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計劃在呼和浩特西部城區打造中國健康食品“硅谷”

日前,正在舉行的內蒙古自治區兩會上傳出消息:在有“中國乳都”之稱的呼和浩特市,一個全新的國際化產業園正在醞釀中。來自伊利集團的人大代表趙子夫前不久向媒體披露,伊利計劃在呼和浩特西部城區(土默特左旗)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食品產業園。這一消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產業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詞。該詞最早出現於美國哈佛商學院邁克爾●波特教授的《國家競爭優勢》一書,邁克爾●波特指出“產業集群是區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之一”。過去十多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集群化的發展模式在中國也愈發常見。這些新興的園區正憑藉生態化、規模化的優勢形成全新的發展動力。


伊利計劃在呼和浩特西部城區打造中國健康食品“硅谷”


位於“中國乳都”呼和浩特的伊利集團總部。

打造健康食品“硅谷”,賦能全球

提到瑞士,大多數人會想到鐘錶、巧克力和軍刀,很少有人知道,在伯爾尼州有一個叫做朗根塔爾的紡織小鎮。聚集於朗根塔爾的紡織企業正在為愛馬仕、波音、諾華製藥等客戶提供著頂級紡織品。朗根塔爾在20世紀初成長為高度專業化的產業集群城鎮,如今由其領銜的紡織行業已經成為瑞士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過去幾十年以來,類似朗根塔爾的產業集群模式在全球開花結果,併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伊利計劃在呼和浩特西部城區打造中國健康食品“硅谷”


朗根塔爾開展的“朗根塔爾設計之旅”

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穩步推進“新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列為2019年要重點抓好的工作任務。就內蒙古來講,打造以乳業為核心的健康食品產業集群將為區域經濟發展裝上強力引擎。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朱森第說,發展先進製造業一方面要通過技術的應用來實現,一方面要通過產業集群的構建來實現,“未來的製造業,先進製造業是主體。”

乳業是內蒙古極具資源優勢的特色產業,也是內蒙古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改革開放40年來,內蒙古乳業突飛猛進,牛奶產量穩居全國首位,為全國供應了1/5的牛奶,成為名副其實的“奶罐子”。此外,內蒙古還湧現出像伊利這樣的全球乳業巨頭,這使內蒙古在全球乳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全球乳業競爭趨向白熱化,內蒙古乳業發展需要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在激烈競爭中穩住地位,跨步前行?

趙子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伊利將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食品產業園。產業園建成投產後將開創乳業商圈城市綜合體、乳業文化公園、乳業智慧樣板工廠、乳製品工業旅遊示範區、生態居住區等。”可以預期,建成後的伊利健康食品產業園,不僅將為區域經濟提供動力,還將以產業的聚變與裂變,向全球輻射能量。正如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楊建國所說,以產業園為支點,“點軸帶動”正在成為新的國際產業合作趨勢,而這種模式將逐步升級為以產業鏈條為主體的合作模式。未來,我們很可能看到一個以乳業為核心的健康食品“硅谷”在內蒙古崛起,像當初美國硅谷引領全球高科技產業一樣,引領整個世界的健康食品產業發展。

推動“產業裂變”,實現全鏈提升

隨著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推進,社會化分工正變得越來越專業和細化。這個過程,正如在原子能科學領域的核裂變一樣。美國經濟學家斯科特認為,生產中的分工也是產業集群產生的重要原因,產業集群內的分工協作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的支持,將大大提升經濟效率。

劍橋科學園就是以產業集群“裂變”帶動經濟發展的典型案例。這座英國最古老、最負盛名的科學園,在整合100多家高科技企業的過程中賦予其新動能,最終裂變為信息技術、生物製藥、專業諮詢三大附加值較高的板塊,成為了英國的新興產業技術中心。在過去的30年中,園區年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達到了6.3%,大大高出英國3.4%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位於中國台州的汽車製造業高端產業集群,也正以創建全產業鏈汽車城為契機,以項目帶產業、以產業帶集群、以集群帶生態圈的裂變之道,使當地的汽車製造業成功實現產值規模破千億。

在過去幾年中,呼和浩特提出了新的目標——打造“中國乳都升級版”。在這個過程中,一個立足自身優勢所建立的國際化產業園無疑是“核燃料”。據介紹,伊利健康食品產業園將以精細化管理、生產、加工等方式,促進行業向更細緻、精緻的方向裂變發展。產業園將匯聚奶牛養殖、草場種植、創新研發、生產加工等全產業鏈的各個主要環節,各環節既有專業的分工,專注某一領域的打造,又能實現協作配套,共同推動全產業鏈的提升。


伊利計劃在呼和浩特西部城區打造中國健康食品“硅谷”


伊利集團的現代化生產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