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嗜杀,出身背景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处事风格

公元1328年10月29日,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的一个农民家庭, 当时朱元璋在家族兄弟中排第八,所以就叫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刘德地主放牛。因贫困于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出家为僧,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

朱元璋为何嗜杀,出身背景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处事风格

胡军版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在一班文臣武将的辅佐下通过奋斗建立明朝,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当政后嗜杀成性。刘基,李善长,胡惟,徐达,常遇春,蓝玉等对他建立明朝,统一天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鼎鼎大名的开国元勋,最后被朱元璋以各种罪名诛杀。

一、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发生在1380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3年后,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同时很多功臣良将均被诛杀,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权分六部,从此皇权一家独大,再无相权牵制。

明洪武六年,胡惟庸在李善长的推荐下任右丞相一职。明洪武十年九月,胡惟庸升至左丞相。胡惟庸当政期间,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早年刘基曾谏言朱元璋慎用胡惟庸,因此胡惟庸怀恨在心,暗中害死了刘基。胡惟庸为人独断专行,让朱元璋渐渐感受到了危机。

朱元璋为何嗜杀,出身背景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处事风格

胡惟庸剧照

洪武十二年九月,占城来明朝进贡,胡惟庸私自藏匿贡品。被告发后胡惟庸将责任推至礼部,使得朱元璋更为恼火,于是将一干人等全部囚禁,不久右丞相汪广洋被处死,接着下令查究胡惟庸及其六部的罪行。

明洪武十三年正月,涂节自首,告发胡惟庸谋反,朱元璋即下令逮捕胡惟庸、涂节等人,以结党营私,擅权枉法等罪名处死胡惟庸,而后朱元璋又给胡惟庸加上了通敌,造反等罪名,并牵连更多官员。

明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以各项罪名诛杀几十名权臣。李善长、陆仲亨、唐胜宗、赵庸、金朝兴、叶升和李伯升等人,均被判定与胡惟庸有勾结,被处死。

朱元璋为何嗜杀,出身背景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处事风格

李善长剧照

胡惟庸案朱元璋前后共诛杀三万多人,当时称为“胡狱”,史称“胡惟庸案”

二、蓝玉案

蓝玉案,发生在明朝建立26年,公元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借蓝玉谋反一事,牵连株杀功臣良将,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战场上英勇杀敌,屡立战功,是明朝开国功臣,蓝玉案后,朱元璋彻底铲除了军权对皇权的威胁。

朱元璋为何嗜杀,出身背景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处事风格

蓝玉剧照

公元1388年,蓝玉率15万大军追击蒙古军队,到今贝尔湖附近,此战蓝玉共俘获蒙古人七万余人,大胜而归,被晋封为凉国公,位居大将军之职。位高权重,蓝玉开始骄横不法。在军中,他擅自任罢将校,甚至不听皇命。在地方上,蓝玉霸占东昌民田,纵奴作恶乡里。

公元1393年二月,蓝玉被告发谋反,朱元璋即下令处斩蓝玉,诛其三族。平时与蓝玉关系莫逆的许多军中将领,统统被判定“逆党”,抄家灭族,蓝玉案被诛杀者多达1.5万人,当时军中的骁勇将领大多被杀戮殆尽。

出身贫苦的人身上往往会有自卑和不自信的心理,对个别是事物极具敏感,这就决定其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会极为偏激,这也是朱元璋为何嗜杀的根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