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應該超過兩千萬!這座一線城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人口是未來。

最近,《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草案出版了。根據計劃,廣州將在2035年建成一個擁有2000萬常住人口的國際化大都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將按約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進行分配。

2018年,廣州常住人口超過1490萬,與2000萬的人口上限相差510萬。這意味著在未來17年,廣州每年將有大約30萬人口增長空間。

人口眾多,那麼房地產市場呢?

廣州計劃到2035年新增200多萬套城市住房,其中租賃住房佔新增住房供應的20%以上,經濟適用房佔8%以上。

這是什麼意思?它如何影響其他城市?

01

人口:

北京-上海在左邊,廣州-深圳在右邊,二、三線開通

目前,只有兩個半城市的人口超過2000萬。

兩個是北京和上海,另一半是重慶。2018年北京和上海的常住人口分別為2154萬和2423萬。重慶是一個總人口超過3100萬的城市和省份,但主城區的人口還沒有超過1000萬。

除了三個直轄市之外,成都、天津、廣州、深圳和武漢的常住人口最多。2018年,成都常住人口1633萬,天津1596萬,廣州1494萬,深圳1302萬,武漢1108萬。

由於資源承載能力和行政控制的限制,每個城市都提出了自己的人口規劃目標。

面對2035年,北京提出的人口規劃目標是2300萬,上海2500萬,廣州2000萬。深圳沒有公佈相關規劃,但多次指出居民人口將增至1800萬。

換句話說,北京和上海的人口上限分別只有146萬人和75萬人,幾乎沒有增長空間。

然而,廣州的人口目標仍為2000萬,而深圳的人口目標仍為1800萬,仍為498萬,平均每年約為30萬人,是上海的6倍多,具有充分的增長空間。

這決定了北方和北方人口政策的差異。北京和上海受到人口上限的限制,只能自願疏散中心城區的人口,導致人口負增長。

有了足夠的人口增長空間,廣深能積極搶人,領頭人會出手將搶人戰爭再次推向高潮。這在《終於,廣州深圳杭州忍不住了》中進行了深入分析。

事實上,廣州和深圳已經打了很多年仗了。

人口應該超過兩千萬!這座一線城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018年,廣州和深圳的人口增長均超過40萬,居全國首位。在過去的四年裡,廣州的常住人口分別增加到420,600,542,400,445,900和406,000。按照這個速度,到2035年超過2000萬人並不難。(見[0x9A8B))值得一提的是,《廣州規劃》提出“按2500萬左右的管理服務人口配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這是一種更務實的態度。

由於流動人口的存在和統計原因,廣州和深圳的實際人口遠遠超過目前公佈的常住人口。該市的公共資源將按2500萬人分配,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種資源限制。

從更廣的角度來看,全國人口趨勢越來越明顯:大城市戰略迴歸主線,北京和上海主動控制人口,廣州和深圳進入人權戰爭,二三線城市紛紛開門落戶,“零門檻定居”將遍地開花。

今年的城市化文件已經明確表示,普通大城市將“解除對定居的限制”,大城市將逐步放寬定居門檻,大城市也將放寬整體定居規模。這在《全國城市人口爭奪戰:廣深霸榜,北京墊底,西安鄭州長沙躋身前十》中有具體分析。

這是城市化後半期的新人口模式。

02

房地產市場:

人口又增加了500萬,房價怎麼走?

人口增長將不可避免地影響房地產市場。

眾所周知,人口是房價的長期矛。人口持續外流的城市不會有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繁榮。人口持續湧入的城市至少在資產安全方面更好。

隨著人口的湧入,廣州未來的總人口將超過2000萬。這會抬高房價嗎?

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新增人口的數量,而在於與人口增長相稱的土地供應的可獲得性。在這方面,廣州是一個典範。

根據該計劃,廣州將在2035年新增200多萬套城市住房,其中租賃住房佔新住房供應量的不低於20%。

這意味著在未來17年內,廣州每年將新增12萬套住房,其中8萬多套為商品房。按照每戶3人的標準,住房增量基本上等於人口增量。

據中原地產統計,2016年至2018年,廣州新房年成交量為99,000套,而2018年不到80,000套。每年12萬套住房的總供應量也可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在這方面,廣州和深圳可以相比。

2018年,深圳發佈了《第二次房改》文件:

人口應該超過兩千萬!這座一線城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到2035年,深圳計劃新增170萬套住房,其中60%為保障性住房和租賃住房,市場上只有40%為商品房。換句話說,深圳未來17年只能提供68萬套商品房,平均每年提供4萬套。

與廣州相比,深圳未來17年的住房總供應量將減少30萬套,市場上的商品房供應量僅為廣州的一半,這意味著深圳房地產市場未來將面臨更大的供需壓力。

為什麼廣州在土地供應上如此英勇?

