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龙虾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莲藕和小龙虾混养?

洪东波


在藕田套养小龙虾,实为种养结合的一种好模式。在莲藕田套养小龙虾,应注意以下几点: 

1.藕田选择,养殖小龙虾的藕田,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上游无工业废水污染,而且要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光照良好、水深适宜、灌排方便、旱不缺水、涝不淹没。

2.开挖围沟、虾坑,选好藕田后,先施足底肥,注意多施有机肥,随后翻耕耙平。待塘泥变硬时,视藕田大小与形状,开挖“田”字形或“目”字形虾沟,沟宽50~60厘米、深30~40厘米。在虾沟交叉处或藕田四周挖几个大一点的虾坑,深80~100厘米,挖出的泥土,用来加高夯实池埂。开挖虾沟、虾坑,目的是在高温、浅灌、追肥、施药时,为龙虾提供躲避、藏身之所。

3.设置防逃设施,养殖小龙虾的藕田田埂内侧要用硬质塑料板或石棉瓦围严,塑料板或石棉瓦的底部要埋入土中20厘米,土面露出50厘米以上,然后用竹竿固定。在藕田的进水口与排水口,要安装竹箔、铁丝网等防逃设施,防止小龙虾逃逸。

4.小龙虾放养与饲喂,在放养虾苗前10~15天,667平方米藕田用10~15千克生石灰化水全田泼洒,重点对藕田虾坑、虾沟消毒。在莲藕长出第一片叶后投放虾苗,一般667平方米投放2厘米左右的虾苗2000尾左右。

虾苗放养后第三天开始投饲,投饲量根据藕田中天然饵料的多少与小龙虾的放养密度灵活掌握。最好在水位较浅且靠近虾沟、虾坑的区域,拔掉部分藕叶作为投饲区,定点、定时投喂,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可投喂米糠、豆饼、麸皮、配合饲料或绞碎的杂鱼、螺蚌肉、蚯蚓、蚕蛹、屠宰场下脚料等。

投饲量应遵守“前少、中多、后少”原则。前期与后期温度较低,虾摄食量小,因此宜少投,一般在日落前后投喂1次。根据摄食情况于次日上午再补喂1次,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1%~3%;中期(6~9月)水温适宜,正是小龙虾摄食与生长旺季,因此宜多投,每天投喂2~3次,一般在上午9~10时和日落前后或夜间投喂,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5%~8%。

另外,天气晴好时可多投,高温闷热、持续阴雨天或水质较差时应少投;大批虾蜕壳时要少投,虾蜕壳后应多投。每次投饲后要仔细观察虾吃食情况,并对投饲数量灵活进行调整。

5.水层管理,藕田饲养小龙虾,在初期宜灌浅水,水深10厘米左右。随着藕和虾的生长,将田水逐渐加深至15~20厘米。在莲藕旺盛生长季节,由于水面被藕叶覆盖,水体光照不足,加之藕田追肥后水质变差,容易造成水体缺氧,因此在水层管理上,要定期加水,排出部分老水。

每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藕田原水量的1/3。在换水同时,每20天左右泼洒1次生石灰水,667平方米每次用生石灰10千克,一方面改善藕田水质,增加水中溶氧量,一方面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促进小龙虾蜕壳生长。

6.施肥管理,藕田套养小龙虾,在施肥上要注意协调好莲藕生长与小龙虾生长之间的关系,底肥以有机肥为主,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左右,尽量控制化肥用量。追肥宜采取“少量、多次”,半边先施、半边后施,交替追肥的办法,以减少对小龙虾生长的影响。另外,追肥要注意天气状况,气温低时可适当多施,气温高时应少施。

7.防病治虫,套养小龙虾的藕田,有条件的最好安装频振式杀虫灯,不仅可以杀死害虫,减少农药用量,杀死的虫子还可以供龙虾食用。需要使用农药时,应选择对小龙虾毒性较小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乐斯本、蚜虱净、BT乳剂等)。施药时加深田间的水位,同时每次只喷洒一半藕田,留下的一半2~3天后再喷,使龙虾能够轮换躲藏,以确保安全。


湖南侗乡阿乐


在小龙虾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莲藕与小龙虾套养,个人观点:小龙虾想要长的好是和好的环境是分不开的,而好的环境组成分为水、草、适合的活动场所即(沟或池塘)。莲藕塘套养小龙虾之所以长的好是因为莲藕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净化水之,为小龙虾提供适量饵料和躲敌藏身。想让莲藕塘套养小龙虾获得好的回报,需对莲藕塘的环境进一步的管理,在小龙虾价格低迷情况下。莲藕塘管理一,塘口需要深、浅结合的水体。二,适当清除莲藕的叶子,部分水面接受阳光照射。三培植水草,给小龙虾提供饲料,减少人工投饵造成水质变坏。市场需要的是优质商品小龙虾,不把环境做好,想养好也是困难重重。


农民宋大哥


可以。在南方生产莲藕的藕池里,就经常有不少野生小龙虾。小龙虾莲藕混养非常合适,因为藕池水比较深,而且莲藕杆可以供小龙虾攀爬,养虾养鱼都可以。


90美食


在藕田套养小龙虾,实为种养结合的一种好模式。在莲藕田套养小龙虾,应注意以下几点: 

1.藕田选择,养殖小龙虾的藕田,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上游无工业废水污染,而且要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光照良好、水深适宜、灌排方便、旱不缺水、涝不淹没。

