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閬中兩父子去世後,由皇帝下詔,建了七道牌坊予以旌表

明嘉靖《保寧府志》記載,明代閬中城三十九條街上,有五十二道牌坊,除廟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園林前的十三道牌坊外,其餘三十九道牌坊均為為個人記功記德的功德牌坊、道德貞節牌坊和標誌科舉成就及官宦政績的功名坊。

在明朝,由皇帝下詔,保寧府出銀建造,旌表御史任儀的牌坊兩道:“經元翰林坊”“豸繡進士坊”;旌表其子任維賢的牌坊兩道:“發軔都憲坊”和“中州方岳坊”。還給任維賢父兄一起另立三道牌坊:“父子聯芳坊”、“聚星聯耀坊”、“雙鳳坊”。而立坊地點都在閬中城中心內東街、文昌街、西街等十字路口,這在明清兩代的閬中再無第三人。

牌坊是古代國家樹立的典範,是最為隆重的表彰。樹一道牌坊,其實就是立一座豐碑。對個人來說,能獲賜樹立牌坊,無疑是人生最高榮譽的象徵。任儀、任維賢父子為什麼受官方特別褒揚,這不僅因為他們父子均為進士的科舉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們父子為官清正廉潔、剛直不阿、勤政為民。父子進士,父子廉官。

明朝閬中兩父子去世後,由皇帝下詔,建了七道牌坊予以旌表

任儀任維賢父子,閬中西南三十里治平鄉鼓樓山人。

任儀:字錦屏,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因他“博學宏量、意氣軒”,授監察御史。

明弘治年間,大宦官劉謹專權,把持朝政,胡作非為。任儀兩次彈劾宦官,觸犯劉謹,兩次被貶。在貶任貴州石阡知府任上,興學校、講禮儀,使貴州石阡這個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地方“夷俗大變”。他徵賦稅公平,拒受鄉紳大戶賄賂宴請,他斷案公正,富人窮人平等對待,百姓喻為青天。

《保寧府志》記載:石阡府清浪趙參將橫行不法,仗勢欺人,累次觸犯國法,民怨沸騰,歷任知府不敢過問,而任儀按律嚴加懲辦,為地方除一害,大快人心,“民有擒虎父母之證”。後遷任江西吉安知府,“湔垢滌弊,百廢俱興”。任儀卒後從祀名宦鄉賢。

任維賢:字宗程,任儀長子。數年寒窗苦讀,與其弟任希賢於明正德二年丁卯科同中舉人,時稱“雙鳳”。明武宗正德九年甲戊科進士。《明史》記載他“

授行人,歷戶工二部郎中,進刑部侍郎。外官曆浙江按察史,陝西河南布政使,延綏巡撫、陝西湖廣五省總制,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

01、賦性耿介,“清白自守”


任維賢從小受父影響,耿直公正。家譜記載:他在朝廷位居高官,從不利用職權和地位為二弟任希賢謀取一官半職。他從不收受賄賂和下級官員禮物,巡視地方他拒絕排場,以免增加百姓負擔。

明嘉靖乙未春清明節,任維賢時逢巡視河南,邀河南僉事駱顒去河南郟縣憑弔三蘇墳,任維賢不要地方官府出資,“自備牲醴庶品”前去祭奠,做祭文後作詩三首。這件事深受地方官敬佩。同年十月河南郟縣知縣陳燧等將此事記載和詩文刻石立碑於三蘇基祠,至今尚存。

《明史》《保寧府志》均記載任維賢“在官三十年,清白自守,家無餘積,時人稱之”。任儀、任維賢一大家幾代二三十口人,居住在祖上留下的一套普通四合院,父子兩代均未重新修繕和添新房,到後來萬曆年間才由後人增修了另一套四合院。《任氏宗譜》記載,任維賢在父任儀病故後,“

丁內難歸,遂不復仕。居家十五年,布衣蔬食”。衣食住行極其簡單。

明朝閬中兩父子去世後,由皇帝下詔,建了七道牌坊予以旌表

02、“學務躬行”,勤政愛民

任維賢擔任明朝戶工二部郎中期間,負責編寫漕運河流志書,他不侷限於下級地方官員的彙報,拒絕地方官員的迎送宴請,而是親臨現場踏勘、調查、訪問。到達江淮地區時,時逢水災後大饑荒,餓殍遍野,人民苦難深重。地方官不管人民死活,任維賢親臨受災地區,將受災的人口,受災的嚴重程度,需要救濟的物資數量等情況全面清楚地上報朝廷,獲朝廷准奏予以救濟,使數十萬災民免於死亡。

