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協會李禮輝:建議抓緊制定數字貨幣發行、市場監管等制度

北京商報訊(記者孟凡霞 實習記者 劉四紅)“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研發至今已有五年之間,近期出現了準備發行的跡象。” 11月1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在“《財經》年會2020:預測與戰略”上如是稱。

李禮輝介紹,法定數字貨幣或將採取賬戶松耦合+電子錢包的方式,可脫離銀行帳戶實現端對端的價值轉移,減輕交易環節對於金融中介的依賴,且可在央行許可的範圍內,實現可控的匿名支付。

在發行方面,李禮輝稱,法定數字貨幣將採用雙層運營投放體系,將選擇由央行到商業銀行再到公眾的發行模式,這一發行模式傳承了現行的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有利於保持商業銀行初始的信貸能力,有利於穩定市場。不過,他進一步補充:“我們國家法定數字貨幣的設計,可能指向於替代M0,即流動中的現金,而非協議貨幣M1或者廣義貨幣M2。討論中國法定貨幣的時候也應該關注新的支付工具的創新,到底能不能成功?我認為這取決於適配要素。”

談及虛擬貨幣,李禮輝稱,他將公有鏈社區的Coin或Token定義為虛擬貨幣。虛擬貨幣的生存土壤是,在公有區塊鏈的社區通行網絡共識的治理機制,虛擬貨幣參與者認可的等價物。他直言,虛擬貨幣的交易可匿名、可掛職、難管制,可能成為投機交易的工具。虛擬貨幣的經濟性缺陷在於,其缺乏足夠的實體資產支撐和信用背書,價格不穩定,投機性太重。

“而能夠成氣侯的數字貨幣必須是可信任的,法定數字貨幣因為法定地位和國家主權背書而可信任,其他的任何機構的數字貨幣要做到可信任,必須具備一些品質。” 李禮輝說道。

李禮輝稱,目前一些跨國銀行已經獲准發行數字貨幣,這些數字貨幣主要是用於銀行間的清算和金融交易的結算,替代的是M1、M2。在此背景下,他建議道:“首先,我們應該掌握數字技術、數字經濟的主導權,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也要進一步研究,比如替代範圍的選擇、可控匿名的尺度、脫網運行的技術等等。數字貨幣在未來全球數字經濟中居於核心的地位,當前有必要研究發行中國主導的全球性數字貨幣的可行性路徑和實施方案;同時,要加快數字金融制度建設,立足於保證數字金融的可持續發展,應抓緊制定數字貨幣發行、數字金融市場監管等制度。應該抓緊研發數字金融技術國家標準,建立專業化的數字金融技術應用審核和驗證體系。在數字金融全球制度的建設中,我們應該積極參與,並且爭取我們應有的話語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