一個原因是廣州面積大,發展空間大,而深圳面積小,土地資源被充分開發,土地供需極為緊張。深圳總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里,而廣州總面積為7434平方公里,不到廣州的三分之一。目前,廣州的土地開發強度不到30%,而深圳接近50%,達到警戒線。

這可以從土地供應交易中看出。2018年,廣州市土地面積433.34萬平方米的住宅用地交易59宗,深圳市土地面積15.86萬平方米的住宅用地交易僅10宗。深圳的住宅用地供應不到廣州的一小部分。

為什麼廣州的房價上漲了,而深圳的呢?除了產業結構、資本總量和高收入人群的分佈之外,這裡還提供了另一種解釋。

03

城市:

成為國家門戶意味著什麼?

廣州的城市定位再次升級。

根據一般規則,廣州的城市性質是:

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門戶城市、粵港澳臺灣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國際商務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科技教育文化中心都在努力建設國際化大都市。

廣東省是廣東省的省會,也是著名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是一種傳統取向,歷史悠久。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商業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科學、技術、教育和文化中心都是既成事實,它們出現在這裡並不是偶然的。

相對而言,國家綜合門戶城市、海灣地區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和國際大都市這三個方向更值得關注。

在城市層面,“國際大都市”比“國際城市”更進一步,“國際大都市”比“國際大都市”高一個層次。

在海灣地區,香港正在“建設一個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市”,廣州正在“努力建設一個國際大都市”,深圳正在“加快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城市”。這種定位上的差異反映了城市的不同功能。

人口應該超過兩千萬!這座一線城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相應地,在GaWC發佈的2018年世界城市排行榜中,香港、北京和上海排名第一,廣州和臺北排名第一,深圳排名第一。這一排名基於國際影響力,衡量城市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連通性。

深圳具有獨特的科技創新優勢和極強的經濟競爭力,因此深圳被定位為“國家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

廣州城市功能更加全面,區位優勢更加突出。

它不僅是一座千年古城,也是一個國際貿易中心。它不僅是國家中心城市,也是科學、技術、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它也是一個交通中心,位於中國南方,面向亞洲。這一背景決定了廣州作為“國家綜合門戶”和“國際大都市”的重要地位。

04

未來:

廣州都會區即將到來嗎?

以國家門戶和國際大都市為基礎,廣州的發展將不再侷限於自身,而是通過都市圈繼續向海灣地區乃至泛珠三角地區擴張。首先,廣州大都市區即將出現。根據該規劃,未來廣佛城市一體化進程將加快,廣佛肇慶邵雲經濟圈的合作發展將得到推進。這不僅需要互補的產業,還需要基礎設施的整合。(見[0x9A8B))

根據計劃,2035年廣州將有2000多公里的軌道交通,但目前總里程為478公里,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可以預計,廣州地鐵不僅將延伸至花都、南沙、從化、增城,還將連接佛山、清遠、東莞和中山。

第二,廣州將進一步鞏固交通中心優勢,成為“世界重要交通樞紐”。目前,廣州擁有全國最大的高速鐵路樞紐、第三大機場和第四大港口。

到2035年,廣州機場的吞吐量將達到1.2-1.4億人次,幾乎是2018年的兩倍。港口貨物吞吐量將達到7.5億噸,目前剛剛超過6億噸。高鐵乘客人數達到4億,是2018年的2.45倍。

第三,廣州正在新興產業中努力反對大海灣地區的競標。汽車、石化和電子是廣州的三大傳統產業。汽車和石化產品遇到了一定的發展瓶頸。近年來,廣州在IAB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上打了一個賭,在東、南、北三個產業集群中創建了“廣深港澳”技術創新走廊。

可以看出,廣州對2035年有很高的期望。人口增長到2500萬不是問題。200萬套住房的分配也非常務實。國家綜合門戶和國際大都市的未來也值得期待。

—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