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北汽新能源的蓄力環節

審校:周鶴翔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2019 北汽新能源的蓄力環節

不要小瞧蓄力者,因為在未來的某一刻,他就將騰飛。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一如鴻門宴後的劉邦,重回越國的勾踐,都證明了一時成敗不足以論英雄的道理。

2019年,這是中國車市少有的寒冬期。前三季度中,78家主流汽車企業有七成出現了銷量下滑,其中32家企業銷量下滑幅度超過30%,17家企業下滑幅度超過50%。

大市場的遇冷也殃及到火熱的新能源汽車,據乘聯會公佈的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顯示,新能源狹義乘用車累計銷量6.3萬輛,同比下降46.0%,連續4個月同比銷量下滑。

面對困境,一些企業不願坐以待斃,開始對當下環境做出調整,為未來蓄力。而北汽藍谷(600733.SH)就是這樣的企業。

2019年,北汽藍谷調整發展方針,令其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在開展“產品品牌雙向上”戰略,為後續發展蓄力,等待騰空。

提前佈局 獲得優勢

2009年,彼時的北汽藍谷還未存在,北汽新能源剛剛成立。北汽集團發現新能源汽車或將成為未來汽車發展趨勢,於是專門研發新能源汽車。

隨後,北汽新能源為了能做出好的產品,提出要提倡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以用於新能源核心電控產品的整車控制器,並正式對外公佈,公司將基於薩博平臺研發純電動轎車。

2012年,北汽新能源的籌備得到回報,隨著有關部門正式頒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同時出臺了明確的補貼政策。新能源汽車已被確認為未來幾年大力推崇產品,這也宣告北汽集團“押寶成功”。

接下來的幾年中,北汽新能源率先拿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脫離北汽集團獨自運營,並在2017年9月21日榮獲亞洲質量卓越獎(ARE-QP),這也宣示者該公司產品已受到廣泛認可。

北汽新能源的向上之路還沒有停止,2017年該公司開始為新一代純電動產品做準備,於是開始搭建達爾文系統,並在2018年9月登陸A股市場,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在此期間,北汽新能源在又產品佈局上先後推出了EH、EU、EX、EV、EC、LITE等六大系列十餘款純電動乘用車,全面覆蓋A00級到B級產品,滿足了當時需要高性價比、多元化的市場需求。

諸多利好因素的影響,為北汽新能源在當時的市場取得了超高的市場佔比。從而導致自2013年開始,該公司就連續蟬聯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冠軍。

不僅如此,GPLP犀牛財經瞭解到,從2014年開始,北汽新能源的銷售逐年上漲,從最早的年銷5510輛,最後增長至2018年累計銷售158012輛。四年整整翻了28倍多。

可以說,北汽新能源憑藉當初靈敏的“商業嗅覺”、快人一步的商業佈局,取得了良好前期成績,並聲名遠播。

前期的佔道搶跑,讓北汽新能源提前積累了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為長期發展做好了積澱。

隨時調整 順應市場

市場不是一成不變的,有必要的調整十分重要。

2018年下半年以前的北汽新能源,市場熱賣車型為EC系列的A0級產品,主打低價、城市出行的特點,並在2017年以78079輛的銷量成績,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銷量最好的純電動汽車。

不僅如此,正因為EC系列當初的熱賣,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嘗試購買新能源汽車,對推廣新能源汽車有深遠意義。

然而到了2019年,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量的增多,EC車型已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更多的消費者開始追逐品牌、多功能、長續航的產品。加上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助政策的變動,北汽新能源為了順應市場,開始調整戰略發展規劃。

2019年初的“進化·共生”全球夥伴大會上,北汽新能源早早提出“2049計劃 ”,表示要深入推進產品和品牌“雙向上”戰略,憑藉自我能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商業帝國。

技術上:北汽新能源自主研發的整車人工智能系統,通過與百度、博世、哈曼等國內外合作伙伴共同孵化完成,並逐步開發出ADAS智能輔助駕駛、L3級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檢測、代客泊車等等功能。

據悉,該系統被北汽新能源命名為達爾文系統,具有解放人、愉悅人、自成長三大特點,並可賦能智思、智觀、智言、智行、智融等五大整車人工智能。從而實現智能電控、智能飛屏、智能語音、智能網聯五大高新汽車科技。

產品上:寧德時代研發的CTP電池包(CelltoPack,無模組動力電池包),已應用於北汽新能源EU5車型。這是繼寧德時代在今年法蘭克福車展披露CTP電池包技術後的首個乘用車項目落地。

據GPLP犀牛財經瞭解,CTP電池包省去了電池模組組裝環節,較傳統電池包而言,體積利用率提高了15%-20%,零部件數量減少40%,生產效率提升了50%,並在能力密度上達到了200Wh/kg以上。

可以預料到,北汽新能源旗下產品搭載CTP電池後,定會更好得激發該車型的動力系統。

品牌上:10月15日晚,在北京中華世紀壇,由北京汽車與北汽新能源共同打造的“BEIJING”品牌正式亮相,該品牌整合北汽新能源及北汽紳寶的車型,一同開發、銷售,從新出發。

北汽新能源董事長徐和誼在發佈會上表示,英文品牌“BEIJING”表達的是與時俱進、走向世界、引領世界之意。

其實,徐和誼對“BEIJING”品牌的看好,不是一時頭熱。

北汽新能源發佈的2019年半年報告曾表示,該公司旗下基於“達爾文系統”打造的EU5、EX5、EX3等車型銷量已佔到公司總銷量的九成,標誌著北汽新能源的品牌向上的戰略轉變基本完成。

