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雙區利好疊加,打造“中國硅谷”核心區

創新灣區,南山先行。一年一度的高交會即將來臨,創新驅動發展已成全球共識。作為深圳科技創新“重鎮”的南山區,將繼續展示獨領風騷的科創優勢。如今,南山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3579家,同比增長21.7%。預計2019年底還將增加超過400家,重點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雙區疊加”的歷史性機遇必將為深圳及南山區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經濟總量突破5000億元的南山區已是中國百強區之首,也是深圳的創新高地,未來也必將在科技創新領域持續發力,一騎絕塵,謀求核心引擎升級,成為中國硅谷“核心區”駛向世界級灣區。

深圳南山:雙區利好疊加,打造“中國硅谷”核心區

深圳最牛街道辦: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共同“發力”

被稱為深圳最牛街道辦的南山區粵海街道,不到15平方公里的面積容納眾多知名科技公司。2018年,深圳南山區GDP達到5018億元,其中粵海街道創造不少於2509億元的GDP,佔南山區的半壁江山。截至2019年6月,南山區有156家上市公司,超過半數在粵海,南山區培育的14家獨角獸企業中,9家在粵海。

粵海街道辦見證深圳40年來的發展變遷,從羅湖區的國貿大廈,到福田區的華強北,再到如今的南山區的粵海街道辦。深圳的產業轉型升級從南山區開始。

自深圳90年代在南山區粵海街道辦創建科技園開始,這裡便承載著產業轉型的重任,從“三來一補”轉型至“高新技術產業”。90年代在此創建的華為和騰訊,當初不起眼的兩家公司日後騰飛成深圳高科技企業的“翹楚”。

從全球城市發展功能看,國際著名的典範城市城市在CBD區域均呈現出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和創業生態三大要素疊加發展的特徵。

深圳南山:雙區利好疊加,打造“中國硅谷”核心區

科技創新是驅動深圳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勁“馬達”。作為深圳科技創新發源地的南山區,粵海街道辦的“神話”也源於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的共同發力。

在深圳高新技術產業一路高歌猛進中,從90年代在南山區創立高新技術產業園開始,政府的引導一直髮揮作用。科技園的發展最初靠政府推動。早期,深圳市政府投入幾十億在科技園招商引資,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當時,飛利浦、微軟、三星等外企以及華為、中興、長城等公司依次落戶。有數據統計,園區成立三年後,高新產品產值迅速增加,是建區之初的4.7倍,佔全市的36%。

而科技園所在的粵海街道在10多年內,相繼成立軟件園、國家IC設計深圳產業化基地、多個孵化器。科技園的氛圍逐漸濃厚,把原本散落在其他區的高新技術公司都匯聚於此。騰訊大廈、大族科技中心、金證科技大廈等寫字樓在粵海街道相繼拔地而起。粵海也開始孵化出一大批土生土長的科技創業公司,比如大疆、柔宇、騰訊雲、菜鳥網絡等,都成為了獨角獸。

尊重市場規律:政府創設好環境和服務

“政府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包括科技創新扶持、拓展產業空間、創新生態環境等。”南山區科創局介紹,高科技產業在南山的蓬勃興盛主要是市場的結果,但政府也在為企業及產業發展創設更好的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

南山區攜手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四所高校駐深研究院共建學府軍民融合產業園,重點引進和培育四所高校研究院自主科研成果項目、快響小組培育孵化項目、民間創新創業項目等。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南山區為高科技產業卻是大手筆支持。包括做好南山“智”系列的空間拓展及產業規劃,預計到年底前,智園三期崇文園區可提供23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重點用於佈局人工智能、互聯網、高校及科研機構和舊改片區的重點項目等;智園二期可提供22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規劃佈局生物與生命健康、軍民融合和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產業。

深圳南山:雙區利好疊加,打造“中國硅谷”核心區

另外,加快推進南山智城的建設、設計,預計五年內可提供約10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重點用於佈局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等。

拓展產業空間同時也是佈局產業,用有限的土地和資源去戰略性選擇新興產業、朝陽產業。深圳用40年時間,摸索了一條產業升級的路徑。南山區培育的14家獨角獸企業中,有9家在粵海。

