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曾因逼父母在北京買房飽受非議,現在網友都替他父母后悔

中國的高考,造就了很多”神童“,張炘煬就是其中一位。

張炘煬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孩子!2歲半的時候,就在3個月的時間裡,認識了1000多個漢字;4歲讀小學一年級,學習的內容對他來說太簡單了,沒有任何挑戰性,6歲升入五年級,這已經是常人不可能完成的跳躍,但是對於張炘煬來說,這都太“小兒科”了,初中的內容對他來說同樣簡單,於是繼續跳級,9歲直接上高三,10歲參加高考,以510分的成績考入天津工程師範學院,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2008年,13歲的張炘煬通過北工大碩士研究生的複試,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研究生。2011年,16歲的他成了最小的博士生,被北航數學專業錄取。

”神童“曾因逼父母在北京買房飽受非議,現在網友都替他父母后悔

和多數“神童”一樣,張炘煬看似成功的背後,也是充滿著爭議:

一個是2011年在碩士論文答辯期間,16歲的張炘煬逼父母在北京全款買套房子,過上”人上人“的生活,否則就不參加論文答辯,父母妥協,在北京租下一套房子,騙他繼續完成學業。雖然網友都替張炘煬的父母感到可惜,因為當時買房,雖然房價上漲,但是現在已經翻了不知道幾番了,再一個就是現在買房,都不一定有資格了,如果從這點看,當時租房真的不如買房,但是,誰又能理解張炘煬家長的困難?

另外一個就是張炘煬的現狀如何?有人說他8年沒有博士畢業,也有人說他現在已經是中科院某所的研究預案,為了保密,也為了不影響他的科研,媒體沒有了他的任何報道。對於天才少年,人們抱著各種想法想去”窺探“他的未來,有人好奇、有人嘲諷、有人期待,即便他成了一名研究員,在很多人心中也許也對不起他“神童”的成就,如果是博士沒有畢業,那就會帶來更多的冷嘲熱諷了。

中央電視臺曾經對張炘煬進行過一次專訪,通過和張炘煬及他父母的深度交流,真實地再現了這個家庭的原生態的生活和想法,也給了我們很大啟發。

”神童“曾因逼父母在北京買房飽受非議,現在網友都替他父母后悔

一、“神童”是天生的嗎?

有人說張炘煬喝了失效的“孟婆湯”,因為他的學習經歷,是常人不可想象的,但是中國從不缺少張炘煬這樣的“神童”,所謂“神童”,其實是早期大腦和智力開發的結果。

張炘煬的父親是一名公務員,母親是小學教師,這是公認的最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家庭組合。張炘煬的父親,出生在農村,是1978年大學生,1990年,他曾經以優異成績考上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第一屆MBA班,但是因為拿不出一萬五千元學費,只能放棄。

36歲才生下張炘煬的張會祥,在事業上已經沒有多少前途,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把孩子教育好,所以他既是孩子的父親,又是孩子的老師,整天帶著一根棍子,走到哪教兒子寫字到哪,十幾年的時間,只要孩子在,他們夫妻從來沒看過電視,也幾乎沒在家接待過客人。

這種做法,沒有幾個人能做到,也就可以想象為何我們培養不出“神童”了。

”神童“曾因逼父母在北京買房飽受非議,現在網友都替他父母后悔

二、“蓋樓論”是否可行?
在張會祥的教育理念中,有一個“蓋樓論”:先蓋好樓,再去裝修。蓋樓可以,教育可以嗎?

在張炘煬看來,這是急功近利,如果“連鋼筋水泥都沒有”,先蓋樓就會蓋出“樓倒到”、“樓脆脆”,只求不要遇到地質災害。

而事實證明,張炘煬的認識沒有錯!雖然他盡力避免走以前“神童”的覆轍,13歲的張炘煬在研究生期間,也曾因為迷戀網絡而掛科,差點畢不了業,父子之間曾經因此產生很大矛盾,父親用一壺開水把電腦報銷了。

其實,與其說是迷戀遊戲,不如說是逃避壓力!因為小時候順舟順水,所以到了碩士期間,他基礎不牢、和同學差距越來越大,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所以逃避成了心智不成熟的張炘煬的最佳選擇,他甚至出現過自殺的想法。

知識不夠,可以彌補,但是心智不成熟帶來問題,就很難再退回來進行彌補了。

”神童“曾因逼父母在北京買房飽受非議,現在網友都替他父母后悔

三、“買樓論”是高瞻遠矚還是自私自卑?

對於在北京買房的問題,有網友說這是張炘煬的高瞻遠矚,已經預測到了未來房價的快速上漲,甚至有人說天才最大的悲劇,就是他父母的成長趕不上他的速度。其實這是無稽之談,當時逼父母買房,主要原因來自自卑之後的自私的想法。

最初有這個想法,是大學期間,當張炘煬抱怨北京房價過高時,他同學說了一句“你要是嫌北京房價高,你就滾回老家去”,這深深刺激了張炘煬,這個從小就是“最好”的孩子,也要過上最好的生活,在他看來最好的生活就是:有好工作、北京有房、北京戶口!沒有這些,他沒有資格談戀愛。

”神童“曾因逼父母在北京買房飽受非議,現在網友都替他父母后悔

對於心智不成熟的16歲少年,張炘煬是自卑的,考上博士後,他的壓力更大,因為他的同學都已經成年,多少都有收入,而張炘煬的家庭,卻可以說是”家徒四壁“、”身無長處“,一年四季只有幾套普通的衣服,唯一一雙品牌運動鞋,還是他二姨給他的禮物。

當然,逼父母全款買房,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解決自己的後顧之憂,可以放開手腳地實現自己夢想。

四、你是否願意培養一個“天才”?
看了張炘煬的經歷,我想起了電視劇《暗算》裡面的天才少年阿炳,這位聽力出奇好的盲人,在經歷過”人間巔峰“後的悲劇,“神童”身上似乎都有這些軌跡。

張會祥的教育是成功的也是失敗的,我常常再想,如果他不這麼“拔苗助長”,而是轉為更切實際的規劃和用心的陪伴,這個孩子也一定比普通孩子更加優秀,也更加幸福。

”神童“曾因逼父母在北京買房飽受非議,現在網友都替他父母后悔

對於”神童“來說,他們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天才神童不一定代表著他能成才,能成才不一定代表著他能成功,因為成功不僅需要高智商,更需要高品德高情商。比起神童,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

你羨慕神通嗎?你是否願意讓孩子成為神童?歡迎留言討論說出你的真實想法。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