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大城市房产去小城市生活可行吗?多数都是一厢情愿,不切实际

卖掉大城市的房产去小城市生活估计是很多朋友的一个想法。年轻的时候在大城市奋斗,50、60岁了回到小城市生活,这样的想法挺好,但是真的可行吗?我的感觉是不可行,无论是从人际圈、生活圈还有周边配套来说人的适应能力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减弱的。

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前后20年来看人口多数都是从农村到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转移,这样单向流动从来没有反过来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为何绝大多数的人口流动都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其背后还是资源集中度的体现,大城市不仅仅是能够提供相对充足的就业机会,还有教育、医疗、商业的优质资源配套。要知道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无论是适应能力还是体制来说都是不断下降的,就是越需要医疗等资源配套完善的地方,而这些隐形的资源配套小城市很难满足。几点观察:

卖掉大城市房产去小城市生活可行吗?多数都是一厢情愿,不切实际

新农村房子建的挺不错

第一、类似于鹤岗这样的小城市医疗等资源不足是根本,三甲医院有几家?这些资源不是靠时间就能解决的。医疗问题和教育问题说句实话真的不是靠时间解决的,如今国内医疗和教育资源的分布从上世纪60年代基本上已经定型到现在,如今多数还是建立在老基础之上。为何这些资源会如此稀缺?其实这些资源多数都是掌握在省级甚至国家层面,除非出现上世纪50-60年代的行政命令干预,否则未来很多小城市的医疗、教育等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几年前一个公司的女同事怀孕了,去中部某地市的市级医院做检查(有出血症状),检查后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回家安心养胎;但是一个月后越来越严重,最后去省会医院检查后发现是宫外孕!不得不做了切除卵巢手术。这就是我国小城市的医疗水平,后来我专门查询了下原来当地最好的医院不过是二甲医院。

卖掉大城市房产去小城市生活可行吗?多数都是一厢情愿,不切实际

欧美国家的乡村小屋

第二、不服老不行,长在哪,老在哪,这是自然规律。前几年的时候我也时不时的冒出过老了回老家的想法,但是随着见到的越多感觉越不现实。就以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我父母亲常年生活在小县城里面,节奏慢而且都是说的老家家乡话。因为需要给我兄长带孩子的缘故不得不去外省某省会城市(我兄长在外省省会定居了),我母亲每次在哪里待一段时间就会生次病,但是去医院检查后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后来聊天后才知道原因,其实就是因为水土不服,语言交流障碍。从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一个道理,人老了不仅仅是身体机能退化更重要的是适应能力下降很多,要知道我母亲年轻的时候也走南闯北做小生意的。如果说你年老后,回到自己老家这个还行,但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生活了半辈子,单纯去鹤岗这样的小城市养老,肯定是不行的。

大家要搞明白哪怕是如今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也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鹤岗的房地产市场都能成这样,足以反馈出其他行业更加不行

或许有些朋友会说我在这里危言耸听,鹤岗年初被曝出“白菜价”安置房后,我还专门查了些资料。鹤岗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根本还是本地基本没有支柱产业导致的。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当地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拆迁安置,寄希望于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但是钱总是有数的,当地的购买力还是有限的,时间久了自然就没有人愿意买了。几点观察:
第一、小城市之所以成为小城市,典型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支柱产业不明显。大家可以回顾下自己周边的城市是不是这样,简单就以小县城为例,但凡有点支柱产业的小县城早已经完成了撤县设市或者撤县并区,甚至有些产业发展不错的小县城多年进入全国百强县之列。因为小城市本身的人口和资源有限,但凡有点产业支撑就足够当地居民过上不错的日子,地方经济发展取得不错成绩了。

卖掉大城市房产去小城市生活可行吗?多数都是一厢情愿,不切实际

大城市

第二、如果非要去小城市生活的话,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是不错选择。未来城市化发展肯定是要以城市群为基础的,城市群内逐步实现户籍、医疗、教育等资源完全一致,这样的话对于年老了想要享受慢节奏生活的人们来说,卫星城或是不错选择。因为交通等极度发达的结果,很多医疗等资源都是可以及时享受的,而且郊区卫星城的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未来自己的子女或亲朋好友聚一下没有那么麻烦。如果说你在北上广深,后来去鹤岗这样的小城市生活,我觉得有点少不知事的味道。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综上,卖了大城市的房子,去小城市买房生活或许可行,但是肯定是要有一个范围的。从城市未来发展来看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是最佳选择,当然如果有老家的话能够回得去也是不错的选择。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喜欢记得点赞、转评、关注,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