在專家看來,科技企業能夠集聚南山是市場行為,背後有多種原因,區政府主要做的是尊重市場規律,很少干擾企業發展。

深圳的科技創新始終以企業為主體。深圳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思康就認為,深圳堅持創新需求主要由企業提出,創新活動主要由企業組織,創新成果主要在企業轉化,依靠市場經濟和自主創新走出一條企業內生研發力量的創新發展之路。2018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超1000億元,研發投入強度(4.2%)居全球前列,與韓國、以色列相當,其中企業投入佔95%。

區域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是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的“源動力”。南山區去年國內專利申請量6萬餘件,佔全市26.6%,發明專利申請量3萬餘件,佔全市45%。PCT國際專利申請量7055件,佔全市39%,全國12.8%。兩位科學家包攬深圳市科學技術“市長獎”。

深圳南山:雙區利好疊加,打造“中國硅谷”核心區

打造“兩鏈一環”: 全力構築創新高地

在深圳第一個40年高速發展中,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搶得先機,迎來第一個黃金髮展時期,成為深圳強大經濟“後盾”之一。

最新成績顯示,南山區打造“兩鏈一環”,全力構築創新高地的典型經驗近日獲國務院通報表揚,南山區還被確定為以科技創新體制改革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典型,由省委辦公廳進行專題調研,將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上報中央財經委員會。

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蔚然成勢背後是南山區產業的戰略佈局、創新的步步謀劃。

南山區打造的“兩鏈一環”,一是“原始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創新層級鏈,二是“自主創新—協同創新—開放創新”創新形態鏈,整合優質創新生態之“環”,創新驅動發展成績優異。騰訊、創維、研祥等11家企業入選2018中國企業500強,其中9家為高科技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3500家,國內外上市企業148家。

南山區科創局介紹,以打造“原始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創新”鏈為例,南山區加強對原始創新的引進和培育,夯實創新根基。一是引進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是我國第一所設於園區內的高端院校,由兩院院士和發達國家院士等世界頂尖學者組建實驗室,重點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科學研究和產學研合作,成立以來已實現重要學術成果近30項。

另外,瞄準國際前沿,引進中村修二激光照明研究院等諾獎科學家實驗室,支持建設鵬城實驗室等高端創新平臺,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集成電路公共創新設計平臺,出臺集成電路產業專項扶持資金,發展本土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解決芯片設計“卡脖子”困境。

“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和市場決定性作用,促進科技與經濟有機融合。”南山區科創局介紹,還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區內90%的科技型企業設立了研發機構,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5%,上市企業中90%為高科技企業。

截至目前,南山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3579家,上市企業就有148家,騰訊、恆大入選世界500強,9家企業入選中國500強,新增國高企業639家。

深圳南山:雙區利好疊加,打造“中國硅谷”核心區

補足基礎研發短板: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核心區

創新引領產業,科創利箭在發,已穩踞“科創高地”的南山區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兩大抓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核心區。

站在時代的風口,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大國家戰略前,“雙區”利好疊加必將給南山區的科技創新帶來歷史性的機遇,為南山區邁入世界級創新型中心城區加足馬力,如虎添翼。這也意味著南山區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在粵海街道轄區,目前有900多家高新企業,覆蓋生物與新醫藥技術、新能源與節能、新材料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硬科技”居多,尤其以集成電路產業(即芯片,縮寫IC)為典型。

深圳IC產業發展,從一開始就走了一條有別於其他地方的路徑。北京的優勢是有眾多高校、科研院所,長三角一帶因為“909”工程和地方政府的投入,產業鏈也相對完善。而民營企業聚集、科研基礎薄弱、高校少的深圳,選擇了更為務實的發展路線。

深圳很多科技型企業技術門檻並不高,研發的目的是為了應用,並非基礎原創。科技園乃至深圳的基礎研究仍然是短板。地處粵海街道的深圳大學和虛擬大學園雖然正在加強基礎研發,但仍然以應用型研究與應用型人才培養居多。

在南山,90%以上的研發機構、人員都在企業,90%的研發資金來源於企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中,民營企業同樣是創新主體。

深圳南山:雙區利好疊加,打造“中國硅谷”核心區

在深圳市人大有關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研發報告中,也指出深圳在基礎研究領域長期處在薄弱的局面,特別是深圳基礎研究經費佔研發經費比重不僅低於北京上海,還低於全國水平,國家級創新載體數量、獲國家資助的基礎科研項目都較少。

