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為什麼有些人對升職提拔越來越看淡了?

收穫人生後半場


職場上為什麼有些人對提拔升職越來越看淡?這其實是無奈之舉,不過是被冰冷的現實澆滅了渴求上進的熱血和激情。對於體制內人來說,也許不在乎當多大官、掌多大權,但絕對希望級別能不斷提升,工資待遇能水漲船高,讓自家小日子能過好點。

看淡提拔晉升的人,絕非朝氣蓬勃、擁有無限可能的年輕人,只會是歷經職場萬般滋味,回顧過去似乎一事無成,展望未來又升遷渺茫的中年人。就拿看似光鮮體面的公務員來說,多少人40歲出頭還在科員、副科層級踏步,心有不甘是必然的,可現實又無力改變,真要為此耿耿於懷、茶飯不香,那才是自找不快,所以對職務職級看開些看淡點無疑是理性選擇。

俗話說,歲月催人老。其實比歲月更犀利的是現實,現實才是體制內人快速成熟的催化劑。年輕時,我們以為勤奮幹事就能受重用,最後發現有限的領導職數,只能用於提拔領導所說的最優秀最拔尖的人。職務與職級並行後,職級職數大幅增加,論資排輩也該輪到不再年輕的我們了吧,結果發現非領導職務幹部套轉後佔用一部分、現任領導職務幹部優先晉升兼任一部分,留給我們的職級職數又是寥寥無幾,不知猴年馬月才能輪到。這種情況下,不看淡行嗎?不看淡就會自個找難受,就會鬱郁不快、苦悶憤慨。所以,現實會逼迫我們看淡,這樣才能開心生活、健康長壽。

然而,世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對前途進步再無想法、萬念俱滅,恰恰是看淡了又未死心,對提拔晉升還抱有一絲期盼。畢竟,兢兢業業工作十幾二十年,誰不希望提升一級職務或職級,這既代表了組織的認可和個人的價值,也是增長工資待遇的有效途徑。

前不久,某縣直單位啟動了首次職級晉升工作,結果為了一個一級主任科員的名額,數位宣稱等著退二線或退休的科級實職領導和二級主任科員還不是爭搶得不可開交。真有提拔晉升機會時,想要看淡也是萬分困難。

所以在體制之內,對提拔升職越來越看淡其實是不得已的假象。仕途不易,憂愁傷身,如能做到真正看淡倒是好事,至少心寬體胖吃嘛嘛香,養好身體、陪好家人、安度餘生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拼不過職務職級,我們就拼健康長壽,多領幾十年退休金,也能把在職時的收入差距補回來。聊以自慰而已,且與諸君共勉!

歡迎關注職場李論,更多職場思悟解析,期待與您分享!


職場李論


我有兩個同事,同一年大學畢業進公司,其中一個入職以後就非常關心公司的職業晉升通道,然後為了晉升非常努力去工作,五年時間從一個基層員工升職到了部門中層;而另一個同事好像進公司就是為了哪一份薪水,對名譽地位這些淡泊如水。

我不能說第二個同事就一定不優秀,但確實從職業目標感、上進心等方面來看,第一個同事表現更突出。

人與人的價值觀不一樣,職業目標不同,性格不同,對升職提拔這件事就截然不同的對待方式。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們繼續展開聊聊。

一、對升職提拔看得淡,是因為了解自己不適合做領導

我有個朋友,性格非常內向,他工作也有十多年了,一直在公司質量管理部做一個普通的質檢員。

我曾經和他聊天時問起:你工作這些年,就沒想過升職做個領導什麼嗎?

