信的深厚友情。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不久後伽羅之父獨孤信就因為一場反權臣宇文護的活動,被宇文護賜死。楊家若是在這個時候娶的獨孤伽羅,自然可以讓伽羅免除被流放的厄運,但顯然會和北周實際的最高統治者宇文護結下樑子。

後來,宇文護想將年輕的楊堅召入自己的幕府中,楊家父子也拒絕了他。於是宇文護屢屢欲除楊堅而後快。這是一段艱難的歲月,但是楊堅挺了下來。他為什麼能挺下來?因為他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神情冷漠的少年,他在官場上變得越發圓滑,儘管你只看隋書高祖本紀的描寫,這些都沒寫出來。但從他的許多作為來看,此時的楊堅可謂心有七竅、八面玲瓏。

楊堅與他弟弟幾個的關係越發糟糕,因為獨孤伽羅從來不是一個好大嫂,而他那幾個弟媳婦兒,個個不是省油的燈。

宇文覺被廢后,當他以右小宮伯的身份來到周明帝宇文毓身邊服務時,他與宇文護的隔閡就更深了一層。然而,這種關係是奇妙的,因為以後的事實會證明,楊堅的這種選擇那是無比的正確。

四年後,宇文毓被宇文護毒死,身為宮伯的楊堅相當於親眼目睹了一位皇帝是如何從意氣風發到無能為力。但是北周明帝宇文毓並非只是個懦弱到只有受人宰割的人,他臨終前的一份遺詔徹底斷掉了權臣宇文護的上升之路,從而將其弟弟宇文邕推到的前臺。

北周武帝宇文邕繼位後,開始與宇文護虛與委蛇,終於在十多年後,一舉剷除了宇文護龐大的勢力。宇文邕視其大哥宇文毓為恩人,自然會對當初那個楊堅另眼相看。這便是人間的奇妙處。當楊堅的父親楊忠的戰功越發顯赫、地位越發崇高,早已與當初的八柱國平起平坐時,楊堅自己與明帝那種獨特的關係(娶了姐妹倆,而且算是明帝親信),更是加重了他在武帝心中的重量。

楊堅和宇文邕是同齡人,宇文邕只比楊堅小兩歲。宇文邕仔細檢視朝中公卿家的女兒,最終決定為太子宇文贇娶楊堅的長女楊麗華為太子妃。這絕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是楊家多年的努力和正確的選擇的結果,別以為是運氣!

三、楊堅的躥升,什麼叫器宇軒昂下的油滑老練

因為周武帝的重用,楊堅得以快速上升,先後在各地任職,又在中央領軍,鍛鍊了其各方面的能力。有幾個職位比較重要,與朋友們說說。

一是隨州刺史,這既是對其父爵位隨國公的一項表彰性質的任命,更堅定了其以隋為國號的信心,關鍵是他在這裡見到北荊州的風土,很可能在這裡與南梁滅亡後寄居在江陵的後梁皇帝有所交道,為他之後篡位爭取後梁的支持奠定了基礎;二是定州總管,周武帝平齊之後,楊堅擔任定州總管,這在歷朝歷代都是一個軍事要害地帶,有些朝代還以此為都城。在這裡,楊堅顯然爭取到了一些原北齊官員的支持,這對後來他的篡位、以及擊敗尉遲迥是很重要的。

此時的楊堅,自然是相貌非凡、器宇軒昂,還得意洋洋。於是招到了北周宗室以及周武帝身邊一些人的嫉恨。這些人都說:“普六茹(楊家被賜予的鮮卑姓)堅面有反相。”周武帝本不信佛,當然更不會信這些,朝臣中互相傾軋,這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

周武帝平齊不久後死去,常年巨大精神壓力,以及和宇文護的激烈鬥爭顯然嚴重的損害了他的身體。他應該是死去心血管類的疾病,從史料記載中大概可以推測出來。他那不爭氣的兒子周宣帝宇文贇繼位。

都說周宣帝荒淫無道,其實他也不一定想荒淫,只是這傢伙從小身體欠佳,因此繼位後只想及時享樂罷了。他對他的諸位叔叔極為猜忌,先殺了最能幹的五叔齊王宇文憲,又解了諸位叔叔的大權,讓他們都成為了有名無權的王爺。他因為私人仇怨,殺掉了其父在位期間最為信任的幾個大臣,其中就有好些楊堅的的政敵。

按照隋書的說法,宇文贇也想殺掉他岳父楊堅,被看破他的把戲,都給躲過了。其實這裡面有些問題,宇文贇到底是不是真的想殺楊堅這是很有疑問的,否則楊堅不可能活下來。不過楊堅最終是活了下來,依靠的什麼?依靠著他在官場上人所不見的油滑和老練做法。

他怎麼做的?星火辰不想說,留給朋友們自己想吧。反正,宇文贇身邊最信任的幾個人都為楊堅說好話。

在周宣帝的朝內,楊堅成為了大司馬,要知道,這個官職極為重要,可以掌控帝國的軍隊。早年間,造反前的宇文直(周武帝同父同母弟弟)向周武帝請求擔當這個職位,被周武帝看破,就不給他。而楊堅,他當上了。而後又是什麼大後丞、大前疑之類的。

反正,在周宣帝朝,楊堅已經成為北周名與實都最高的人之一。

四、日在中天,楊堅篡位真的容易嗎?

