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綜合徵”橫行,與家長的“乖孩子”教育有關,引人深思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今天看到一組三年前的數據,中國青年報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0人展開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其中48.4%的人患有配角綜合徵。

當然,對於配角綜合徵這個詞到底是好是壞,目前還沒有定論。

畢竟似水流年,人生的溫度和質地,不應該由他處於主還是次來界定,這是世俗而市儈的。何況,並非每個人最終都能成為主角,配角也有他自己的精彩,存在紅花就一定存在綠葉。

但是,如果因此,大多數人就都抱著甘願在路邊“鼓掌”,而不願意上臺成為表演者的心態,就會錯失自己人生中發光發亮的機會,也讓整個群體缺乏了進步的生機。

毫無疑問,未來將是一個以創造力為主的時代。而這就需要有人能接過大膽創新表現的接力棒,而不是甘願成為集體中那個服從命令的人。

儘管“跑龍套”的現象會一直存在,但我也希望,我們的孩子將來都會長成一個即使跑著龍套,也想要上臺演戲的人。

“配角綜合徵”橫行,與家長的“乖孩子”教育有關,引人深思

就像《天演論》中所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

成為自己或集體中的主角,並不是為了滿足虛榮心,而是一種積極生活的象徵,不被生活拋在身後。

“配角綜合徵”橫行,與家長的“乖孩子”教育有關,引人深思


01“配角綜合徵”的背後,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教育問題

很遺憾的是,我剛才在搜索引擎中錄入了這樣一句話:如何教孩子懂得爭取?卻沒有得到一個相關的答案,出來的網頁都是如何教孩子學會分享、謙讓、感恩?

不可否認,這些的確都是非常可貴的道德品質,但我也希望家長不要因為過分追求這些套子,而慢慢把孩子內心的進取心和競爭力殺滅掉。

這項報告還有一個結論:53.9%的人認為,他們不去爭取,都是小時候接受“乖孩子”理念的結果。

換句話來說,如今配角綜合徵橫行的現象,與家長從小的“乖孩子”教育有關,這的確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

我能理解,家長們想讓孩子乖,一來是教育省心;二來也是為了孩子不走偏路。

可有的時候,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過分追求這個“乖”字,也讓孩子成為了唯命是從、只動身子不動腦的配角。

因為在他們長久的教育生涯中,被灌輸的都是“乖”和標準答案,於是整齊劃一地長成了流水線上的模樣。不願意表現自己,認為槍打出頭鳥,更缺乏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

人人都向往鐵飯碗,認為這種穩定像是給人生加上的一份“保險”。這樣的現象,我可不可以理解為,孩子不願意也懶得花心思競爭具有更多可能性的人生?這其實也是社會存在的一種惰性。

“配角綜合徵”橫行,與家長的“乖孩子”教育有關,引人深思

在一項調查中顯示:全球21個受調查的國家中,中國孩子的想象力排名倒數第一。

而這,就是乖孩子教育給他們的呼吸,加上一層霧霾造成的結果。

之前在中島敦寫的《山月記》中看到了一段很貼切的話:因為害怕自己並非明珠而不敢刻苦雕琢,但又有幾分相信自己是明珠,因而不能與石礫碌碌為伍,遂逐漸遠離世間,疏避人群,結果只能在內心不斷飼育著自己懦弱的自尊心。

看起來多麼像我們這些也渴望站在舞臺上發光發亮,卻缺乏勇氣的人啊!我們討厭自己,也討厭自己生活的這種狀態,卻又不能勇敢地向前邁出一步,這才是人生最可悲之處。

“配角綜合徵”橫行,與家長的“乖孩子”教育有關,引人深思


02從配角到主角,我們的孩子缺了什麼?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自體,強調一個人的整體人格。但是在人格系統中,大多數人都存在一個真自體和假自體。

真自體積極,會為了自我需求和慾望去爭取,而假自體則意味著退避和懦弱。

當然,一個人如果想要在社會上生存下去,必須用假自體來適當抑制真自體,以對社會做出善意的妥協,而非無限制滿足自己的慾望。

但這二者應該是平衡的,那些從小被教育成“乖孩子”,長大後出現配角綜合徵的人,都是假自體壓制真自體出現的結果。

他們的個性和稜角全都被磨平,因而也就喪失了否定他人,批判他人以及自由想象的能力。

並且,乖孩子長大後並不意味著都是好結果。

心理學研究發現:那些所謂的乖孩子,常常會猝不及防地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比如孤僻、缺乏主見、固執、心理承受能力弱等。

這是整個家庭環境馴化出來的,也是父母不知不覺中的攀比心導致的。

對此,我們要了解一個概念叫自體客體。可以理解為,父母把本應該成為獨立個體的孩子,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來使用了,以擴展自己自體的要求。

“配角綜合徵”橫行,與家長的“乖孩子”教育有關,引人深思

比如,父母很在意孩子的考試分數,當孩子達到要求時,便會在其餘寶媽面前炫耀,以達到自己的自尊心需要。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是父母的自體客體。

正是在這種情況中長大的孩子,如果無法滿足父母的需要,就會出現自體發展異常的情況。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培養出一個不喪失進取心,同時又不會走偏路的孩子呢?這個話題很不簡單,但也並非不能實現。

“配角綜合徵”橫行,與家長的“乖孩子”教育有關,引人深思


03如何培養有進取心的乖孩子?

1)乖孩子≠沒主見

父母平時在引導孩子的時候,不要直接給他們提固定的要求,而要通過啟發式的提問,循循善誘,讓他們知道怎麼樣做是正確的。

如此這般,他們的行為才是出於自發的選擇,而非父母的強迫與要求。

多用“寶寶,你覺得這樣做好嗎?”、“寶寶,你覺得這件事應該怎麼辦呢?”

“配角綜合徵”橫行,與家長的“乖孩子”教育有關,引人深思

2)教孩子做一個有追求的配角

並不要求每個孩子都要成為主角,但至少他要有追求,即使目前處於配角的位置,也要做到不急不躁、泰然處之,保持一顆積極陽光的心態。

何況,每個人人生中都要經歷很多次身份上的變化。是主角或配角並不是恆定的,只要讓孩子一直保持樂觀的心態,並願意為之付出努力,最後尋找到價值所在,就不枉此生了。

3)真正把孩子當成獨立個體看待

父母教育孩子不是為了自己臉上有光,更不是為了為家族爭光,而是讓孩子能在今後自己的生活中擁有更多選擇。

因而,無論在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想想,這到底是孩子需要還是自己需要?

父母需要作為一個指路者出現,但也要徵求孩子內心的意見,給他做選擇題。

4)放下焦慮

其實孩子成長的環境是複雜多樣的,不僅接受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有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教育。

因而,這也是為何我說家長們很多焦慮都是無用的緣故。就像你希望孩子長大後,像自己一樣成為一名老師,可孩子偏偏愛上了畫畫,想成為隨性的藝術家;你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孩結婚,可他偏偏遵從了自己的內心。

“配角綜合徵”橫行,與家長的“乖孩子”教育有關,引人深思

其實,對於那些無謂的焦慮,父母要學著放下,不要凡事都只想著管教和批評孩子。

人生並非只有一條出路,現在這個社會的選擇很多,不要唯成績論,更不要以孩子變得唯唯諾諾為榮。

想讓孩子真正發揮出自己的價值,父母先要接納真正的他。

有時父母付出的愛,在孩子眼中卻可能是種傷害,必須要拎得清,才能讓孩子以後成為一個擁有自主思想、願意為成為主角去奮鬥的人。

奶寶育兒堂,為0-13歲孩子提供專業的教育指導。關注我,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完美型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