他說:想也是想過,但我自己知道性格內向,做了領導也是做不好吧,曾經單位公開競聘質管部主管這個職務,我去報名試了一次,領導覺得我缺少管理能力,沒給機會。此後我就放棄升職了。

我理解他的想法,其實他對自己的性格特點還是非常瞭解,但最關鍵的還是他並不願意去改變內向的自己,他喜歡留在自己的心理舒適區,抗拒改變。

所以,所謂的“不合適”本質上就是一種“不願意”吧。

二、對升職提拔看得淡,是因為不升職也可以實現個人的職業理想

我們公司有許多銷售人員,雖然沒有一官半職,但業績卻做得很出彩,比如有些人一年僅靠銷售提成就年入百萬了,遠遠超過他們自己的領導。

不升職,但依然可以賺錢啊,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升職做領導,主要有哪些職業好處呢?

第一是升職伴隨的加薪,大部分企業都是“崗對薪”,職位提升了,薪酬也自然會變化;

第二是升職可以實現個人管理上的成就需要,有些人就享受作為管理者的身份,因為可以幫助團隊一起成功,可以授人以漁,又或者是享受管理給自己帶來的權利和地位。

但沒有第二點需要的職場人,只關注薪資提升的話,不升職也能夠做到。

三、對升職提拔看得淡,是因為不喜歡更大的工作壓力

我自己也是從一個普通基層員工升職做到管理者的,這些年,做管理最大的感受就是“壓力大”。

你的職位越高,責任就越大,壓力也就越大。

比如管理者是一個團隊的領頭羊,下屬犯了錯誤,你也需要承擔領導責任;又比如管理者往往揹負了整個團隊的總體業績指標,一旦完不成,自己的位置、收入都會受到較大影響;還比如,許多中層管理者既要對下,也要對上,人際關係的處理上壓力也會比較大,處理不好就是你的問題。

所以,某些員工看到自己領導的樣子,就對升職這件事失去了興趣,因為不想未來也變成領導那個焦慮的模樣。

每個人都有選擇過怎麼樣人生的權利,平平淡淡做個普通打工者也無可厚非。

四、對升職提拔看得淡,是對職業規劃的迷茫

人在職場,如果淡薄名利,我想這個人要麼大徹大悟了,要麼是十分迷茫,而我所看到更多的人應該是後者。

前段時間,有個網友找我來諮詢,他說自己30多歲了還不知道將來要幹什麼,更沒有想過升職的事情。

對他來說,即便是想要升職,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實現升職,需要做點什麼,學習點什麼都非常的迷茫。

我給的建議是三點:

第一,充分了解自己,也就是你對什麼感興趣,你是什麼樣的人,適合做什麼工作?

第二,給自己建立較為清晰的職業目標,比如金錢方面、職位方面。

第三,明確如何達成目標所需要的努力路徑,這也就是把目標進行分解,比如一個40歲左右的長遠目標,分解到30歲、35歲等,然後再分解到年、季度甚至月度,制定出詳細的行動計劃,最後按照計劃嚴格去執行就行。

沒有設計過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一片迷茫,你當然對升職提拔看得很淡,因為那太遙遠了。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啟發。

作者:丁路遙知事,頭條職場教育領域自媒體營銷號TOP5,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培訓師,資深職業規劃師,多家頭部平臺簽約作者,碼字很辛苦,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其實在職場中,對升職提拔越來越看淡的人是非常多的,我有一朋友他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幹勁很足、很積極、很上進。

但是幾年不見,上一次我們吃飯的時候,我問到他現況如何,他已經成了得過且過的狀態,他告訴我:哎,在職場混著吧,升職還不是一樣的,沒什麼搞頭。



那麼,到底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對升職,越來越看淡呢?說幾點我自己的看法

1.升職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工作,但他們已經習慣當前狀態了,不想突破

很多人為什麼不想升職,對升職看的越來越淡了,就是因為升職,同時也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工作內容,但是他們已經習慣了當前的這個狀態,不想再進一步的突破。

就像我們講舒適圈的概念,他此刻已經處在了一個舒適圈裡面,他已經不想往前走了,往前走意味著要承擔,更多意味著要改變,那這個過程可能會有點痛苦,他不想承受這種痛苦,他已經滿足於當下的狀態,所以說他會越來的越看淡升職,甚至升職,反而會讓他不開心讓他焦慮。

