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衛健委已赴當地查鼠疫傳染源,上起病例距今15年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內蒙古自治區兩名患者在北京確診肺鼠疫的消息引發關注。據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11月14日消息,當地已派出專家赴錫林郭勒盟和蘇尼特左旗開展病例溯源,排查密切接觸者。另據通報,內蒙古自治區此前發生的1例人間鼠疫病例是在2004年,距今已有15年時間。

官網消息稱,2019年11月12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網站發佈消息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陽區相關醫療機構得到妥善救治,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

得知消息後,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疫情處置工作,內蒙古自治區綜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當日即派出相關專家赴錫林郭勒盟和蘇尼特左旗指導當地開展病例溯源工作,查明傳染源和傳播途徑,並對密切接觸者等進行排查,開展醫學觀察和預防性服藥工作等。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齧齒動物如老鼠、旱獺、狐狸、兔子等之間流行,偶爾能引起人間流行。

內蒙古自治區屬於鼠疫歷史自然疫源地,有蒙古旱獺、達烏爾黃鼠、長爪沙鼠、布氏田鼠四型疫源地,分佈在57個旗縣,總面積達33.7萬平方公里。雖然疫源地類型多、面積廣,但在各級衛生健康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多年來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防控下,極少發生人間鼠疫病例。此前發生的1例人間鼠疫病例是在2004年,距今已有15年時間。

新京報記者 許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