四十歲,在男人最好的年華,楊堅成為了天下的至尊。公元581年,楊堅廢周靜帝而自立,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

從他與劉昉、鄭譯二人串通,矯詔輔政,到他篡位不過大半年的時間。這其中當真容易嗎?沒有許多先決條件,以及楊堅對局勢的良好把控,大部分人會下成死棋。楊堅的成功絕非僥倖。

當劉昉、鄭譯將那份假詔書拿到楊堅面前,他決定發出之時,楊堅便有了必死的覺悟。一般人根本不敢這樣做,否則劉昉、鄭譯自己早這樣做了(劉昉對楊堅說:你不幹,那我就來。其實不過是激楊堅,從劉昉後來的經歷來看,這傢伙雖然特別喜歡參與陰謀,卻不是一個能把大事獨立做好的人)。

獨孤伽羅此時給了楊堅巨大的動力:“如今騎虎難下,努力去做吧!”

這個女人,沒有眼淚,沒有廢話,只是一句話而已。要知道,楊堅若不成功,獨孤及其子女都只有死路一條。

楊堅踏上了一條不歸路。在長安城的高大宮闕面,煌煌大道,楊堅步履堅決,毫無凝滯。他回頭看著身後百官那些欲走還留,猶豫恐懼的神情,呵呵笑道:“你們不是想要富貴嗎?還不跟著來!”

他用統領千軍萬馬時激勵士兵的洪鐘之聲對朝官們喊道,於是這些人漸漸跟了上來。

有時候,王者,不過一種氣勢而已。但絕大多數根本做不到。

楊堅迅速發出一道詔令:“趙王宇文招的女兒千金公主將要遠嫁突厥,招諸位王爺回京,共同慶賀!”這是國家大事,國家的制度,王爺們不能違抗。何況派去請王爺們的人都精心安排過的,他們身後是朝廷的士兵。

楊堅身任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宇文贇的弟弟任另一個大丞相,國家要務皆把握在楊堅之手。這是北齊降臣李德林為他做出的謀劃。

楊堅先後派出多路人馬,去做幷州、幽州、荊州等各路實力派的工作,幷州的李穆給他送來了熨斗,讓他用此熨平天下。幽州於家和江陵的蕭家皆向楊堅投以善意。

然而,身為宇文泰侄兒的尉遲迥終究是帶頭反了,由此牽動了益州、北荊州的共同反叛,天下反者幾近半數。

楊堅隨即任命韋孝寬為統帥,進兵討伐尉遲迥。

我們看到,在這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北魏元家的殘餘勢力、北齊滅亡後的殘餘勢力、八柱國中被冷落家的殘餘勢力(包括獨孤伽羅家族的勢力)、南梁滅亡後蕭家在江陵的殘留勢力以及楊堅本身的勢力,乃至於楊堅仇人宇文護的殘留勢力,都聚集到了楊堅身邊,成為支撐他的一股巨大力量。而原本就當權的李穆家族、於仲文家族、韋孝寬家族更是為之出了死力。

而後,尉遲迥等人迅速被蕩平,天下已入楊堅手中。

只看大半年的時間,楊堅奪取天下或許是容易。但若要看再那麼短的時間內,將各種勢力整合起來,為其所用,若非楊堅,恐怕當時的北周找不出第二人來。

公元581年二月,楊堅稱帝建隋,年號開皇,開啟了隋唐盛世。

北周末年,各派勢力紛繁複雜,有些社會經歷朋友應該知道,若是自己一派獨大,這樣當然容易成功(譬如元朝、清朝依靠自己部族,朱元璋依靠自己老兄弟們),但要整個這些矛盾重重的各派勢力,那卻是難上加難,但楊堅卻做到了,而且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到的。

你還能說,楊堅取得天下容易嗎?不信,你當個小公司的人事部長試一試管人!!


星火辰


我們要從源頭看起,才能明白隋文帝奪取北周的政權的過程。最後才能得出結論。

1.北周的來歷,關隴集團的構成。

我們知道的北周,最初是宇文泰率領的武川鎮的兵卒將士們建立的西魏王朝而來,當時的北魏末年,發生了著名的六鎮起義,所謂六鎮也就是北魏王朝當時建立防禦北方遊牧的兵鎮,分為沃野鎮,懷朔鎮,武川鎮,撫冥鎮,柔玄鎮,懷荒鎮這六鎮。而武川鎮只是六鎮中的一個,六鎮起義後被當時的北魏權臣爾朱榮鎮壓,但是六鎮的兵卒卻被爾朱榮的軍隊吸收了其中就包括北周的建立者宇文泰,當時的關中地區也就是現在的陝西南部發生了反對北魏的起義,於是北魏人鎮壓,而宇文泰在當時隨軍出征。而後爾朱榮被刺殺,北魏的實權最後被高歡掌握到了手中,但是當時的北魏皇帝孝武帝與高歡產生矛盾。