2.對自己的工作的前景不看好,知道升職無望

另一種原因是什麼呢?就是說他對自己本身的工作有一個自己的看法,他覺得自己的前景並不好,也就是說他已經很清楚的明白,想要升值是不太可能的,是沒有多大希望的,那麼當他有了這種想法之後,自然也會越來越看淡升職這件事情。




這就好比你追一個美女,你明知道美女看不上你,不可能跟你在一起,那麼你自然也就不對她抱有幻想了。

所以說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看淡一件事情,是我們對它的認知出了問題,我們覺得不可能實現,達不到這個目標,完全沒有希望,所以說我們就沒有了動力,對這件事情越來越看淡。

3.自身實力不足,很清楚的知道與他人的差距

第3種情況是自身實力不足,也就是說你的硬功夫不達標,很多事情別人能做你做不來,你很清楚的知道,即便自己升職上去,但是所面臨的事情,你根本處理不了。

也就是說你很清楚的知道你與其他人的一些差距,你也很清楚,自己能不能勝任升職後的事情,所以說當你有了這種想法,有了這種認知之後,你就會自然而然的把這件事情看淡,因為你明知道自己不行,所以也就不再朝這個方向努力,也就沒有想過想要升職。

4.升職後的待遇不是內心所渴望的


最後一個原因是因為你知道升職後的待遇,不是你心中所想的那樣,可能你做的事情更多了,但是你的薪資並沒有大幅度的上升,你的價值和你的回報是不成比例的。

我們都知道,人都是被利益所驅動的,當你仔細衡量對比之後,你發現升職後的各方面條件和你升職前的各方面條件出入不大,那麼你自然也就不會很在意這件事情。

那麼對於升職這件事,該有怎樣的心態?

1.先看行業前景,是否是容易碰到天花板的行業

那麼對於升職這件事,我們到底該如何應對呢?第一件事就是我們要去看一下所在行業的前景,前景是否廣大?我們有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所屬的行業是不是很容易就碰到天花板,很容易就遇到瓶頸?

如果說行業的前景不好,那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儘快的選擇,換一個職業去發展,不然你會因為行業所產生的侷限,影響到自身的發展。


2.提升自己的實力,永遠都不會錯,自己強大了,機會才會一直來敲門

第2點,我們要做的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培養各方面的能力,這一點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錯,而且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投資。

我們經常講缺乏機會,其實很多時候機會並不是靠運氣的,當你的實力達標了,當你自己強大了,機會會主動找上門來的。

所以說,你不用每天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升職加薪這些事情上,你只要把自己該做的做好,把自己的價值放大,把自己的能力提升上來,讓這個公司離不開你,那麼升職加薪自然會找上你!



我是職場唐僧,為你分享我的職場生存經歷經驗!歡迎關注,大家一起學習!

職場唐僧


擔任經理職務之前,我對升職加薪非常熱切,每天不知疲倦的努力,目的只有一個——升職加薪。當我擔任經理職務三年多之後,就不再將升職加薪作為職場奮鬥的動力和目標了。現在雖然擔任總監職務,但對晉升副總經理職務不說毫無興趣,看的很淡確實是真的。

回顧十五年的職場歷程,分析一路走來的心境變遷,現在對升職加薪看得淡了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財務追求

我比較安於目前的生活水平和狀態,該有的基本都擁有了。我天性缺乏追求大富大貴的野心,不奢望住獨棟別墅,沒想過要開寶馬7系或坐奔馳S級,也沒計劃掙個幾千萬上億養老,所以擺脫經濟壓力的狀態和追求財務的心態都沒有了,對於升職加薪自然就缺乏動力,自然就“淡泊名利”了。

二、投入產出比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計算好投入產出比。職場中的投入主要包括時間、精力和金錢。

