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语言发育成难题,难道是“贵人语迟”?原来是家长惹的“祸”

前几天带着孩子在楼下玩,刚好碰到一位宝妈带着宝宝,于是就让他们一起玩,我们俩便在一起唠家常。从她口中得知原来她家宝宝两岁半了,但是还不会说话,只会叫妈妈,我观察了一下,确实发现宝宝说话的时候总是啊啊的,旁人根本听不懂,只有他妈妈能够理解意思,宝妈看着我家孩子可以利索的表达意思,非常羡慕,其实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我曾经做过针对性的训练,只要找对方法他进步是非常快的。

孩子语言发育成难题,难道是“贵人语迟”?原来是家长惹的“祸”

说话是一种天生的能力,但是需要家长开启这项功能

就像鸟儿天生会飞,鱼儿天生会游泳,人类其实也天生会说话,但是这些功能需要家长来开启。鸟儿之所以会飞,需要观察父母的飞翔动作和姿势,然后自己不断的展翅,多次练习之后才能够熟练的飞。而孩子学说话这项技能,同样需要父母做好示范,并且加以引导和纠正,然后孩子多加练习才能学会。如果父母任其自由发展,那么孩子不懂得技巧和方法,就会导致说话时间延长。平时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引导他多说话。即使宝妈能够理解孩子表达的意思,也尽量让他说出来,因为只有说的多了,才能熟练学会说话。

孩子语言发育成难题,难道是“贵人语迟”?原来是家长惹的“祸”

要想孩子说话规范,父母要做好榜样

“我天天陪孩子从早到晚的说话,自己都变成了话唠妈妈,可是孩子的语言发展依旧没有进步,这是咋回事?”有时候宝妈会面临这种问题,这是因为宝妈把说话当成任务一样去做,先不说宝妈说话的内容,光是从情绪上来看,宝妈就带着消极的态度。孩子其实是很敏感的,父母的情绪稍有一些变化,孩子就能感知到,他需要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才能学会东西,如果家长和孩子说话只是机械的按照成人的方式进行,孩子是听不懂的,所以也就不会有反应。比如“宝宝,我们去楼下那个小凉亭找谁谁玩吧!”和“宝宝,我们下楼玩。”两句话哪一句孩子更容易理解呢?不用说肯定是第二种了,所以家长在陪孩子说话的时候,语言过多,容易让他掌握不住重点。所以想要孩子听懂大人说话,一定要简短并且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

孩子语言发育成难题,难道是“贵人语迟”?原来是家长惹的“祸”

家长要适当装傻,才是最正确的引导方式

我每次带孩子去上早教,发现很多爷爷奶奶带孩子来上学,都会准备一些精致的食物和水等等,有时候我感觉自愧不如。虽然他们带孩子很精细,但是老人带的孩子说话都相对稍晚一些。和早教老师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很难理解,后来早教老师让我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孩子下课之后蹦蹦跳跳的跑到奶奶身边,指了指水杯,奶奶立刻高兴的说:“宝宝要喝水啊。”然后就把水杯递了过去,孩子满足的捧着水杯开始喝水。这种场景经常会看到,家长都是很聪明的,可以根据孩子的动作知道他的需求,进而满足他。但时间长了,孩子认为只要自己用手指指就行了,他也就不愿意多说话。所以家长可以装作不明白孩子的意思,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养成用语言沟通的习惯。

孩子语言发育成难题,难道是“贵人语迟”?原来是家长惹的“祸”

总之,家长教孩子说话,一定要放松心态,和孩子一起找适合他的学说话方法,让他了解语言的乐趣之后,孩子才会进步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