於是孝武帝密謀尋找外援,在公元533年(永熙二年),關中大行臺賀拔嶽到北魏孝武帝的密令,開始對抗高歡,並率部整合關隴地區的軍事力量。這批軍事貴族以賀拔嶽舊部為班底,定居關中,胡漢雜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這就是關隴集團的雛形,但是賀拔嶽隨後被害,宇文泰接手了這個集團,他完善了府兵制,在府兵的頂端設置八柱國、十二大將軍。

八柱國分別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於謹、獨孤信、趙貴、侯莫陳崇,十二大將軍為元育、元贊、元廓、宇文導、宇文貴、李遠、達奚武、侯莫陳順、楊忠、豆盧寧、賀蘭祥、王雄。而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主要是來自武川鎮。這些人組成的群體被稱為關隴集團,此後北周,隋朝,唐朝前期三個時代的大臣主要是出自這些家族,比如八柱國裡的李虎就是唐開國君主李淵的爺爺,十二大將軍裡的楊忠就是隋朝開國君主隋文帝楊堅的父親。這些人構成了當時西魏和後來北周的政治全體。

2.隋文帝的官宦之路

隋文帝是北周十二大將軍之一楊忠的的兒子,這注定楊堅關隴貴族的身份,所以他這一生仕途就一帆風順,十四歲的時候就被京兆尹薛善闢為功曹。十五歲的時候已經官居勳授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 同三司,封成紀縣公。到了十六,升級為驃騎大將軍,加開府。火箭一樣的往上升官,到了28歲的時候,他已經繼承了父親楊堅的隋國公爵位,可以說在當時已經位極人臣了。

楊堅隨後又得到了一次好機會,當時的北周皇帝周武帝聘楊堅的長女楊麗華為皇太子妃,建德四年和 建德五年,楊堅跟從周武帝親征平齊,進位為柱國。到了宣政元年六月,周武帝宇文邕死後,太子宇文贇即位,這就是周宣帝。楊堅的長女楊麗華被封為皇后,楊堅因為是皇后之父又晉升為柱國大將軍、大司馬。而後楊堅被周宣帝任命為大後丞、右司武,很快轉任大前疑。周宣帝每次外出巡幸,都讓楊堅在朝內留守。這就使得楊堅開始建立個人的威望。這個時候又不得不提到周宣帝這個人,周宣帝這個人不是很好的君主,荒淫殘暴,他比較猜疑楊堅,楊堅只好請求外放當官,於是周宣帝讓他出任亳州總管。

3.隋文帝的開國過程

周宣帝由於荒淫殘暴,搞得身體不是很好,很快就病重駕崩,當時的北周靜帝年幼,御正下大夫劉昉、內史上大夫鄭譯偽造詔書,讓隨國公楊堅以太后父親,北周外戚的身份接受遺命,輔佐朝政。於是楊堅開始了篡位的過程,首先他以以趙王宇文招(周武帝之弟)將要嫁女於突厥為名把當時的北周比較有實力的藩王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召來京師長安,防止他們反抗。但是隨後相州總管尉遲迥起兵討伐楊堅,鄖州總管司馬消難、益州總管王謙相繼起兵響應,楊堅命上柱國、鄖國公韋孝寬出兵打敗了尉遲迥,消滅了對自己有威脅的政敵。司馬消難南逃於陳朝,王謙也被殺死。楊堅的這一勝利,穩定了內部的統治秩序。

與此同時雍州牧畢王宇文賢想要邀請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謀反,但是被楊堅知道,楊堅捉拿宇文賢將其斬首,但是赦免其他五王的罪過。

這個時候南陳的將領陳紀、蕭摩訶等人開始攻打廣陵,廣陵人杜喬生聚眾謀反,荊、郢一代的蠻族開始乘著混亂也開始搞事,但是這些人隨後都被平定下來。最後開始處理北周的這些藩王,先後殺掉了趙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陳王宇文純、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這五王。

一切反對力量剷除之後,楊堅於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讓北周靜帝下詔宣佈禪讓。楊堅進行日常的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定國號為“隋”,改元開皇,宣佈大赦天下。同年五月,楊堅派人害死宇文闡,諡號靜帝,葬於恭陵。

最後的結論

相比較於劉邦,朱元璋一類的開國君主,楊堅開國難度肯定要低很多,根本不用艱難的起兵造反,在軍營中生活,兩軍陣前相互爭鬥,要防著敵人也要防著手下。但是楊堅開國的時候,畢竟也是有一大批人反對他的,例如北周皇室宇文氏的五王,地方上的各個將領,幾乎釀成大亂,但是最後都一一平定。其實相比較而言,曹魏時期的司馬氏家族的難度顯然比楊堅的難度更低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