1.時間投入直接表現為加班還是不加班

職場(市場化的壟斷行業國企除外)環境中競爭非常激烈,你聰明有比你更聰明的同事,你勤奮有比你更勤奮的同事,要超越你就必須多花時間也就是多加班。沒談朋友尤其沒成家的年紀,不全身心投入工作也沒有別的事了,要升職加薪就必須加班加點。

我現在已經奔四的人了,必須把時間也留給家庭,非常注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我寧願不晉升不加薪也要按時下班回家跟家人一起吃飯,週末帶孩子出去親子活動。所以,平日加班加點和週末坐班,這個時間的投入對我來說它的產出(職位和金錢)比起我的家庭來說價值很低,因此,我對升職加薪看的很淡。

2.精力主要指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也就是追求卓越的程度

要升職加薪,就必須把工作做的卓越,要卓越就必須挖空心思千方百計把工作做到極致。腦子每天高速運作或者說殫精竭慮八個小時,是非常非常累的,一天下來整個人如同中暑虛脫,軟綿乏力,疲憊不堪。下班回到家了只想好好泡澡睡覺,說話的慾望都沒有,我不願意每天這種狀態面對父母、愛人和孩子。工作中我還是很拼很用心,但再也不含卓越、極致、第一等字眼了。既然不再玩命工作,那自然就不期望升職加薪了。

3.金錢主要是自我提升的財務支出

上海各高校的MBA學費現在應該已經沒有低於十萬的了,我2012年在一所211大學讀的MBA,兩年,12萬。2018年的學費已經漲到18萬!復旦交大的MBA更不用說了,起碼20萬起。這只是MBA,還不是EMBA,EMBA就更貴了,好點的學校一般都五十萬左右。

現在在的公司,副總以上不是復旦就是交大的EMBA,要麼就是中歐……到底是先擔任高管才讀的EMBA還是讀了EMBA才擔任高管,我沒有定論,但我這個行業的,幾乎所有高管都念了EMBA。雖然勒勒口袋還是能拿出幾十萬,但我覺得對於將來沒有創業計劃,也不善於結交人脈的我來說,寧願讓孩子讀個私立學校也再給自己投資了。所以,金錢上投資的升職加薪回報也沒有吸引力。

三、深藏內心多年的興趣愛好

我的內心深處自年少時就潛伏著“作家夢”,整個學生時代(本科為止)就喜歡讀書寫字,雖然大學讀的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但課餘時間全部花在讀書館看書——非專業書。

畢業那時有那麼幾天想過轉行從事文字工作,但理想與現實總是格格不入,最後還是做了專業對口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現在的年代,寫作已經是奢侈品了。

現在,我的業餘時間除了留給家人,剩下的都是看書寫字,縱使沒有寫出(也沒這水平)留名青史的文章,但是,買書、看書、寫作、分享,使我內心寧靜平和,不知疲倦。所以,我寧願繼續發展我的興趣愛好也不願去努力爭取升職加薪。

總之,對於我來說,現階段有比升職加薪更重要、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就不再“全力以赴、鞠躬盡瘁”地努力追求“名利”了,也就把升職加薪看得很淡了。


職場薈萃


從14年開始,我的職場之路就在走“下坡路”。

從項目總,到部門經理

之前在一家服裝超市做項目總。一共為老闆新開店3個,面積總和6萬多平米。年收入在20多萬。

14年因為有了孩子,不願意再在外面奔波,就離開了這個老闆。在這個內蒙古的五線城市紮了根。

由於城市級別小,擇業範圍就小了很多。當時是想自己在這裡做一個店,但老婆不願意再做服裝了,就索性先找了一個農貿市場做經理,收入也還湊乎,當然和之前沒法比。

有人會說“你之前賺那麼多,應該下家不會比這差太多啊,你是不是在說謊?”成績是來源於多方面的,起碼當年老闆的那種信任,是我再也沒有遇到過的。

管理賺的少,轉戰市場營銷

在農貿市場做經理,各種收入加一起,也能有個1萬多,但不穩定。在做了一年多之後,這種機會也基本沒有了,憑著一個月5千的工資實在是無法維繫生活。

這個時候,一個朋友叫我去他負責的汽貿公司做市場。這個公司是一家上市企業的終端直營店,大樹底下好乘涼,而且汽車行業的市場,油水還是蠻豐厚的,加之每月都可以有效的完成績效,收入還是不錯的。不過好景不長,17年底集團調整,把整個市場部裁掉了。我就又失業了。

房產熱起來了,去做銷售

在去年,恆大來我們這了,一下子將之前的房價,從4000暴拉至7000,而且市場一下子火了起來,此時不進更待何時?