2.开挖围沟、虾坑,选好藕田后,先施足底肥,注意多施有机肥,随后翻耕耙平。待塘泥变硬时,视藕田大小与形状,开挖“田”字形或“目”字形虾沟,沟宽50~60厘米、深30~40厘米。在虾沟交叉处或藕田四周挖几个大一点的虾坑,深80~100厘米,挖出的泥土,用来加高夯实池埂。开挖虾沟、虾坑,目的是在高温、浅灌、追肥、施药时,为龙虾提供躲避、藏身之所。

3.设置防逃设施,养殖小龙虾的藕田田埂内侧要用硬质塑料板或石棉瓦围严,塑料板或石棉瓦的底部要埋入土中20厘米,土面露出50厘米以上,然后用竹竿固定。在藕田的进水口与排水口,要安装竹箔、铁丝网等防逃设施,防止小龙虾逃逸。

4.小龙虾放养与饲喂,在放养虾苗前10~15天,667平方米藕田用10~15千克生石灰化水全田泼洒,重点对藕田虾坑、虾沟消毒。在莲藕长出第一片叶后投放虾苗,一般667平方米投放2厘米左右的虾苗2000尾左右。

虾苗放养后第三天开始投饲,投饲量根据藕田中天然饵料的多少与小龙虾的放养密度灵活掌握。最好在水位较浅且靠近虾沟、虾坑的区域,拔掉部分藕叶作为投饲区,定点、定时投喂,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可投喂米糠、豆饼、麸皮、配合饲料或绞碎的杂鱼、螺蚌肉、蚯蚓、蚕蛹、屠宰场下脚料等。

投饲量应遵守“前少、中多、后少”原则。前期与后期温度较低,虾摄食量小,因此宜少投,一般在日落前后投喂1次。根据摄食情况于次日上午再补喂1次,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1%~3%;中期(6~9月)水温适宜,正是小龙虾摄食与生长旺季,因此宜多投,每天投喂2~3次,一般在上午9~10时和日落前后或夜间投喂,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5%~8%。

另外,天气晴好时可多投,高温闷热、持续阴雨天或水质较差时应少投;大批虾蜕壳时要少投,虾蜕壳后应多投。每次投饲后要仔细观察虾吃食情况,并对投饲数量灵活进行调整。

5.水层管理,藕田饲养小龙虾,在初期宜灌浅水,水深10厘米左右。随着藕和虾的生长,将田水逐渐加深至15~20厘米。在莲藕旺盛生长季节,由于水面被藕叶覆盖,水体光照不足,加之藕田追肥后水质变差,容易造成水体缺氧,因此在水层管理上,要定期加水,排出部分老水。

每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藕田原水量的1/3。在换水同时,每20天左右泼洒1次生石灰水,667平方米每次用生石灰10千克,一方面改善藕田水质,增加水中溶氧量,一方面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促进小龙虾蜕壳生长。

6.施肥管理,藕田套养小龙虾,在施肥上要注意协调好莲藕生长与小龙虾生长之间的关系,底肥以有机肥为主,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左右,尽量控制化肥用量。追肥宜采取“少量、多次”,半边先施、半边后施,交替追肥的办法,以减少对小龙虾生长的影响。另外,追肥要注意天气状况,气温低时可适当多施,气温高时应少施。

7.防病治虫,套养小龙虾的藕田,有条件的最好安装频振式杀虫灯,不仅可以杀死害虫,减少农药用量,杀死的虫子还可以供龙虾食用。需要使用农药时,应选择对小龙虾毒性较小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乐斯本、蚜虱净、BT乳剂等)。施药时加深田间的水位,同时每次只喷洒一半藕田,留下的一半2~3天后再喷,使龙虾能够轮换躲藏,以确保安全。







朴食田源


当前虾藕模式已经发展为一种新型的小龙虾混养模式,而且经济效益也非常好。由于虾藕模式出产的小龙虾多在秋冬及春季,此阶段小龙虾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既然藕塘可以进行小龙虾混养,那我们该如何操作或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呢?

  1. 池塘建设及防逃设施;

  与传统只种养藕的田地相比,虾藕养殖需要对藕塘进行必要的基础改造。将养殖池埂适当加宽,加高,有条件可以在藕塘四周挖暂养沟,并对养殖池塘四周做防逃处理。

  2. 苗种投放时间;

  与传统小龙虾精养或虾稻混养模式相比,虾藕混养因考虑到藕在5-6月发芽,因此在这个时间段要确保藕塘里没有小龙虾存在,不然会造成藕苗被小龙虾破坏,导致藕的产量降低。

  因此藕塘小龙虾苗种投放一般选择在每年6月底到8月初期间投放。此阶段投放苗种以投放种虾为宜,不仅可以进行自繁殖而且经过2-3个月饲养,即可以将繁育过的大虾进行捕捞出售,以提高经济效益及降低养殖池塘密度。

  藕塘投放的苗种采取投放大规格的种虾为主,密度控制在每亩30-50斤,依据实际塘口情况决定。此阶段投苗由于气温较高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分。

  3. 小龙虾投喂;

  藕塘养殖由于在前一年冬季或当年早春季节会进行淘藕作业,而残藕一般不进行处理,经过2-3个月水体发酵后,本身水体环境中饵料就相对丰富,因此投喂需要适量。可依据小龙虾进食及生长情况适量投喂一些配合饲料、黄豆等。

  4. 小龙虾捕捞;

  藕塘养殖小龙虾一般在11月底到12月初才开始逐渐捕捞,对于大型虾藕养殖塘口,综合考虑人工成本、淘藕作业等因素,一般会选择在开春3月份藕全部收货完毕后才开始小龙虾大批量捕捞。

  虾藕混养需要特别注意一点为,在每年5月前需要将藕田里小龙虾尽可能全部捕捞完毕,即使捕捞,捕完也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杀除,以免影响莲藕的发芽与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