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素綜合指南

如果你問任何人大麻是由什麼化學物質組成的,大多數人通常只能說出兩個著名的名字:四氫大麻酚和大麻二酚-兩種大麻素,通常被稱為THC和CBD。

THC和CBD的作用是科學家們研究最多的,它們的作用正變得相當清楚。然而,目前發現的大麻素有120多種,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所有這些都具有與人體內大麻素系統相互作用的不同影響。

醫用大麻在西方國家越來越流行,這些國家深入研究個別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影響。這些鮮為人知的大麻素類化合物的作用正在緩慢地進入我們的視野,隨著研究的增加,我們的認知程度也會增加。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他們對確切具有不同大麻素濃度的不同菌株如何影響其身體產生了興趣。

對於我們來說,全面瞭解所有組成部分非常重要,因為可能存在鮮為人知的組成部分,它具有尚未充分探索的潛在健康益處的關鍵。在本文中,我們旨在為讀者提供對THC和CBD以及一些鮮為人知的大麻素的更深入的瞭解。

大麻酸分解成大麻素

與普遍的看法相反,大麻植物中存在的是大麻酸,而不是大麻素本身。

因此,植物本身不包含THC和CBD,而是包含某些酸前體,例如THCA和CBDA,分別代表四氫大麻酚酸和大麻二酚酸。

這些前體需要被“活化”或“脫羧”,以製造所需的化合物,通常是通過加熱但也可以通過其他化學提取工藝來實現。

這些前體沒有任何精神活性,但它們本身具有很多有趣的特性,例如抗真菌或殺蟲性,通常與大麻植物本身的保存有關。隨著熱量的加入,它們將分解為人類所需的化合物。

這些化合物中還有一些是:

CBCA(大麻二烯酸)

CBGVA(大麻二酸)

THCVA(四氫大麻酚酸)

通過加熱,它們失去了酸“ A”,並分解為本文討論的大麻素

大麻二酚(CBD)

CBD於1940年被發現,最初被認為是無藥物活性的-換句話說,它對人體絕對沒有影響。

這種信念一直持續到1963年,直到其化學結構被完全理解。從這裡開始,人們對CBD的研究愈演愈烈,研究科學家開始相信CBD可能具有潛在的健康益處以及其他精神活性。

研究現已得出結論,CBD通過多種不同途徑影響人體,不僅通過內源性大麻素系統,而且還通過其他神經系統途徑,例如其模擬血清素(一種有助於調節情緒和社會行為的神經傳遞素,通常與幸福感相關)的能力。

在內源性大麻素系統中,CBD的作用方法極其複雜,並且據信與其他化學物質如何與人體大麻素受體相互作用相比,對其他化學物質的相互作用影響更大。

研究證明,CBD可以影響什麼的簡要概述是其具有以下能力:

  • 減輕四氫大麻酚的影響,從而降低四氫大麻酚的強度
  • 抑制穀氨酸的釋放,穀氨酸是負責記憶和學習的神經遞質,其後續作用已顯示有可能減少癲癇發作
  • 提高人們認為可減輕精神病症狀的內源性大麻素(人體天然產生的大麻素)的anandamide含量

CBD現在已經很受歡迎,現在普遍存在於提取CBD的油脂和酊劑中。

四氫大麻酚(THC)

四氫大麻酚是最著名和研究最深入的大麻素,與大麻的精神活性有關。的確,四氫大麻酚是大麻中發現的最重要的精神活性化合物,但它對人體的影響也遠大於大麻的作用。

THC最初是在1964年分離出來的,其化學結構圖譜在1964年被發現。此時,人們發現THC是引起精神活性和麻醉效果的化合物。它是藥物檢測中最常檢測的化學物質。

以與CBD相同的方式,THC不僅會引起其對內源性大麻素系統的影響,而且會在人體內的其他途徑中產生作用,例如其刺激多巴胺產生的能力(一種與自我獎勵有關的化學物質)。

與CBD不同,THC與人體內源性大麻素系統(CB1和CB2)中的大麻素受體都有親和力。因此,它被認為對神經遞質的釋放有直接影響,而不是影響其他化學物質與神經遞質的相互作用,如之前提到的CBD。