放下身段,忘記過去,拋掉臉面,上街賣房!

還好,功夫不負有心人,收入很不錯。到現在換了三個盤,整體收入一直都不錯。

總結

隨著年齡的增長,把很多東西都看淡了,最重要的是怎麼樣賺更多的錢。

臉面再光鮮,也不如兜裡有錢揣。什麼升職,什麼負責人,對我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事情一大堆,最後還沒有自己的兵賺的多。把更多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才更重要,必進還有老婆孩子需要你去管,去給他們更好的生活。

所以放下那些虛榮,增加收入才是王道。


明晨江華



對於升職提拔本來應該是削尖腦袋往裡鑽的事情,不過有些人對此事卻不那麼熱衷。職場中,看淡升值提拔,我認為有兩點原因:沒前途和沒錢圖。

往回倒個10來年,或者再近點,五年前左右。在公司中,升職提拔真是一件超級開心的事兒,為什麼?因為錢啊,一個上調檔位,最起碼五百的差距,足可以支付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甚至更多。


五年前,我在一家p2p公司做電核,每月除去五險一金,到手還有5000多的工資。那時算是一個很高的工資了,周圍朋友人均還是3500左右的收入。


那會對於升職是很熱衷的,從普通員工到小組長來說,就有500-1000的差別,其中有績效工資,也就是綜合考核,但是基本都能比普通員工多拿個800來塊錢。


誰不往上努力?而且越是往上爬,工作越清閒,組長可以不用像普通員工一樣工作,每天盯著組員就可以,工資高待遇好活兒少,誰不想升職那就是腦子有問題。


而且,表現好的組長,主管,還有機會進行更高一級的競聘,甚至可以給開分公司,自己帶團隊,那簡直更加誘惑了。


所以五年前,升職提拔帶來的是,高工資,好待遇,工作閒,有更高的發展機會,可以實現自我價值。

如果說,五年前100塊錢可以花一週,那麼今天的100塊錢可能一頓飯都不夠。愛抽菸的男士可能瞭解,一包煙按最便宜的10塊錢算,一百塊就能買十盒,可是你看看周邊誰還揣著10塊錢的煙,最差的也16起吧。


但是工資呢,絲毫沒動,甚至有滑落的趨勢,我一朋友開了個工作室,2年前招人底薪給3000,今年招人還是3000,我說你該漲漲了,他說這不算低了,還有2500底薪的呢。


工資永遠追不上物價的飛漲,拿房價來說,要是房價和工資一個水平,那估計就不存在住房難得問題了。


朋友去年在北京昌平一小區買了一套房,各種稅款全算下來,差不多花了400萬,兩室一廳90多平。而他們一月的房貸就13000,可是朋友一月工資才8000,兩人結婚兩年了,孩子都不敢要,因為沒錢啊。


後來她公司要給她調崗位,說是她乾的不錯,讓她試著帶團隊,她硬是拒絕了,因為作為普通員工,她只要開拓新的客戶,維護老資源,一月至少也能拿個8000來塊錢。但是帶團隊,一是沒經驗,二是死工資,沒提成。在錢面前,誰也沒那個底氣“升職”。


而且現在升職也沒多大油水,多的是什麼?是無盡的加班,拼業績,拼時間,拼命。有時候你把命搭上了,還不一定有多少回報。多少人因為過勞死,生命終結在工作崗位上,可是前途呢,準是沒了,錢呢,除了工資,撫卹金都不一定有吧。


