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是「病」人,还是病「人」?

文丨欧欧

在未进入心理行业之前,我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是“避而不及”,他们的存在像瘟疫般一样让人想要去隔离。在此之前他们在我的眼里就是不折不扣的「病」人。


精神疾病患者,是「病」人,还是病「人」?


「病」人,我们把重心和焦点放在”病“时,满脑子都是病,哪里还容得下人。

提起「病」人,我的第一感受这个人被疾病包裹。他的不幸、他的悲哀、他的疾病症状.........随即想到疾病对个人的影响、疾病对家庭、乃至社会的影响。

好像当关注点放在病字时,给我带来了更多的负面思考和负面情绪,这个疾病带来的影响和结果也因此被社会、被所有人前所未有的放大,大到我们看不见人本身、忽略掉人、忽略掉人性。

因为这样的疾病,意味着这个人某种程度上上失去了社会地位、失去了尊严、失去了正常人的一切。他还能拥有家庭、拥有工作、拥有当父母的权利?他除了生病,还能享受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权利吗?

在日本近半个世纪对精神障碍者、遗传疾病患者进行强制绝育,其原因是日本的《优生保护法》为了“防止次等后代出生,保护母亲的生命和健康”。


精神疾病患者,是「病」人,还是病「人」?


于是,成千上万的精神疾病患者、遗传病患者、慢性病患者,还有麻风病人被迫绝育或流产。

据估计,日本约有16000人这样的受害者,其中一名受害者现年60多岁,她第一个站出来起诉政府。认为国家侵犯了她的人权,在她15岁时被诊断出精神疾患后不但没有任何帮助,还强迫她接受绝育手术。

这样残忍的国家行为,这样的悲剧不要庆幸没有出现在我们中国。

也许是折射出人类深层的恐惧,不过日本、德国曾经做了最极端的表达,对于不可控、对于差异、对于死亡的恐惧。也许骨子里我们都一样。


精神疾病患者,是「病」人,还是病「人」?


病「人」,当主体还是人,病人也就是处于某种特殊情形下的人,仿佛我们还能看到这个人本身

他除了病态的一面,他还有很多面相,好像更能去理解、同理、共情他。可以去缩小因差异化带来的不平等,从而生长出关照精神病疾患的念头。

我们会认为他也该拥有正常人的权利,比如受教育权、生育权。

同时更多看到了身为“人”,面对疾病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去发现作为人本身的资源与内在力量。

不仅对精神疾患的深深的接纳与包容,看到生命与我们不一样的呈现,更是可以去体会生命的坚强与不容易

这样去看待精神疾患,我们的心也变得像大海一样宽广。

我想说:无论是精神病患者、心理疾病者、残障人士、社会非主流人群……

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