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嗜殺,出身背景往往決定一個人的處事風格

公元1328年10月29日,朱元璋出生於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的一個農民家庭, 當時朱元璋在家族兄弟中排第八,所以就叫朱重八,後改名為朱元璋。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劉德地主放牛。因貧困於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覺寺出家為僧, 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

朱元璋為何嗜殺,出身背景往往決定一個人的處事風格

胡軍版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在一班文臣武將的輔佐下通過奮鬥建立明朝,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當政後嗜殺成性。劉基,李善長,胡惟,徐達,常遇春,藍玉等對他建立明朝,統一天下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鼎鼎大名的開國元勳,最後被朱元璋以各種罪名誅殺。

一、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發生在1380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3年後,朱元璋誅殺宰相胡惟庸同時很多功臣良將均被誅殺,後朱元璋廢除宰相制,權分六部,從此皇權一家獨大,再無相權牽制。

明洪武六年,胡惟庸在李善長的推薦下任右丞相一職。明洪武十年九月,胡惟庸升至左丞相。胡惟庸當政期間,排除異己,結黨營私。早年劉基曾諫言朱元璋慎用胡惟庸,因此胡惟庸懷恨在心,暗中害死了劉基。胡惟庸為人獨斷專行,讓朱元璋漸漸感受到了危機。

朱元璋為何嗜殺,出身背景往往決定一個人的處事風格

胡惟庸劇照

洪武十二年九月,占城來明朝進貢,胡惟庸私自藏匿貢品。被告發後胡惟庸將責任推至禮部,使得朱元璋更為惱火,於是將一干人等全部囚禁,不久右丞相汪廣洋被處死,接著下令查究胡惟庸及其六部的罪行。

明洪武十三年正月,塗節自首,告發胡惟庸謀反,朱元璋即下令逮捕胡惟庸、塗節等人,以結黨營私,擅權枉法等罪名處死胡惟庸,而後朱元璋又給胡惟庸加上了通敵,造反等罪名,並牽連更多官員。

明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以各項罪名誅殺幾十名權臣。李善長、陸仲亨、唐勝宗、趙庸、金朝興、葉升和李伯升等人,均被判定與胡惟庸有勾結,被處死。

朱元璋為何嗜殺,出身背景往往決定一個人的處事風格

李善長劇照

胡惟庸案朱元璋前後共誅殺三萬多人,當時稱為“胡獄”,史稱“胡惟庸案”

二、藍玉案

藍玉案,發生在明朝建立26年,公元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借藍玉謀反一事,牽連株殺功臣良將,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戰場上英勇殺敵,屢立戰功,是明朝開國功臣,藍玉案後,朱元璋徹底剷除了軍權對皇權的威脅。

朱元璋為何嗜殺,出身背景往往決定一個人的處事風格

藍玉劇照

公元1388年,藍玉率15萬大軍追擊蒙古軍隊,到今貝爾湖附近,此戰藍玉共俘獲蒙古人七萬餘人,大勝而歸,被晉封為涼國公,位居大將軍之職。位高權重,藍玉開始驕橫不法。在軍中,他擅自任罷將校,甚至不聽皇命。在地方上,藍玉霸佔東昌民田,縱奴作惡鄉里。

公元1393年二月,藍玉被告發謀反,朱元璋即下令處斬藍玉,誅其三族。平時與藍玉關係莫逆的許多軍中將領,統統被判定“逆黨”,抄家滅族,藍玉案被誅殺者多達1.5萬人,當時軍中的驍勇將領大多被殺戮殆盡。

出身貧苦的人身上往往會有自卑和不自信的心理,對個別是事物極具敏感,這就決定其在處理一些事情時會極為偏激,這也是朱元璋為何嗜殺的根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