有時候,也想拼一把,升職怎麼也不算壞事吧,那真得建議去一個大公司,有大格局大規模的公司,想要的夢想,依然能實現。


二三線的小公司,工作室,升值提拔真覺得沒什麼大發展,戴上了“升職”的帽子,就是把自己奉獻給公司,回報率和普通員工一般無二。


奧卡姆剃刀定律認為,在做過的事情中,可能絕大部分是毫無意義的,真正有效的活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們通常隱於繁雜的事物中。找到關鍵的部分,去掉多餘的活動,成功就由複雜變得簡單了。

這個定律和二八法則很相像,都是說明其實有效的能讓自己提升的概率通常都在那20%的事情上。

而如今升職會讓我們的精力被80%的雜事所佔據,收到的效果只有20%,但是術業有專攻,作為普通員工,我有時間把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來收穫那80%。


而且現在的市場行情,技術工種的工作薪資比一般坐辦公室的領導並不低,甚至更多,因為稀缺,因為專業。


所以無論是長遠發展,還是往“錢”看,升職提拔都沒那麼誘人,當然,若說是看淡升職,倒不如說是看透升職。


半夏侃天兒今天就先侃到這,對看淡升職提拔你的觀點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想法。


半夏侃天兒


學而優則仕、光宗耀祖、金榜題名......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說當官的名言名句,從有科舉制度那會,當官就成了不少人的夢想。現代社會當官所能體會到的便利和優越感更強,不管你是在政府還是在企業,所以大部分人都想升職,都想盡一切辦法奮鬥提拔。但現在還有這種現象,有些人對提拔越來越看淡了,為什麼呢?

1.思想變了。之前,當官就能光宗耀祖、提拔就能實現人生價值。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崗位也能實現人生價值,比如作家、技術人員等,他們不需要用當官來證明自己,所以對這個看的很淡。就算在政府或者企業圈子混的,也有很多人本身就不喜歡爭爭搶搶的,平平凡凡的生活也很好。

2.重心變了。現代社會,很多人把工作就當做一種簡單的謀生手段罷了,所以提拔不提拔不會影響自己看待這件事的價值觀。他們把精力都集中在自己的家庭、興趣愛好、孩子教育等方面,所以對提拔看的比較淡。

3.責任大了。提拔除了光彩的另一面就是責任,“官大了責任肯定大”,很多人不喜歡太多責任壓著,基本沒什麼時間給自己和家人,所以寧願過清閒日子也不願意提拔。再者,隨著法治社會的進程,一些被提拔的因為犯錯誤成為階下囚,使得很多人有了平平淡淡過日子的心態。

4.年齡大了。提拔最需要的是能力,但年齡也很重要,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你過了一定的年齡就很難再提拔,因為年齡大了身體和精力跟不上了。一旦提拔無望了,很多人也就把這件事看淡了。


機關老秘


這個問題很殘酷啊!

上班是為了什麼?最簡單的來說,那就是上班掙錢。

但是現在確實有很多人對於升職提拔看得越來越淡了。

不升職,不提拔怎麼能掙到錢呢?

1、真不缺那幾個錢。

現在很多人家庭條件好了,不差那幾個錢,那麼“上班掙錢”的基本原則已經違背,所以用不著通過升職和提拔來獲取錢。

2、升職能多掙多少錢?

一個好的企業,可以通過升職提升待遇,員工進而改善生活,乃至改變生活。但是那只是好的企業,9012年開年知道現在,大多企業——特別是被譽為“金飯碗”的企業,都開始裁員了,試問有多少“好企業”?

好企業都不能給你足夠的保障,那麼不好的企業呢?能給你改變生活的可能嗎?

有,但是很少。

3、升職代表著責任。

記得有句話說得好。

“我都拍桌子罵娘了,他還在那裡微笑著看著我,不肯在策劃說上簽字,隱含的意思是,不敢擔這個責任。”

公司敢給你這個權利,但是你確定敢於承擔權力下的責任嗎?