南山區作為深圳科技創新的“主陣地”,也在補足短板。7家廣東省實驗室中,有2家落戶南山,鵬城實驗室著力突破網絡空間領域重大核心基礎理論問題,引領未來學術發展方向,在網絡空間領域形成技術突襲能力,培養頂尖科學精英,培育未來萬億級新興產業;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廣東省實驗室由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牽頭建設,已於11月中旬正式掛牌。

深圳南山:雙區利好疊加,打造“中國硅谷”核心區

在持續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深圳正在從以技術創新見長向注重基礎研究轉型。吳思康也提到,近年來,在市級科研資金結構中,基礎研究資金大約佔科技研發資金比重的30%-40%。深圳專門設立了深圳市自然科學基金,加大基礎研究力度,確保基礎研究投入比重。

南山區也在優化區域創新環境,鵬城實驗室落戶南山,ARM中國簽約落戶,空客(中國)創新中心投入運營,聯手商湯科技發佈人工智能教育平臺,佈局國家級眾創空間達54家,佔全市60%。

鵬城實驗室是省市重點打造的“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目前,鵬城實驗室已經入駐萬科雲城8B棟,並形成了3位院士戰略領軍、5個研究中心、7個重點項目團隊和11個院士工作室的基本格局。

這些都傳遞出南山對科創升級的渴望,尋求產業發展的源頭創新“引擎”。

打造西麗國際科教城:科創“新動力”成就中國硅谷“核心區”

深圳南山:雙區利好疊加,打造“中國硅谷”核心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大灣區要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圳要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而當前迫切需要的是進一步提升源頭創新能力,向高端邁進。

南山區要對標國際,要奮力邁進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就必須成為中國硅谷的核心區。

在深圳的創新版圖上,提出依託這三個重點片區,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面規劃建設21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學城,佈局一批前沿領域的大科學裝置;南面規劃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推動深港科創合作;中間則是西麗湖國際科教城。

深圳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的目標是緊盯基礎研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源頭創新引擎。該片區科研資源富集,結合南山蓬勃的產業創新活力,將為深圳乃至大灣區的科創提供更多“源頭活水”。

“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高端人才集中,產業化優勢明顯。”南山區科創區介紹,同時,西麗湖片區是鬧市中的淨土、深圳的桃花源,放眼全國範圍都是中心城區中自然環境最好的片區之一。

深圳南山:雙區利好疊加,打造“中國硅谷”核心區

整個區域科技資源集聚,基礎教育優勢明顯,佈局了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西麗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3所包含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等國內頂級高等院校以及全國最好專科學校-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另外,這一區域科研基礎雄厚,佈局了鵬城實驗室、國家超算深圳中心等科研平臺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等創新機構,擁有368個國家、省、市級創新載體。

交通也極為便利,空間釋放潛力大。可以說,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是支撐南山區乃至深圳市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重點片區,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支撐。

深圳南山:雙區利好疊加,打造“中國硅谷”核心區

如今,南山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3579家,同比增長21.7%。預計2019年底還將增加超過400家,重點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提及重點產業的發展勢頭,南山區科創局是如數家珍:5G產業勢頭迅猛、人工智能產業取得可喜成績、互聯網產業百花齊放、無人駕駛科技成果取得新進展、集成電路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效等。

以人工智能產業為例,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騰訊入選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20大巨頭,金證股份、中興通訊、中國長城等入選商業落地成熟企業60強,優必選等入選商業落地初創企業100強;此外,騰訊安全天御“業務安全大腦”斬獲“2019世界人工智能產業安全十大創新實踐”獎項。

截至目前,南山已完成點貓科技、全局照明、昂士特科技、漢盛匯融再生醫學科技、哈深智材、中船重工、新邦威、中成衛星、煜煒光學、貝爾科教等企業落地南山,並正協調對接華訊方舟總部落戶南山;引進5家創新性企業及創業團隊,以及136家軍民融合企業落戶南山,為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

“雙區疊加”的歷史性機遇將為南山區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未來也必將在科技創新領域持續發力,成為中國硅谷“核心區”駛向世界級灣區。

深圳南山:雙區利好疊加,打造“中國硅谷”核心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