THC以其潛在用途而聞名,例如:

  •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表示,FDA批准的THC衍生物Dronabinol用於治療化療引起的噁心
  • 其他基於四氫大麻酚的衍生物也已用於增加患有艾滋病症狀的人的食慾。
  • 許多大麻研究科學家的理論認為,由於THC和CBD具有如此相似的形狀,它們所帶來的潛在健康益處是相似的,而且它們在相互“協同”工作時可能會更好地發揮作用,因此可以同時服用。
  • 它通常與大麻中具有潛在抗炎特性的成分有關。

大麻酚(CBN)

在兩個“重量級”大麻成分的之後,接下來研究和了解最多的是大麻酚或CBN。CBN是由THCA(THC的相同前體)產生的,但它不是通過THCA的加熱被活化的,而是一種分解產物。

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含有THCA的大麻植物會慢慢分解成CBN。如果大麻花在種植後儲存不當並暴露在氧氣中,這一過程就會加快。

你可能已經猜到,植物中CBN的含量越高,意味著脫羧產生THC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如果你希望大麻植物產生THC,那麼你必須確保大麻芽的正確儲存(通常在密封罐中)。

據信CBN具有相當溫和的鎮靜作用,目前正在研究其在幫助癲癇發作和炎症中的潛在作用。

大麻萜酚(CBG)

CBG是由前體分子CGBA的活化製得的,該分子在種植的大麻植物中的含量約為1%,這使CBG成為次要大麻素。

當大麻植物生長時,CBGA的含量很高,但是它自然降解為THCA,CBDA和其他大麻素。這意味著來自大麻植物的所有THC和CBD最初都以CBGA的形式開始分解為THCA和CBDA,然後被活化或脫羧為THC或CBD。

它是否轉化為THCA和CBDA的途徑取決於大麻植物的遺傳株和存在的酶,以及大麻植物生長時光和熱的變化。

CBG因其潛在的醫學益處而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但是大麻種植者首先嚐試尋找將產量提高到如此少量的方法。正在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以較高的CBG濃度而聞名的雜交植物,以及縮短植物的開花時間,使CBGA轉化為THCA和CBDA的時間更少。

當前涉及CBG的醫學研究看起來很有希望,就其潛在的醫學應用而言,它有望成為繼CBD之後的下一個大麻素。當前的一些研究包括:

  • 由於具有減輕眼內壓力的能力,因此可能在治療青光眼方面提供幫助
  • 對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其他腸病有潛在幫助
  • 作為神經保護劑的潛在幫助

對CBG的研究不僅限於此處列出的這些要點,大麻研究科學家認為CBG對於其潛在的醫學應用而言是令人興奮的大麻素。

大麻環萜酚(CBC)

CBC是您可能尚未聽說過的大麻素,但它是大麻中發現的第二常見的化合物。儘管它被認為是大麻的重量級人物,但它已經被人們瞭解了50多年,但沒有像THC或CBD那樣受到媒體的關注。

CBC由CBCA的脫羧或活化作用製得,CBCA也是CBGA分解的產物。它是一種非精神活性化合物,其與我們的內源性大麻素系統的受體結合較弱這一事實有關。

據信,CBC與CBD的相互作用方式與其他大麻素以及與大麻素系統以外的其他受體相互作用的方式非常相似。

已經對CBC進行了研究,以潛在地幫助:

  • 痤瘡的症狀歸因於其減少皮脂分泌的能力,皮脂是從面部腺體分泌的油性分泌物
  • 緩解疼痛–在2010年針對CBD和CBC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兩者都可能對疼痛具有潛在的健康益處

在與CBG相同的方面,人們認為CBC在其潛在的醫學應用方面是令人興奮的大麻素,它只是被要求進行更多的研究。

其他大麻素及其隨行效應

目前大麻中還有113種已知的大麻素以及400種已知的化合物。

這就是所謂的“環境效應”,它表明所有大麻素以協同的方式起作用。簡單地說,當全譜大麻被使用時,任何從大麻中感知到的醫療效果都會產生,而不是一種單獨的大麻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