責任真的很大,大到即使是你的領導上司都不敢去承擔。

權小言輕責任重。

公司敢給你升職,你敢擔責嗎?

4、真正值錢的不是升職。

升職提拔,對個人而言,是為了什麼?

升職是為了讓你長見識?

提拔是為了讓你掙到錢?

為了讓你提升,還是為了讓你奉獻,無論如何,應該明白——作為員工,你終究只是員工思維;作為領導,你終究只是領導思維;作為老闆,你終究還是老闆思維。

真正讓你提升的,發生質變的,是老闆思維。

很巧,在職場中,你幾乎不會有老闆思維。

5、升職和提拔之後,就意味著你的與眾不同嗎?

升職和提拔更多的是公司行為,與你個人能力有關,但是不完全基於你的個人能力。

很現實的事情——女性同志,你會為了工作不要孩子嗎?

男性同志,你會為了工作不要家庭嗎?

所以說,你不一定是與眾不同的,那麼公司如何讓你成長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即使你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你如何可以肯定這個平臺可以支撐起你的成長——多見於小城鎮的企業。

6、正視升值提拔。

1、對個人而言

向前走一步很不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你的不同。

說白了也是對自己的鍛鍊,對自己的提升,對個人而言,是一個層面的改變,你所接觸的人和事是完全不同的,你的思維模式也會發生不一樣的改變。

哪怕是日後向別人特別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提供意見和建議的時候,會從理性、全面和現實出發,而變得合理。

2、對家庭而言

中國有句話叫做“學問而優則仕”。

在國人的觀念當中,再小的官也是官員;再厲害的兵也是員工(沒有看不起誰的意思)。

至少給你的家人面子,這是很現實的東西。

3、對將來而言

因為你的環境、圈子不出現了變化,所以以你為中心的事物也會發生變化。

你的思維、方式、角度、側重點等,會從一個只考慮基本生活生存的問題,慢慢轉變為追求突破的道路。

無論是現狀還是對孩子的教育等,就算是一塊錢,你都會考慮讓它產生價值。

所以一個職位的改變,增大了對將來產生質變的可能。

4、就眼前而言

你的視角已經不允許你發牢騷了,而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不是產生問題向上級彙報;不是有了責任推得乾乾淨淨。

現在需要承擔,或者說是擔當。

擔當起屬於自己的責任,化衝動為理性。

真正有了團隊的意識,有了集體的思維。

總之,只有在其位之後,才會謀其政,才會說其言,才會做其事。

升職提拔弊處很多,但是對於個人而言,利大於弊!


繞開職場成長路上的坑坑窪窪,躲開辦公室裡的爾虞我詐。成就職場,完善自己。我是【嚶兀】。


嚶兀


職場中,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有些人對升職提拔越來越看淡了,這是為什麼呢?總結來說,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一、與其升職提拔,還不如加薪實在

我有個朋友,在深圳做個軟件工程師。他告訴我,在他們公司,幾年前提拔過一個硬件工程師為總監,他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去和老闆提加薪,當時他月薪不超過1萬元,而比他級別低的工程師,很多人都實現了萬元月薪。

可見,即便升上總監職位,並不是立馬就能拿到自認為對等的薪資的,還要看個人的能力。

而且,在以技術驅動型公司,很多並不是以職位高低來評定薪水的,而是以崗位級別。

在這種情況下,與其期望升職提拔,還不如期望崗位級別獲得提升,從而拿到高薪更實在,畢竟,比起升職提拔獲得的那點權力,還不如加薪的誘惑力大。

二、更在乎家庭

相對來說,獲得提拔的員工,很多都是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領導經驗的,所以他們的年紀相對大。

