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郭守敬紀念館的這件鎮館之寶到現在還在使用,還是世界遺產

邢臺郭守敬紀念館的這件鎮館之寶到現在還在使用,還是世界遺產

元朝,是個短命的王朝。自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至1368年被朱元璋推翻,這個王朝歷經5世11帝,只存在了98年。這短短的98年裡,卻誕生了一位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全能型選手—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儀器儀表製造專家郭守敬

邢臺郭守敬紀念館的這件鎮館之寶到現在還在使用,還是世界遺產

郭守敬,邢州邢臺縣人(今河北省邢臺市)從小和祖父郭榮生活學習,熟知天文、算學,尤其擅長水利技術。後師從劉秉忠,這位也是個奇才,對天文、地理、律歷、占卜無不精通,是元朝唯一一位以漢人身份位列三公的名臣。

邢臺郭守敬紀念館的這件鎮館之寶到現在還在使用,還是世界遺產

強將手下無弱兵,郭守敬在老師劉秉忠的指導下,21歲就主持疏浚了邢州城北潦水、達活泉、野狐泉三條河,並修復了達活泉石橋,既灌溉了農田,又方便了交通,從此一戰成名,名揚鄉里。現位於邢臺市達活泉公園內的郭守敬紀念館就是為了紀念這位生於斯、長於斯,並作出了突出貢獻的科學家而建立。沿著景色秀美的達活泉公園一直往裡走,大約10分鐘左右便到了紀念館。紅底金字的影壁上寫有“觀象先驅 世代景仰”八個大字,這也是郭守敬最為世人所熟知的貢獻。

邢臺郭守敬紀念館的這件鎮館之寶到現在還在使用,還是世界遺產

郭守敬是位手工達人,改制和重新創造了十多種天文儀器。簡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簡儀是郭守敬在古代觀測天體座標的傳統儀器渾儀基礎上改革創制的天文儀器。

邢臺郭守敬紀念館的這件鎮館之寶到現在還在使用,還是世界遺產

後經師傅劉秉忠介紹,郭守敬入朝為官,從此人生更加開掛,官至都水監、太史令、昭文館大學士等,因為太厲害了,皇上一直不允許他告老還鄉,到86歲去世,郭守敬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是我國各朝各代中難得善始善終的官員。

邢臺郭守敬紀念館的這件鎮館之寶到現在還在使用,還是世界遺產

這期間,最知名的就是他天文方面的成就。郭守敬曾主持開展了全國範圍的天文測量,“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朱崖,北盡鐵勒,四海測驗,凡二十七所”。歷時5年編製成功《授時歷》。這部新曆法設定一年為365.2425天,比地球繞太陽一週的實際運行時間只差26秒。《授時歷》通行360多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

邢臺郭守敬紀念館的這件鎮館之寶到現在還在使用,還是世界遺產

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脈命名為“郭守敬山”。1977年7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把1964年發現的一顆國際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郭守敬”。

邢臺郭守敬紀念館的這件鎮館之寶到現在還在使用,還是世界遺產

說到郭守敬,一定要提京杭大運河。他是京杭大運河“最後一公里”的設計師和開創者。京杭大運河入京後匯入通惠河,距離元大都尚有路程。為解決元大都漕運問題,郭守敬年滿50歲時,規劃、設計、開鑿了大都至通州間的通惠河,使京杭運河全線貫通。在大都治水過程中,郭守敬創造了兩項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蹟。有史學專家評價,正是郭守敬大都治水的成功,才有了北京城700多年的定都史。

邢臺郭守敬紀念館的這件鎮館之寶到現在還在使用,還是世界遺產

大明燈漏是郭守敬紀念館的鎮館之寶,因燈漏上有七件寶物,因此又叫七寶燈漏。它是世界上第一臺大型水力自鳴鐘,比西方鐘錶早了400多年。大明殿燈漏形似宮燈,高五米六,紀念館裡的為以50%尺寸仿製而成。燈漏上部有彎曲的梁,曲梁的兩端各裝有龍頭,龍嘴能張合,龍的眼珠能轉動,用這樣的動作顯示燈漏內的水流是快是慢。燈漏下部四角位置各有一個木人手執鍾、鼓、鉦、鐃響器,一刻鳴鐘,二刻擊鼓,三刻擊鉦,四刻擊鐃,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聲音判斷時間。

邢臺郭守敬紀念館的這件鎮館之寶到現在還在使用,還是世界遺產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世間一切都終將覆滅,唯有時間永恆,而這些見證著光陰流轉的器物們記錄了時間和生命,也記錄瞭如郭守敬一樣,致力於讓河山更美、人民更幸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