《閬中縣誌》)和《任氏宗譜》均記載任維賢“由戶工二部作漕河志,時江淮大飢,條上賬法,全活數十萬”因濟災有功,又“升任刑部侍郎,總制川陝湖廣雲貴五省”。


03、寬厚仁愛,“敦倫睦族”

任維賢的父親任儀連遭大太監劉謹打擊,卒於任上,他回老家閬中丁憂,憤於官場黑暗,不再做官。在家居住十五年,從不以勢壓人,從不以私事、家事、朋友事給地方官找麻煩。“

足跡不履公庭”。兄弟五人,他將自己的一份祖產全部讓給在家務農的三弟任景賢。大弟任仰賢正德年間貢生,歷任汝州同知,五弟任企賢任固原太守,他都經常告誠做人之本,為官之道,致使他們“名播朝野”。

他享受朝廷的俸銀,自己“布衣蔬食”,卻經常資助鄉鄰之貧窮人家,“捐家資、嫁族女之無依者,鄉評頌之為士大夫楷模”。由於任維賢“平日思濟百姓”,宗譜記載他卒後送者“哭聲載道湧如林,人盡唏噓淚滿巾”。

明朝閬中兩父子去世後,由皇帝下詔,建了七道牌坊予以旌表

04高風亮節,熱愛家鄉

任維賢嚴以律己,崇尚品德節操。《保寧府志》記載“一時士大夫奉為模範焉”。由於他德高望重,四川巡檢司僉事楊瞻特別推崇,請任維賢為新修的嘉靖《保寧府志》作序,他在《重修保寧府志序》中盛讚閬中。“保寧為蜀望郡,形控西南,路當都會”。川北各州縣先後爭相請任維賢寫了《劍陽名儒錄序》《巴州新修州治記》《新建巴州鎮壩創置防守官廳記》《重修保寧府學記》等,他一一應作,不收分文“潤筆費”。

他熱愛家鄉,退體後遊遍了家鄉閬中的山由水水,先後寫了《錦屏山》《雄威廟》《頤神洞》《永寧觀二首》《靈城巖》等七首律詩傳世,宣傳閬中“名山勝地,冠蓋雲連,鴻筆貞岷灣筆,篇章霞蔚,整暇觀風可採也”。

任維賢在閬中歷史上是有名的能臣廉官。保寧府報請朝廷批准,除單獨給他立了兩道牌坊外,還給任維賢父兄一起另立三道牌坊:“

父子聯芳坊”“聚星聯耀坊”“雙鳳坊”。川北道僉事楊瞻還親書“儀山崇榮”匾掛於任氏堂屋正中大門上,這在閬中歷史上也是罕見的。任維賢卒後從祀名宦鄉賢,併入保寧節孝祠。

任維賢詩詞:


永寧觀二首


爛漫桃花照淺清,恍疑身在武陵行。
仙宗漫向琳宮覓,芳徑遙看羽客迎。

五馬有期來福地,雙鳧無信到神京。

伊誰學得孫登嘯,獨坐松皋聽鶴聲。


樓臺雲鎖翠微巔,塵世分明有洞天。

丹灶煙銷風斂葉,藥池香盡水浮蓮。

修真漫道形如鶴,絕粒何人骨可仙?

未解談玄宗老氏,獨將止足究遺編。

靈城巖

石洞煙霞遠市城,飛仙真信有丹成。

虎溪共作淵明笑,鶴嶺如聞子晉笙。

崖拂苔花揮草聖,泉近瀑布濯塵纓。

百年絕唱誰專美,風月無邊玉署清。

錦屏山

中天蒼翠擁樓臺,風檻飛花入酒杯。

自是紅塵無地著,應看白日有仙來。

詩篇對景成佳賞,懷抱逢君得好開。

誰道習池蹤落寞,夕陽扶醉共遣回。


雄威廟

壯心恢復舊山河,出守巴西保障多。

若使老天終祚漢,肯都逆豎暗操戈。

王臣蹇蹇真無愧,正氣堂堂永不磨。

疑冢奸雄寧有骨,佳城千古鬱嵯峨。


頤神洞

石徑連線鎖翠苔,洞門端為謫仙開。

山川作畫供屏障,旌節如雲擁憲臺。

已約吟詩聯轡去,不妨載酒放船來。

溫酬風月知多少,點綴俄成錦繡堆。

詩作記載於明嘉靖《保寧府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