而到了這個年紀,在乎的東西可能就變了,變得更在乎家庭和時間。

被提拔當上領導者後,可能相應的應酬、出差和加班就多了起來,陪伴家人的時間就少了,

再說,很多來一二線城市工作的人,根本就沒打算在這個城市待一輩子,很多人都是抱著賺到足夠的錢就回家養老的念頭來打拼的,而養老靠的就是金錢,而不是升職提拔帶來的權力。

所以對於更在乎家庭的人來說,還真看不上這個提拔。

三、有自己明確的職業追求

在職場中,分為3種人:

第一種人,不懂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這部分人的特點是在職場中渾渾噩噩,得過且過,雖然也是兢兢業業工作,但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沒有目標感,只能隨波逐流。有可能自己能夠發展,但是更多的是公司的功勞,和他本身沒有什麼關係。

第二種人,懂得自己不想要什麼。

這部分人,因為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所以過的比一般人通透,遇到自己不滿意的工作,有可能會推辭或者拒絕。

第三種人,懂得自己想要什麼。

這一部分人,很有目標,能在職場中想方設法成就自己。

對升職提拔不感興趣的人,就出現在第二和第三種人中,因為懂得自己不想要什麼或者想要什麼,所以很有分寸感,升職提拔,有可能就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在哪,知道自己更適合做個什麼樣的員工,所以大概率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公司做事。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職場中,為什麼有些人對升職提拔越來越看淡了?

近些年來,一些地方單位存在一種現象,就是有不少單位的領導紛紛主動辭職,要麼是辭掉一切領導職務,要麼是希望去一些清水衙門任職。

而在一次次的人事調整過程中,不少人也沒有了之前的熱情,覺得怎麼安排都行。不過,這也只是一種現象而已,實際上還是有一些人繼續熱衷於職場升職,還是把提拔看得很重,搞投機鑽營,不亦樂乎。

現在,當然得分析一下,為什麼有人對升職提拔顯得很淡?我覺得有以下原因值得關注:

一是看不到升職希望,不看淡又能怎麼樣。

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就是對於自己的未來,以及當前的現實,看不到升職提拔的什麼可能性。比如因為職數的限制,以及年齡的規定,還有各種不可預期的變化,不少人對於自己的前途難以預料,希望越發渺茫,當然就只能看淡一些,否則就是徒增煩惱。

二是看不到好處,升職只有意味著責任,卻沒有利益。

有的人升職提拔,並不一定是衝著什麼理想、情懷,而可能更多的是衝著利益、好處去的。比如提拔了,能夠有多大的權力,能夠從中獲得多少油水或利益。

而如今,職場的規則性、紀律性越來越強,更多的反而是責任,是幹不完的活兒。有的人就覺得,就我的那點工資,還要承擔那麼多的責任,幹那麼多的活兒,還不說落個閒職,輕輕鬆鬆罷了。

三是對於一些用人潛規則感到心灰意冷,寒了一些人才的心。

有的人之所以看淡,這個方面不可小視。當今職場,講究裙帶關係,或是小團體、小圈子,以及送禮、投機等職場亂象,可謂無處不在,導致職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

久而久之,那些幹事創業的人心就冷了,很多時候憑點良心做事,能不能升職或提拔,就看自己的命運了,至少他們不屑於那些職場的潛規則,不願意同流合汙,能夠做個“窮則獨善其身“。

那麼,怎麼來看待這種職場看淡的現象?一是可以解決職場當中“只謀人不謀事“的現象。有些人專心於琢磨人,而不是琢磨事,所以才會關注於升職提拔。如果這樣的人多了,幹實事的人就少了,顯然不行。

從這一點來看,大家看淡一些,也是一件好事。

二是也會影響職場的士氣。拿破崙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個在職場求進步的人,當然希望能夠升職提拔,這是體現個人的能力與業績。如果一個人總是得不到升職和提拔,當然會受到打擊,至少自己的價值得不到認可。而對於一個單位來說,如果不去認可有價值的人,那麼這個單位也沒有多大價值。

當一個單位走出更多升職或提拔的人,意味著這個單位的興旺發達、團結活力。這也是一種業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