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汉寿县镇龙塔(宝塔河)简介

汉寿县宝塔又叫镇龙塔,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塔七级八面,高33.27米。

传说清朝年间,五里墩百井一方风调雨顺,天佑苍生,人民安居乐业。正值百姓尽享太平盛世之时,一日,苍天发怒,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霎时一片漆黑,大雨倾盆,一连数月未止。以致百井一带洪水滔天,瘟疫四起,民不聊生,饿殍载道。昔日太平景象荡然无存,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道光年间,一得道仙人忽至,曰:"此乃孽龙作怪,欲保平安,须在三月初三前,方能镇住孽龙,不再为害。"百姓闻之,纷纷响应,不出两月,三塔已然建成。三月初三,仙人祈灵符三道,分置三塔之巅。此后,孽龙果被三塔所镇,不再为患。

正值百姓欢呼之时,忽见祥云冉冉升起,观世音菩萨现身云端,霎时消失,众人乃司仙人为观世间所化也。遂伏拜万呼,于其升天之处兴建庙宇,以记其功德,即今之观音古寺是也。

据后世传言,有缘人自能于镇龙塔之上见红黄蓝三道佛光,视为祥瑞。

古塔所散发出的典雅和韵致,显得很是古朴、沧桑。塔为砖塔。塔檐很窄,都为上翘之角。塔为实心。塔身之外原本涂抹有白色灰层,现已基本脱落完了。古塔虽敌不过时间和风雨,镇龙塔的上面留有雨迹、留有残缺,但这丝毫也冲淡不掉当初建造者精湛的技艺,反而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风云变迁。

塔的尖顶,为“攒”式结构。塔身外部已是斑驳陆离。每层塔檐还存有间距上翘的石质构件。

塔基,塔座,用青色石料构筑。

斑驳的塔身。其每层塔檐其实别有洞天,只是已经残缺不全,无法看清楚本来面目。这应该就是美学之中的“残缺”美吧。

镇龙塔还保存着其原始的风貌,塔身整体完好,尽显古朴苍劲。一旁的“南禅寺”晨钟暮鼓,它只是静静地聆听,不曾打扰。

湖南省汉寿县镇龙塔(宝塔河)简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