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莫先於食:飲食養生,鍾南山院士說出3個原則

以前我們說到“熬夜會讓人變傻”這句話時,大家似乎都只會相視一笑,認為這只是句玩笑話,但就在最近,波士頓大學的一項研究恰恰證實了這句話的存在。

研究當中,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首次拍下了人類睡眠時的大腦“清洗”過程: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飲食養生,鍾南山院士說出3個原則

當人入睡了之後,血液(紅色)會大規模、週期性地流出大腦,就在這時腦脊液(藍色)就會趁機衝入大腦,把剩餘的空間填滿。在這一“清洗”的過程中,腦部中的毒素也會同時被清除出去。

之所以會說“熬夜讓人變傻”,是因為人在清醒的時候,神經元不會同開同關,血液無法流出,腦脊液自然也無法進來。

所以給出友情提示:人活著一定要睡好覺,否則“洗腦”不夠真的會變傻!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飲食養生,鍾南山院士說出3個原則

當然,人到中年想要保持健康的體魄,僅保持充足的睡眠依然不夠,還需要其他的方法來“加持”,而懂得如何走路就是其中的一種。

走路養生法

對於走路養生,古籍《內經》中就早已提出了“廣步於庭”的說法。中醫不提倡跑步,卻十分提倡走路,但這裡所說的走,不是隨意地散步,而是有目的、有方法的鍛鍊,具體如何操作,《江蘇中醫》期刊當中就做出了詳細介紹。

初級版——普通散步法。每天抽空30-60分鐘進行散步,每分鐘走大約60-70步,能力稍好的人群可走80-90步/分鐘。

中級版——定量步行法。走路強度以脈搏為尺度,30歲以每分鐘130步為標準,40歲則降到120步,60歲以上則為110步,每次步行持續時間為30-60分鐘。

高級版——摩腹散步法。邊散步邊加以柔和的腹部按摩,以肚臍為中心,稍稍用力以順時針方向進行按摩,每2步揉一圈。此散步方法有助於防治消化不良以及胃腸道慢性疾病。

“走”是一種好方法,但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生活中彷彿沒有那麼多空閒時間,讓他們能夠鍛鍊起來,別說30分鐘,能擠出10分鐘也是極其“奢侈”。

其實,晨起用好黃金5分鐘,也能起到一定的養生效果。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飲食養生,鍾南山院士說出3個原則

晨起“揉一揉”法

首先,

起床之後兩手對搓一分鐘。雙手在一分鐘之內對搓100次,可以對手掌穴位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從而達到強內臟、通六經的效果。

其次是揉耳一分鐘。用雙手輕揉雙耳,直至起到發熱的感覺。此做法有保健聽力,預防耳鳴的功效。

再者是揉鼻一分鐘。將雙手放置鼻尖位置,然後上下搓揉50次,最終達到開肺竅,防治感冒、支氣管炎的效果。

然後是揉腹一分鐘。將雙手放置肚臍中心,然後兩手交替順時針進行按揉,直至腹部微微發熱即可,注意力度一定要輕柔。

最後便是叩齒一分鐘。中醫常說:“齒健則身健,身健則長壽。”長期堅持叩齒法,能夠達到一定的健脾、聰耳明目的效果。具體方法為張開嘴巴,上下輕叩牙齒。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飲食養生,鍾南山院士說出3個原則

光講運動,不顧飲食,無疑也是一種“耍流氓”的做法。早在之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便提出了“養生之道,莫先於食”的說法。可見,飲食在養生當中是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

何為健康的飲食之道?鍾南山便說出“三分飢和寒”的方法,通俗一點,便是人們常說的“七分飽”,其中關鍵的原則離不開“3個少”:

其一便是少鹽。所謂的少鹽就是減少鹽分的攝入。但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解讀》的數據統計,中國居民每日攝入鹽的平均量在10.5克,遠遠超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當中的6g標準。要減少鹽分的攝入,不僅是做飯途中少放點鹽那麼簡單,更是要嚴格控制“隱形鹽”地攝入,尤其是醬油、雞精等調味品地添加。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飲食養生,鍾南山院士說出3個原則

其二是少吃。著名期刊《柳葉刀》曾發佈研究指出:不當的飲食危害多,嚴重的可以致殘甚至致死。少吃、懂得如何吃是當下保持健康的關鍵。但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少吃,並不是等同於“不吃”,而是要保持“七分飽”的標準。所謂的七分飽就是感覺“剛剛好”,有想吃的慾望,但把食物撤走之後,也會很快忘卻進食食物。在進食分配上,早餐要以豆奶蛋果蔬為主;中午要以肉魚禽為主;晚餐攝入的熱量應最少,應以五穀食物為主。

最後一個便是少吃紅肉。根據研究顯示,紅肉當中含有一定的肉毒鹼和膽鹼,而在人體腸道當中寄居的細菌能夠將肉毒鹼轉化為二水氧化三甲胺(TMAO),從而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發幾率。因此,牛肉、鹿肉、羊肉、鴨肉等紅肉,應該在生活中減少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