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風險管控的6大實用對策

今天為大家分析一下供應鏈金融風險管控的6大實用對策。

一、加強對市場風險的識別預防管理

對於市場風險的管理,首先需要從風險識別入手,鑑別風險的來源以及哪些項目可能產生風險,並分析其成因。然後對風險因素進行定量分析,摸清情況,綜合考量風險所帶來的得失做出決斷。

控制利率風險最根本的方法是在中國實現利率市場化,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之前,商業銀行可以採取的風險控制方法主要有缺口管理和套期保值兩大類。

用套期保值的方法管理利率風險有很多不同的方案,其中最主要的是遠期利率協議、利率期貨合約、利率互換和利率期權。對於匯率風險的管理主要可以採取對匯率風險敞口、外匯持有期限和匯率波動程度進行管理三類。

供應鏈金融風險管控的6大實用對策

二、強化整個供應鏈相關授信主體的綜合准入管理

供應鏈融資是從整個供應鏈角度出發對鏈上各個交易方開展的綜合授信業務,因此需要結合供應鏈總體運營狀況對授信企業的主體准入和交易質量進行整體性的評審,需要從供應鏈關聯的角度對鏈上各主體業務能力、履約情況以及對手的合作情況作出客觀、全面的評價。

要注重強化對核心企業的授信准入管理。供應鏈融資各種業務模式直接或間接都涉及核心企業的信用水平,核心企業在對上下游企業融資起著擔保作用的同時,其經營風險也對供應鏈上其他企業具有直接的傳遞性,直接決定著供應鏈業務整體的榮損,因此對其准入管理尤為重要。

要真實反映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在供應鏈融資業務中,銀行通過交易結構的設計一定程度上將企業的授信風險和主體信用分隔開了,但債項授信與主體授信的分割並不意味著銀行就能忽視授信主體自身的信用風險,銀行也不能單純憑藉債項自償性和核心企業的信用增級,而盲目地降低對中小企業的信用准入要求。

而應該將主體信用與債項評級相結合,通過綜合考察授信申請人的綜合實力、財務報表、經營效益、交易活動、自償程度等全面客觀地評價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重點選擇與核心企業合作緊密度高,已建立穩定的商品購銷關係,並得到核心企業的推薦或認可、生產經營正常、主業突出、應收賬款週轉速度、存貨週轉率、銷售額和現金流穩定、歷史交易記錄和履約記錄良好的合作主體。

三、優化業務操作流程,規範各操作環節職責要點

供應鏈金融操作流程環節眾多,操作風險複雜多變,商業銀行應根據供應鏈融資業務特點重新設計業務流程,合理劃分崗位職責,通過設置專業的業務部門、制定專門的業務操作指引、建立有效的內控管理制度、健全相應的操作風險管理機制,實現對各流程操作風險的有效控制。

要細化各流程操作指引,建立起明確而又細緻的操作規範要求。在貸前調查階段,考慮到信息要求比一般企業授信更復雜,銀行應該建立專業的調查、審查模板和相關指引,調查人員應按照模板要求的框架進行信息收集,有效降低調查人員主管能力對調查結果效性的影響。

在業務落地環節,應細化與授信主體及其上下游企業之間合同協議,印章核實、票據、文書等的傳遞以及應收類業務項下通知程序的履行等事項的操作職責、操作要點和規範要求。

在出賬和貸後管理環節,應明確資金支付、質物監控、貨款回籠等事項的操作流程、關注的風險點和操作的步驟要求,使得操作人員有章可循,嚴格控制自由裁量權,要針對業務管理需要明確權責。

建立起專業的管理部門,設置專業的管理崗位、明確流程環節中各崗位的職責分工,並細化到崗、到人,實現由專人專崗負責業務推動、業務管理、價格管理、核庫、巡庫、合同簽署、核保、資金支付和回籠監管等相關工作,使得各崗位之間能夠做到既相互銜接配合又相互監督檢查,真正實現通過流程化管理落實對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封閉操作和全程監控,實現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專業化運作和集約化運營。

供應鏈金融風險管控的6大實用對策

四、提升對質押資產的動態管理

抵質押資產作為銀行授信的物質保證,其變現能力是授信安全的重要指標。為確保抵質押資產的足值性和有效性,銀行要落實好以下兩方面的管理要求:

1、注重對抵質押資產的選擇。在選擇抵質押物時,應選擇市場需求廣闊、價值相對穩定、流通性強、易處置變現、易保存的產品。

為明確抵質押物的權屬關係,要讓質權人提供相關的交易合同、付款憑證、增值稅發票、權屬證書以及運輸單據等憑證,通過嚴格審查相關憑證有效核實實物權屬,避免質押物所有權在不同主體間流動引發權屬糾紛。

在選擇應收賬款時,應選擇交易對手實力強、資信高,雙方合作關係穩定、履約記錄好、交易內容和債權債務關係清晰的應收款。應確保應收賬款所依附的基礎合同真實有效,應收賬款處於債權的有效期內且便於背書轉讓等。

2、加強對抵質押自償的價值管理。要建立質物價格實時追蹤制度,完善逐日盯市操作和跌價補償操作要求,依據各商品的信貸條件設置價格波動警戒線,一旦價格跌至警戒線以下,及時通知經銷商存入保證金或補貨。

與此同時,要建立對授信主體銷售情況、經營變化趨勢的監控機制,定期跟蹤其銷售情況、財務情況、貨款回籠等,嚴格要求其根據銷售週期均勻回款,有效控制抵質押資產的價值變化風險。

五、完善針對物流監管方的監督檢查機制

在供應鏈融資業務中,物流監管方起到“監管者”、“中間者”和“信息樞紐”的作用。物流監管方不僅受銀行委託對客戶提供的抵質押物實行專業化的監管,確保質押物安全、有效,而且掌握了整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貨物出庫、運輸和入庫等動態變化的信息。

銀行正是通過物流監管方對來實現對質押物的物流和資金流的無縫對接。但當前物流監管方中存在缺乏專業技能、誠信度不高,甚至於貸款企業合謀欺詐銀行等現象,使得對物流監管方的轉入管理和監督檢查顯得尤為重要。

為防止物流監管方操作不規範和管理制度的缺陷給銀行帶來損失,應重點選擇經營規模大、知名度高、資信情況好、倉儲設備專業、管理技術先進、操作規範完善、監管程序嚴謹以及員工素質高的監管方開展合作。

要建立起對物流監管方不定期的檢查制度,加大巡查頻度,重點檢查監管方是否嚴格按照流程進行質物保管及出入庫操作,出入庫臺賬是否齊全,手續是否完備,質押貨物是否足值、貨物存儲方式和庫容庫貌是否符合要求、日常管理是否到位等,對於不符合管理要求的監管方,要及時督促改進,整改不力的要堅決退出。

六、要加快信息系統建設

通過加快建立電子信息化平臺建設,實現對供應鏈金融業務總量、業務結構、融資商品、監管企業合作情況等相關要素的電子化統計,實現日常融資貨物質押和解押操作、報表統計、風險提示信息、庫存和贖貨情況分析等工作的電子化,使業務操作流程化、透明化,降低業務操作對人員的依賴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