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進行時#挪窮窩 改窮業 拔窮根

小區四面蒼翠環繞,門前紅水河碧波盪漾。在忻城縣紅渡鎮易地扶貧搬遷點濱江小區二期,居民悠然自得,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嘮家常、剝豆子。“黨的扶貧政策真是太好了,這裡寬敞舒適,環境好,出門也方便……”住在該安置點9棟的搬遷戶夏秀雲樂呵呵地說。

在忻城縣,近兩萬個“夏秀雲”走出大山,奔向充滿希望的新生活。

挪窮窩、換窮貌、改窮業、拔窮根……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忻城縣委、縣政府圍繞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工作目標,啃下易地扶貧搬遷這塊最難啃的“硬骨頭”,在大石山區開展一場與貧困作鬥爭的大遷徙,讓貧困群眾搬出窮窩,開啟致富大門。據悉,在全區2019年易地扶貧搬遷綜合考核排名中,忻城縣名列前茅。

搬得出:從“不願搬”到“樂意搬”

“每個人自籌資金2500元,就能住進縣城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以前哪裡想到有這麼好的事情?”住在忻城縣城南社區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聚福小區6棟2單元的古稀老人藍愛香感慨道,一家五口從北更鄉龍門村弄群屯順利搬到安置點後才恍然大悟,搬出來才有致富的可能!

為確保大石山區群眾如期脫貧,忻城縣委、縣政府結合實際,提出讓搬遷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總體要求,積極引導不通水、不通電、不通路的地區,以及遭受自然災害嚴重的貧困山區群眾,向城鎮、工業園區移民搬遷,並同步落實、佈局後續扶持措施,讓貧困搬遷群眾實現“安居”又“樂業”。2016年以來,忻城縣共投入資金11.59億元,實現易地扶貧搬遷5020戶1994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956戶19695人;分別在縣城城南新區、思練鎮、紅渡鎮、安東鄉、北更鄉等地,修建11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項目。

“忻城縣搬遷人口占全市易地扶貧搬遷數的49.4%。我們在最好的地段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並配套最完善的資源,可見扶貧力度之大、脫貧決心之強。”忻城縣發改局局長羅雙飛說,在全區易地扶貧搬遷綜合考評“紅黑”榜上,忻城“黑”,則來賓“黑”;忻城“紅”,則來賓“紅”。所幸,忻城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喜人,為今年全縣成功脫貧摘帽打下堅實基礎。

穩得住:從“農民”變“工人”

“噠噠噠……”11月5日,在位於忻城縣城南工業園區的忻城信榮達電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忙不停歇。這些工人大多是居住在周邊易地扶貧搬遷點的群眾。

為保證貧困戶搬遷後穩得住、能發展,忻城縣政府引進扶貧工程項目。忻城信榮達電子有限公司作為其中之一,總廠吸納了311名員工,其中有60名貧困戶,在北更、古蓬、思練等鄉鎮的9個分廠同樣帶來不少工作崗位。

“以前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就是背上行李去打工,搬出來後,在家門口能上班賺錢,也方便照顧家庭。”在另一家扶貧工程項目竹編廠上班的貧困戶滕雲秋說,自己和愛人在廠裡上班,孩子在不到一公里處的城關鎮民族小學上學,一家人從靠人扶持的貧困戶,搖身變成了靠勞動致富的車間工人,這個身份的轉變讓他們喜不自禁。

為加快搬遷戶脫貧步伐,忻城穩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後續扶持工作。建設市場、鋪面,把部分市場10年內的租金分紅給搬遷戶,也可通過入股市場鋪面獲得分紅或到市場就業;“微菜園”共徵地215.39畝,已分給3630戶搬遷戶種植;引進“扶貧車間”9家,目前用工投產5家,提供就業崗位200個;600個公益性崗位解決126個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問題……

奔小康:從“村裡人”變“城裡人”

“感良策喜脫貧困,託黨恩樂遷新居。”在忻城縣城南新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聚福小區,一則橫批為“黨恩難忘”的對聯,寫出了千千萬萬搬遷戶的心聲。

“往後我要換個活法,在城鎮開啟新生活。”北更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金銀花小區的搬遷戶藍文立高興地說,“你看,我們小區衛生室、物業管理公司、健身廣場一應俱全,生活越過越有保障了!”

為解決搬遷群眾後顧之憂,忻城縣紮實推行搬遷點後續管理。城南社區光明小區及薰衣草小區新建衛生室2間,解決居民就醫需求;引進天恆物業有限公司到部分安置點,為搬遷戶營造良好環境;忻城縣城關鎮民族小學今年秋季開始招生,吸納572名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入學;開展58期烹飪、電工、育嬰等項目培訓631人次,開展2次專場招聘會並提供3000個工作崗位……截至9月底,全縣搬遷安置點實現就業9180人,實現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向的搬遷貧困家庭至少一人實現就業。

進城有書讀,就醫更方便;安居又樂業,小康能同步……忻城縣貧困群眾易地扶貧生活變遷的現實寫照正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