營銷模式上:北汽新能源藉助“互聯網+”等工具,嘗試改變市場營銷模式,探索“店商、電商、微商”三商融合渠道的方法。

簡單來說,北汽新能源在線下建設了覆蓋面廣、獨立運營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渠道和服務網絡,線上在多家知名電商平臺開設新能源汽車智慧零售渠道等,從而開拓營銷範圍,增加受眾群體。

目前北汽新能源憑藉“一鍵購車、送車到家”模式取得京東 6.18 購物節“京東汽車最受歡迎品牌”、“京東新能源汽車銷售 TOP1 產品”等四項稱號。

可以看到,北汽新能源針對市場變化已將做出調整,並取得部分成功。

低谷蓄力 未來可期

除了必要的調整,懂得在困境中蓄力更重要。

10月30日,北汽藍谷公佈的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1-9月期間,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74.83億元,同比上漲78.6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2.69億元,同比下降303.55%。

2019 北汽新能源的蓄力環節

其中2019年7-9月,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75.64億元,同比上漲約81.3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為3.64億元。

不僅如此,像比亞迪、特斯拉這些同樣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不錯的選手,也沒逃過“魔咒”,大多情況下是造車賠錢的節奏。

公開數據顯示,蔚來從創立以來,截至2019年6月30日前虧損231.40億元。而特斯拉作為全球頂級電動汽車製造商,也僅僅實現個別季度盈利。而比亞迪則是依靠政府補助及其他業務,才在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盈利,對全年盈利毫無信心。

面對這樣情況,有人開始提出,新能源汽車到底值得不得做。

其實這樣的想法可以理解,因為對企業而言,追求規模還是利潤本身就是一道難題。

從利潤角度來看:

當前新能源汽車相對造價成本偏高,以燃油車型價格售出。很可能導致造車即虧。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同樣一款車型,新能源版本要比燃油車型貴出20%到40%左右,其原因就是為了提高毛利率,減少損失,但終究也難逃過毛利率低下問題。

相較之下,燃油車型有著相對成熟的市場,這些當前新能源汽車領域保持領先的企業,也對該領域十分熟悉,獲利也相對容易。

不過隨著國家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市場得到優化,各級資源開始頭部企業靠攏,導致頭部的盈利能力等到上升,加上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退出,原來“狼多肉少”的模式得到優化,生產成本會降低,盈利難度也隨之下降。

而燃油車型雖然當下有著極大市場,但是在未來終究淘汰,最後無利可收,攻守之勢異也。

從規模角度來看:

當下新能源汽車成為行業趨勢也被國際公認,像大眾汽車、豐田汽車、戴姆勒集團、BMW集團、通用汽車、福特汽車等等知名汽車製造商,都在加速推進電動化進程。這也可以確認在未來的5—10年期間,將有巨大的市場等待人們湧入。

但從客觀角度上來說,新能源汽車還是在發展階段,相對燃油車還是相對小眾,在沒有政策干預的情況下,很難有突飛猛進的成長,所以車企大規模發展該領域,1—2年可能成長空間也不大。

所以討論新能源汽車是追求規模,還是追求利益。也就是討論是活在當下、及時行樂,還是選擇忍得當下苦、來日就功名。

當然,不是所有願意“吃苦”的企業都可以成功,想要成就“功名”,還是需要兩把刷子的。

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慶鋒書記表示,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兩三年都會處於低谷,甚至時間會更長一點,但這對頭部企業並不是壞處,在此情況下資源會更向頭部企業靠攏。

眾所周知,北汽新能源的靠山是北汽集團,國內的頂級車企,為中國六大汽車集團之一。曾獲2019中國企業500強第31名、2019中國100大跨過公司中的第59名。2019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第8名。

其次,北汽集團的產品也是全國馳名。其中合資品牌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的銷量穩步上升,自主品牌在國內也有一席之地。

如此強硬的靠山,將保障北汽藍谷在資金問題上保持足夠富裕。即便是去向銀行借貸,也更容易成功,產品的售後也會更有保障。

除了背景強大,北汽新能源也早早開始蓄力,以待爆發。

GPLP犀牛財經瞭解到,北汽新能源斥資20餘億元建設的試驗中心,已在2019年7月完工。

實驗中心共有88個實驗室、擁有各類國際先進的測試設備400餘臺套,包含整車、關鍵系統、部件三個層級的驗證內容,全面覆蓋電池、電機、電控、智能網聯、輕量化、整車應用六大關鍵核心領域的驗證中心。

此外,北汽新能源同樣重視人才培養,在其旗下的衛藍商學院中創辦“衛藍鯨英計劃”,培養技術型人才。

目前北汽新能源汽車研發人員1500人,在三電、智能網聯等關鍵核心領域傾注了大量的優質人力資源。在引進專業化頂尖人才的同時,北汽新能源還積極推行市場化薪酬激勵,實施員工持股,探索企業合夥人、職業經理人機制,持續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可以預料到,當下實力雄厚、背景強大的北汽新能源,如今的“蓄力”會成為未來前進的動力。

徐和誼表示“面對複雜的市場競爭環境,歸根結底,得核心技術者得天下”。言下之意,如今大環境雖然不佳,但是做好技術準備,在此時蓄力,終會在未來某天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