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湖北推進實施“百萬千億金惠工程”

記者 柯文翔

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湖北省出臺一系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組合拳”,各金融機構積極貫徹實施,使得實體企業特別是民企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得到較大程度改善。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湖北推進實施“百萬千億金惠工程”

11月12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省政府政策文件解讀走深走實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三場——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財政廳、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湖北銀保監局、湖北證監局四個部門相關負責人就相關政策進行了解讀。

2018年以來,面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經濟運行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複雜經濟形勢,湖北省先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企業上市工作的意見》《關於做好穩金融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關於實施“百萬千億金惠工程”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等四個政策文件。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湖北推進實施“百萬千億金惠工程”

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省金融辦副主任陳寬宏介紹,2018年11月,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正式組建以來,按照新任務、新要求不斷做實新職能、完善工作推進體制機制,主動與中央駐鄂金融監管部門和相關省直部門加強協調,緊密配合,共同推動相關政策措施落實落細落地。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末,全省企業貸款平均利率5.28%,比年初下降0.17個百分點。其中,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5.78%,比年初下降0.25個百分點,均為中部省份最低。今年以來按照四個政策文件的指引,組織開展了8場政銀企對接活動,全力推進實施“百萬千億金惠工程”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讓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落到實處。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湖北推進實施“百萬千億金惠工程”

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成為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財政廳、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湖北銀保監局、湖北證監局等多部門的關注重點。

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副行長王兵介紹,全省各相關部門發揮合力、綜合施策,通過採取“三個六”的措施,推動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呈現“量增、價減、面擴、結構優”的特點。截至今年9月末,湖北省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690億元,比年初增加574億元,增長18.4%,高於全省人民幣各項貸款平均增幅6.9個百分點。金融機構有貸款餘額的普惠小微客戶數達到57.3萬戶,比年初增長20.7%。在直接融資方面,推動了九州通、福星科技等6家民營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融資93.6億元。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湖北推進實施“百萬千億金惠工程”

同時,按照“百萬千億金惠工程”的實施要求推動一批首次融資,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聯合湖北銀保監局、湖北省財政廳、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8部門在全省開展“民營、小微企業首次貸款專項行動”,以“科學遴選培植企業、夯實銀行主體責任、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加強配套機制建設”為行動主線,不斷提升民營、小微企業首次貸款佔比。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財政將對專項行動實施配套獎勵政策,對金融機構當年新發放的普惠小微首次貸款,按實際發放貸款額度的0.5‰對經辦金融機構予以獎勵,自2019年10月1日起實施三年。

湖北銀保監局黨委委員、二級巡視員彭緒軍介紹說,截止至9月末,全省民營企業貸款餘額1.07萬億元(含私人控股企業和個人經營性貸款),較年初增加765.8億元;貸款戶數102.8萬戶,較年初增加8.8萬戶。

湖北省財政廳副廳長鍾芝清介紹說,近年來,為更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湖北省財政累計投入資金近124億元,加快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103家,註冊資本407億元,淨資產462億元,分別佔行業總量的42%、66%和79%。

陳寬宏表示,下一步將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要求,聚焦“一優兩落”,加強協調配合,強化責任落實,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湖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